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清晨浅谈
邵飏拿起汤碗,又冲洗起来,“手滑了。”
纪音音轻轻地笑出声,没想到邵飏挺可爱,偶尔还害羞。
“你在家也洗碗,做家务吗?”纪音音站在一旁,帮着擦拭灶台。
“小姨一个人带我,很辛苦的,”邵飏的话中,仿佛带着哀叹之意。“我很希望能为她做一些事,但好像又无能为力。”
纪音音的心沉了沉,没有父母的孩子,思想总归要早熟一些。
“无论在哪个年代,一个女人独自带大孩子都不容易。”纪音音声音温柔,“你也是个知冷暖的好孩子,理解小姨的难处,看得出来,你从没让她太操心。”
“你不会觉得我很可怜,没有父母,就是个被人抛弃丢掉的孩子?”邵飏反问,其实从小学开始,身边顿断断续续就有这样的声音。
邵飏大大咧咧的性子,除去天生的乐观,还有部分是装出来的。秦意与他一同长大,虽是嘴毒,爱调侃他,但却从没揭过他无父无母的伤疤。
“怎么会?”纪音音笑了笑,将抹桌布收拾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父母给了生命,但也是独立的个体,就算没了父母的庇护,你也在小姨的照顾下长大,而且还如此懂事。”
“真得吗?”邵飏怯怯地问道,他明明是自信的一个人,为什么总是想要征得纪音音的丝丝肯定。
“我发现你很喜欢怀疑我说的话欸,到底是什么原因?”纪音音歪歪下巴,不解地问道。
“我没有。”邵飏小声道,又将碗放回地柜,快速转身,“我回家了。”
“喂,等一下。”纪音音叫住了他。
“我还发现一个问题,”纪音音故意话说一半,吊着邵飏胃口。
果然,他回过头,神色有些紧张又有些害羞,“什么?”
“你没有礼貌,这么久都没有喊过我,”纪音音叹口气,“按理说,你应该跟秦意一样,喊我表姐。”
“你又不是我姐,”邵飏连一分钟都没有过脑,便脱口而出。
纪音音微微诧异,挑挑眉,看来这孩子只是表面活泼,骨子里很排斥别人。
邵飏嚅动的嘴皮子,动了又动,始终也没说出一个字。他转身,快速朝自己家跑去,内心却翻江倒海起来:我不想叫你姐姐,也不想你把我当作弟弟。
“快起床,都七点了。”纪音音一边催促着,一边拉开窗帘。
秦意嚎叫两声,又将被子拉起蒙住头,“表姐···”
她的声音拉得老长,像是菜市场卖鱼的摊贩一样,“放假呀,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床。”
“你去看看,人家邵飏已经晨跑回来了。”纪音音探着身子,从窗户那里望去。
“表姐,我这房间是看不见他们家院子的。”秦意反驳道。
纪音音笑了笑,“我刚从外面回来,看见的。”
“你还要不要去古镇了?”纪音音突然轻飘飘地说了句。
“啊,你说真得?”秦意听了这话,一下从床上蹦起来,她抓抓头发,“当然想去,还有两天假期就要结束了。”
“那就赶紧起床,收拾好吃完早饭就出发。”纪音音丢下一句话,便离开了房间。
“耶斯。”秦意在床上蹦蹦跳跳,然后拉开衣柜,开始翻找衣服。
早晨的空气很清新,纪音音在院中,择着蔷薇的枯叶。邵飏冲了个凉水澡出来,悄悄地倚在墙角,偷偷看着纪音音。
“干嘛躲着,我又不咬人。”纪音音头也没回,又转向墙角的栀子处,百无聊赖地观察着。
“你怎么知道?”邵飏慢慢走出来,问道。
“感觉。”纪音音抬起腰身,笑了笑,“你跑了多远?”
“呃,也没,就四五公里。”邵飏老实回答,他平时没怎么晨练,只不过今早精力十足旺盛,六点不到就起床了。
“锻炼身体是好事,我们农科生呀,秋收的时候,还要下田打谷子呢。”纪音音点点头说道。
“你也要下田吗?”邵飏来了兴致。
“当然,有什么农事是男学生能做,女学生不能做的?”纪音音歪歪头,又问道。
邵飏思索一翻,摇摇头,“可他们说,就算读了农业大学,回去还是做农民,为什么又要浪费四年时间和精力?”
