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岁岁常见
剑炉的火熄灭后重又萧杀凄冷,冯笑叹了口气,心中却暗暗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走出三尺水榭时,天色已临近日暮,他在盘算是明日一早出发还是稍作停留,便问了唐立一声:“今日是几月几?”
戚筱凤马上说道:“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了,镇上家家户户都挂了菖蒲和艾草呢。”他脚步忽然没来由一滞,险些让戚筱凤一头撞上去。
五月初四?
记忆的片段交织闪现,引出一阵些微的疼痛。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他猛地回头远眺身后的三尺水榭,脑中出现的竟是这座衰败的宅邸过去的热闹繁华,五月初四,灯烛辉煌、觥筹交错,那是郑家嫡长子过生辰的日子……
“怎么了?”戚筱凤走过来疑惑道。
“没什么。”炯炯双眸忽地黯淡了一瞬,他别过头继续往净泉寺走。
她看了眼唐立,唐立摇摇头并不知晓,她敏感地察觉出异样,小心翼翼快步跟过去追问:“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么?”
“不特别,我的生辰而已。”冯笑冲她笑了笑,说得很随意。
“你生辰不是在……”戚筱凤抬头想了想,马上意识到这个日子属于如今的“郑澈”。
她晶亮的双眼顿时射出欢欣鼓舞的金光,兴高采烈就要张嘴说过生辰的事,他却抢先说道:“不必过了。”
“为什么?”
“不是什么要紧的日子,而且今天都快过去了。”
“可是……”戚筱凤心有不甘,瘪着嘴想再争取一下,好像这个日子不是他的生辰而是自己的。
冯笑不想令她失望,立即笑着用扇骨敲敲她的脑袋,凤眼一眯不屑地说道:“你看看如今,有舞女歌姬助兴,有山珍海味满桌,有宾客络绎相贺吗?都没有,这样岂不是索然无味没劲得很,那我宁愿不过。”
戚筱凤一时无言以对,他的性子的确是什么都要讲排场,什么都得拔头筹,现下这情形的确是太过冷清了。
见她语塞,冯笑耸肩推着她往前走,边走边笑道:“所以啊,不必过了。”
戚筱凤未应,只悻悻地随他回了净泉寺。
冯笑刚进屋没多久便说要找怀鉴聊聊,再问些情况,而戚筱凤和唐立都没有同去。
她默默静坐在窗前,天边云卷云舒,雁去无痕,外头突然有人敲门,她去开,只见一个年少的小沙弥笑吟吟地同她问好:“施主,明日就是端午了,寺里要办大庆典少不得忙一整天,怕招待不周,今日就先给你们送了些应节的吃食来。”
戚筱凤道了谢,小沙弥双手合十客气了几句便匆匆忙忙走了,她低头盯着这些吃食,两盏菖蒲茶和数个沙糖粽,简简单单却满载端午的气氛。她拿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清浅的甜香沁人心脾。
戚筱凤猛然想到什么,忽一顿足,心中暗骂了自己一通,放下粽子就去敲隔壁的门,唐立刚开门,她便脱口而出急切问道:“快告诉我,以前他都是怎么过生辰的?”
唐立笑笑让她坐下说,并将方才寺里送来的菖蒲茶放到她面前。
她并无要喝茶的意思,心急地马上又问一遍,唐立低眉,只淡淡说出句:“浮华喧闹。”
“果然。”戚筱凤有些泄气,过去冯笑的生辰从来都不是为自己庆祝,这种时候往往是宴请各路人马,联络各方势力的好时机。
但她立马打起精神来:“没关系,这样反而好办了,正合我意嘛。”
“你是要……”
“你先随我去镇上买点东西,然后去厨房,回来以后不能告诉他我要做什么,到时候你要保守我的秘密。”戚筱凤拍拍唐立的肩,速度招呼他一起偷偷溜出门。
唐立心下觉得有趣,于是听命,做贼似的跟着她一股脑出了净泉寺径直往陈家镇走去。
上了集市二人都犯了难,究竟买什么好?要买哪些?如何挑选?他们面面相觑,一筹莫展,戚筱凤索性大手一挥样样都买,还只挑最贵的买,接着向周围买菜的大婶讨教了番做法,又快步跑去货郎摊抓了一把五色丝线,随后马不停蹄的赶回净泉寺。
她找寺院看管厨房的僧人要了口锅灶,僧人在一旁见她要往锅里放肉,连忙拉住她叫起来:“施主万万不可啊!”
