19 老妈有情况
本来众人,以为茶王赛就这么画上句号,谁曾知晓,后续还有一个小彩蛋。
一日,镇长叫厉睿去镇上喝茶,事实上跟批斗大会一样,神情严肃。
“茶王赛爆冷门,大伙都看见了。”镇长单刀直入,丝毫不给众人思索和回味的时间,话语如连珠炮似的轰炸,“这事情有问题,大伙也都不瞎,对吧?”
“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镇政府一定会严查。”镇长的目光严厉地扫过庄严的方向。
庄严装得镇定自若,但眼眸之下全是汹涌的暗波。
镇长是个清瘦的小老头,平日里还能幽默几把,但严肃起来会让周遭的气压直线降低,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以前的茶王赛嘛,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切磋切磋,图个热闹,不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掉。大家没真的把‘争当茶王’当回事儿,投投人情票也不打紧,可现在有些人不知从哪儿听到了风言风语,竟然在比赛上耍起了小心机!是当老头子年纪大了看不见?还是把咱小镇当美国了?”
镇长冷不丁的揶揄,让众人都捂着嘴憋笑,只有庄严羞愧又气愤,面色染成了绛紫色。当然,这一届茶王李忠神色也不太好看,这话听起来无疑就是在说自己胜之不武,名不副实?
“没有当场戳穿你,是当日外人多,给咱们镇留面子。现在关起门来说自家话,这一届的茶王赛若是作为正规比赛,水分太重,不能作数。今年秋天,我们村再补办一场。到时候,谁要是肚子里还藏着坏水儿,就不要怪我不给你颜面了,即使是祖祖辈辈都住在一起的老人。小辈们,褒奖是你们自己努力挣来的,好自为之吧。”
镇长说完,大家都奋力鼓掌。镇长抬起手,掌心往下压:“好了好了,你们心里有数就行,这事情到此为止吧。”
说是说到此为止,可事后,这谈资又怎么会不上人们的餐桌呢?村民们的议论疯传起来,庄严成为笑柄。
“这庄严可真鸡贼,他是怎么想到去喝所有的茶找自己的茶,然后再把号码告诉评审的?”
“姜还是老的辣,谁能想到镇长特意打乱了评委喝的茶和展示厅大家喝的茶的号码,让同样的号码对应的茶不是同一个人的!”
“听说是镇长临时发现庄严作弊,才想出那么一个复杂繁琐的品茶规则,可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避免闹乌龙。”
镇上流言蜚语满天飞,镇长的副手有些想不通:“镇长,咱们真的有必要这么严格吗?”
“当然有必要。”镇长望着天空,语重心长地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咱们老胳膊老腿儿,哪儿还有力气走出去?以后外面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咱们若是不严格把关,挑选出来的人才都是绣花枕头,丢脸不就丢到姥姥家了?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凭的是诚信正直,可制茶却要真本事。”
“那咱们要不要通报批评一下?”副手又问。
镇长长长的烟斗敲在副手的头顶上:“通报什么!还嫌丢脸不够?家丑不可外扬知道不?咱们内部批评批评就好了。”
若是让媒体知道,这确实有辱他们镇的声誉。
此事在人们口中舆论了许久,但后来也渐渐被人遗忘,直至夏季才烟消云散。
夏茶,人们一般不会采摘,让茶树休养。到了七月中旬,人们开始采摘秋茶,那时又要忙碌几个月。
韩易茗手中没有成品春茶可销售,也就没后续的种种事情要忙了。他和木菡都闲在家里。除了偶尔帮厉睿的忙,观察学习制茶外,其他时候,两人就在山间闲逛。
他们很少聊过去,也不谈未来,有时候甚至彼此沉默。但即使沉默,两人也不觉得紧张尴尬,他们一同感受山间的风、清晨的露、空中荡漾的茶香,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等厉睿忙碌的时间过去了,韩易茗开始规划往后几个月的工作。
晚上,他和李云深视频聊天。李云深问:“易茗,你的茶怎么样了?Go die了没?”他的调侃溢于言表,给人一种看热闹的感觉。
“比想象中糟糕,但又比想象中要好。”韩易茗说。
“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说来听听!”李云深眼睛一亮,好奇如藤蔓般爬满面庞。他朝镜头面前凑,露出饱满的额头。
韩易茗冷眼扫去:“商业机密。”
“切。”李云深坐回去,无聊地抱胸靠在椅背上,“不说拉倒,你找我干嘛?”
“你缺不缺助手?”韩易茗再次问。
李云深条件反射似的问:“怎么,你要来啊?”
“对。”韩易茗短促的一个字,顿时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惊涛骇浪。
“你茶水灌进脑壳了吧?我和你开个玩笑,你还真来?”李云深惊叫起来。
韩易茗不耐烦地皱起眉,挤兑他:“你也有一百三四十斤了,就不能稳重点?”
