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重逢
大明宣德三年初,吏部左侍郎李琦在安南宣召,抚谕安南人民,尽赦其罪。
安南重新立国,春意盎然,一片欣荣。
碧绿的山顶上,有犀利的风拂过,柳静一负手而立,身上金绣常服翻滚,他抬眼,望着远方,深思着,终究缓缓开口,“黎利,如今安南已定,我明日便要离开安南了。”
“国主,何日返回呢?”黎利立于柳静一身侧,眉头微皱。
“我明日离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柳静一淡淡的话令黎利心头一震,他难以置信地望着柳静一。
“将西国与安南交给你,我是断然放心的,助你登基的诏书我已经交给了鬼佬师父,我走之后,他会帮你料理好所有事情,若是安南有难,我会派人助你的。”柳静一讲完这些话,心头似乎亮堂了许多,这些年压在心里的许许多多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散开了。自从回到西国,他仿佛套上了枷锁,从未松懈过;大族内争、权利相害、举国海溢……一桩桩、一件件令他难以喘息,每时每刻活在算计与攻伐之中。
“国主,黎利何德何能?这责任太重,黎利恐难当重任……”
“没有人比你更适合了。”柳静一转过身,深邃的双眼盯着黎利,仿佛一汪碧洋,袭面在黎利眼前,眼底的信任与希望令黎利心头一热,双眼尊崇,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安南很好,你要守护好这片土地,保护好西国和安南的子民。”
“国主……”
“起来吧!”柳静一伸手搀扶起跪在地上的黎利。
“国主明日离开安南,去往哪里?”
柳静一身子一震,双睛如漆,双唇轻启,仿佛吐出一个故事。
“杭州府。”
二月半花朝节。
杭州府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人影穿梭,所有寺僧为了今日启涅槃会忙碌奔波。当天空开始放亮的时候,东方的一丝彩光缓缓流动,尚峰叠峦之间的花枝上挂满了彩色的布条,随着温润的春风,轻轻摆动,霎时间,整座灵隐寺似乎活了起来。
僧人们诵读《孔雀经》的声音随着晨钟声荡漾在山岭之中。
“高照重昏。秘密真诠。
遍流同益。灵符既显。
万障自袪。法药普施。
业患永灭。愿此法灯常耀。
总法界而清安。
圣寿千春。
保金枝而长茂。
天龙警护。法化恒宣。
佛敕流晖。尘劫不朽……”
“佛敕流晖。尘劫不朽……”一青衣女子双手合十,轻起朱唇,重复着僧人的诵经,抬眼望向了高高在上的大雄宝殿,眸光如水,仿佛融化了时光。
“凌青……”男子温暖的手落在了她的双肩,他的声音很好听,像是这个春天里的一道光,一道指引凌青的一道光。男子宠溺地将她拥进怀中,捋了捋她额间散落的发,立于人群之中,大道无声,一张温煦的面孔胜过了这个春日的花朝节。
“阿暮,我只愿余生佛敕流晖,就好。”凌青抬起头,莞尔一笑。
“余生尘世劫难,我与你一起。”
两个人十分亲昵,随着人群在灵隐寺听圣僧讲《孔雀经》,随后,携手上了山,在山中茶铺休息了片刻,下山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千万条银丝,从天垂了下来,冷暖交织的风,拂过面孔,有丝丝冰凉。山中的植被似被洗过一般,清新剔透。
布满青苔的山石很滑,凌青踏过山庙的高槛,身子踉跄了一下,身旁的男子一把扶住了她的腰,待她扶着男子的手,站好,抬眼,望见了山门外,氤氲雨中的锦袍男子。
柳静一执伞,安静地立于山门外。
蓝衫,苍颜,执伞的手骨骼分明,似乎没有一丝血气。
凌青怔了一下,随即,扶着身旁男子的手,缓缓地迎着柳静一走去。
擦肩而过,凌青竟没有再看柳静一一眼。
“凌青……”柳静一压抑痛楚的声音仿佛是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来,似乎是一种哀嚎,又似乎是一种幻觉。
凌青停住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清澈的眸子一瞬不瞬地落在了柳静一的身上。
“公子,你在唤我吗?”
