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瓦尔登湖
后来温栀雪在微信上约了江叙周四下午三点半来拿古董书——为什么是三点半呢?因为她下午还有一个会要开。
江叙一向守时,甚至有些过度提前——还没到三点钟他就到了书店。
当然他并没有打算告诉温栀雪,只是准备一个人在书店里闲逛。
老实说,江叙上次纯纯当了江南的搬运工,就进了个门,然后在咖啡店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自己并没有认真看过,连书店有几层都不知道。
江叙刚走进门口,就意外地发现了与之前有一些不同。
进门右手边多了一排置物架,置物架上固定着十来把雨伞,和之前的他带回去的透明诗词雨伞是相似的款式,只是诗词并不相同。
江叙有些好奇,在置物架前停住了脚步。
架子上挂着一个小牌子,写着扫码使用共享雨伞。需要用伞的顾客需要付五十块的押金,在三天内归还会自动返还四十八元。也就是说借一次伞只需要两块钱,对于那些来书店看书临时遇上下雨又没有带伞的顾客来说,这比重新买一把伞便利多了。同时,如果有使用后觉得雨伞外观和质量不错的顾客,可以在前台下单购买。对于那些拿了伞长时间不归还的顾客,系统不会返还押金。
雨伞虽然设计新颖独特,但是和其他用品一起摆放在一起,买书的顾客未必会去文创区逛,也就很有可能不知道书店有雨伞卖。把雨伞放在出门的地方,一目了然,便利了顾客的同时,又找到了商机。
江叙想到很可能是自己没带两把伞给了她灵感,唇角轻翘。
一楼的文创区有一面墙,上面贴满了便利贴和明信片,似乎还有一些用拍立得照的相片。江叙没太仔细看。除了温栀雪昨天介绍的霜雪书店的联名文创,货架上还摆放着云城与其他品牌的各种文创,如同一张文化名片。
上了二楼,江叙立刻进入了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的书的世界。杂志、儿童绘本、小说、工具书……索引起来极为容易。
往里走有一些椅子,从二楼窗户往外看,可以看见还没开花的栀子树。虽然没有花,但长满了叶子,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可以想象等到花开的时候,顾客在挑书的同时有微风拂过,嗅到栀子花的花香。
江叙意外地发现书店里有很多非常小众的外文书籍,和其他区域来说,这一块几乎没有几个人,它的不畅销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仍然被保留了。
江叙慢条斯理地在书架间走来走去,他很享受这种自己挑书的过程。江叙一般不看别人推荐的书单,也很少推荐书单给别人。于他而言,看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即使你和其他人对某本书有着共同的好评,你们所喜欢的也未必是同一个人物,同一个情节,甚至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某个微不足道的点争论起来。
说是来买古董书的,江叙却没忍住买了两本新书。
晃了一大圈居然刚过三点十分,江叙来到一楼的咖啡厅。
点单的服务员江叙有点眼熟,好像还是上次那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又好像有点不一样,她好像把头发烫成了小卷毛。
“你们温总监平常喝什么?”江叙问。
林词词有些意外地愣了两秒,又很快反应过来,“温总监不太喜欢喝咖啡,她说她下午喝了咖啡晚上就睡不着,所以一般直接点椰子水。”
“那就一杯椰子水和一杯冰美式。”
“你们咖啡店有做甜品嘛?”江叙接着问。
“有的有的,这个是甜品的纸质菜单。”林词词把菜单给江叙。
“那就来一份栗子蛋糕和一份芋泥奶冻卷。”江叙把菜单合上还给林词词。
“好的,请您稍等片刻。”林词词抱着菜单去了后厨。
……
三点半,温栀雪开完会准时带着十来本古董书下来,“我没有迟到吧。”
“没有,是我来早了。”江叙摇头,“我刚刚随便逛了逛,发现你们的书都有样书可以翻看,我记得以前逛书店很多书不都允许拆封,拆封了就必须买。”
当时江南还小,沉迷于看各种杂志上的热血漫画,他一不留神的工夫,江南就拆了好几本——最后当然是都买回家了。
“因为拆开会影响销量嘛,不过我觉得只凭书封就盲买的话对顾客也不太友好,所以就要求一定有一本样书——要是真有人不买连拆十本一样的书,我也会来火的。”
“看来你们书店真的很注重情怀和初心。”
