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来乍到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永乐十九年,朱凌青十四岁,第一次来到京师(北京)。
相对于应天(南京)的秀丽和富庶,凌青不太喜欢京师,这里风沙大,寒冷刺骨,里外显露出刚硬和冰冷。凌青想念应天的生活,静谧温暖,尽管“静幽堂”也从应天迁到京师,凌青还是难以适应。
“静幽堂”中,赤缨跟在凌青和朱瞻坦的身后,一张绝丽的小脸低垂。朱瞻坦身份高贵,他是汉王朱高煦的儿子,永乐帝的亲孙子,凌青的堂兄。
“凌青,其实京师挺好的,你别担心了,这里一点也不比应天差……”朱瞻坦熟悉京师,是在京师长大的,他在应天生活不过短短的两年,那两年就学于“静幽堂”,与凌青关系比较亲近。
“我没有担心,也没有觉得京师比应天城差……”凌青一直本着低调做人的道理,不喜他人指指点点。
“凌青,到了京师,你每天都那么拘谨,难道我还看不出你的想法……”朱瞻坦笑得大大咧咧。
凌青停驻脚步,抬眼,盯着笑嘻嘻的朱瞻坦,一言不发,一双流水般的清眸愈来愈冷。
朱瞻坦的笑容渐渐僵硬,他尴尬地抬了抬手,咧咧嘴,“我知道了,不说了,再说你就恼了……”凌青转身向前继续走去,心中却在偷笑,她知道朱瞻坦是个热心肠,对她一直很好,她也一直将朱瞻坦当做自己的亲哥哥。
“静幽堂”是名贯大明朝的一流宗院,并入官学,自从太祖建都,经历惠帝、成祖、备受朝廷重视,培养了很多当今名士,不乏朝廷官员和亲王宗贵,也成为当朝权势,皇亲贵族趋之若鹜的求学之地。“静幽堂”临近孔庙,座靠国子监,却和国子监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比国子监更为自由,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学生人数不多,非亲即贵,在“静幽堂”学习,学生不一定出仕。
“静幽堂”的学道中,树上枝芽新出,阳光突然暗了下来,凌青停驻了脚步。
几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一人身材高挑,眉目俊秀,膏泽脂香,绛紫色长袍,上面绣着团团锦簇,一双细细凤眼风流万分,眼眸调笑地落在了赤缨的身上,突然他越过凌青,伸手抓住了赤缨的手腕,一开口,绵绵的声音无比风流,“这么漂亮的姑娘,本王还是第一次看到……”
未等凌青开口,朱瞻坦上前竟推开了来人,嫌弃地望着他,“朱瞻墉,这里是静幽堂,不是你的牡丹园,你也不怕皇爷爷知道,不剥了你的皮才怪!”
凌青心中一惊,原来,面前之人却是太子的嫡三子朱瞻墉,永乐帝朱棣的亲孙子。
“我当是谁?原来是瞻坦!怪不得这么目中无人,为了一个侍女,有意思吗?”朱瞻墉站在了凌青的面前,大笑声中,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凌青的脸,瞬间张狂的笑脸愣了,他有些错愕,竟有些痴呆地盯着凌青,“你是谁?”
“我是她的主子!”凌青指了指赤缨,凝视着朱瞻墉,心头对他充满了嫌恶,但她依然不卑不亢地行礼,淡然道,“见过皇三孙!”说罢,凌青转身,拉过赤缨,想绕过朱瞻墉而去,岂料,朱瞻墉竟抓住了凌青的手臂,凌青一愣,抬起头,平静地盯着他。
“你到底是谁?”
“周王府凌青郡王!”凌青很想给他一拳,狠狠揍这个自已为是的孔雀男,但是父亲不断叮嘱的低调做人让凌青忍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京师,这些人都是当今圣上的亲子孙,得罪不得。
“凌青……”猛然间,动人悦耳的声音响在耳边,凌青的手瞬间落入了一个修长白皙的手掌中,柳静一不知何时,如鬼魅般地出现在凌青身旁,他温柔地牵着凌青的手,半个身子挨着凌青,看起来应该很暧昧,可是这一切发生在柳静一的身上,却是那么自然。
柳静一是安远侯柳升的二公子,安远侯与周世子交好,凌青自小就和柳静一一同长大,又一同就读于“静幽堂”,这些年,除了赤缨,与凌青形影不离地便是柳静一了。
他颔首,微微一笑,眉如墨玉,面如满月,青衫如玉,慵懒惬意,绝世而立,看似那么简单朴素,可是抬眼间,一张倾倒众生的脸犹如画作,惊艳了所有人。
凌青与柳静一相携而去,众人石化。
“瞻坦,这都是应天城来的学子吗?怎么个个都这么妖艳……”朱瞻墉笑得暧昧,喃喃轻语。
“再妖艳有你妖艳吗?朱瞻墉,你别去招惹凌青,否则我一定揍你……”
望着眼前这个色彩斑斓的少年,凌青口中的茶差点喷出来,她强忍着笑意,看了一眼柳静一,“静一,这就是你给我讲过的康生兄吗?”
