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名捕夫人
(三)
    女子犹豫了半晌,才鼓起勇气来缓缓摇头,战战兢兢地道:“没……没有,他不肯说……不过,那贼好像和他认识……”

    景翊不察地蹙了蹙眉头,“表嫂还记得那贼是什么样子吗?”

    “黑脸,个子很高……很壮实,力气特别大……”

    冷月一愣,又是个儿高劲儿大的,如今犯案子的人是商量好了都照着一个模子长的吗?

    景翊微一眯眼,转头问向仍是一脸不屑的萧允德,“表哥可还记得,向你告发表嫂的那个伙计是什么名字?”

    “瓷窑那么多人,我哪记得过来……他自己说是叫大什么的,反正就是一抓一大把的那种,听一遍谁记得住!”萧允德没什么好气地答完,抿嘴皱起眉头,自语似地嘟囔道,“不过,怎么好像跟她说得这个贼长得差不多……”

    景翊眼中笑意微浓,长得像才对了,“这伙计向表哥告发之前,是不是提过什么要求,比如要钱之类的?”

    “五十两银子……”萧允德不大情愿地说罢,又没好气地补道,“这么大的事儿,赏他点银子怎么了?”

    景翊一道苦笑刚泛上嘴角,还没开口,已听冷月冷声道:“萧老板的脑袋是窑砖砌出来的吗?”

    冷月半晌没出声,甫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听得萧允德狠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发火,“你这话什么意思?”

    “外面看着挺结实,其实就是一个硬壳子,里面全是空的。”冷月叶眉一挑,“这话都听不明白,还真是窑砖砌的。”

    萧允德的脸色肉眼可见地绿了一层,不等拍案而起,冷月已扬着一丝冷笑沉声道:“景大人都把话问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没听明白吗?向你告状的那个伙计就是抢劫表嫂的贼,抢劫不成怀恨在心就倒打一把诬蔑表嫂,你赏了贼五十两银子不说,还亲手把自己的骨肉打没了,你说你脑袋是不是窑砖砌的?”

    景翊一时没忍住,附和了一句,“还真是……”眼见着萧允德的脸色又狠狠绿了一重,景翊忙一脸乖巧地笑道,“不是不是……我是说这件事的过程还真就是这样的。”

    萧允德使劲攥紧了拳头,攥得指甲都要嵌进肉里了,一拳砸到石桌上,才咬牙挤出一声,“我不弄死那个兔崽子……”

    “不不不……”不等萧允德把这句发狠的话挤完,景翊已走过去像安抚暴躁的猎犬一样拍了拍萧允德的肩膀,“表哥不能弄死他,表哥要是弄死他,那是要偿命的,还要牵累豫郡王府,何必呢?不如交给我来,我一定让他死给你看。”

    景翊这话是笑着说的,虽没拍胸脯,却比拍了胸脯还要信誓旦旦。

    他是四品大理寺少卿,弄死个本就有罪的人还不是比捏死蚂蚁还容易的事吗?

    如此划算的事,萧允德稍微一想就点了头,“那好……”一声应完,看着眼前眉目微舒笑得很是轻松的人,萧允德突然想起一件他早就该问的事来,“耽误表弟这么多工夫,还没问表弟,突然到我这儿来,是有什么事吗?”

    “不瞒表哥,”景翊不慌不忙地一笑,笑出了几分歉疚的味道,“确实是突然想起有件事要向表哥请教,记得舅舅说过表哥这宅子的位置,就冒昧找来了,还望表哥莫怪。”

    “什么事,你说。”

    “是这样,”景翊微一清嗓,正色道,“托表哥的福,刚才在瓷窑见过了瓷王张先生,谈了些烧制釉里红的事儿,走到半道才想起来表哥昨天送到安王府的那箱瓷器就是釉里红,就想来问问……表哥可还记得,昨天送给我的那箱,和送去安王府的那箱,是不是同一炉烧出来的?”

    萧允德一愣,“就问这个?”

    景翊认真点头,“这个很重要,可能关系到表哥的瓷窑能否跻身京城名窑之列。”

    冷月微抿嘴唇,抿掉了一抹不该在嘴角浮现的笑意。

    坏事传千里,窑炉里出焦尸的事一旦传扬出去,玲珑瓷窑产的物件不管怎么烂,可不都要名震天下了吗?

    萧允德虽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微妙,但在品鉴瓷器这件事上景翊的话在京里是很有些分量的,他这样说,萧允德也就这样信了,于是蹙眉答道:“是一炉出的……这段日子安王爷忙得很,送过去的瓷器几乎都没看过,赵贺说索性就不指望安王爷给什么答复了,反正从瓷窑去你家和去安王府是顺道的,就在给你送去的时候顺便给安王爷送一份一模一样的,说是这样既不耽误事儿,也不会因为送着送着突然不送了而得罪安王爷,我就同意他这样干了。”

    景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表哥可还记得,昨天早晨给我送去的那箱是何时出窑的?”

    “只要是送去请人品鉴的瓷器都是一出窑就装箱运走的,要是早晨送到你那儿的,那就是一大早出窑的。”

    景翊微蹙眉心,像是在心里盘算了些什么,才又道:“昨天那炉釉里红最后一班是哪个烧窑工看的火,表哥大概不清楚吧?”

