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95 客从远方来
齐国建国两年多的时间,地方上仍有势力割据,也有效忠俞国的忠骨不愿投降。但齐帝壮志在胸,自不愿一隅偏安,所以齐国仍是战乱纷纷。
位于西南的乌源寨在乱世中就像是世外桃源了。西南本就远离中原纷争,加上乌源寨更是僻壤,哪怕在西南地界都算不上知名,所以纵使外面兵荒马乱,乌源寨也称得上一片祥和。然而大大小小的战争从俞末到现在打了十几年,纵使乌源寨再是偏僻,战火也会席卷到这里。何况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难民逃难至此、安家落户。
文茵正是难民中的一员。她是医女,自己有个小医馆,因着连绵的战火供给不上药材,这医馆本就难以维系;再加上局势愈发不稳定,文茵索性弃了城里的医馆,转而往深山中躲,希望能求得一席之地。
也是她来得早、赶得巧,在山中还顺手救了一个被毒蛇咬伤的孩童,进了村才知道那孩子是村长家的。文茵就这样被奉为上宾地留在了乌源寨,成为寨中一员。
乌源寨中没有自己的村医,以前谁家生病了,要么去山里寻些草药来吃,要么就要走上一天一夜的路去邻村请巫医。文茵来到乌源寨后,索性做了这里的村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来找她看病,谁家打了鸡烧了肉也时常喊她一起吃。日子过得肯定是不比城里滋润,但也清闲舒适。
然而近日来乌源寨外的山中接连出现了几具尸体,乌源寨虽然偏远闭塞,村里人也明白这是战火要烧过来了。如此,便有人害怕想要再往深山中躲藏。
但文茵不想躲了,她觉得乌源寨不值得兵家相争,就算有个别兵士逃来也不成气候。真有危险时,她大可以往山里一躲,住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出来。天下纷争一日不止,天下人便一日难得真正的安宁,文茵不想一逃再逃。
文茵的邻居桃儿一家在深山中找了一处洞穴,他们时不时搬些粮食进去。桃儿和文茵的想法一样,这乌源寨一向避世,就算暂时有外人闯入,也不会是常态,屯些生活用品进深山,真有事进去躲几天便是。
桃儿一家对文茵很好,让文茵真出了事儿就和他们一起进山洞;文茵却之不恭,也就时常帮桃儿一家准备东西、再搬进去。
这日文茵原是要上山采药的,但桃儿的丈夫打猎去了,桃儿自己拿东西进山不方便,所以就帮着一起。东西搬进了山洞,桃儿又陪文茵一起去采药。文茵是想采些止血的草药,晒好晾好磨成药粉、方便储存——真有什么祸事的话,最需要的就是这止血的了。
文茵和桃儿一边说笑一边穿越丛林。文茵还记得才来的时候是多么狼狈不堪,现在已经灵巧得像是长在山上的野孩子了。桃儿也笑,说她记得文茵把村长家儿子从山上救下来的时候几乎是拖着孩子在爬,她当时都不清楚到底谁才是那个受了伤的。
桃儿的笑音未落,又指着远处对文茵说:“你瞧,那是不是赤箭?”
赤箭是一种植物,因为远看像一支红色的箭,所以得名。赤箭又叫天麻,地下的根茎可入药,不仅能止痛,更能平肝息风。现下已然入春,春天的天麻虽远不如冬天时的功效强,但药材不算常见,既然见到了,便该采两株带回去,缓解头疼脑热也好。
待文茵与桃儿走近了,才发觉那根本不是天麻,而是一支真的箭,一支插在人身上的箭。
文茵和桃儿都不是第一次见“尸体”,两人没有太过慌张,对视一眼,文茵便上前探了鼻息。
“还活着。”文茵说。
“士兵模样,”桃儿面有忧色,“难不成真要打过来了?”