纪音音微微蹙眉,似乎轻轻叹了口气,“那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呢,时代发展越快,往后的农民也是高学历学素质的大学生。”
“这个理论逻辑,似乎也正确。”邵飏点头赞同。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是为了更加科学地面对以后的工作。”纪音音摘下一朵蔷薇,它早已不如五月时那样灿烂。“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也好,必须要重视科学,因为它是第一生产力。”
“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纪音音自顾自地说着,邵飏也插不上嘴。
“嗐,我跟你说这些干嘛,你还不懂。”纪音音笑着摇摇头。
“你跟我讲了,我自然就懂。”邵飏急忙说道。
纪音音抬眸,望着邵飏,“我为什么会选择农业大学,其实很简单,我父亲就是农民,靠得是几千年老祖宗传承的经验与智慧,来管理着我们那一亩三分地。时代不同了,科技在发展,第一产业也得顺应潮流,利用科技与工业,反作用于农业。”
“只有不停地探索与前进,产业才能升级,农业才能发生结构性变革。”纪音音的思绪飘走,好像又回到小时候与父亲一起弯着腰观察稻穗的日子。
“你知道什么是三农吗?”纪音音眼睛恢复晶亮,看向邵飏。
邵飏摇头,“我只知道三民主义。”
“那你上课还算认真,”纪音音拍拍他的肩膀,离开院子,朝大门走去。“先吃早饭吧,今天带你们去古镇玩。”
“可,你还没说,三农到底是什么?”邵飏追上前,跟在纪音音身后。
“等你真正想了解的时候,再说吧。”
此时的餐厅,秦意早已坐在餐桌旁,吃起早饭。
“邵飏,我跟你讲,昨碗剩下的鸡肉拿来煮面,味道真是太巴适了。”秦意指了指自己的面碗,“尤其是加了几根藤藤菜。”
纪音音轻轻地笑出声,没想到邵飏挺可爱,偶尔还害羞。
“你在家也洗碗,做家务吗?”纪音音站在一旁,帮着擦拭灶台。
“小姨一个人带我,很辛苦的,”邵飏的话中,仿佛带着哀叹之意。“我很希望能为她做一些事,但好像又无能为力。”
纪音音的心沉了沉,没有父母的孩子,思想总归要早熟一些。
“无论在哪个年代,一个女人独自带大孩子都不容易。”纪音音声音温柔,“你也是个知冷暖的好孩子,理解小姨的难处,看得出来,你从没让她太操心。”
“你不会觉得我很可怜,没有父母,就是个被人抛弃丢掉的孩子?”邵飏反问,其实从小学开始,身边顿断断续续就有这样的声音。
邵飏大大咧咧的性子,除去天生的乐观,还有部分是装出来的。秦意与他一同长大,虽是嘴毒,爱调侃他,但却从没揭过他无父无母的伤疤。
“怎么会?”纪音音笑了笑,将抹桌布收拾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父母给了生命,但也是独立的个体,就算没了父母的庇护,你也在小姨的照顾下长大,而且还如此懂事。”
“真得吗?”邵飏怯怯地问道,他明明是自信的一个人,为什么总是想要征得纪音音的丝丝肯定。
“我发现你很喜欢怀疑我说的话欸,到底是什么原因?”纪音音歪歪下巴,不解地问道。
“我没有。”邵飏小声道,又将碗放回地柜,快速转身,“我回家了。”
“喂,等一下。”纪音音叫住了他。
“我还发现一个问题,”纪音音故意话说一半,吊着邵飏胃口。
果然,他回过头,神色有些紧张又有些害羞,“什么?”