“只讲情怀和初心是不可能的,毕竟书店有租金,我们还需要给员工发工资。私有书店并不像国有书店一样本身占据优势,和学校合作在教科书等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况且因为成本高,也没有线上便宜,所以才需要用咖啡店文创以及线上渠道增加收益。每一个愿意消费实体书的顾客对我们都很可贵,我能做得也只是尽量平衡情怀与现实。”温栀雪说完,喝了一口椰子水。
“要不然的话,我在不那么繁华的地段开一个独立书店一个人看着就行了,租金也可以接受,也不需要雇人,赚不赚钱也无所谓,勉强混口饭吃就行了。”温栀雪非常坦诚。
“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你先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温栀雪把古董书移到了江叙面前。
江叙把堆叠在一起的古董书一本一本分开。这些书尤其精致,有的是全皮的烫金立体压花设计,有的有作者的亲笔签名,有的有非常精美的彩印插画。这些书有的漂洋过海,岁数比江叙和温栀雪的年龄加起来还大,却依然保存完好。可想而知,每一任主人都将它妥善的保存好了,所以在江叙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了,它不但凝聚了作者和编辑的心血,更是历史的缩影和读者爱护的体现。
江叙在小心翼翼地翻阅,没有说话,温栀雪也安静看着他翻。
这时邻座传来的交谈声也就尤为明显,“美女,可以拼个桌嘛?”
女生皱了皱眉,显然是聚精会神的阅读被打扰了,她望向四周,发现咖啡厅明明还有一张空桌子。女生刚准备请这位男士移步,就看见有两位顾客走进了咖啡厅,在那张桌子旁坐下。
女生只能把自己的东西往里挪了一些,“坐吧。”
这位带着眼镜的男士笑嘻嘻地坐下,“你在看《瓦尔登湖》?老实说,我去过那儿,实在是不怎么样。卢梭用四个月搭的小木屋也就那样,住在那一定是脑子有泡。”
女生并不愿意理睬,低着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林词词注意到了这边的异样,笑容满面地对这位带着眼镜的先生开口,“先生,请问喝点什么?”
这位男士斜了林词词一眼,“没看见我和她一起的,已经点过了。”
“可是我看——”
林词词话没说完就被他截住,“去去去,一个服务员管什么闲事,有这空还不如把你这头卷毛拉直,什么东西,伤风败俗。”
林词词气得牙痒痒,可是霜雪书店又没有规定没有消费就不能待在这。
“你还站这里干什么,小心我投诉你。”男人威胁道。
林词词看了一眼旁边的温栀雪,想要说什么,又害怕打扰她谈正事,只能在心里默念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就是上帝,然后强行给自己洗脑,忍气吞声地离开了。
男人发现对女生说这些不管用,又开始另辟蹊径地高谈阔论,“要我说,女生读这些书也没什么用,况且这些书有什么意思,看看不就忘了,不过你实在是喜欢的话,哥也可以带你去,亲眼看不比看书有意思?”
女生有些如坐针毡了,可是刚刚光顾着看书,点的甜品和咖啡都还没怎么动,为了这么一个二流子,浪费她的钱她又有些犹豫。
江叙一向是不喜欢多管闲事的人,这会儿也有点听不下去了。
在他站起来之前,温栀雪先站了起来,走到了男人旁边,“首先,《瓦尔登湖》的作者是梭罗,而不是卢梭,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才是他的作品。”
“其次,读书不是背书,自然也不需要什么都记住。吃饭也会忘记,喝水也会忘记。没有人专门去记某一年的某一天喝了几口水吃了什么菜,但真并不妨碍过去的饮食长成了如今的你。读书和吃饭喝水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你自己,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眼界。”
“有些人啊,书读的不多,凡事却喜欢先责怪别人,浅薄也可想而知。嘴上说着要带人家去瓦尔登湖,脑子是不是在瓦尔登湖进了三天三夜的水也未可知。”
被温栀雪轻描淡写地拆穿又阴阳了一番,这男人有些恼羞成怒,“你谁啊你,要你来多管闲事。”
“我是这家店的店长。”温栀雪微笑,态度好极了。
“听您的口气,应该我们店的高级会员吧。真是不好意思,我收回我之前冒犯的话。您放心,我们一向重视消费者的意见,请你拿出会员卡给我们核实一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好好赔偿。”
他根本没在霜雪书店消费过一分钱,又怎么拿得出会员卡?
