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ater 82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太白经天的事儿不算复杂。
太白,又叫太白金星,早晨出现在东方叫启明星,晚上出现在西方叫长庚星。所谓太白经天即是白日里太白金星横穿中天。齐人认为这是太白与日争光,是侵犯王权的象征,所以是大凶之象。
天授三年八月初三,太白星第一次在日头下出现在晋地,也就是晋王赵衡的封地之内;同月初九,太白星再次于晋地经天;三个月后,太白星第三次在晋地经天。
三次太白经天的事儿赵衡都不知道,因为彼时他根本不在自己的封地,而是领兵在外。赵衎也没把这事儿闹得人尽皆知,只是令司星官密奏赵光。其实天象之事任李方旭有再高的灵力也造不得假,可是三次经天之说皆无更多的人证,司星官也说这三次太白经天维持的时间都不长。
即使如此,也可引起赵光的猜忌之心。所谓功高震主,赵光这皇位能平稳到手,原本赵衡的功劳就占了不少,他心里对这个儿子也有所忌惮。
齐国打天下时,赵衡便立下奇功,如今太白又与日争光,教赵光如何能放心。说到底,齐国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军队相较于赵光这个君主,更是信服赵衡,赵光不得不防。
再加上后宫有林皇后把持,在她的恩威并济之下,妃嫔不敢说赵衎的不好,也少说赵衡的好。况且赵衎懂得收买人心,时常送礼进各个宫门;而赵衡行事严谨,求他办事实是不易,所以多数妃嫔心中原也更倾向赵衎。
前有后宫的耳边风与赵衡为齐国打天下时立下的奇功,后有三次太白经天,赵光与赵衡的嫌隙也愈发明显。正赶上年终,依例赵衡是要回京述职外加过年的。有了这么一出,年节结束后,赵光也没让赵衡离开,而是将他留在了盛京。赵衎对此很是满意,在他看来,将赵衡困在盛京总有办法对付,可是若任由他离开盛京,便是放虎归山、送赵衡回到三军之中,又让赵衎如何能安枕。
赵衡留在盛京不是他与赵衎兄弟俩争斗的结束,而是将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到了一个爆发与崩溃的边缘。
暗地里的那些勾当不消细讲,倒不如省下时间说说齐国的兵权。
天授四年,姜国犯齐,几日功夫便攻下了边境的宁城。自齐国建立以来,但凡有类似的事情都是赵衡领兵处理。此时赵衡人就在盛京,没有军务缠身,不存在走不开的问题,可是赵衎并不想让赵衡离开盛京,所以上书主动请战。
说到这里倒是要多提一嘴赵衔。赵衔亦是林皇后之子,是赵衎亲弟、赵衠亲兄。在赵衡与赵衎的争斗中,赵衔从不曾迟疑,从最开始便坚定地站在赵衎一侧。在赵衎上书请战后,赵衔又上书请求调常晟等晋王府精锐与韩王赵衎一同出征。
赵衔给出的理由说服力极强:俞国时常晟的父亲镇守北境、与姜国抗衡,常晟少年时便追随父亲,在北境立下过赫赫战功,可以说姜国是常晟最熟悉的敌人。由常晟坐镇,也为救援宁城的最好选择。而赵衔看上的晋王府中的其他精锐,也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军,他们有勇有谋,无论是谁,对于齐国的胜利都会颇有助益。
其实在赵光拒绝赵衡离京之前,赵衡便明白他与赵光的关系紧张,所以他一方面令王妃修补与后宫妃嫔的关系,一方面派人去往晋地加强与地方豪杰的联系。赵衡原打算这般步步为营,直到寻得突破口——要么重新获得赵光的信任,要么瓦解赵光与赵衎的信任。
“扑哧。”程璐笑了出来。
赵衡问道:“你笑什么?”
