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拥一场星河梦5
陈卿卿·错拥一场星河梦5
我十六岁那年,娘亲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她的亲人托别人带来的信。
我很是有些震惊,这么些年,娘亲也曾带我走南闯北,却从未提及她的家人也从未回过她的家乡,这信到她手里,想来十分不容易。
黄皮信封还很崭新,上面写着“吾妹亲启”几个豪迈的大字,娘亲嗤笑一声,撕开了用紫印泥封住的封口,抽出来里面的信,厚厚的一沓,又有一个信封飘落在地。
她皱着眉放下信,弯腰将其拾起。
信封像是被揉皱过,又摊平了被压在角落里许久,起褶子的地方有断裂的细痕,还有些毛边,封口处枣红色的火漆倒是完好无损。
娘亲疑惑着将信封翻到正面,看到上面的字,霎时变了脸色,她像是怕自己摔倒一般,后退了两步坐到了太师椅上,颤抖着手指撕开了火漆。
里面只有一张笺纸,上面绘了一幅春景图,画面右下角题了一行诗: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注1)
看完彩笺,娘亲哆嗦着双手从条几上拿起那封厚厚的信,一目十行地掠过,目光停在了一行字上。
“当年你去了婺城之后,那赵玄卿给你送的信。”
娘亲盯着“赵玄卿”三个字看了许久许久,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抚过那三个字,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
赵玄卿。
惟愿卿安。
我便忽然明白了,娘亲往日里是在为何叹气。
娘亲脸上的表情最终定格在了牵唇一笑上,她将信封拍在条几上,十分飒爽地站起来对我说:“卿卿,去收拾行李,娘亲带你去滇南!”
我从未见着娘亲如此开心的模样,眼底眉梢都写满了比花开还要灿然的笑意。
娘亲将各个分铺的掌柜唤来,安排好相关事宜便准备带着我出发了。
可是出发前夜,娘亲病倒了。
大夫说,娘亲本就操劳过度,早有病疾在身,近日又太激动,导致气血失调,得静养才行。
娘亲躺在床上,怔怔地望着门口,深秋时节,花已凋零,叶片枯黄,门外俱是萧瑟。
“许是天意如此,我们这一生就是在不断地错过罢。”娘亲说。
娘亲这才和我讲起她的二八少女年华,之前她同我说的那位害了相思病的闺友是她自个儿。
她喜欢赵玄卿的时候真的是豁出去的喜欢,什么矜持都不要了,可并没有换来一个花好月圆。
也因为这件事,家里人嫌她丢尽了陈府颜面,所以逼着她远嫁婺城。
新婚之夜,衙门失火,波及了夫家,娘亲便趁乱逃了,就此斩断所有过往,重新生活。
直到前几日那封信的到来。
原来,在她出嫁前,赵玄卿来找过她,但是那会儿她因为不肯出嫁被锁在房中,家里人隐瞒未告。
等她出嫁后,赵玄卿往陈府送了这一纸新笺便远走他乡。
而娘亲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才辗转收到这封信。
三言两语说完这些事,娘亲从枕头底下抽出那泛黄的笺纸,虚弱地一笑:“十几年过去了,即便我还是从前的我,他也未必是那时的他,是了,所以老天让我病一病,好叫我清楚,故事到这里就够了。至少,我一腔痴情未全然错付。”
够了吗?
娘亲的脸颊日复一日地凹下去,我决定去滇南找到赵玄卿,将他带回秣城。
无论他是否娶妻生子,我都要将他带回来,至少,至少,也要娘亲见他一面。
我们初到滇南是寒冬时节。
在客栈安顿好后,我和管事的兵分两路将娘亲画的小像率先拿去各个脂粉铺询问。
回客栈时,长街上飘起了簌簌雪花。
秣城春夏时长,冬秋甚短,下雪极为少见,与我一同前来的小舞看见雪很是开心,央我绕远路回去,好多看看雪。
大街上行人纷纷往回赶,一片银装素裹里,我像是被什么指引着一般,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被遗弃在大道中央的一盏琉璃灯上。
很普通甚至是毫无光泽的琉璃灯,在一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挠开了我心里某一块似乎未曾被触碰的地方。
除了食物,我对别的东西并无甚喜好,可是这盏琉璃灯不仅让我移不开眼,连思考的能力好像也丧失了。
我怔愣了一瞬,茫然地走过去捡起它,握它在手中时,我竟有一种类似于捡到了什么失而复得的宝贝的欣慰,还有兴奋?