“我这不是太吃惊了嘛!大名鼎鼎的青年画家韩易茗,要来做我的助手!”李云深佯装拍胸脯的模样,“以前可不敢想,不敢想。”
“哪边凉快哪边呆着去。”韩易茗一记眼刀飞过去,十分锐利。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提及“绘画”,他的心都像被放在油锅里煎炸一样痛彻入骨。“绘画”早已成为他无法触碰的、最隐秘的伤口。
“你真的要来?”李云深反问。
“你看我像开玩笑?”韩易茗望向他。
“确实不像开玩笑。”
之后,两人商量好,韩易茗便准备出发了。临走前,他问木菡:“我要先去朋友那里进修一下,你是留在木桐镇,还是有其他打算?”
木菡险些问出“可以带家属吗”,但最后还是悬崖勒马,忍住了。思忖半晌,她才说:“那我回市里呆着。”
“好。”韩易茗点头。
木菡小心地打量他。他面容俊朗,低垂着眼帘,睫毛随性地耷拉着,在灯光下投下阴影。虽然他的神情云淡风轻,但木菡似乎感觉到了他胸腔内涌上来的力量。那样坚定,那样让人信服。
“你是不是已经有打算了?”木菡又问。
韩易茗摇摇头:“不算有,只是在尝试。”
“有什么用得上我的,你尽管说。”木菡仰起头,一副甘愿为君抛头颅,洒热血的模样。
韩易茗难得一笑,望向她的目光越发温柔,他说:“会的。”
木菡觉得这两个字比任何情话都要动听,比任何美丽的事物都要动人。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离他很近,心贴着心,没有了生分和客套,淬炼出最原始的信任。
两人收拾好行李,各自奔向目的地。
木菡回到家中,四周蒙尘,好像很久没人居住的样子。她小声嘀咕:“老妈一直没回来过吗?”然后给木箐打电话,“妈,我回家了。”
“知道了,等我出差回来。”日理万机的母亲大人说完,就率先挂断电话。
木菡将家里打扫了一遍,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来。她边给阳台上的多肉浇水,边自言自语:“还好你们生命里顽强,耐得住干旱,不然早就见阎王了。”
她的目光随意地往窗外扫去,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木菡住的是独门独院的三层小别墅。别墅带个小院子,前院是开放式的,种着景观树,后院有个大平坝用于停车等,如果不是她所在的阳台在前院,院子外的风景几乎都会被树挡住。
“什么情况?”木菡惊讶地瞪大眼睛,从小到大,她从未见过母亲和哪个男人走得近。
她猫着腰,缩到角落里偷听。此时,木箐正从中年男人手里接过礼品盒,男人说:“还是我送你过去吧?”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我女儿在家。”木箐立马拒绝。
中年男人犹豫一下,又说:“我就帮你提过去,不进门。”
木箐连多余的废话都没有,转身就走。男人望着她宛若被刀锋辟出的冷硬背影,语气无奈:“木箐!”
可木箐走进院内,头都不带回的。木箐真的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有时候她自己都这么认为。
木箐一进门,就见木菡站在通往二楼大厅的楼梯口,身体依靠着墙,似笑非笑。
“怎么了?”木箐面无表情地问。
“刚刚那叔叔是谁?”木菡迫不及待地八卦。
“什么叔叔?”木箐并未正面回答。
“妈,你别在我面前装蒜了。快,说实话。”
“自己提着,礼物。”木箐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塞她手里,随后,径直朝书房走去。
木菡追在母亲屁股后面跑,但她跟到书房时,就被木箐毫不留情地推出去了。木箐狠狠地关上门,同时还抱怨:“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小时候挺独立的,越长大越黏人!”
木菡靠在门口,生气地为儿时的自己鸣不平:“我小时候不是独立,是怕你。你整天板着一张臭脸,我哪里敢黏着你?”
“现在我还是一张臭脸,皮肤还下垂了,你怎么敢黏着?”木箐问。
“因为现在我知道,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不怕了。”
小时候,她多么渴望亲情,可木箐没给她,或者给予的方式让年幼的她难以理解。等她长大后,才渐渐明白母亲的苦心。
木菡笑着说:“妈妈,你把叔叔约出来,大家吃个饭?”
“我要工作了,你一边儿去。”书房里传来木箐不耐烦的声音。
现实生活就是这点好,人没办法直接用“挂电话”的方式,强行切断彼此的交流。
木菡嬉皮笑脸地磨着:
“妈,我不介意你改嫁,真的!”
“叔叔人怎么样啊?”
“叔叔对你好不好啊?”
“叔叔……”
木菡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没有问完,木箐就猛地拉开门和木菡四目相对。
木箐的脸色格外难看,她冷声问:“你走不走?”