“你不提王妃,我都忘了你原是要说谁的。”
“说谁?”。
“赵双。”程璐说,“她可是很久都没有出现在你的故事里。”
赵衡这才反应过来,说:“赵家反叛,按律当诛九族。你父皇仁慈,也算是对寻家的恩宠,所以留了双儿的性命。她一直住在寻家。寻晔死后,她在寻家的日子该是不好过的。”赵衡笑了笑,接着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她没有离开寻家。后来齐国建国,双儿是公主,本来该是有公主府住在宫外的,但不清楚为什么,双儿一直住在宫城之中。”
赵衡又说:“其实原也快说到她了。她,又救了我一命。”
赵衡的想法本就是缓棋,偏偏又出现了姜国进犯一事,赵衎与赵衔的上书打了赵衡一个措手不及。更让赵衡无力的,是赵光同意了赵衎与赵衔的意见。如此,赵衡便是被彻底架空,徒留几个虚名的官职,手上半分兵力都无,说是那砧板上的鱼肉都算不得过分。
雪上加霜的,是赵双带来的消息。
那是赵衎领兵出征前几日的事情。彼时赵光已经同意赵衎的上书,常晟等人若是不从,便是抗旨;可若是从了,赵衡这条性命怕是也不保了。晋王府上下本就陷入一片争论之中:大多数幕僚都认为此时必须占据主动权,只有发动宫变,将宫城掌握在手,赵衡才有生机。
赵衡却是挣扎,一方面他不愿做出如此不臣不子之事,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想好如若事成,他又该如何向天下交代。
就在赵衡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赵双悄悄来到了晋王府。
早在俞国时,赵衡便因为察觉到赵双对自己的情感而躲着她;后来寻晔死在他的剑下,赵衡就更不敢见赵双了。哪怕是在家宴上不得不见,赵衡也只有寒暄客套,再无少时兄妹间的畅谈与欢笑。
赵衡对赵双有愧,赵双对赵衡更是心情复杂,所以兄妹二人近些年的关系愈发冷淡。这是赵双第一次来到赵衡的府邸,至于她隐了身份,就令赵衡摸不着头脑了。
“双儿。”赵衡率先开口道。
“我还当衡哥哥这辈子都不打算私下见我了。”
“我……”
赵双开口打断了赵衡的话:“我不是来和你叙什么兄妹情的。”
“嗯。”赵衡应道,“那你来是为了?”
“见你最后一面。”赵双笑着说,“我听说你连兵权都要丢了,所以来落井下石。”
“嗯。”赵衡仍是很平静地应道。
赵双看着赵衡,半晌没说话。
“怎么了?”还是赵衡先开口问道。
“这就是你的反应?只是一句‘嗯’?”
赵衡解释道:“我对不起你,你恨我是应该的。”
“对啊,我恨你。你说得对,赵衡,我恨你,我恨死你了。”赵双冷笑一声,起身要走,“我今日真是多余来这一趟。”
“双儿!”赵衡叫住赵双,“今日一别,日后恐再无相见之期,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你说。
“你现在住在宫城,有父皇护着,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但若是以后、你还是要早做打算。我记得你以前和赫儿的关系很好,有时间多走动走动,赫儿的性子可能会让你受些委屈,但赵衎就是为了赫儿,也不会伤害你。
“你那么聪明,这些话我不对你说,你肯定也明白。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晔子让我好好照顾你,可是这些年我一直不知道怎么面对你、面对羽飞,我没尽到一个做哥哥的责任,也没完成兄弟的委托。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你走吧,放心,没有人会知道你今天来过。”赵衡无声地叹了口气,“双儿,保重。”
“只有这些吗?”赵双背对着赵衡问道。
“什么?”
赵双转过身来,重复说:“你要对我说的话,就只有这些吗?”
赵衡看着赵双的眼睛,过了一会儿才说:“嗯,就是这些。”
赵双点点头,道:“前两天赵衠进宫,去看了看方璞。”
“璞、方璞见她了?”
“不知道赵衠哪根筋搭错了,也不管方璞愿不愿意,说什么也要去看她。方璞又没法儿拒绝,那就见了呗。”
“然后呢?”