戚筱凤笑嘻嘻推开他说:“又不是让你们吃,就借个地方嘛。”
“不行不行,我们虽不入口,但怎能在佛祖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
“只要你们不吃,佛祖就不会管的,就让我用一小会儿,用完给你们洗得干干净净,保证没有一丁点荤腥味,好不好?”戚筱凤朝他合起双手拜了拜,苦着脸央求了几句,可那僧人仍旧义正言辞:“施主如今借宿在此,就理应按净泉寺的规矩来。”
“佛祖是不是说诸法如义,众生平等?”
“是啊。”
“那你更应该让开了,你们遵循你们的规矩吃斋,我照我的想法做菜,平等无异!”她扬扬眉毛,笑得天真无邪。
“这!”僧人一噎,随即抢白道,“施主分明在强词夺理。”
见他始终不退让半分,戚筱凤眉毛一横冲唐立眨了眨眼,唐立迅速从背后捂住他的嘴,手上一提就把他拎出了厨房,不多时,又拍拍手回来,关门上锁,一气呵成。
回来后,他环顾空无一人的厨房沉声说,:这下可要得罪人了。”
戚筱凤丝毫不在意,将买来的食材堆在桌上说:“你会做菜么?”
唐立愣了一下,老实说:“不会。”
她讶异:“不会?!你不是什么都会吗?”
唐立忍俊不禁:“谁说的?”
“感觉……”
他不由笑了出来,摇头道:“灶上的事我的确半点不会。”
“好吧,那我只好自己来了。”
她说着干劲满满地捋起袖子,昔日金枝玉叶、高高在上的郡主自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未迈进过厨房,也更未摸过厨具,她抬手就挥刀切肉,“砰”地一刀下去惊得唐立险些以为她把手指给剁了,刚要接过刀帮她,戚筱凤连忙摆手笑起来:“不行不行,你别插手,我要亲自为他下厨,我没事,刚才就是找找手感。”
唐立无奈一笑,俯身为她添柴烧火,又看她上蹿下跳几经折腾,净泉寺的厨房仿佛变成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戚筱凤切肉宛如砍人,手起刀落,一刀一个;煎蛋像上火刑,面目狰狞,劈啪作响。煮面好似下海捕鱼,哐当扔下去又伸长手捞起来,菜刚下锅,炸起刺耳响声,她手一抖险些把锅给端了。
唐立抬头看了眼,却见她不知哪儿来颠勺的自信,大锅一甩,勺子一推,两眼跟随腾起的食材在眼眶里转了半圈,酱汁淋漓的菜式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犹如飞流陨星,飘过天际,“啪嗒”一声稳稳落在地上,激起周围一圈碳灰,最后静谧安然,归于虚无。
“啊啊啊啊!!!”
“冷静!冷静!”
“没了!!!”
“重来!重来!”
净泉寺的僧人和沙弥围在厨房外议论纷纷,只听里头又是惊叫又是隆隆火声,不久后,烧完柴的唐立守在门外冲他们皮笑肉不笑,吓得众人都不敢去告诉主事的怀鉴。
明月更像是迫不及待要看里头的人出洋相,悄悄爬上了树梢。
“唐立!”
屋内招呼了一声,他从台阶上站起推门进去,她趁着煮面的空档拿出先前在货郎那儿买的五色线来,五根艳丽的丝线排列整齐地被递到眼前,戚筱凤笑道:“你替我捏住这头,编这个我还是在行的。”
他依言捏住线的顶端,这看似女儿家的玩物在她纤细的指尖缠绕下变得尤为赏心悦目,明朗的彩线来回穿梭交织,锅中蒸腾的雾气如云如烟,勾勒出她满怀期待的面容,他垂眼看去,一言不发。
炉子上白烟阵阵,煮开的热水滚动不止,她迅速将丝线收尾放进袖子里,冲到炉灶前又是一顿忙活。
“好了!”只见一片烟熏火燎中,她护着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瓷碗走过来,碗里是热气腾腾的面,上面横七竖八卧着好多东西,她擦擦手端起来说,“我给他送去!”
“等一下。”唐立叫住她,拿过双干净筷子将上头躺得乱糟糟的菜放整齐,摆盘弄得精致又讲究,顿时整碗面焕然一新。
戚筱凤对他竖了竖大拇指:“今天真是多亏你了。”
“我没帮上什么忙。”
戚筱凤绽出一抹明媚的笑容:“不用谦虚,我替你向他要赏去!”
