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排(2)
季淮清依偎在明月的身上,久久不肯离开,惹得明月忍不住吐槽一句:“够了啊,小时候也没见你能腻歪城这般模样,赶紧把风鸣叫来。”
“是是是,为夫叫去。”季淮清依依不舍地松开双手,慢腾慢腾的出门唤来风鸣。
风鸣也快,刚一叫人便来了,“王爷,可是有事吩咐?”
季淮清毒舌道,“不然呢,叫你过来难不成叙旧啊。”
明月见他没个正经,就自己说,“风鸣是吧,我想让你去趟淮州以景王的名义召阮祈进京,如若在阮府找不到他,就去书院找找,书院还不在的话,就去城郊有处偏僻的小院,名为梅舍,梅花的梅,一定要记住喽,切记不可惊动阮家的人,要是阮祈不肯进京你就想个法子把他弄晕带过来,还有他的身子不好,禁不住打,打他时力气要把握住。”
说完,风鸣褶皱着一张脸,“啊?”
季淮清一掌拍过他的脑袋,“啊什么啊,没听明白?”
风鸣捂住刚才被王爷打过的半边脑袋,不情愿的乞求道:“明儿个去行吗?去淮州一来一回的,我怕我人没到那儿,半路饿死了。”
原来是缺钱了,明月从自己腰包里将钱袋拿出给他,“伸手。”
风鸣的头立马不疼了,皮笑肉不笑地接过明月的钱袋,季淮清一下抢过来,冲风鸣嚷嚷:“你家主子是没给过你钱?每月月俸你比管家的还多,还不到月中呢,钱呢?”
风鸣不还意思的解释:“王爷,您也知道每次到我这里管家都会跟我明算账,到手的月俸还不及管家的一半多。”
“……你扪心自问,说这话好意思?整日在府里练武也就罢了,没说不让你练,可你练就练吧,弄得后院的花花草草也跟着被你糟践,好不容易买个花盆瓷器、陶碗都要成为你的剑下亡魂,怎么着我还得让管家夸你不成?!”
季淮清不堪回忆,越说越心疼,抓住自己胸口前的衣领,往明月身侧一倒,渐渐闭上眼睛,露出一副痛苦的样子。
风鸣自知没理,也不再回话,明月无奈,唤来惊鹊,惊鹊活蹦乱跳的站在明月面前,问:“王妃,今儿个需要惊鹊做些什么?”
风鸣往惊鹊那处瞧,惊鹊小家碧玉的样貌真可爱,好想,好想保护她,做她一辈子的丈夫,诶?我咋会有如此想法,可真的很想把她据为己有。
惊鹊现在的眼中只有明月,等着明月吩咐,那痴傻痴傻的样子叫人好生喜爱,“惊鹊,你把你的钱袋里的钱给你旁边的风鸣。”
惊鹊爽快的将钱给他,风鸣不知该接还是不接,一时没伸手,季淮清靠在明月的身上着急说:“接啊,都给你钱了还不要,真傻还是假傻。”
风鸣见王爷同意,拘谨接过惊鹊的钱袋,季淮清又在旁煽风点火,“咳咳,风鸣你可欠了惊鹊一个人情啊,待从淮州回来可是要还的哦。”
惊鹊不介意道:“没事儿的王爷,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都是王妃教得好。”
明月取笑道:“惊鹊,可你也不能每次都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啊,要不然别人会把你当成傻子一直找你帮忙,让你当他们的下人一般使唤,届时可不行。”
惊鹊似乎懂了,转头就对风鸣说:“你到淮州的时候顺便帮我买几样东西吧,我呢给你写张纸条,你且等我片刻。”
话音一落就匆忙跑回自己屋里,拿出纸笔写下满满的字,再回来,原先透亮的天际染上了昏黄。
风鸣接过纸条,“好,风鸣定不负所托,我走了。”
人终于走了,明月和季淮清都昏昏欲睡,惊鹊上前,聂声聂脚地说:“风鸣已经走了,王爷,王妃还是回屋里睡吧,门口风大,小心夜里着凉。”
二人在惊鹊一小姑娘的搀扶下上床秒睡。
风鸣一到淮州就寻阮祈,果真如明月猜测所言,在梅舍寻到了正在翻地的阮祈,“阮祈公子,我乃是景王府中的风鸣,奉王爷王妃二人的命令来此地带您进京,望您能跟我走一遭。”
阮祈停下手中的活儿,擦擦汗,气喘吁吁地问:“你真的是景王府上的侍卫?”