“他穿的是俞国士兵的衣服,看来齐国对俞国遗部的清剿已经到最后阶段了。”
“这人、咱要救吗?”桃儿虽是乡野村妇,为了全家老小的安全也不得不多加考虑,“要是被齐国的官兵知道咱救了他,是会牵连咱的呀。”
文茵沉默片刻,像是下了什么决心,才轻轻摇头,道:“医者仁心。我该救他。”
“那就救。”桃儿也是个热心肠的,“反正山里也差不多了,真出事儿了咱就躲进去。”
桃儿帮着文茵一起,把这个俞国士兵拖到了文茵的住处。桃儿按文茵的吩咐用草药烧了水,帮他清理身上的血污。文茵扯开士兵的衣裳,该是此举触碰到了血痂,士兵的眉头皱了起来,但没有睁眼、也没有发出呼痛的声音。文茵不敢断言此人醒来没有。
男人身上大大小小的兵器伤很多,刀剑伤都有,是近距离与人厮杀留下的。这些伤虽然可怖——硬是将桃儿吓退了两步——但并不致命,均是皮外伤。真正让文茵担心的,还是男人胸膛上的箭。
文茵不敢贸然拔箭,可她更担心处理其它伤口时会牵扯到胸口,若箭镞伤及心脉,她便再无回天之力。文茵稳了稳心神,虽然不确定男人是否能听见她的话,但文茵还是走到男人近前,向他解释道:“箭镞在右胸,离心脉不近,亦未伤及肺腑,但拔箭后难免要大出血,我会先在几个主穴位下针,这样拔箭的时候多少能止些血。”
银针很快扎下去,大约是有些痛,男人悠悠醒转,气息不稳地吐出一个字节:“谢……”
文茵见男人醒来,简单地介绍自己:“我是本地的村医,在山上看到你受了伤,所以把你带回我家治伤。”嘴上说着话,心里却在梳理拔箭的过程——纵使箭镞远离心肺,一个不慎弄破主脉,依然是大麻烦。文茵从未救过伤势这般严重的人,所以她心里有些没底。
文茵担心拔箭的剧痛会让男人咬伤自己的舌头,取来麻布塞进男人的嘴里。
虽然心有不安,但是真的动起手来,文茵反倒没了迟疑:男人这边才咬紧麻布,下一刻就听到箭镞被丢进铜盆中发出的清脆的“当啷”的声音。文茵用力压住男人的伤口,让桃儿取来止血的伤药、为男人包扎。
血很快止住,但男人身上还有一些刀伤没有处理。
文茵担心处理其它伤口时,男人还有机会伤到自己,便暂时没有取出男人嘴里的麻布。只是文茵这般向男人解释时,男人却猛地睁开眼睛看向文茵。
文茵几乎是立即领悟了男人的想法:“你不愿咬着?”问题问出以后,文茵意识到男人没有力气回答,所以又补了一句:“不愿就眨眨眼。”
男人用力地眨了眨眼。
文茵才因处理好胸口箭伤而平静下来的表情又变回了方才严肃的模样,她解释说:“你身上的伤很重,血和衣服凝在了一起,处理起来会很痛,咬着麻布,起码你不会伤到自己的舌头。”
然而男人仍是倔强地看着文茵,大约是他不赞同却也无法反对的意思。
文茵却没了脾气,问道:“你非要如此?”
男人又一次用力地眨了眨眼。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文茵心道大不了她之后再去处理男人的舌头,便遂了男人的意,取出了男人嘴里的麻布。
药水碰到伤口是剧痛,感受到男人的颤抖,文茵说:“痛就叫出来。”
男人听到了文茵的话,但他紧抿着双唇,愣是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等到清理完上身,男人已是满头的汗珠。此时文茵心中对男人多了些敬意,示意桃儿帮他擦汗,自己动手要脱男人的裤子、处理他下身的伤。
男人觉察出文茵的意图,慌乱地用手臂去挡;但他受伤太重,这么一折腾不仅崩开了才处理好的伤口,自己也紧促地咳嗽起来。他这一咳不要紧,胸口的伤又开始渗血,文茵赶忙制止道:“忍一忍,不要动。”
文茵一边给男人重新清理包扎,一边安抚男人说:“我要把你的裤子脱下来检查,你一个男人,总不能怕这个。”
“姑、姑娘是个、女、女子,不、不……”
“医者无性别。”文茵打断了男子的话,“我必须检查你的腿。”