“发了一大通脾气。说是方璞那里吃的也不好、穿的也不好,总之什么都不好。俞国王室的事儿不都是赵衎在管吗?所以赵衠又跑去韩王那里闹了一通。”赵双笑了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最后去没去父皇那里告韩王苛待一状,不过告不告的,不是什么大事儿,对韩王也没什么影响。”
赵双问道:“这件事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
“也是,不重要。你做这个打算的时候,想的应该也只是松一松赵衎与赵衠的兄弟关系,毕竟就算他俩这么多年关系一直一般,赵衠也是赵衎一母同胞的弟弟嘛。”赵双说,“我只是没想到你为了赵衠也许能见到、也许不会见到的一面,竟然舍得’折磨‘方璞。”
赵衡看着赵双没说话。
“赵衡,和我就别演了。你喜欢方璞,就算别人看不出来,我还能看不出来吗?”赵双多少有些戏谑的意思,“我就是没想到你为了拉拢赵衠和常晟,竟然舍得这么对她。”
赵衡皱了眉,但没有接话。
赵双接着说:“不过也是,你和寻晔那么好的关系,还不是说杀就杀,一点儿情面不留。”
赵衡终于开口道:“寻晔的事,是我对不起你。”
“闭嘴!”赵双斥道,“我说了,我今日不是来和你叙什么兄妹情的,更不是来听你的忏悔的。赵衡,有时候我觉得,我真是看不懂你。你为了这该死的天下,出卖背叛了身边多少亲近的人,然后现在在这里犹犹豫豫、婆婆妈妈,等着别人把你弄死,将你打下的天下收入囊中。赵衡,你不是有病是什么?”
大概是没听赵双如此粗野地说过话,赵衡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所以没有吭声。
“我就问你赵衡,现在这个局面,赵衎是不是把你逼入了死局?”
赵衡等了一会儿,见赵双一定要他回答,所以应道:“是。”
“好。我再问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所谓的顾全大局的破局方法了?”
“是。”
“既然你死我活是唯一的出路,你为什么还在浪费时间?你觉得在你这么多的罪过之上,加上一条‘弑兄’是多大件事吗?”
赵衡不是第一次领略赵双的聪慧,所以他没有惊讶,只是顺着赵双的话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交代?赢便是赢,用得着向谁交代?你知道为什么是你被逼入死局,而不是赵衎吗?你比赵衎聪明、你比赵衎有能力、你甚至还比赵衎狠,但你就是比他顾虑多,又当又立的,真是蠢不可及!”
赵双敛了敛语气,又说:“前段时间我去找父皇,他让我帮他拿个东西,我还没找到就听见赵衔进来了,语气激动地和父皇说话,所以我就没出去。
“你知道他和父皇说什么吗?他要借刀杀人,让父皇杀了你。
“父皇问赵衔用什么理由,赵衔说你在外行军打仗、多次不听敕令,什么分散钱帛为自己立威信之类的事就更不用说了。父皇当时没说什么,让赵衔退下了。然后父皇把我叫出来,问我是不是全都听到了,又问我怎么看。我说我有太多理由恨你,我也确实恨你,但你是我哥哥,我不想你死。父皇点点头,让我也离开了。
“我知道,父皇不会做杀你的那把刀,但是赵衔一计不成,一定会有第二计。所以我去找了李想,韩王府中的更夫——他家以前遇到了些麻烦,是我碰巧遇上帮忙解决的——我让他帮我盯着点儿韩王的书房,特别是要注意赵衔来时,他们都聊些什么。
“今天更夫来找我了:昨夜赵衔与赵衎密谋,两人会以为赵衎送行为由,将你引出盛京、秘密囚禁起来。若你手下人死忠、难以将你生擒,索性在席间斩杀,之后对外说暴毙就是。兵权在他们二人手中,这般说辞父皇就是不信也得信,但不管父皇信与不信,皇位都会到赵衎的手上。届时,你的那些兄弟,只怕一个也活不了。”