“你没有礼貌,这么久都没有喊过我,”纪音音叹口气,“按理说,你应该跟秦意一样,喊我表姐。”
“你又不是我姐,”邵飏连一分钟都没有过脑,便脱口而出。
纪音音微微诧异,挑挑眉,看来这孩子只是表面活泼,骨子里很排斥别人。
邵飏嚅动的嘴皮子,动了又动,始终也没说出一个字。他转身,快速朝自己家跑去,内心却翻江倒海起来:我不想叫你姐姐,也不想你把我当作弟弟。
“快起床,都七点了。”纪音音一边催促着,一边拉开窗帘。
秦意嚎叫两声,又将被子拉起蒙住头,“表姐···”
她的声音拉得老长,像是菜市场卖鱼的摊贩一样,“放假呀,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床。”
“你去看看,人家邵飏已经晨跑回来了。”纪音音探着身子,从窗户那里望去。
“表姐,我这房间是看不见他们家院子的。”秦意反驳道。
纪音音笑了笑,“我刚从外面回来,看见的。”
“你还要不要去古镇了?”纪音音突然轻飘飘地说了句。
“啊,你说真得?”秦意听了这话,一下从床上蹦起来,她抓抓头发,“当然想去,还有两天假期就要结束了。”
“那就赶紧起床,收拾好吃完早饭就出发。”纪音音丢下一句话,便离开了房间。
“耶斯。”秦意在床上蹦蹦跳跳,然后拉开衣柜,开始翻找衣服。
早晨的空气很清新,纪音音在院中,择着蔷薇的枯叶。邵飏冲了个凉水澡出来,悄悄地倚在墙角,偷偷看着纪音音。
“干嘛躲着,我又不咬人。”纪音音头也没回,又转向墙角的栀子处,百无聊赖地观察着。
“你怎么知道?”邵飏慢慢走出来,问道。
“感觉。”纪音音抬起腰身,笑了笑,“你跑了多远?”
“呃,也没,就四五公里。”邵飏老实回答,他平时没怎么晨练,只不过今早精力十足旺盛,六点不到就起床了。
“锻炼身体是好事,我们农科生呀,秋收的时候,还要下田打谷子呢。”纪音音点点头说道。
“你也要下田吗?”邵飏来了兴致。
“当然,有什么农事是男学生能做,女学生不能做的?”纪音音歪歪头,又问道。
邵飏思索一翻,摇摇头,“可他们说,就算读了农业大学,回去还是做农民,为什么又要浪费四年时间和精力?”
纪音音微微蹙眉,似乎轻轻叹了口气,“那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呢,时代发展越快,往后的农民也是高学历学素质的大学生。”
“这个理论逻辑,似乎也正确。”邵飏点头赞同。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是为了更加科学地面对以后的工作。”纪音音摘下一朵蔷薇,它早已不如五月时那样灿烂。“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也好,必须要重视科学,因为它是第一生产力。”
“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纪音音自顾自地说着,邵飏也插不上嘴。
“嗐,我跟你说这些干嘛,你还不懂。”纪音音笑着摇摇头。
“你跟我讲了,我自然就懂。”邵飏急忙说道。
纪音音抬眸,望着邵飏,“我为什么会选择农业大学,其实很简单,我父亲就是农民,靠得是几千年老祖宗传承的经验与智慧,来管理着我们那一亩三分地。时代不同了,科技在发展,第一产业也得顺应潮流,利用科技与工业,反作用于农业。”
“只有不停地探索与前进,产业才能升级,农业才能发生结构性变革。”纪音音的思绪飘走,好像又回到小时候与父亲一起弯着腰观察稻穗的日子。
“你知道什么是三农吗?”纪音音眼睛恢复晶亮,看向邵飏。
邵飏摇头,“我只知道三民主义。”
“那你上课还算认真,”纪音音拍拍他的肩膀,离开院子,朝大门走去。“先吃早饭吧,今天带你们去古镇玩。”
“可,你还没说,三农到底是什么?”邵飏追上前,跟在纪音音身后。
“等你真正想了解的时候,再说吧。”
此时的餐厅,秦意早已坐在餐桌旁,吃起早饭。
“邵飏,我跟你讲,昨碗剩下的鸡肉拿来煮面,味道真是太巴适了。”秦意指了指自己的面碗,“尤其是加了几根藤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