男人还想挣扎,但终究是不得不接受文茵的安排、闭上了眼。
腿上倒是没有太多伤,但小腿处有呈青紫色的异常肿胀。文茵只是轻轻按下去,咬唇不发出声音的人便深吸了口凉气。
“腿折了。”文茵说,“别担心,折条腿要不了你的命。”
“腿伤不重,养一养就好。你这是从马上摔下来了吧?”文茵一边处理,一边说,“被箭射中胸口,无法维持平衡,所以从马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
话是疑问句,但文茵并没有期待男人的答话,手上利落地用柳条固定住男子的小腿。
“好了。”处理完男人身上的伤,已经用去了一个多时辰,文茵也有些累了。“这几日要随时换药,上衣我就不给你穿了。你放心,这间屋子不会有人乱闯,你不用担心冒犯了人。就算被人看到了也没关系,我们这里的男人干活的时候都不穿上衣,没人会在意。”
见男人要说话,文茵又止住他,道:“别说话,也别乱动。你们当兵的应该懂得听话吧,在军营听你们将军的,在这里你就得听我这个村医的。”
男人确实听话,顺从地没再动弹,眨了眨眼示意自己明白。
“你好好休息。我在这里收拾一下。不必管我。”文茵说。
——*——
晚上文茵喂男人简单吃了些东西,看得出男人想与文茵说几句话,但有文茵的要求在,男人不好擅自开口。难说文茵看没看出男人的想法,但她自己本就不是个话多的,此刻也没什么好与男人谈的。
这样安静地喂完一碗肉汤,男人还是开了口,问道:“还未请教、恩人、恩人姓名。”
虽然男人现在的话说得比早前顺畅些,但一句话还是说得七零八落,是故文茵答道:“你有什么问题也养两天、等胸口的伤长一长再说,我可不想费半天劲救回来个人连两天都活不了。”抱怨的话是说了些,但文茵还是回答了男人的问题:“恩人谈不上,乡野医生罢了。我叫文茵。”
男人在文茵这里住下,身上的外伤好得很快,只是胸口的伤比较深,腿上的骨头也需要慢慢养,但一个多月过去,男人已经可以支撑着拐杖下地了。躺在榻上的这些时日,文茵经常打开窗户给男人透气,但没有力气把他抬出来晒晒太阳,现下男人可以自己走到外面看看蓝天了。
见男人自己走出来,文茵也没多说什么,搬了把椅子放在男人身边,说:“伤还没好透,要动一动,但也别总站着。”
男人顺从地坐下,视线从湛蓝的天空转向干活的文茵——文茵眼睛低垂着看着手上的菜,不施粉黛的脸庞因劳作和天气的炎热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脸颊不像城中贵女追求的骨感、反倒有些肉肉的,但文茵脸上的线条并没有被软肉完全掩盖,更显得她骨相出众、珠圆玉润。
“你要是太闲,就帮我摘菜。”文茵说着把自己脚边的菜抱到了男人面前,“会吗?”
“会。”男人笑了起来。
文茵抬眼看向男人——男人一双桃花眼,笑起来竟比女子还美上几分——随即又赶忙敛下眼眸,轻轻“嗯”了一声,算作对男人的回应。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一个多月,但文茵只知道这个男人名叫嘉树,是俞国义军的士兵。文茵不是个喜欢打听这些事情的人,就这些,还是桃儿和男人聊天时文茵听到的。不过也不能说文茵只知道这些,毕竟桃儿还问了嘉树尚未婚配,家中除他一个也再无亲人。
桃儿也是个有来有往的,短短一个月,除了深山中保命的那个山洞,桃儿几乎是把自己一家子和文茵的事儿都说与嘉树听了。文茵之前还避着嘉树,问过最开始在森林中见到受伤的嘉树时那个谨慎的桃儿哪儿去了,桃儿就义正言辞地说嘉树长得那么好看,肯定不会是坏人。这番理论文茵是不能接受的,但也拦不住桃儿,只好由得桃儿去了。
这会儿桃儿不在,文茵和嘉树反倒没什么话好说。文茵是性子静,看嘉树的样子,更像是想说话却找不到话题,最后还是没话找话问了句:“中午吃什么?”