    萧允德眯眼一笑,“别的不清楚,这一炉我还真知道。这一炉就是瓷王的孙子烧的,他孙子叫什么我记不得了,他也从没说过他爷爷就是京城瓷王,但要不是那小子烧完之后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回乡了,玲珑瓷窑还未必会有雇瓷王烧窑的福气呢。”

    景翊莞尔一笑,轻轻点头,“表哥说的是。”景翊说着,转目看了一眼那个仍瘫坐在地上被冷月半拥在怀中的女子,像是犹豫了一下,才道,“这样吧,我看表嫂像是有些不适,表哥还是先请个郎中来给表嫂诊治一下,我手头上也有些事要办,瓷窑的事我改日约上安王爷一起与表哥细谈。”

    萧允德一个“好”字还没出口,冷月已扬声截道:“等等,这儿还有事没完呢。”

    八月暑气尚未褪尽,地上还不算寒凉,冷月便小心地放开了怀中的女子,女子失了倚靠,又虚软地伏回了地上,看得冷月心里一阵难受,拾剑站起身来看向萧允德的时候目光不禁又冷厉了几分。

    “萧允德,你恶意行凶伤人,人证物证俱全,你既然已经供认不讳了,就跟我去牢里住些日子吧,等你出来的时候,兴许安王爷就有空跟你谈瓷窑的事儿了。”

    冷月话音甫落便要朝萧允德走过去,一脚刚刚迈出一步,忽觉落后的那只脚被拖拽了一下,一惊回头,就见那个前一刻还像脱水的鱼一样软在地上的人合身紧抱着她的小腿,冷月还没反应过来她这是要干什么,女子突然张嘴,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狠狠一口咬在了冷月的腿肚上,咬破了那层单薄的裤料,一口银牙径直嵌入皮肉。

    “嘶——”

    冷月吃痛之间下意识就想抬腿挣开,倏然想到这是个刚受了一顿毒打连爬都爬不起来的病人,已经蓄到腿上的力气不禁滞了一滞,那口银牙便又嵌深了几分。

    这一口似是耗尽了女子所有的体力,景翊刚刚掠到冷月身旁,脚还没落稳,这女子已脖颈一软,昏了过去。

    女子牙关一松,血便沿着那两排深深的牙印汩汩而出,冷月还在这来得莫名其妙的突袭中怔愣着,景翊已微一低身,把她打横抱了起来。

    萧允德也像是被这见血的一口看傻了眼,眼睁睁地看着景翊抱着冷月跃出他家的院墙,一声也没出。

    直到被景翊抱放到候在院外的马上,眼看着景翊蹙眉抓起衣衫下摆,扬手扯下一块布条,冷月才在绸缎破裂的“嘶啦”一声中回过了神。

    景翊刚要拿扯下的布条往她小腿的伤口上裹,冷月突然一翘腿,从马背上利落地跳了下来。

    “你别动……”

    景翊一把将又想往墙里跳的冷月拽了回来,力气使猛了些,牵痛了手腕上的扭伤,不禁低吟出声。

    这低低的一声比他使足力气的一拽还要好使,冷月一慌之下一下子就收住了脚,乖乖站定了。

    景翊有点哭笑不得地转了转手腕,早知如此,他直接哼唧一声就行了,还使这个力气干什么……

    “你想回去抓萧允德?”

    冷月眉梢一挑,“他伤人犯法,不该抓吗?”

    景翊苦笑,垂目看了一眼她那道仍在流血的伤口,伤口明明就在她身上,她却像是一点都没感觉到疼似的,“他伤的那个人都把你咬成这样了,你还看不出她不想让你抓她相公吗?”

    冷月狠愣了一下,那女人拼尽了力气咬她这一口,是为了阻止她抓萧允德?

    “为什么?”

    景翊笑得更苦了一点,这种愿打愿挨的事儿实在多得不胜枚举,连时下京中流行的那些话本里也都是清一色的痴情女子负心郎,从没见颠倒着来过,好像这就如春华秋实一样,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定数,但他娶回家的这个显然是在定数之外的,兴许是老天爷也像张老五那样一时看花了眼,顺手就把她拨拉到男人堆里了吧……

    这种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道得清楚的,景翊到底只浅叹了一声,选了个最简明易懂的解释,“反正我看得出来,她从咱们拦下萧允德开始,就一直在担心萧允德的安危……所以刚才就算你把我瞪出个窟窿来,我还是得对萧允德客客气气的,否则她是不会听我的话把那些事说出来的。”

    冷月被这句“瞪出个窟窿来”窘了一下,敢情他不是没看见,只是当做没看见罢了。

    她已亲身体会过景翊读人心思的本事,一点儿也不怀疑景翊是否真能在那女子虚弱到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看出这么些事儿来,但还是一抿薄唇,沉声道:“她想不想让我抓,跟萧允德该不该抓是两码事。”

    景翊似是没料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微怔了一下,才重新聚起一道不深不浅的笑意,问了她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

    “我朝刑律共三十二卷,七百二十六条,你记得多少?”

    冷月一愣,迄今为止她念过的所有的书,把《三字经》和军规都算上,满打满算也没有三十二本,萧瑾瑜知道让她念书比让她吃素还难受,从来也不逼她,教她学东西一向都是言传身教。实话实说,刑律三十二卷,她就只看过萧瑾瑜常年摆在书架上的那个壳子,她能想到的能算得上刑律的也就只有两条。

    景翊既然问了,她也就坦然答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景翊像是料定了她会这样回答似的,眉眼间不见丝毫意外之色,还掰起手指头饶有兴致地边数边道:“这句算三条吧,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还有杀人又欠债的就既偿命又还钱。还有吗?”

    这人显然是没打算听她背刑律的,但他到底为什么问她这个,她一时也想不明白,冷月眉头一皱,有些不耐地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