柳静一宛然而笑,眼光流转,落在面前男子身上,愚弄道:“除了当今圣上,康生可是我们大明朝最富的财主了,文家的产业遍及大明,凌青,你可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少东家,以后无论哪家酒肆客栈,你都可以打着康生的名号白吃白住了……”
“明月楼”——京师城中最著名、最奢华的酒楼。据说在明月楼最顶层,镶嵌着一枚东海夜明珠,宛如拳斗,每当明月东升时,夜明珠光华琉璃,璀璨无比,使整座“明月楼”美不胜收,也吸引了无数达官贵族,许多人一掷千金,预订“明月楼”的夜宴,因此,“明月楼”的夜宴最为著名。
可是凌青实在难以将面前的男子和凌青心目中文家的少主联系在一起。
“明月楼”的少东家文康生咬牙切齿地瞪着凌青面前的柳静一,毫不客气地挤在了柳静一的身旁,“柳静一,你少讽刺我了,我文康生再伟大,还不是要听……”
“康生,他就是我给你一直提起的‘凌青郡王’,你叫他凌青就可以了!”柳静一淡淡地打断了文康生的话,提起了凌青。
文康生抬头,开始打量凌青,凌青也仔细地观察着文康生。
凌青知道文家有多富裕,文家产业涉及了大明的半壁江山,玉石、古董、矿产、丝绸,米粮……点点滴滴,都有文家的商号,可是面前这个文康生也没有必要穿得这么花枝招展——里衬桃红色中单衣,粉红色外衫上,金丝线耀眼,绣满了色彩斑斓的蝴蝶,俊美的脸上,一双大眼旁竟然画上了点点桃花,看起来,这是一个俊美的少年,可是美得有些诡异,太过招摇,让人折服。
“凌青贤弟,果然如静一所言,清丽动人……”文康生感慨道。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永乐十九年,朱凌青十四岁,第一次来到京师(北京)。
相对于应天(南京)的秀丽和富庶,凌青不太喜欢京师,这里风沙大,寒冷刺骨,里外显露出刚硬和冰冷。凌青想念应天的生活,静谧温暖,尽管“静幽堂”也从应天迁到京师,凌青还是难以适应。
“静幽堂”中,赤缨跟在凌青和朱瞻坦的身后,一张绝丽的小脸低垂。朱瞻坦身份高贵,他是汉王朱高煦的儿子,永乐帝的亲孙子,凌青的堂兄。
“凌青,其实京师挺好的,你别担心了,这里一点也不比应天差……”朱瞻坦熟悉京师,是在京师长大的,他在应天生活不过短短的两年,那两年就学于“静幽堂”,与凌青关系比较亲近。
“我没有担心,也没有觉得京师比应天城差……”凌青一直本着低调做人的道理,不喜他人指指点点。
“凌青,到了京师,你每天都那么拘谨,难道我还看不出你的想法……”朱瞻坦笑得大大咧咧。
凌青停驻脚步,抬眼,盯着笑嘻嘻的朱瞻坦,一言不发,一双流水般的清眸愈来愈冷。
朱瞻坦的笑容渐渐僵硬,他尴尬地抬了抬手,咧咧嘴,“我知道了,不说了,再说你就恼了……”凌青转身向前继续走去,心中却在偷笑,她知道朱瞻坦是个热心肠,对她一直很好,她也一直将朱瞻坦当做自己的亲哥哥。
“静幽堂”是名贯大明朝的一流宗院,并入官学,自从太祖建都,经历惠帝、成祖、备受朝廷重视,培养了很多当今名士,不乏朝廷官员和亲王宗贵,也成为当朝权势,皇亲贵族趋之若鹜的求学之地。“静幽堂”临近孔庙,座靠国子监,却和国子监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比国子监更为自由,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学生人数不多,非亲即贵,在“静幽堂”学习,学生不一定出仕。
“静幽堂”的学道中,树上枝芽新出,阳光突然暗了下来,凌青停驻了脚步。
几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一人身材高挑,眉目俊秀,膏泽脂香,绛紫色长袍,上面绣着团团锦簇,一双细细凤眼风流万分,眼眸调笑地落在了赤缨的身上,突然他越过凌青,伸手抓住了赤缨的手腕,一开口,绵绵的声音无比风流,“这么漂亮的姑娘,本王还是第一次看到……”
未等凌青开口,朱瞻坦上前竟推开了来人,嫌弃地望着他,“朱瞻墉,这里是静幽堂,不是你的牡丹园,你也不怕皇爷爷知道,不剥了你的皮才怪!”