风鸣亮出景王独有的信物,阮祈信了,不过却说:“风鸣你先去坐会儿,我翻完地拿些东西就跟你走。”
风鸣瞧天色尚早也不着急等上一会也无妨。
阮祈翻完地都傍晚了,他收拾好东西后风鸣已然趴在桌上睡着。
鸡鸣声响起,风鸣揉揉眼睛睡醒,阮祈也从屋内出来,端着刚熬好的粥,“醒了,就过来喝些粥再走。”
风鸣摸摸肚子,“多谢。”
阮祈客气道:“跟我客气什么,昨日是我太慢了些,我须得对你道声歉才对,我收拾好东西了,用完早膳咱们就走吧。”
风鸣饿得只顾上喝粥,阮祈说的话没仔细听,整碗喝光后两眼放光地问:“阮公子,可还有粥?我想再喝上一碗。”
阮祈将屋里的粥锅端出来,汤勺交给风鸣,“你自己乘些吧,我不知你喝多少。”
风鸣谢过他,许是来淮州的路上没吃好,又或是没尝过阮祈的手艺,好喝的粥锅都喝的干净不用洗了,省了阮祈的一件麻烦事,阮祈自己喝了一小碗,还一直怕风鸣吃不饱。
“阮公子,我去把碗筷洗了咱们先去城中买些东西再走。”
风鸣对淮州城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得亏阮祈知道惊鹊上要买的东西,不出两个时辰满载而归。
风鸣是骑着马来得,带上阮祈总共两匹马,但手上的东西不得不去整个马车,小半个时辰又过去了,出发已临近傍晚,“风鸣你可知道近路?”
“走近路不好走,官路虽远些,可路平缓,阮公子您可坐好了,咱们这一路大概是不歇息的,如此三五日内即可到京都。”
阮祈不妨事,十天不吃饭净喝水都活过来了,三五日也没啥大事,毕竟他忘记在祠堂整个人差点虚脱。
阮睦年在书房安排下进京事宜,赵氏在旁辅助,“老爷,下月二十三是个好日子,不如就定下那日吧。”
“陛下诞辰就在七月中旬,下月必须提早到京都做准备才行,你私下叫秋儿安排好,日子眼看就快到了,至于我们要做的就是到京都找人安排带我们进宫参加陛下寿诞,届时才有机会让秋儿崭露头角啊。”
赵氏感叹,“老爷英明。”
“是是是,为夫叫去。”季淮清依依不舍地松开双手,慢腾慢腾的出门唤来风鸣。
风鸣也快,刚一叫人便来了,“王爷,可是有事吩咐?”
季淮清毒舌道,“不然呢,叫你过来难不成叙旧啊。”
明月见他没个正经,就自己说,“风鸣是吧,我想让你去趟淮州以景王的名义召阮祈进京,如若在阮府找不到他,就去书院找找,书院还不在的话,就去城郊有处偏僻的小院,名为梅舍,梅花的梅,一定要记住喽,切记不可惊动阮家的人,要是阮祈不肯进京你就想个法子把他弄晕带过来,还有他的身子不好,禁不住打,打他时力气要把握住。”
说完,风鸣褶皱着一张脸,“啊?”
季淮清一掌拍过他的脑袋,“啊什么啊,没听明白?”
风鸣捂住刚才被王爷打过的半边脑袋,不情愿的乞求道:“明儿个去行吗?去淮州一来一回的,我怕我人没到那儿,半路饿死了。”
原来是缺钱了,明月从自己腰包里将钱袋拿出给他,“伸手。”
风鸣的头立马不疼了,皮笑肉不笑地接过明月的钱袋,季淮清一下抢过来,冲风鸣嚷嚷:“你家主子是没给过你钱?每月月俸你比管家的还多,还不到月中呢,钱呢?”
风鸣不还意思的解释:“王爷,您也知道每次到我这里管家都会跟我明算账,到手的月俸还不及管家的一半多。”
“……你扪心自问,说这话好意思?整日在府里练武也就罢了,没说不让你练,可你练就练吧,弄得后院的花花草草也跟着被你糟践,好不容易买个花盆瓷器、陶碗都要成为你的剑下亡魂,怎么着我还得让管家夸你不成?!”
季淮清不堪回忆,越说越心疼,抓住自己胸口前的衣领,往明月身侧一倒,渐渐闭上眼睛,露出一副痛苦的样子。
风鸣自知没理,也不再回话,明月无奈,唤来惊鹊,惊鹊活蹦乱跳的站在明月面前,问:“王妃,今儿个需要惊鹊做些什么?”