赵双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今天来对你说这些话,不是为了你,是为了父皇。这些话,事成以后,你大可以说出去,我不介意。”
赵衡朝赵双深深作了一揖。
赵双道:“路我已经帮你铺到这里了,至于接下来要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吧。”
太白,又叫太白金星,早晨出现在东方叫启明星,晚上出现在西方叫长庚星。所谓太白经天即是白日里太白金星横穿中天。齐人认为这是太白与日争光,是侵犯王权的象征,所以是大凶之象。
天授三年八月初三,太白星第一次在日头下出现在晋地,也就是晋王赵衡的封地之内;同月初九,太白星再次于晋地经天;三个月后,太白星第三次在晋地经天。
三次太白经天的事儿赵衡都不知道,因为彼时他根本不在自己的封地,而是领兵在外。赵衎也没把这事儿闹得人尽皆知,只是令司星官密奏赵光。其实天象之事任李方旭有再高的灵力也造不得假,可是三次经天之说皆无更多的人证,司星官也说这三次太白经天维持的时间都不长。
即使如此,也可引起赵光的猜忌之心。所谓功高震主,赵光这皇位能平稳到手,原本赵衡的功劳就占了不少,他心里对这个儿子也有所忌惮。
齐国打天下时,赵衡便立下奇功,如今太白又与日争光,教赵光如何能放心。说到底,齐国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军队相较于赵光这个君主,更是信服赵衡,赵光不得不防。
再加上后宫有林皇后把持,在她的恩威并济之下,妃嫔不敢说赵衎的不好,也少说赵衡的好。况且赵衎懂得收买人心,时常送礼进各个宫门;而赵衡行事严谨,求他办事实是不易,所以多数妃嫔心中原也更倾向赵衎。
前有后宫的耳边风与赵衡为齐国打天下时立下的奇功,后有三次太白经天,赵光与赵衡的嫌隙也愈发明显。正赶上年终,依例赵衡是要回京述职外加过年的。有了这么一出,年节结束后,赵光也没让赵衡离开,而是将他留在了盛京。赵衎对此很是满意,在他看来,将赵衡困在盛京总有办法对付,可是若任由他离开盛京,便是放虎归山、送赵衡回到三军之中,又让赵衎如何能安枕。
赵衡留在盛京不是他与赵衎兄弟俩争斗的结束,而是将两人的关系迅速发展到了一个爆发与崩溃的边缘。
暗地里的那些勾当不消细讲,倒不如省下时间说说齐国的兵权。
天授四年,姜国犯齐,几日功夫便攻下了边境的宁城。自齐国建立以来,但凡有类似的事情都是赵衡领兵处理。此时赵衡人就在盛京,没有军务缠身,不存在走不开的问题,可是赵衎并不想让赵衡离开盛京,所以上书主动请战。
说到这里倒是要多提一嘴赵衔。赵衔亦是林皇后之子,是赵衎亲弟、赵衠亲兄。在赵衡与赵衎的争斗中,赵衔从不曾迟疑,从最开始便坚定地站在赵衎一侧。在赵衎上书请战后,赵衔又上书请求调常晟等晋王府精锐与韩王赵衎一同出征。
赵衔给出的理由说服力极强:俞国时常晟的父亲镇守北境、与姜国抗衡,常晟少年时便追随父亲,在北境立下过赫赫战功,可以说姜国是常晟最熟悉的敌人。由常晟坐镇,也为救援宁城的最好选择。而赵衔看上的晋王府中的其他精锐,也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军,他们有勇有谋,无论是谁,对于齐国的胜利都会颇有助益。
其实在赵光拒绝赵衡离京之前,赵衡便明白他与赵光的关系紧张,所以他一方面令王妃修补与后宫妃嫔的关系,一方面派人去往晋地加强与地方豪杰的联系。赵衡原打算这般步步为营,直到寻得突破口——要么重新获得赵光的信任,要么瓦解赵光与赵衎的信任。
“扑哧。”程璐笑了出来。
赵衡问道:“你笑什么?”