说完,轻纱长袖匆匆拂过,清月银辉勾勒出她欢快的身影,耀眼又美好,他站在一片狼藉里目送她离开,不由浅笑,随后转身收拾起满屋的烂摊子。
冯笑与怀鉴相谈许久并未获得其他有用的消息,回屋时天色已黑,戚筱凤和唐立都不在,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出去问了圈才知道原委,这等小事自然是瞒不住他的,他远远冲厨房那儿看了几眼,房门紧闭,烟气熏天,他“嗤”地笑出来,不动声色继续等待。
约摸一盏茶的时间,他听到门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于是立即端坐在桌前假模假样地翻着一本书。
戚筱凤见门没锁,伸腿轻轻踢开条缝,两手捧着冒出氤氲热气的面条挤了进来。
她嘻嘻笑了两声,双眼宛如清泉碧水,红润的脸上还沾着灶头煤灰,满满一碗面被她推到眼前。
“这是什么?”冯笑抬了抬眼皮问道。
“长寿面啊。”她两手支着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你做的?”
“当然,除了我还有谁,快尝尝!”戚筱凤将筷子塞进他手里,眨巴着眼一脸期待。
冯笑踟蹰起来,下筷不是,不下筷也不是,他夹起有粗有细完全不规整的面条笑道:“我真怕自己被毒死。”
“你!”戚筱凤哼地一声抢过筷子要把面条往自己嘴里送,他重新抢回来笑道:“说好给我做的,你倒自己吃上了?”说完他一口塞进嘴,戚筱凤马上告诫道:“我做了一整根的,不可以断。”
冯笑抬头瞪了她一眼,却难得老实地听了这句,待整根粗细不一的面条吞下肚,他竟忍不住笑了起来,前仰后合大笑不止。
戚筱凤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又气又恼,想到这两个时辰忙前忙后费尽心思准备这碗面,花了她不知多少精力,如今却被他这般取笑,心底不由委屈起来,鼻头一酸低声说:“我做的不和你胃口你也不能这样……”
他把凳子搬到她身旁挨着坐下,两手掰过她泪眼盈盈的小脸,擦了擦她鼻头的灰:“怎么就哭了?”
“你笑话我。”
“没有,我是高兴,特别高兴,你没有做得不和我胃口,相反,这是我这辈子吃得最好吃的一碗面。”
“骗人。”戚筱凤抬眼看他,心有埋怨。
“我不骗你,以前我没有过过这样的生辰,至少从来不是为自己过的。”
戚筱凤叹了口气,两手覆上他的手,窗外皎洁的月光让他敛起平日的张狂,变得柔和如水。她说:“以后每一年的今天,我都陪你过。”
“求之不得。”他的眼眉如一弯新月,月影里只有一个她。
戚筱凤看到自己的脸庞映在他眼中,朦胧难辨,她终于沾了阳春水的指尖抚上他的面颊:“我觉得,你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原先像没有鞘的剑,缀了最华丽的剑穗,锋芒毕露、招摇过市,现在好像入了鞘,剑还是原来的剑,只是随和了许多。”
“嗯。”冯笑似是赞同了一句,他低头紧紧抱住戚筱凤,下巴放她的肩上,鼻音有些重,声音也显得略带疲倦:“我偶尔还会做那个梦,午夜梦回之际我时常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郑澈还是冯笑。”
“不碍事啊。”
“你不懂……”他无奈摇头,觉得戚筱凤可能并不会理解和明白他内心的感受。
她挺直背脊牢牢抱着他,试图给他一些力量:“你流着青州郑氏的血,可也是阿迁哥哥和阿悄的亲人,关键在你自己,只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就行了,郑澈和冯笑又不是敌人,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握手言和呢?”
他闭上眼埋头笑了,也不知过了多久,烛台的两支蜡烛燃尽了一支,屋里变得昏暗,他像睡着了似的环抱她,戚筱凤拉过他左手,把藏在自己腕上的五色线缓缓抹到他的手上,她垂首像在祈愿般念念有词:“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常相见。”他道出最后一句,将头抵在她的额头之上,烛火在二人身后跳动出明灭的光影,戴着五色线的手与她十指交握,缠绕相扣,腕上的丝线如虹彩明艳动人,紧紧拢住两颗相依的心。
走出三尺水榭时,天色已临近日暮,他在盘算是明日一早出发还是稍作停留,便问了唐立一声:“今日是几月几?”