“随便炒两个菜。”文茵头也不抬地回道。
“不如我来做吧。我做饭很好吃。”嘉树笑着说,“不然我整日躺着,吃白饭似的。”
“你还会做饭。”
“当然了,我以前……”
文茵打断嘉树的话,说:“菜摘好了,你去吧。”
文茵将摘好的菜交给嘉树,自己转身就走。嘉树也没有拦,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文茵动作,最后笑了笑,又拄着拐杖、抱着菜往厨房走去。
位于西南的乌源寨在乱世中就像是世外桃源了。西南本就远离中原纷争,加上乌源寨更是僻壤,哪怕在西南地界都算不上知名,所以纵使外面兵荒马乱,乌源寨也称得上一片祥和。然而大大小小的战争从俞末到现在打了十几年,纵使乌源寨再是偏僻,战火也会席卷到这里。何况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难民逃难至此、安家落户。
文茵正是难民中的一员。她是医女,自己有个小医馆,因着连绵的战火供给不上药材,这医馆本就难以维系;再加上局势愈发不稳定,文茵索性弃了城里的医馆,转而往深山中躲,希望能求得一席之地。
也是她来得早、赶得巧,在山中还顺手救了一个被毒蛇咬伤的孩童,进了村才知道那孩子是村长家的。文茵就这样被奉为上宾地留在了乌源寨,成为寨中一员。
乌源寨中没有自己的村医,以前谁家生病了,要么去山里寻些草药来吃,要么就要走上一天一夜的路去邻村请巫医。文茵来到乌源寨后,索性做了这里的村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来找她看病,谁家打了鸡烧了肉也时常喊她一起吃。日子过得肯定是不比城里滋润,但也清闲舒适。
然而近日来乌源寨外的山中接连出现了几具尸体,乌源寨虽然偏远闭塞,村里人也明白这是战火要烧过来了。如此,便有人害怕想要再往深山中躲藏。
但文茵不想躲了,她觉得乌源寨不值得兵家相争,就算有个别兵士逃来也不成气候。真有危险时,她大可以往山里一躲,住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出来。天下纷争一日不止,天下人便一日难得真正的安宁,文茵不想一逃再逃。
文茵的邻居桃儿一家在深山中找了一处洞穴,他们时不时搬些粮食进去。桃儿和文茵的想法一样,这乌源寨一向避世,就算暂时有外人闯入,也不会是常态,屯些生活用品进深山,真有事进去躲几天便是。
桃儿一家对文茵很好,让文茵真出了事儿就和他们一起进山洞;文茵却之不恭,也就时常帮桃儿一家准备东西、再搬进去。
这日文茵原是要上山采药的,但桃儿的丈夫打猎去了,桃儿自己拿东西进山不方便,所以就帮着一起。东西搬进了山洞,桃儿又陪文茵一起去采药。文茵是想采些止血的草药,晒好晾好磨成药粉、方便储存——真有什么祸事的话,最需要的就是这止血的了。
文茵和桃儿一边说笑一边穿越丛林。文茵还记得才来的时候是多么狼狈不堪,现在已经灵巧得像是长在山上的野孩子了。桃儿也笑,说她记得文茵把村长家儿子从山上救下来的时候几乎是拖着孩子在爬,她当时都不清楚到底谁才是那个受了伤的。
桃儿的笑音未落,又指着远处对文茵说:“你瞧,那是不是赤箭?”
赤箭是一种植物,因为远看像一支红色的箭,所以得名。赤箭又叫天麻,地下的根茎可入药,不仅能止痛,更能平肝息风。现下已然入春,春天的天麻虽远不如冬天时的功效强,但药材不算常见,既然见到了,便该采两株带回去,缓解头疼脑热也好。
待文茵与桃儿走近了,才发觉那根本不是天麻,而是一支真的箭,一支插在人身上的箭。
文茵和桃儿都不是第一次见“尸体”,两人没有太过慌张,对视一眼,文茵便上前探了鼻息。
“还活着。”文茵说。
“士兵模样,”桃儿面有忧色,“难不成真要打过来了?”