这霜雪书店在云城大学旁边,咖啡厅里十有八九都是年轻有学历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找了个漂亮的准备搭讪,谁能知道店长突然过来了,还要什么会员卡。
男人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看起来有趣极了。
“我今天没带会员卡,等着,我下次过来找你。”说完,男人灰溜溜地走了。
看温栀雪替自己出了口恶气,林词词开心地小跑过来,“温温姐,你说得可真好,我回去也要多读书。”
林词词也是云城大学的学生,看到有年纪相仿的女生被骚扰根本忍不住,心里想着拔刀相助,嘴上却说不出几句话了。
林词词从来不会吵架,她总是后悔在某些个时刻没有发挥得好,只恨不能组织好语言重新来过。刚刚被这个男的凶了一顿,她还真的在反思自己烫头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现在想想,就应该好好怼他一顿。真是的,温温姐都没说她这头发有什么问题,哪儿轮得到他来说。
“读不读书是其次,但凡他尊重书,就不会拿这个来卖弄。”
温栀雪不觉得读书是最必要的,如果对于一个每日忙于生计、食不果腹的人问他为什么不看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了。但是人一定要有所热爱,可以是书、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古董,甚至可以是不需要任何花销的每天看日出日落。有着如同农民对于土地的赤诚的朴素的爱一样,就足够了,那足够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
读书只是这些爱好中简单的一种,也并不比别的爱好高尚。温栀雪一开始开书店,也并没有指望任何一本书可以拯救谁,或者改变谁的一生。很少人这么幸运,但是书在某一个瞬间使读者豁然开朗的能力,或者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对她而言,开书店就是足够有意义的事情了。
读《瓦尔登湖》的女孩感激地朝他们微笑,然后继续看她的书了,温栀雪也坐回了原位。
“还好我比你晚了一步,不然就听不到这么精彩的发挥了。”江叙打趣道。
“要是你来,恐怕会得到一句‘你谁啊,少多管闲事’。”温栀雪模仿地惟妙惟肖。
江叙忍俊不禁,同时又想到什么,“书店经常遇到这样刁钻难缠的人吗?”
“不算经常但不可能没有。”尤其是之前书店规模不大的时候,但那些惨淡的回忆温栀雪也不想多提,“不说这些扫兴的人,我们看回这些古董书?”
江叙点点头,“这几本我都要了,除了这一本,我对他的言论有一些不赞同,如果我和他在一个时代,我不和他吵起来就不错了。就算他老人家已经去世多年,拿不到任何一本书的收益,但我也绝不为他多花一分钱。”
这话说得直率理所当然又孩子气,却让温栀雪觉得江叙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像《午夜巴黎》的男主角吉尔穿越了,那你岂不是要和观念不和的作家比比摔跤。”
“后来吉尔不是和阿德里亚纳一起穿越到她的黄金时代了?”江叙眨了眨眼,“要是我和你一起穿越到你的黄金时代,说不定你就要快乐追星了,到时候看戏人就变成我了。”
“我?我可不能忙着追星。”温栀雪吃了一口栗子蛋糕,“我要成为星探,在他们还穷困潦倒的时候运用超前的营销策略让他们红透半边天。”
忽略两人无意识之间产生的惺惺相惜感,江叙发现温栀雪身上是有一些财迷和热血属性的,“上次说办卡的事——”
“对,我给忘了。”温栀雪到前台去拿了一张协议纸,“在这里签一下字。”
普通的会员消费是九折,高级会员是八五折,内部员工价是七五折,温栀雪直接给江叙办了内部的员工卡。
“不过员工卡的打折是有限额的,一个月五十本——防止低价倒卖,超过五十本的话优惠自动降为八五折。”
“不过这些古董书本来收入的价格就很不便宜,这些折扣也只能说是毛毛雨了。”
“不是越贵,会员卡便宜的越多?”江叙莞尔一笑,拿起笔在纸上签了字。
话是这么说,怎么会有人因为折扣多就不觉得东西贵啊喂。
温栀雪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纸上——江叙的字是漂亮的行书,银钩虿尾,自成风骨。
相对而言,温栀雪更容易对字好看的人产生好感,毕竟老话说字如其人,总归是有一点道理的。
小剧场:
江叙:当初好好练字是对的
江南:我字丑,我是不是找不到对象了?