春雨碧空,凌青清泠的声音在透彻的空气中铺天盖地地击中了柳静一,他难以控制地颤了颤,胸膛中仿佛有一个地方要爆了一般,剧烈地跳动着,他张了张嘴,长久地想要说些什么,嘴唇无声的动着,大脑却忘记了要说些什么。
“阿暮,你看我脑子现在是越来也不好使了……”凌青对着身旁男子自嘲地笑了笑,拉着他的手,向山外走去。
叫做阿暮的男子深深地看了一眼柳静一,转过身,一手执伞,一手牵着凌青,向着山下缓缓而去。
柳静一再也站立不住,踉跄着丢掉了雨伞,扶住了身旁的高树,只觉胸口翻滚,“噗”的一声,一口鲜血狂涌而出。
男子携手凌青离开了灵隐寺,走在喧哄的西湖边上。桃柳芳菲,春风和煦,花朝节的西湖就像“曲中名妓”声色俱丽,苏堤六桥之间,一望如锦。凌青在一处柳枝下停了下来,只觉胸口痛楚,盯着美如画作的西湖,沉默不语。
明朝与安南的战争,结束于“陈暠”的下落不明。
大明宣德三年二月,朱瞻基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大明宣德三年三月,朱瞻基废皇后胡氏,立贵妃孙氏为皇后,汉王府吴氏为贤妃,告天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后孙氏出。
大明宣德三年三月,平定王黎利在东京即位,一统西国与安南,改年号天顺,建国号大越,建都东京。黎利称帝后,谨遵柳静一的话,设国子监,设学堂,教授儒学;制定法律;建置地区;施行均田;裁撤军队;与大明交好。
自此,神秘的大西国与叱咤风云的安南古国都成了历史中沉寂的尘埃,或许留下了绚烂璀璨的光辉,或许就像最美的浮云,随风而逝,了无痕迹了。
…”
大明宣德十年,明帝宣宗朱瞻基卒,皇太子英宗朱祁镇嗣位。大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太师也的军队先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攻明。英宗朱祁镇命皇弟郕王朱祁钰(贤妃吴念寒所出。宣德元年,吴念寒为给朱瞻基报信,偷走应天,遭人玷污,生下朱祁钰,朱瞻基心怜其忠义,重华宫空荡,封吴念寒为贤妃,将朱祁钰收为义子,自小与皇太子朱祁镇作伴。)留守京师。朱祁镇亲率二十万大军,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鼎、张益、侍郎丁铭、王永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佯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土木堡之战,大明惨败,明军死伤过半,太监喜宁投降瓦剌,大量辎重被也先所夺,张辅、井源等五十多名大臣皆战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军被败、皇帝被俘的噩耗传遍了大明,举朝震惊。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王文奉密诏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景帝。
明景泰元年。
美艳少年手持赤龙令,携玄血门、幽冥宫无数暗士血洗草原,擒拿了也先。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绯红的落日余晖笼罩着草原,美得惊心动魄,暮光射在少年精致无双的脸上,将少年的小脸映衬得愈加柔美。少年拍了拍身下的“赤罗”马,眯着清澈的眸子,瞅着五花大绑的也先,转头,望着身旁冷峻的黑衣男子张擎苍,清冷的声音响在草原的上空:“叔父,我们要不要杀了也先呢?杀了他,我于心不忍,不杀他我于心不甘……”
“一切但凭少主做主!”