“他穿的是俞国士兵的衣服,看来齐国对俞国遗部的清剿已经到最后阶段了。”
“这人、咱要救吗?”桃儿虽是乡野村妇,为了全家老小的安全也不得不多加考虑,“要是被齐国的官兵知道咱救了他,是会牵连咱的呀。”
文茵沉默片刻,像是下了什么决心,才轻轻摇头,道:“医者仁心。我该救他。”
“那就救。”桃儿也是个热心肠的,“反正山里也差不多了,真出事儿了咱就躲进去。”
桃儿帮着文茵一起,把这个俞国士兵拖到了文茵的住处。桃儿按文茵的吩咐用草药烧了水,帮他清理身上的血污。文茵扯开士兵的衣裳,该是此举触碰到了血痂,士兵的眉头皱了起来,但没有睁眼、也没有发出呼痛的声音。文茵不敢断言此人醒来没有。
男人身上大大小小的兵器伤很多,刀剑伤都有,是近距离与人厮杀留下的。这些伤虽然可怖——硬是将桃儿吓退了两步——但并不致命,均是皮外伤。真正让文茵担心的,还是男人胸膛上的箭。
文茵不敢贸然拔箭,可她更担心处理其它伤口时会牵扯到胸口,若箭镞伤及心脉,她便再无回天之力。文茵稳了稳心神,虽然不确定男人是否能听见她的话,但文茵还是走到男人近前,向他解释道:“箭镞在右胸,离心脉不近,亦未伤及肺腑,但拔箭后难免要大出血,我会先在几个主穴位下针,这样拔箭的时候多少能止些血。”
银针很快扎下去,大约是有些痛,男人悠悠醒转,气息不稳地吐出一个字节:“谢……”
文茵见男人醒来,简单地介绍自己:“我是本地的村医,在山上看到你受了伤,所以把你带回我家治伤。”嘴上说着话,心里却在梳理拔箭的过程——纵使箭镞远离心肺,一个不慎弄破主脉,依然是大麻烦。文茵从未救过伤势这般严重的人,所以她心里有些没底。
文茵担心拔箭的剧痛会让男人咬伤自己的舌头,取来麻布塞进男人的嘴里。
虽然心有不安,但是真的动起手来,文茵反倒没了迟疑:男人这边才咬紧麻布,下一刻就听到箭镞被丢进铜盆中发出的清脆的“当啷”的声音。文茵用力压住男人的伤口,让桃儿取来止血的伤药、为男人包扎。
血很快止住,但男人身上还有一些刀伤没有处理。
文茵担心处理其它伤口时,男人还有机会伤到自己,便暂时没有取出男人嘴里的麻布。只是文茵这般向男人解释时,男人却猛地睁开眼睛看向文茵。
文茵几乎是立即领悟了男人的想法:“你不愿咬着?”问题问出以后,文茵意识到男人没有力气回答,所以又补了一句:“不愿就眨眨眼。”
男人用力地眨了眨眼。
文茵才因处理好胸口箭伤而平静下来的表情又变回了方才严肃的模样,她解释说:“你身上的伤很重,血和衣服凝在了一起,处理起来会很痛,咬着麻布,起码你不会伤到自己的舌头。”
然而男人仍是倔强地看着文茵,大约是他不赞同却也无法反对的意思。
文茵却没了脾气,问道:“你非要如此?”
男人又一次用力地眨了眨眼。
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文茵心道大不了她之后再去处理男人的舌头,便遂了男人的意,取出了男人嘴里的麻布。
药水碰到伤口是剧痛,感受到男人的颤抖,文茵说:“痛就叫出来。”
男人听到了文茵的话,但他紧抿着双唇,愣是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等到清理完上身,男人已是满头的汗珠。此时文茵心中对男人多了些敬意,示意桃儿帮他擦汗,自己动手要脱男人的裤子、处理他下身的伤。
男人觉察出文茵的意图,慌乱地用手臂去挡;但他受伤太重,这么一折腾不仅崩开了才处理好的伤口,自己也紧促地咳嗽起来。他这一咳不要紧,胸口的伤又开始渗血,文茵赶忙制止道:“忍一忍,不要动。”
文茵一边给男人重新清理包扎,一边安抚男人说:“我要把你的裤子脱下来检查,你一个男人,总不能怕这个。”
“姑、姑娘是个、女、女子,不、不……”
“医者无性别。”文茵打断了男子的话,“我必须检查你的腿。”
男人还想挣扎,但终究是不得不接受文茵的安排、闭上了眼。
腿上倒是没有太多伤,但小腿处有呈青紫色的异常肿胀。文茵只是轻轻按下去,咬唇不发出声音的人便深吸了口凉气。
“腿折了。”文茵说,“别担心,折条腿要不了你的命。”