风鸣往惊鹊那处瞧,惊鹊小家碧玉的样貌真可爱,好想,好想保护她,做她一辈子的丈夫,诶?我咋会有如此想法,可真的很想把她据为己有。
惊鹊现在的眼中只有明月,等着明月吩咐,那痴傻痴傻的样子叫人好生喜爱,“惊鹊,你把你的钱袋里的钱给你旁边的风鸣。”
惊鹊爽快的将钱给他,风鸣不知该接还是不接,一时没伸手,季淮清靠在明月的身上着急说:“接啊,都给你钱了还不要,真傻还是假傻。”
风鸣见王爷同意,拘谨接过惊鹊的钱袋,季淮清又在旁煽风点火,“咳咳,风鸣你可欠了惊鹊一个人情啊,待从淮州回来可是要还的哦。”
惊鹊不介意道:“没事儿的王爷,助人为乐是我应该做的,都是王妃教得好。”
明月取笑道:“惊鹊,可你也不能每次都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啊,要不然别人会把你当成傻子一直找你帮忙,让你当他们的下人一般使唤,届时可不行。”
惊鹊似乎懂了,转头就对风鸣说:“你到淮州的时候顺便帮我买几样东西吧,我呢给你写张纸条,你且等我片刻。”
话音一落就匆忙跑回自己屋里,拿出纸笔写下满满的字,再回来,原先透亮的天际染上了昏黄。
风鸣接过纸条,“好,风鸣定不负所托,我走了。”
人终于走了,明月和季淮清都昏昏欲睡,惊鹊上前,聂声聂脚地说:“风鸣已经走了,王爷,王妃还是回屋里睡吧,门口风大,小心夜里着凉。”
二人在惊鹊一小姑娘的搀扶下上床秒睡。
风鸣一到淮州就寻阮祈,果真如明月猜测所言,在梅舍寻到了正在翻地的阮祈,“阮祈公子,我乃是景王府中的风鸣,奉王爷王妃二人的命令来此地带您进京,望您能跟我走一遭。”
阮祈停下手中的活儿,擦擦汗,气喘吁吁地问:“你真的是景王府上的侍卫?”
风鸣亮出景王独有的信物,阮祈信了,不过却说:“风鸣你先去坐会儿,我翻完地拿些东西就跟你走。”
风鸣瞧天色尚早也不着急等上一会也无妨。
阮祈翻完地都傍晚了,他收拾好东西后风鸣已然趴在桌上睡着。
鸡鸣声响起,风鸣揉揉眼睛睡醒,阮祈也从屋内出来,端着刚熬好的粥,“醒了,就过来喝些粥再走。”
风鸣摸摸肚子,“多谢。”
阮祈客气道:“跟我客气什么,昨日是我太慢了些,我须得对你道声歉才对,我收拾好东西了,用完早膳咱们就走吧。”
风鸣饿得只顾上喝粥,阮祈说的话没仔细听,整碗喝光后两眼放光地问:“阮公子,可还有粥?我想再喝上一碗。”
阮祈将屋里的粥锅端出来,汤勺交给风鸣,“你自己乘些吧,我不知你喝多少。”
风鸣谢过他,许是来淮州的路上没吃好,又或是没尝过阮祈的手艺,好喝的粥锅都喝的干净不用洗了,省了阮祈的一件麻烦事,阮祈自己喝了一小碗,还一直怕风鸣吃不饱。
“阮公子,我去把碗筷洗了咱们先去城中买些东西再走。”
风鸣对淮州城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得亏阮祈知道惊鹊上要买的东西,不出两个时辰满载而归。
风鸣是骑着马来得,带上阮祈总共两匹马,但手上的东西不得不去整个马车,小半个时辰又过去了,出发已临近傍晚,“风鸣你可知道近路?”
“走近路不好走,官路虽远些,可路平缓,阮公子您可坐好了,咱们这一路大概是不歇息的,如此三五日内即可到京都。”
阮祈不妨事,十天不吃饭净喝水都活过来了,三五日也没啥大事,毕竟他忘记在祠堂整个人差点虚脱。
阮睦年在书房安排下进京事宜,赵氏在旁辅助,“老爷,下月二十三是个好日子,不如就定下那日吧。”
“陛下诞辰就在七月中旬,下月必须提早到京都做准备才行,你私下叫秋儿安排好,日子眼看就快到了,至于我们要做的就是到京都找人安排带我们进宫参加陛下寿诞,届时才有机会让秋儿崭露头角啊。”
赵氏感叹,“老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