“你不提王妃,我都忘了你原是要说谁的。”
“说谁?”。
“赵双。”程璐说,“她可是很久都没有出现在你的故事里。”
赵衡这才反应过来,说:“赵家反叛,按律当诛九族。你父皇仁慈,也算是对寻家的恩宠,所以留了双儿的性命。她一直住在寻家。寻晔死后,她在寻家的日子该是不好过的。”赵衡笑了笑,接着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她没有离开寻家。后来齐国建国,双儿是公主,本来该是有公主府住在宫外的,但不清楚为什么,双儿一直住在宫城之中。”
赵衡又说:“其实原也快说到她了。她,又救了我一命。”
赵衡的想法本就是缓棋,偏偏又出现了姜国进犯一事,赵衎与赵衔的上书打了赵衡一个措手不及。更让赵衡无力的,是赵光同意了赵衎与赵衔的意见。如此,赵衡便是被彻底架空,徒留几个虚名的官职,手上半分兵力都无,说是那砧板上的鱼肉都算不得过分。
雪上加霜的,是赵双带来的消息。
那是赵衎领兵出征前几日的事情。彼时赵光已经同意赵衎的上书,常晟等人若是不从,便是抗旨;可若是从了,赵衡这条性命怕是也不保了。晋王府上下本就陷入一片争论之中:大多数幕僚都认为此时必须占据主动权,只有发动宫变,将宫城掌握在手,赵衡才有生机。
赵衡却是挣扎,一方面他不愿做出如此不臣不子之事,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想好如若事成,他又该如何向天下交代。
就在赵衡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赵双悄悄来到了晋王府。
早在俞国时,赵衡便因为察觉到赵双对自己的情感而躲着她;后来寻晔死在他的剑下,赵衡就更不敢见赵双了。哪怕是在家宴上不得不见,赵衡也只有寒暄客套,再无少时兄妹间的畅谈与欢笑。
赵衡对赵双有愧,赵双对赵衡更是心情复杂,所以兄妹二人近些年的关系愈发冷淡。这是赵双第一次来到赵衡的府邸,至于她隐了身份,就令赵衡摸不着头脑了。
“双儿。”赵衡率先开口道。
“我还当衡哥哥这辈子都不打算私下见我了。”
“我……”
赵双开口打断了赵衡的话:“我不是来和你叙什么兄妹情的。”
“嗯。”赵衡应道,“那你来是为了?”
“见你最后一面。”赵双笑着说,“我听说你连兵权都要丢了,所以来落井下石。”
“嗯。”赵衡仍是很平静地应道。
赵双看着赵衡,半晌没说话。
“怎么了?”还是赵衡先开口问道。
“这就是你的反应?只是一句‘嗯’?”
赵衡解释道:“我对不起你,你恨我是应该的。”
“对啊,我恨你。你说得对,赵衡,我恨你,我恨死你了。”赵双冷笑一声,起身要走,“我今日真是多余来这一趟。”
“双儿!”赵衡叫住赵双,“今日一别,日后恐再无相见之期,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你说。
“你现在住在宫城,有父皇护着,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但若是以后、你还是要早做打算。我记得你以前和赫儿的关系很好,有时间多走动走动,赫儿的性子可能会让你受些委屈,但赵衎就是为了赫儿,也不会伤害你。
“你那么聪明,这些话我不对你说,你肯定也明白。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晔子让我好好照顾你,可是这些年我一直不知道怎么面对你、面对羽飞,我没尽到一个做哥哥的责任,也没完成兄弟的委托。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你走吧,放心,没有人会知道你今天来过。”赵衡无声地叹了口气,“双儿,保重。”
“只有这些吗?”赵双背对着赵衡问道。
“什么?”
赵双转过身来,重复说:“你要对我说的话,就只有这些吗?”
赵衡看着赵双的眼睛,过了一会儿才说:“嗯,就是这些。”
赵双点点头,道:“前两天赵衠进宫,去看了看方璞。”
“璞、方璞见她了?”
“不知道赵衠哪根筋搭错了,也不管方璞愿不愿意,说什么也要去看她。方璞又没法儿拒绝,那就见了呗。”
“然后呢?”