戚筱凤马上说道:“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了,镇上家家户户都挂了菖蒲和艾草呢。”他脚步忽然没来由一滞,险些让戚筱凤一头撞上去。
五月初四?
记忆的片段交织闪现,引出一阵些微的疼痛。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他猛地回头远眺身后的三尺水榭,脑中出现的竟是这座衰败的宅邸过去的热闹繁华,五月初四,灯烛辉煌、觥筹交错,那是郑家嫡长子过生辰的日子……
“怎么了?”戚筱凤走过来疑惑道。
“没什么。”炯炯双眸忽地黯淡了一瞬,他别过头继续往净泉寺走。
她看了眼唐立,唐立摇摇头并不知晓,她敏感地察觉出异样,小心翼翼快步跟过去追问:“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么?”
“不特别,我的生辰而已。”冯笑冲她笑了笑,说得很随意。
“你生辰不是在……”戚筱凤抬头想了想,马上意识到这个日子属于如今的“郑澈”。
她晶亮的双眼顿时射出欢欣鼓舞的金光,兴高采烈就要张嘴说过生辰的事,他却抢先说道:“不必过了。”
“为什么?”
“不是什么要紧的日子,而且今天都快过去了。”
“可是……”戚筱凤心有不甘,瘪着嘴想再争取一下,好像这个日子不是他的生辰而是自己的。
冯笑不想令她失望,立即笑着用扇骨敲敲她的脑袋,凤眼一眯不屑地说道:“你看看如今,有舞女歌姬助兴,有山珍海味满桌,有宾客络绎相贺吗?都没有,这样岂不是索然无味没劲得很,那我宁愿不过。”
戚筱凤一时无言以对,他的性子的确是什么都要讲排场,什么都得拔头筹,现下这情形的确是太过冷清了。
见她语塞,冯笑耸肩推着她往前走,边走边笑道:“所以啊,不必过了。”
戚筱凤未应,只悻悻地随他回了净泉寺。
冯笑刚进屋没多久便说要找怀鉴聊聊,再问些情况,而戚筱凤和唐立都没有同去。
她默默静坐在窗前,天边云卷云舒,雁去无痕,外头突然有人敲门,她去开,只见一个年少的小沙弥笑吟吟地同她问好:“施主,明日就是端午了,寺里要办大庆典少不得忙一整天,怕招待不周,今日就先给你们送了些应节的吃食来。”
戚筱凤道了谢,小沙弥双手合十客气了几句便匆匆忙忙走了,她低头盯着这些吃食,两盏菖蒲茶和数个沙糖粽,简简单单却满载端午的气氛。她拿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清浅的甜香沁人心脾。
戚筱凤猛然想到什么,忽一顿足,心中暗骂了自己一通,放下粽子就去敲隔壁的门,唐立刚开门,她便脱口而出急切问道:“快告诉我,以前他都是怎么过生辰的?”
唐立笑笑让她坐下说,并将方才寺里送来的菖蒲茶放到她面前。
她并无要喝茶的意思,心急地马上又问一遍,唐立低眉,只淡淡说出句:“浮华喧闹。”
“果然。”戚筱凤有些泄气,过去冯笑的生辰从来都不是为自己庆祝,这种时候往往是宴请各路人马,联络各方势力的好时机。
但她立马打起精神来:“没关系,这样反而好办了,正合我意嘛。”
“你是要……”
“你先随我去镇上买点东西,然后去厨房,回来以后不能告诉他我要做什么,到时候你要保守我的秘密。”戚筱凤拍拍唐立的肩,速度招呼他一起偷偷溜出门。
唐立心下觉得有趣,于是听命,做贼似的跟着她一股脑出了净泉寺径直往陈家镇走去。
上了集市二人都犯了难,究竟买什么好?要买哪些?如何挑选?他们面面相觑,一筹莫展,戚筱凤索性大手一挥样样都买,还只挑最贵的买,接着向周围买菜的大婶讨教了番做法,又快步跑去货郎摊抓了一把五色丝线,随后马不停蹄的赶回净泉寺。
她找寺院看管厨房的僧人要了口锅灶,僧人在一旁见她要往锅里放肉,连忙拉住她叫起来:“施主万万不可啊!”