凌青心中一惊,原来,面前之人却是太子的嫡三子朱瞻墉,永乐帝朱棣的亲孙子。
“我当是谁?原来是瞻坦!怪不得这么目中无人,为了一个侍女,有意思吗?”朱瞻墉站在了凌青的面前,大笑声中,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凌青的脸,瞬间张狂的笑脸愣了,他有些错愕,竟有些痴呆地盯着凌青,“你是谁?”
“我是她的主子!”凌青指了指赤缨,凝视着朱瞻墉,心头对他充满了嫌恶,但她依然不卑不亢地行礼,淡然道,“见过皇三孙!”说罢,凌青转身,拉过赤缨,想绕过朱瞻墉而去,岂料,朱瞻墉竟抓住了凌青的手臂,凌青一愣,抬起头,平静地盯着他。
“你到底是谁?”
“周王府凌青郡王!”凌青很想给他一拳,狠狠揍这个自已为是的孔雀男,但是父亲不断叮嘱的低调做人让凌青忍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京师,这些人都是当今圣上的亲子孙,得罪不得。
“凌青……”猛然间,动人悦耳的声音响在耳边,凌青的手瞬间落入了一个修长白皙的手掌中,柳静一不知何时,如鬼魅般地出现在凌青身旁,他温柔地牵着凌青的手,半个身子挨着凌青,看起来应该很暧昧,可是这一切发生在柳静一的身上,却是那么自然。
柳静一是安远侯柳升的二公子,安远侯与周世子交好,凌青自小就和柳静一一同长大,又一同就读于“静幽堂”,这些年,除了赤缨,与凌青形影不离地便是柳静一了。
他颔首,微微一笑,眉如墨玉,面如满月,青衫如玉,慵懒惬意,绝世而立,看似那么简单朴素,可是抬眼间,一张倾倒众生的脸犹如画作,惊艳了所有人。
凌青与柳静一相携而去,众人石化。
“瞻坦,这都是应天城来的学子吗?怎么个个都这么妖艳……”朱瞻墉笑得暧昧,喃喃轻语。
“再妖艳有你妖艳吗?朱瞻墉,你别去招惹凌青,否则我一定揍你……”
望着眼前这个色彩斑斓的少年,凌青口中的茶差点喷出来,她强忍着笑意,看了一眼柳静一,“静一,这就是你给我讲过的康生兄吗?”
柳静一宛然而笑,眼光流转,落在面前男子身上,愚弄道:“除了当今圣上,康生可是我们大明朝最富的财主了,文家的产业遍及大明,凌青,你可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位少东家,以后无论哪家酒肆客栈,你都可以打着康生的名号白吃白住了……”
“明月楼”——京师城中最著名、最奢华的酒楼。据说在明月楼最顶层,镶嵌着一枚东海夜明珠,宛如拳斗,每当明月东升时,夜明珠光华琉璃,璀璨无比,使整座“明月楼”美不胜收,也吸引了无数达官贵族,许多人一掷千金,预订“明月楼”的夜宴,因此,“明月楼”的夜宴最为著名。
可是凌青实在难以将面前的男子和凌青心目中文家的少主联系在一起。
“明月楼”的少东家文康生咬牙切齿地瞪着凌青面前的柳静一,毫不客气地挤在了柳静一的身旁,“柳静一,你少讽刺我了,我文康生再伟大,还不是要听……”
“康生,他就是我给你一直提起的‘凌青郡王’,你叫他凌青就可以了!”柳静一淡淡地打断了文康生的话,提起了凌青。
文康生抬头,开始打量凌青,凌青也仔细地观察着文康生。
凌青知道文家有多富裕,文家产业涉及了大明的半壁江山,玉石、古董、矿产、丝绸,米粮……点点滴滴,都有文家的商号,可是面前这个文康生也没有必要穿得这么花枝招展——里衬桃红色中单衣,粉红色外衫上,金丝线耀眼,绣满了色彩斑斓的蝴蝶,俊美的脸上,一双大眼旁竟然画上了点点桃花,看起来,这是一个俊美的少年,可是美得有些诡异,太过招摇,让人折服。
“凌青贤弟,果然如静一所言,清丽动人……”文康生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