“发了一大通脾气。说是方璞那里吃的也不好、穿的也不好,总之什么都不好。俞国王室的事儿不都是赵衎在管吗?所以赵衠又跑去韩王那里闹了一通。”赵双笑了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最后去没去父皇那里告韩王苛待一状,不过告不告的,不是什么大事儿,对韩王也没什么影响。”
赵双问道:“这件事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
“也是,不重要。你做这个打算的时候,想的应该也只是松一松赵衎与赵衠的兄弟关系,毕竟就算他俩这么多年关系一直一般,赵衠也是赵衎一母同胞的弟弟嘛。”赵双说,“我只是没想到你为了赵衠也许能见到、也许不会见到的一面,竟然舍得’折磨‘方璞。”
赵衡看着赵双没说话。
“赵衡,和我就别演了。你喜欢方璞,就算别人看不出来,我还能看不出来吗?”赵双多少有些戏谑的意思,“我就是没想到你为了拉拢赵衠和常晟,竟然舍得这么对她。”
赵衡皱了眉,但没有接话。
赵双接着说:“不过也是,你和寻晔那么好的关系,还不是说杀就杀,一点儿情面不留。”
赵衡终于开口道:“寻晔的事,是我对不起你。”
“闭嘴!”赵双斥道,“我说了,我今日不是来和你叙什么兄妹情的,更不是来听你的忏悔的。赵衡,有时候我觉得,我真是看不懂你。你为了这该死的天下,出卖背叛了身边多少亲近的人,然后现在在这里犹犹豫豫、婆婆妈妈,等着别人把你弄死,将你打下的天下收入囊中。赵衡,你不是有病是什么?”
大概是没听赵双如此粗野地说过话,赵衡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所以没有吭声。
“我就问你赵衡,现在这个局面,赵衎是不是把你逼入了死局?”
赵衡等了一会儿,见赵双一定要他回答,所以应道:“是。”
“好。我再问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所谓的顾全大局的破局方法了?”
“是。”
“既然你死我活是唯一的出路,你为什么还在浪费时间?你觉得在你这么多的罪过之上,加上一条‘弑兄’是多大件事吗?”
赵衡不是第一次领略赵双的聪慧,所以他没有惊讶,只是顺着赵双的话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交代?赢便是赢,用得着向谁交代?你知道为什么是你被逼入死局,而不是赵衎吗?你比赵衎聪明、你比赵衎有能力、你甚至还比赵衎狠,但你就是比他顾虑多,又当又立的,真是蠢不可及!”
赵双敛了敛语气,又说:“前段时间我去找父皇,他让我帮他拿个东西,我还没找到就听见赵衔进来了,语气激动地和父皇说话,所以我就没出去。
“你知道他和父皇说什么吗?他要借刀杀人,让父皇杀了你。
“父皇问赵衔用什么理由,赵衔说你在外行军打仗、多次不听敕令,什么分散钱帛为自己立威信之类的事就更不用说了。父皇当时没说什么,让赵衔退下了。然后父皇把我叫出来,问我是不是全都听到了,又问我怎么看。我说我有太多理由恨你,我也确实恨你,但你是我哥哥,我不想你死。父皇点点头,让我也离开了。
“我知道,父皇不会做杀你的那把刀,但是赵衔一计不成,一定会有第二计。所以我去找了李想,韩王府中的更夫——他家以前遇到了些麻烦,是我碰巧遇上帮忙解决的——我让他帮我盯着点儿韩王的书房,特别是要注意赵衔来时,他们都聊些什么。
“今天更夫来找我了:昨夜赵衔与赵衎密谋,两人会以为赵衎送行为由,将你引出盛京、秘密囚禁起来。若你手下人死忠、难以将你生擒,索性在席间斩杀,之后对外说暴毙就是。兵权在他们二人手中,这般说辞父皇就是不信也得信,但不管父皇信与不信,皇位都会到赵衎的手上。届时,你的那些兄弟,只怕一个也活不了。”
赵双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今天来对你说这些话,不是为了你,是为了父皇。这些话,事成以后,你大可以说出去,我不介意。”
赵衡朝赵双深深作了一揖。
赵双道:“路我已经帮你铺到这里了,至于接下来要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