戚筱凤笑嘻嘻推开他说:“又不是让你们吃,就借个地方嘛。”
“不行不行,我们虽不入口,但怎能在佛祖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
“只要你们不吃,佛祖就不会管的,就让我用一小会儿,用完给你们洗得干干净净,保证没有一丁点荤腥味,好不好?”戚筱凤朝他合起双手拜了拜,苦着脸央求了几句,可那僧人仍旧义正言辞:“施主如今借宿在此,就理应按净泉寺的规矩来。”
“佛祖是不是说诸法如义,众生平等?”
“是啊。”
“那你更应该让开了,你们遵循你们的规矩吃斋,我照我的想法做菜,平等无异!”她扬扬眉毛,笑得天真无邪。
“这!”僧人一噎,随即抢白道,“施主分明在强词夺理。”
见他始终不退让半分,戚筱凤眉毛一横冲唐立眨了眨眼,唐立迅速从背后捂住他的嘴,手上一提就把他拎出了厨房,不多时,又拍拍手回来,关门上锁,一气呵成。
回来后,他环顾空无一人的厨房沉声说,:这下可要得罪人了。”
戚筱凤丝毫不在意,将买来的食材堆在桌上说:“你会做菜么?”
唐立愣了一下,老实说:“不会。”
她讶异:“不会?!你不是什么都会吗?”
唐立忍俊不禁:“谁说的?”
“感觉……”
他不由笑了出来,摇头道:“灶上的事我的确半点不会。”
“好吧,那我只好自己来了。”
她说着干劲满满地捋起袖子,昔日金枝玉叶、高高在上的郡主自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未迈进过厨房,也更未摸过厨具,她抬手就挥刀切肉,“砰”地一刀下去惊得唐立险些以为她把手指给剁了,刚要接过刀帮她,戚筱凤连忙摆手笑起来:“不行不行,你别插手,我要亲自为他下厨,我没事,刚才就是找找手感。”
唐立无奈一笑,俯身为她添柴烧火,又看她上蹿下跳几经折腾,净泉寺的厨房仿佛变成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戚筱凤切肉宛如砍人,手起刀落,一刀一个;煎蛋像上火刑,面目狰狞,劈啪作响。煮面好似下海捕鱼,哐当扔下去又伸长手捞起来,菜刚下锅,炸起刺耳响声,她手一抖险些把锅给端了。
唐立抬头看了眼,却见她不知哪儿来颠勺的自信,大锅一甩,勺子一推,两眼跟随腾起的食材在眼眶里转了半圈,酱汁淋漓的菜式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犹如飞流陨星,飘过天际,“啪嗒”一声稳稳落在地上,激起周围一圈碳灰,最后静谧安然,归于虚无。
“啊啊啊啊!!!”
“冷静!冷静!”
“没了!!!”
“重来!重来!”
净泉寺的僧人和沙弥围在厨房外议论纷纷,只听里头又是惊叫又是隆隆火声,不久后,烧完柴的唐立守在门外冲他们皮笑肉不笑,吓得众人都不敢去告诉主事的怀鉴。
明月更像是迫不及待要看里头的人出洋相,悄悄爬上了树梢。
“唐立!”
屋内招呼了一声,他从台阶上站起推门进去,她趁着煮面的空档拿出先前在货郎那儿买的五色线来,五根艳丽的丝线排列整齐地被递到眼前,戚筱凤笑道:“你替我捏住这头,编这个我还是在行的。”
他依言捏住线的顶端,这看似女儿家的玩物在她纤细的指尖缠绕下变得尤为赏心悦目,明朗的彩线来回穿梭交织,锅中蒸腾的雾气如云如烟,勾勒出她满怀期待的面容,他垂眼看去,一言不发。
炉子上白烟阵阵,煮开的热水滚动不止,她迅速将丝线收尾放进袖子里,冲到炉灶前又是一顿忙活。
“好了!”只见一片烟熏火燎中,她护着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瓷碗走过来,碗里是热气腾腾的面,上面横七竖八卧着好多东西,她擦擦手端起来说,“我给他送去!”
“等一下。”唐立叫住她,拿过双干净筷子将上头躺得乱糟糟的菜放整齐,摆盘弄得精致又讲究,顿时整碗面焕然一新。
戚筱凤对他竖了竖大拇指:“今天真是多亏你了。”
“我没帮上什么忙。”
戚筱凤绽出一抹明媚的笑容:“不用谦虚,我替你向他要赏去!”