“我走我走。”木菡觉得自己要是再不走,可能就真的走不了了。血溅当场啊!
一日,镇长叫厉睿去镇上喝茶,事实上跟批斗大会一样,神情严肃。
“茶王赛爆冷门,大伙都看见了。”镇长单刀直入,丝毫不给众人思索和回味的时间,话语如连珠炮似的轰炸,“这事情有问题,大伙也都不瞎,对吧?”
“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镇政府一定会严查。”镇长的目光严厉地扫过庄严的方向。
庄严装得镇定自若,但眼眸之下全是汹涌的暗波。
镇长是个清瘦的小老头,平日里还能幽默几把,但严肃起来会让周遭的气压直线降低,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以前的茶王赛嘛,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切磋切磋,图个热闹,不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掉。大家没真的把‘争当茶王’当回事儿,投投人情票也不打紧,可现在有些人不知从哪儿听到了风言风语,竟然在比赛上耍起了小心机!是当老头子年纪大了看不见?还是把咱小镇当美国了?”
镇长冷不丁的揶揄,让众人都捂着嘴憋笑,只有庄严羞愧又气愤,面色染成了绛紫色。当然,这一届茶王李忠神色也不太好看,这话听起来无疑就是在说自己胜之不武,名不副实?
“没有当场戳穿你,是当日外人多,给咱们镇留面子。现在关起门来说自家话,这一届的茶王赛若是作为正规比赛,水分太重,不能作数。今年秋天,我们村再补办一场。到时候,谁要是肚子里还藏着坏水儿,就不要怪我不给你颜面了,即使是祖祖辈辈都住在一起的老人。小辈们,褒奖是你们自己努力挣来的,好自为之吧。”
镇长说完,大家都奋力鼓掌。镇长抬起手,掌心往下压:“好了好了,你们心里有数就行,这事情到此为止吧。”
说是说到此为止,可事后,这谈资又怎么会不上人们的餐桌呢?村民们的议论疯传起来,庄严成为笑柄。
“这庄严可真鸡贼,他是怎么想到去喝所有的茶找自己的茶,然后再把号码告诉评审的?”
“姜还是老的辣,谁能想到镇长特意打乱了评委喝的茶和展示厅大家喝的茶的号码,让同样的号码对应的茶不是同一个人的!”
“听说是镇长临时发现庄严作弊,才想出那么一个复杂繁琐的品茶规则,可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避免闹乌龙。”
镇上流言蜚语满天飞,镇长的副手有些想不通:“镇长,咱们真的有必要这么严格吗?”
“当然有必要。”镇长望着天空,语重心长地说,“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咱们老胳膊老腿儿,哪儿还有力气走出去?以后外面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咱们若是不严格把关,挑选出来的人才都是绣花枕头,丢脸不就丢到姥姥家了?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凭的是诚信正直,可制茶却要真本事。”
“那咱们要不要通报批评一下?”副手又问。
镇长长长的烟斗敲在副手的头顶上:“通报什么!还嫌丢脸不够?家丑不可外扬知道不?咱们内部批评批评就好了。”
若是让媒体知道,这确实有辱他们镇的声誉。
此事在人们口中舆论了许久,但后来也渐渐被人遗忘,直至夏季才烟消云散。
夏茶,人们一般不会采摘,让茶树休养。到了七月中旬,人们开始采摘秋茶,那时又要忙碌几个月。
韩易茗手中没有成品春茶可销售,也就没后续的种种事情要忙了。他和木菡都闲在家里。除了偶尔帮厉睿的忙,观察学习制茶外,其他时候,两人就在山间闲逛。
他们很少聊过去,也不谈未来,有时候甚至彼此沉默。但即使沉默,两人也不觉得紧张尴尬,他们一同感受山间的风、清晨的露、空中荡漾的茶香,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等厉睿忙碌的时间过去了,韩易茗开始规划往后几个月的工作。
晚上,他和李云深视频聊天。李云深问:“易茗,你的茶怎么样了?Go die了没?”他的调侃溢于言表,给人一种看热闹的感觉。
“比想象中糟糕,但又比想象中要好。”韩易茗说。
“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说来听听!”李云深眼睛一亮,好奇如藤蔓般爬满面庞。他朝镜头面前凑,露出饱满的额头。
韩易茗冷眼扫去:“商业机密。”
“切。”李云深坐回去,无聊地抱胸靠在椅背上,“不说拉倒,你找我干嘛?”
“你缺不缺助手?”韩易茗再次问。
李云深条件反射似的问:“怎么,你要来啊?”
“对。”韩易茗短促的一个字,顿时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惊涛骇浪。
“你茶水灌进脑壳了吧?我和你开个玩笑,你还真来?”李云深惊叫起来。
韩易茗不耐烦地皱起眉,挤兑他:“你也有一百三四十斤了,就不能稳重点?”