“腿伤不重,养一养就好。你这是从马上摔下来了吧?”文茵一边处理,一边说,“被箭射中胸口,无法维持平衡,所以从马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
话是疑问句,但文茵并没有期待男人的答话,手上利落地用柳条固定住男子的小腿。
“好了。”处理完男人身上的伤,已经用去了一个多时辰,文茵也有些累了。“这几日要随时换药,上衣我就不给你穿了。你放心,这间屋子不会有人乱闯,你不用担心冒犯了人。就算被人看到了也没关系,我们这里的男人干活的时候都不穿上衣,没人会在意。”
见男人要说话,文茵又止住他,道:“别说话,也别乱动。你们当兵的应该懂得听话吧,在军营听你们将军的,在这里你就得听我这个村医的。”
男人确实听话,顺从地没再动弹,眨了眨眼示意自己明白。
“你好好休息。我在这里收拾一下。不必管我。”文茵说。
——*——
晚上文茵喂男人简单吃了些东西,看得出男人想与文茵说几句话,但有文茵的要求在,男人不好擅自开口。难说文茵看没看出男人的想法,但她自己本就不是个话多的,此刻也没什么好与男人谈的。
这样安静地喂完一碗肉汤,男人还是开了口,问道:“还未请教、恩人、恩人姓名。”
虽然男人现在的话说得比早前顺畅些,但一句话还是说得七零八落,是故文茵答道:“你有什么问题也养两天、等胸口的伤长一长再说,我可不想费半天劲救回来个人连两天都活不了。”抱怨的话是说了些,但文茵还是回答了男人的问题:“恩人谈不上,乡野医生罢了。我叫文茵。”
男人在文茵这里住下,身上的外伤好得很快,只是胸口的伤比较深,腿上的骨头也需要慢慢养,但一个多月过去,男人已经可以支撑着拐杖下地了。躺在榻上的这些时日,文茵经常打开窗户给男人透气,但没有力气把他抬出来晒晒太阳,现下男人可以自己走到外面看看蓝天了。
见男人自己走出来,文茵也没多说什么,搬了把椅子放在男人身边,说:“伤还没好透,要动一动,但也别总站着。”
男人顺从地坐下,视线从湛蓝的天空转向干活的文茵——文茵眼睛低垂着看着手上的菜,不施粉黛的脸庞因劳作和天气的炎热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脸颊不像城中贵女追求的骨感、反倒有些肉肉的,但文茵脸上的线条并没有被软肉完全掩盖,更显得她骨相出众、珠圆玉润。
“你要是太闲,就帮我摘菜。”文茵说着把自己脚边的菜抱到了男人面前,“会吗?”
“会。”男人笑了起来。
文茵抬眼看向男人——男人一双桃花眼,笑起来竟比女子还美上几分——随即又赶忙敛下眼眸,轻轻“嗯”了一声,算作对男人的回应。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了一个多月,但文茵只知道这个男人名叫嘉树,是俞国义军的士兵。文茵不是个喜欢打听这些事情的人,就这些,还是桃儿和男人聊天时文茵听到的。不过也不能说文茵只知道这些,毕竟桃儿还问了嘉树尚未婚配,家中除他一个也再无亲人。
桃儿也是个有来有往的,短短一个月,除了深山中保命的那个山洞,桃儿几乎是把自己一家子和文茵的事儿都说与嘉树听了。文茵之前还避着嘉树,问过最开始在森林中见到受伤的嘉树时那个谨慎的桃儿哪儿去了,桃儿就义正言辞地说嘉树长得那么好看,肯定不会是坏人。这番理论文茵是不能接受的,但也拦不住桃儿,只好由得桃儿去了。
这会儿桃儿不在,文茵和嘉树反倒没什么话好说。文茵是性子静,看嘉树的样子,更像是想说话却找不到话题,最后还是没话找话问了句:“中午吃什么?”
“随便炒两个菜。”文茵头也不抬地回道。
“不如我来做吧。我做饭很好吃。”嘉树笑着说,“不然我整日躺着,吃白饭似的。”
“你还会做饭。”
“当然了,我以前……”
文茵打断嘉树的话,说:“菜摘好了,你去吧。”
文茵将摘好的菜交给嘉树,自己转身就走。嘉树也没有拦,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文茵动作,最后笑了笑,又拄着拐杖、抱着菜往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