说完,轻纱长袖匆匆拂过,清月银辉勾勒出她欢快的身影,耀眼又美好,他站在一片狼藉里目送她离开,不由浅笑,随后转身收拾起满屋的烂摊子。
冯笑与怀鉴相谈许久并未获得其他有用的消息,回屋时天色已黑,戚筱凤和唐立都不在,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出去问了圈才知道原委,这等小事自然是瞒不住他的,他远远冲厨房那儿看了几眼,房门紧闭,烟气熏天,他“嗤”地笑出来,不动声色继续等待。
约摸一盏茶的时间,他听到门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于是立即端坐在桌前假模假样地翻着一本书。
戚筱凤见门没锁,伸腿轻轻踢开条缝,两手捧着冒出氤氲热气的面条挤了进来。
她嘻嘻笑了两声,双眼宛如清泉碧水,红润的脸上还沾着灶头煤灰,满满一碗面被她推到眼前。
“这是什么?”冯笑抬了抬眼皮问道。
“长寿面啊。”她两手支着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
“你做的?”
“当然,除了我还有谁,快尝尝!”戚筱凤将筷子塞进他手里,眨巴着眼一脸期待。
冯笑踟蹰起来,下筷不是,不下筷也不是,他夹起有粗有细完全不规整的面条笑道:“我真怕自己被毒死。”
“你!”戚筱凤哼地一声抢过筷子要把面条往自己嘴里送,他重新抢回来笑道:“说好给我做的,你倒自己吃上了?”说完他一口塞进嘴,戚筱凤马上告诫道:“我做了一整根的,不可以断。”
冯笑抬头瞪了她一眼,却难得老实地听了这句,待整根粗细不一的面条吞下肚,他竟忍不住笑了起来,前仰后合大笑不止。
戚筱凤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又气又恼,想到这两个时辰忙前忙后费尽心思准备这碗面,花了她不知多少精力,如今却被他这般取笑,心底不由委屈起来,鼻头一酸低声说:“我做的不和你胃口你也不能这样……”
他把凳子搬到她身旁挨着坐下,两手掰过她泪眼盈盈的小脸,擦了擦她鼻头的灰:“怎么就哭了?”
“你笑话我。”
“没有,我是高兴,特别高兴,你没有做得不和我胃口,相反,这是我这辈子吃得最好吃的一碗面。”
“骗人。”戚筱凤抬眼看他,心有埋怨。
“我不骗你,以前我没有过过这样的生辰,至少从来不是为自己过的。”
戚筱凤叹了口气,两手覆上他的手,窗外皎洁的月光让他敛起平日的张狂,变得柔和如水。她说:“以后每一年的今天,我都陪你过。”
“求之不得。”他的眼眉如一弯新月,月影里只有一个她。
戚筱凤看到自己的脸庞映在他眼中,朦胧难辨,她终于沾了阳春水的指尖抚上他的面颊:“我觉得,你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原先像没有鞘的剑,缀了最华丽的剑穗,锋芒毕露、招摇过市,现在好像入了鞘,剑还是原来的剑,只是随和了许多。”
“嗯。”冯笑似是赞同了一句,他低头紧紧抱住戚筱凤,下巴放她的肩上,鼻音有些重,声音也显得略带疲倦:“我偶尔还会做那个梦,午夜梦回之际我时常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郑澈还是冯笑。”
“不碍事啊。”
“你不懂……”他无奈摇头,觉得戚筱凤可能并不会理解和明白他内心的感受。
她挺直背脊牢牢抱着他,试图给他一些力量:“你流着青州郑氏的血,可也是阿迁哥哥和阿悄的亲人,关键在你自己,只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就行了,郑澈和冯笑又不是敌人,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握手言和呢?”
他闭上眼埋头笑了,也不知过了多久,烛台的两支蜡烛燃尽了一支,屋里变得昏暗,他像睡着了似的环抱她,戚筱凤拉过他左手,把藏在自己腕上的五色线缓缓抹到他的手上,她垂首像在祈愿般念念有词:“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常相见。”他道出最后一句,将头抵在她的额头之上,烛火在二人身后跳动出明灭的光影,戴着五色线的手与她十指交握,缠绕相扣,腕上的丝线如虹彩明艳动人,紧紧拢住两颗相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