温栀雪:放心,有人不嫌弃你
江叙一向守时,甚至有些过度提前——还没到三点钟他就到了书店。
当然他并没有打算告诉温栀雪,只是准备一个人在书店里闲逛。
老实说,江叙上次纯纯当了江南的搬运工,就进了个门,然后在咖啡店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自己并没有认真看过,连书店有几层都不知道。
江叙刚走进门口,就意外地发现了与之前有一些不同。
进门右手边多了一排置物架,置物架上固定着十来把雨伞,和之前的他带回去的透明诗词雨伞是相似的款式,只是诗词并不相同。
江叙有些好奇,在置物架前停住了脚步。
架子上挂着一个小牌子,写着扫码使用共享雨伞。需要用伞的顾客需要付五十块的押金,在三天内归还会自动返还四十八元。也就是说借一次伞只需要两块钱,对于那些来书店看书临时遇上下雨又没有带伞的顾客来说,这比重新买一把伞便利多了。同时,如果有使用后觉得雨伞外观和质量不错的顾客,可以在前台下单购买。对于那些拿了伞长时间不归还的顾客,系统不会返还押金。
雨伞虽然设计新颖独特,但是和其他用品一起摆放在一起,买书的顾客未必会去文创区逛,也就很有可能不知道书店有雨伞卖。把雨伞放在出门的地方,一目了然,便利了顾客的同时,又找到了商机。
江叙想到很可能是自己没带两把伞给了她灵感,唇角轻翘。
一楼的文创区有一面墙,上面贴满了便利贴和明信片,似乎还有一些用拍立得照的相片。江叙没太仔细看。除了温栀雪昨天介绍的霜雪书店的联名文创,货架上还摆放着云城与其他品牌的各种文创,如同一张文化名片。
上了二楼,江叙立刻进入了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的书的世界。杂志、儿童绘本、小说、工具书……索引起来极为容易。
往里走有一些椅子,从二楼窗户往外看,可以看见还没开花的栀子树。虽然没有花,但长满了叶子,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可以想象等到花开的时候,顾客在挑书的同时有微风拂过,嗅到栀子花的花香。
江叙意外地发现书店里有很多非常小众的外文书籍,和其他区域来说,这一块几乎没有几个人,它的不畅销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仍然被保留了。
江叙慢条斯理地在书架间走来走去,他很享受这种自己挑书的过程。江叙一般不看别人推荐的书单,也很少推荐书单给别人。于他而言,看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即使你和其他人对某本书有着共同的好评,你们所喜欢的也未必是同一个人物,同一个情节,甚至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某个微不足道的点争论起来。
说是来买古董书的,江叙却没忍住买了两本新书。
晃了一大圈居然刚过三点十分,江叙来到一楼的咖啡厅。
点单的服务员江叙有点眼熟,好像还是上次那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又好像有点不一样,她好像把头发烫成了小卷毛。
“你们温总监平常喝什么?”江叙问。
林词词有些意外地愣了两秒,又很快反应过来,“温总监不太喜欢喝咖啡,她说她下午喝了咖啡晚上就睡不着,所以一般直接点椰子水。”
“那就一杯椰子水和一杯冰美式。”
“你们咖啡店有做甜品嘛?”江叙接着问。
“有的有的,这个是甜品的纸质菜单。”林词词把菜单给江叙。
“那就来一份栗子蛋糕和一份芋泥奶冻卷。”江叙把菜单合上还给林词词。
“好的,请您稍等片刻。”林词词抱着菜单去了后厨。
……
三点半,温栀雪开完会准时带着十来本古董书下来,“我没有迟到吧。”
“没有,是我来早了。”江叙摇头,“我刚刚随便逛了逛,发现你们的书都有样书可以翻看,我记得以前逛书店很多书不都允许拆封,拆封了就必须买。”
当时江南还小,沉迷于看各种杂志上的热血漫画,他一不留神的工夫,江南就拆了好几本——最后当然是都买回家了。
“因为拆开会影响销量嘛,不过我觉得只凭书封就盲买的话对顾客也不太友好,所以就要求一定有一本样书——要是真有人不买连拆十本一样的书,我也会来火的。”
“看来你们书店真的很注重情怀和初心。”
“只讲情怀和初心是不可能的,毕竟书店有租金,我们还需要给员工发工资。私有书店并不像国有书店一样本身占据优势,和学校合作在教科书等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况且因为成本高,也没有线上便宜,所以才需要用咖啡店文创以及线上渠道增加收益。每一个愿意消费实体书的顾客对我们都很可贵,我能做得也只是尽量平衡情怀与现实。”温栀雪说完,喝了一口椰子水。
“要不然的话,我在不那么繁华的地段开一个独立书店一个人看着就行了,租金也可以接受,也不需要雇人,赚不赚钱也无所谓,勉强混口饭吃就行了。”温栀雪非常坦诚。
“一说就停不下来了,你先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温栀雪把古董书移到了江叙面前。
江叙把堆叠在一起的古董书一本一本分开。这些书尤其精致,有的是全皮的烫金立体压花设计,有的有作者的亲笔签名,有的有非常精美的彩印插画。这些书有的漂洋过海,岁数比江叙和温栀雪的年龄加起来还大,却依然保存完好。可想而知,每一任主人都将它妥善的保存好了,所以在江叙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了,它不但凝聚了作者和编辑的心血,更是历史的缩影和读者爱护的体现。
江叙在小心翼翼地翻阅,没有说话,温栀雪也安静看着他翻。
这时邻座传来的交谈声也就尤为明显,“美女,可以拼个桌嘛?”