草原上悄然一片,顿时,也先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恐惧排山倒海冲击着他的大脑,使他抬起铜铃般的大眼死死地瞪着马背上灿若星辰的少年。
少许,少年扑哧一笑,弯弯的嘴角带着戏谑瞅着一脸苍白的也先:“那就杀了他吧……”
刹那间,微风拂过,草原如浪,阒寂的草原中久久回荡着少年金腔玉韵的声音:
“我不喜欢让人断子绝孙,可是谁让朱祁镇是我的亲哥哥呢?为了他,这个草原只能鸡犬不留……”
安南重新立国,春意盎然,一片欣荣。
碧绿的山顶上,有犀利的风拂过,柳静一负手而立,身上金绣常服翻滚,他抬眼,望着远方,深思着,终究缓缓开口,“黎利,如今安南已定,我明日便要离开安南了。”
“国主,何日返回呢?”黎利立于柳静一身侧,眉头微皱。
“我明日离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柳静一淡淡的话令黎利心头一震,他难以置信地望着柳静一。
“将西国与安南交给你,我是断然放心的,助你登基的诏书我已经交给了鬼佬师父,我走之后,他会帮你料理好所有事情,若是安南有难,我会派人助你的。”柳静一讲完这些话,心头似乎亮堂了许多,这些年压在心里的许许多多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散开了。自从回到西国,他仿佛套上了枷锁,从未松懈过;大族内争、权利相害、举国海溢……一桩桩、一件件令他难以喘息,每时每刻活在算计与攻伐之中。
“国主,黎利何德何能?这责任太重,黎利恐难当重任……”
“没有人比你更适合了。”柳静一转过身,深邃的双眼盯着黎利,仿佛一汪碧洋,袭面在黎利眼前,眼底的信任与希望令黎利心头一热,双眼尊崇,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安南很好,你要守护好这片土地,保护好西国和安南的子民。”
“国主……”
“起来吧!”柳静一伸手搀扶起跪在地上的黎利。
“国主明日离开安南,去往哪里?”
柳静一身子一震,双睛如漆,双唇轻启,仿佛吐出一个故事。
“杭州府。”
二月半花朝节。
杭州府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人影穿梭,所有寺僧为了今日启涅槃会忙碌奔波。当天空开始放亮的时候,东方的一丝彩光缓缓流动,尚峰叠峦之间的花枝上挂满了彩色的布条,随着温润的春风,轻轻摆动,霎时间,整座灵隐寺似乎活了起来。
僧人们诵读《孔雀经》的声音随着晨钟声荡漾在山岭之中。
“高照重昏。秘密真诠。
遍流同益。灵符既显。
万障自袪。法药普施。
业患永灭。愿此法灯常耀。
总法界而清安。
圣寿千春。
保金枝而长茂。
天龙警护。法化恒宣。
佛敕流晖。尘劫不朽……”
“佛敕流晖。尘劫不朽……”一青衣女子双手合十,轻起朱唇,重复着僧人的诵经,抬眼望向了高高在上的大雄宝殿,眸光如水,仿佛融化了时光。
“凌青……”男子温暖的手落在了她的双肩,他的声音很好听,像是这个春天里的一道光,一道指引凌青的一道光。男子宠溺地将她拥进怀中,捋了捋她额间散落的发,立于人群之中,大道无声,一张温煦的面孔胜过了这个春日的花朝节。
“阿暮,我只愿余生佛敕流晖,就好。”凌青抬起头,莞尔一笑。
“余生尘世劫难,我与你一起。”
两个人十分亲昵,随着人群在灵隐寺听圣僧讲《孔雀经》,随后,携手上了山,在山中茶铺休息了片刻,下山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千万条银丝,从天垂了下来,冷暖交织的风,拂过面孔,有丝丝冰凉。山中的植被似被洗过一般,清新剔透。
布满青苔的山石很滑,凌青踏过山庙的高槛,身子踉跄了一下,身旁的男子一把扶住了她的腰,待她扶着男子的手,站好,抬眼,望见了山门外,氤氲雨中的锦袍男子。
柳静一执伞,安静地立于山门外。
蓝衫,苍颜,执伞的手骨骼分明,似乎没有一丝血气。
凌青怔了一下,随即,扶着身旁男子的手,缓缓地迎着柳静一走去。
擦肩而过,凌青竟没有再看柳静一一眼。
“凌青……”柳静一压抑痛楚的声音仿佛是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来,似乎是一种哀嚎,又似乎是一种幻觉。
凌青停住了脚步,缓缓转过身,清澈的眸子一瞬不瞬地落在了柳静一的身上。
“公子,你在唤我吗?”