“我这不是太吃惊了嘛!大名鼎鼎的青年画家韩易茗,要来做我的助手!”李云深佯装拍胸脯的模样,“以前可不敢想,不敢想。”
“哪边凉快哪边呆着去。”韩易茗一记眼刀飞过去,十分锐利。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提及“绘画”,他的心都像被放在油锅里煎炸一样痛彻入骨。“绘画”早已成为他无法触碰的、最隐秘的伤口。
“你真的要来?”李云深反问。
“你看我像开玩笑?”韩易茗望向他。
“确实不像开玩笑。”
之后,两人商量好,韩易茗便准备出发了。临走前,他问木菡:“我要先去朋友那里进修一下,你是留在木桐镇,还是有其他打算?”
木菡险些问出“可以带家属吗”,但最后还是悬崖勒马,忍住了。思忖半晌,她才说:“那我回市里呆着。”
“好。”韩易茗点头。
木菡小心地打量他。他面容俊朗,低垂着眼帘,睫毛随性地耷拉着,在灯光下投下阴影。虽然他的神情云淡风轻,但木菡似乎感觉到了他胸腔内涌上来的力量。那样坚定,那样让人信服。
“你是不是已经有打算了?”木菡又问。
韩易茗摇摇头:“不算有,只是在尝试。”
“有什么用得上我的,你尽管说。”木菡仰起头,一副甘愿为君抛头颅,洒热血的模样。
韩易茗难得一笑,望向她的目光越发温柔,他说:“会的。”
木菡觉得这两个字比任何情话都要动听,比任何美丽的事物都要动人。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离他很近,心贴着心,没有了生分和客套,淬炼出最原始的信任。
两人收拾好行李,各自奔向目的地。
木菡回到家中,四周蒙尘,好像很久没人居住的样子。她小声嘀咕:“老妈一直没回来过吗?”然后给木箐打电话,“妈,我回家了。”
“知道了,等我出差回来。”日理万机的母亲大人说完,就率先挂断电话。
木菡将家里打扫了一遍,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来。她边给阳台上的多肉浇水,边自言自语:“还好你们生命里顽强,耐得住干旱,不然早就见阎王了。”
她的目光随意地往窗外扫去,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木菡住的是独门独院的三层小别墅。别墅带个小院子,前院是开放式的,种着景观树,后院有个大平坝用于停车等,如果不是她所在的阳台在前院,院子外的风景几乎都会被树挡住。
“什么情况?”木菡惊讶地瞪大眼睛,从小到大,她从未见过母亲和哪个男人走得近。
她猫着腰,缩到角落里偷听。此时,木箐正从中年男人手里接过礼品盒,男人说:“还是我送你过去吧?”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我女儿在家。”木箐立马拒绝。
中年男人犹豫一下,又说:“我就帮你提过去,不进门。”
木箐连多余的废话都没有,转身就走。男人望着她宛若被刀锋辟出的冷硬背影,语气无奈:“木箐!”
可木箐走进院内,头都不带回的。木箐真的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有时候她自己都这么认为。
木箐一进门,就见木菡站在通往二楼大厅的楼梯口,身体依靠着墙,似笑非笑。
“怎么了?”木箐面无表情地问。
“刚刚那叔叔是谁?”木菡迫不及待地八卦。
“什么叔叔?”木箐并未正面回答。
“妈,你别在我面前装蒜了。快,说实话。”
“自己提着,礼物。”木箐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塞她手里,随后,径直朝书房走去。
木菡追在母亲屁股后面跑,但她跟到书房时,就被木箐毫不留情地推出去了。木箐狠狠地关上门,同时还抱怨:“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小时候挺独立的,越长大越黏人!”
木菡靠在门口,生气地为儿时的自己鸣不平:“我小时候不是独立,是怕你。你整天板着一张臭脸,我哪里敢黏着你?”
“现在我还是一张臭脸,皮肤还下垂了,你怎么敢黏着?”木箐问。
“因为现在我知道,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不怕了。”
小时候,她多么渴望亲情,可木箐没给她,或者给予的方式让年幼的她难以理解。等她长大后,才渐渐明白母亲的苦心。
木菡笑着说:“妈妈,你把叔叔约出来,大家吃个饭?”
“我要工作了,你一边儿去。”书房里传来木箐不耐烦的声音。
现实生活就是这点好,人没办法直接用“挂电话”的方式,强行切断彼此的交流。
木菡嬉皮笑脸地磨着:
“妈,我不介意你改嫁,真的!”
“叔叔人怎么样啊?”
“叔叔对你好不好啊?”
“叔叔……”
木菡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没有问完,木箐就猛地拉开门和木菡四目相对。
木箐的脸色格外难看,她冷声问:“你走不走?”
“我走我走。”木菡觉得自己要是再不走,可能就真的走不了了。血溅当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