女生皱了皱眉,显然是聚精会神的阅读被打扰了,她望向四周,发现咖啡厅明明还有一张空桌子。女生刚准备请这位男士移步,就看见有两位顾客走进了咖啡厅,在那张桌子旁坐下。
女生只能把自己的东西往里挪了一些,“坐吧。”
这位带着眼镜的男士笑嘻嘻地坐下,“你在看《瓦尔登湖》?老实说,我去过那儿,实在是不怎么样。卢梭用四个月搭的小木屋也就那样,住在那一定是脑子有泡。”
女生并不愿意理睬,低着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林词词注意到了这边的异样,笑容满面地对这位带着眼镜的先生开口,“先生,请问喝点什么?”
这位男士斜了林词词一眼,“没看见我和她一起的,已经点过了。”
“可是我看——”
林词词话没说完就被他截住,“去去去,一个服务员管什么闲事,有这空还不如把你这头卷毛拉直,什么东西,伤风败俗。”
林词词气得牙痒痒,可是霜雪书店又没有规定没有消费就不能待在这。
“你还站这里干什么,小心我投诉你。”男人威胁道。
林词词看了一眼旁边的温栀雪,想要说什么,又害怕打扰她谈正事,只能在心里默念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就是上帝,然后强行给自己洗脑,忍气吞声地离开了。
男人发现对女生说这些不管用,又开始另辟蹊径地高谈阔论,“要我说,女生读这些书也没什么用,况且这些书有什么意思,看看不就忘了,不过你实在是喜欢的话,哥也可以带你去,亲眼看不比看书有意思?”
女生有些如坐针毡了,可是刚刚光顾着看书,点的甜品和咖啡都还没怎么动,为了这么一个二流子,浪费她的钱她又有些犹豫。
江叙一向是不喜欢多管闲事的人,这会儿也有点听不下去了。
在他站起来之前,温栀雪先站了起来,走到了男人旁边,“首先,《瓦尔登湖》的作者是梭罗,而不是卢梭,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才是他的作品。”
“其次,读书不是背书,自然也不需要什么都记住。吃饭也会忘记,喝水也会忘记。没有人专门去记某一年的某一天喝了几口水吃了什么菜,但真并不妨碍过去的饮食长成了如今的你。读书和吃饭喝水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你自己,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眼界。”
“有些人啊,书读的不多,凡事却喜欢先责怪别人,浅薄也可想而知。嘴上说着要带人家去瓦尔登湖,脑子是不是在瓦尔登湖进了三天三夜的水也未可知。”
被温栀雪轻描淡写地拆穿又阴阳了一番,这男人有些恼羞成怒,“你谁啊你,要你来多管闲事。”
“我是这家店的店长。”温栀雪微笑,态度好极了。
“听您的口气,应该我们店的高级会员吧。真是不好意思,我收回我之前冒犯的话。您放心,我们一向重视消费者的意见,请你拿出会员卡给我们核实一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好好赔偿。”
他根本没在霜雪书店消费过一分钱,又怎么拿得出会员卡?