春雨碧空,凌青清泠的声音在透彻的空气中铺天盖地地击中了柳静一,他难以控制地颤了颤,胸膛中仿佛有一个地方要爆了一般,剧烈地跳动着,他张了张嘴,长久地想要说些什么,嘴唇无声的动着,大脑却忘记了要说些什么。
“阿暮,你看我脑子现在是越来也不好使了……”凌青对着身旁男子自嘲地笑了笑,拉着他的手,向山外走去。
叫做阿暮的男子深深地看了一眼柳静一,转过身,一手执伞,一手牵着凌青,向着山下缓缓而去。
柳静一再也站立不住,踉跄着丢掉了雨伞,扶住了身旁的高树,只觉胸口翻滚,“噗”的一声,一口鲜血狂涌而出。
男子携手凌青离开了灵隐寺,走在喧哄的西湖边上。桃柳芳菲,春风和煦,花朝节的西湖就像“曲中名妓”声色俱丽,苏堤六桥之间,一望如锦。凌青在一处柳枝下停了下来,只觉胸口痛楚,盯着美如画作的西湖,沉默不语。
明朝与安南的战争,结束于“陈暠”的下落不明。
大明宣德三年二月,朱瞻基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大明宣德三年三月,朱瞻基废皇后胡氏,立贵妃孙氏为皇后,汉王府吴氏为贤妃,告天下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后孙氏出。
大明宣德三年三月,平定王黎利在东京即位,一统西国与安南,改年号天顺,建国号大越,建都东京。黎利称帝后,谨遵柳静一的话,设国子监,设学堂,教授儒学;制定法律;建置地区;施行均田;裁撤军队;与大明交好。
自此,神秘的大西国与叱咤风云的安南古国都成了历史中沉寂的尘埃,或许留下了绚烂璀璨的光辉,或许就像最美的浮云,随风而逝,了无痕迹了。
…”
大明宣德十年,明帝宣宗朱瞻基卒,皇太子英宗朱祁镇嗣位。大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太师也的军队先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四路,大举攻明。英宗朱祁镇命皇弟郕王朱祁钰(贤妃吴念寒所出。宣德元年,吴念寒为给朱瞻基报信,偷走应天,遭人玷污,生下朱祁钰,朱瞻基心怜其忠义,重华宫空荡,封吴念寒为贤妃,将朱祁钰收为义子,自小与皇太子朱祁镇作伴。)留守京师。朱祁镇亲率二十万大军,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鼎、张益、侍郎丁铭、王永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佯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土木堡之战,大明惨败,明军死伤过半,太监喜宁投降瓦剌,大量辎重被也先所夺,张辅、井源等五十多名大臣皆战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军被败、皇帝被俘的噩耗传遍了大明,举朝震惊。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王文奉密诏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景帝。
明景泰元年。
美艳少年手持赤龙令,携玄血门、幽冥宫无数暗士血洗草原,擒拿了也先。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绯红的落日余晖笼罩着草原,美得惊心动魄,暮光射在少年精致无双的脸上,将少年的小脸映衬得愈加柔美。少年拍了拍身下的“赤罗”马,眯着清澈的眸子,瞅着五花大绑的也先,转头,望着身旁冷峻的黑衣男子张擎苍,清冷的声音响在草原的上空:“叔父,我们要不要杀了也先呢?杀了他,我于心不忍,不杀他我于心不甘……”
“一切但凭少主做主!”
草原上悄然一片,顿时,也先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恐惧排山倒海冲击着他的大脑,使他抬起铜铃般的大眼死死地瞪着马背上灿若星辰的少年。
少许,少年扑哧一笑,弯弯的嘴角带着戏谑瞅着一脸苍白的也先:“那就杀了他吧……”
刹那间,微风拂过,草原如浪,阒寂的草原中久久回荡着少年金腔玉韵的声音:
“我不喜欢让人断子绝孙,可是谁让朱祁镇是我的亲哥哥呢?为了他,这个草原只能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