这霜雪书店在云城大学旁边,咖啡厅里十有八九都是年轻有学历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找了个漂亮的准备搭讪,谁能知道店长突然过来了,还要什么会员卡。
男人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看起来有趣极了。
“我今天没带会员卡,等着,我下次过来找你。”说完,男人灰溜溜地走了。
看温栀雪替自己出了口恶气,林词词开心地小跑过来,“温温姐,你说得可真好,我回去也要多读书。”
林词词也是云城大学的学生,看到有年纪相仿的女生被骚扰根本忍不住,心里想着拔刀相助,嘴上却说不出几句话了。
林词词从来不会吵架,她总是后悔在某些个时刻没有发挥得好,只恨不能组织好语言重新来过。刚刚被这个男的凶了一顿,她还真的在反思自己烫头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现在想想,就应该好好怼他一顿。真是的,温温姐都没说她这头发有什么问题,哪儿轮得到他来说。
“读不读书是其次,但凡他尊重书,就不会拿这个来卖弄。”
温栀雪不觉得读书是最必要的,如果对于一个每日忙于生计、食不果腹的人问他为什么不看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了。但是人一定要有所热爱,可以是书、可以是音乐、可以是古董,甚至可以是不需要任何花销的每天看日出日落。有着如同农民对于土地的赤诚的朴素的爱一样,就足够了,那足够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
读书只是这些爱好中简单的一种,也并不比别的爱好高尚。温栀雪一开始开书店,也并没有指望任何一本书可以拯救谁,或者改变谁的一生。很少人这么幸运,但是书在某一个瞬间使读者豁然开朗的能力,或者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对她而言,开书店就是足够有意义的事情了。
读《瓦尔登湖》的女孩感激地朝他们微笑,然后继续看她的书了,温栀雪也坐回了原位。
“还好我比你晚了一步,不然就听不到这么精彩的发挥了。”江叙打趣道。
“要是你来,恐怕会得到一句‘你谁啊,少多管闲事’。”温栀雪模仿地惟妙惟肖。
江叙忍俊不禁,同时又想到什么,“书店经常遇到这样刁钻难缠的人吗?”
“不算经常但不可能没有。”尤其是之前书店规模不大的时候,但那些惨淡的回忆温栀雪也不想多提,“不说这些扫兴的人,我们看回这些古董书?”
江叙点点头,“这几本我都要了,除了这一本,我对他的言论有一些不赞同,如果我和他在一个时代,我不和他吵起来就不错了。就算他老人家已经去世多年,拿不到任何一本书的收益,但我也绝不为他多花一分钱。”
这话说得直率理所当然又孩子气,却让温栀雪觉得江叙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像《午夜巴黎》的男主角吉尔穿越了,那你岂不是要和观念不和的作家比比摔跤。”
“后来吉尔不是和阿德里亚纳一起穿越到她的黄金时代了?”江叙眨了眨眼,“要是我和你一起穿越到你的黄金时代,说不定你就要快乐追星了,到时候看戏人就变成我了。”
“我?我可不能忙着追星。”温栀雪吃了一口栗子蛋糕,“我要成为星探,在他们还穷困潦倒的时候运用超前的营销策略让他们红透半边天。”
忽略两人无意识之间产生的惺惺相惜感,江叙发现温栀雪身上是有一些财迷和热血属性的,“上次说办卡的事——”
“对,我给忘了。”温栀雪到前台去拿了一张协议纸,“在这里签一下字。”
普通的会员消费是九折,高级会员是八五折,内部员工价是七五折,温栀雪直接给江叙办了内部的员工卡。
“不过员工卡的打折是有限额的,一个月五十本——防止低价倒卖,超过五十本的话优惠自动降为八五折。”
“不过这些古董书本来收入的价格就很不便宜,这些折扣也只能说是毛毛雨了。”
“不是越贵,会员卡便宜的越多?”江叙莞尔一笑,拿起笔在纸上签了字。
话是这么说,怎么会有人因为折扣多就不觉得东西贵啊喂。
温栀雪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纸上——江叙的字是漂亮的行书,银钩虿尾,自成风骨。
相对而言,温栀雪更容易对字好看的人产生好感,毕竟老话说字如其人,总归是有一点道理的。
小剧场:
江叙:当初好好练字是对的
江南:我字丑,我是不是找不到对象了?
温栀雪:放心,有人不嫌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