小舞见状,就要上来让我扔了它。
“小姐,家里灯盏多得是,仔细脏了手。”
“不碍事。”我只是这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可是下一刻,我似乎感觉到这琉璃灯有了生命,它像是在指引着我朝一个世外桃源走去,过往我所有做过的梦悉数涌回我脑海中。
那些我醒来就忘记的,那些我深刻记得的,统统在我脑海中以无比清晰的方式涌现出来。
“嘭”地一声闷响,从几尺开外传来。
雪地里陷入一只形制精巧的盒子,手中的琉璃灯火忽然亮了两分。
小舞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画面惊叹不已。
我有些迷茫地抬起眸子,看了过去。
匪朝伊夕,蹉跎了多少年岁,我昼思夜梦的人啊,他真的存在在这世间,他就在我的面前。
剔除了虚妄,他就站在我面前,甚至,比梦境还要美好。
心如浪潮翻涌,却又很快归于平静。
隔着茫茫雪花,他在看我,而我也在看他。
没有讶异,没有紧张,甚至连喜悦,也算不上有。
或许,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有相逢的时刻。
片刻的静立,他旁边的女子似乎提醒了他什么,他急急地朝我走来,又像是怕吓着我稍微顿了一顿。
他的目光落到我手中的琉璃盏上,我将之奉上,一瞬间想了很多开场白,最后也只是问:“这是公子之物?”
“是,多谢。”
他将琉璃盏接了过去,神情中有不加掩饰的心疼。
一盏琉璃灯都能叫他如此在意,我不由一笑,果真和我梦里一样温柔呢。
他同我道谢又问过我姓甚名谁,我便带着小舞继续往回走。
天大地大,不知为何,我笃信这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遇见。
走了没两步,我和小舞忽然停住,看着对方呆愣了半晌。
素色长街里,三两行人匆匆而过,小舞张张嘴,想问我什么,我也想问她什么,可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刚刚是不是有发生什么?
心里仿若被挖了一个洞,有些空。
我抬头望天,一只美丽的大鸟盘桓于雾灰色的苍穹之下,而后慢慢地不见了。
要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与他这程相遇的记忆确实被抹去了。
而我往后还是会做梦,梦里依然是璀璨星河布满天,只是男子的面容醒来后便忘记了,任凭我怎样努力也无法记起来。
可是我记得他的温柔,也记得他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睛。
注1:引用自曹雪芹《红豆词》
我十六岁那年,娘亲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她的亲人托别人带来的信。
我很是有些震惊,这么些年,娘亲也曾带我走南闯北,却从未提及她的家人也从未回过她的家乡,这信到她手里,想来十分不容易。
黄皮信封还很崭新,上面写着“吾妹亲启”几个豪迈的大字,娘亲嗤笑一声,撕开了用紫印泥封住的封口,抽出来里面的信,厚厚的一沓,又有一个信封飘落在地。
她皱着眉放下信,弯腰将其拾起。
信封像是被揉皱过,又摊平了被压在角落里许久,起褶子的地方有断裂的细痕,还有些毛边,封口处枣红色的火漆倒是完好无损。
娘亲疑惑着将信封翻到正面,看到上面的字,霎时变了脸色,她像是怕自己摔倒一般,后退了两步坐到了太师椅上,颤抖着手指撕开了火漆。
里面只有一张笺纸,上面绘了一幅春景图,画面右下角题了一行诗: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注1)
看完彩笺,娘亲哆嗦着双手从条几上拿起那封厚厚的信,一目十行地掠过,目光停在了一行字上。
“当年你去了婺城之后,那赵玄卿给你送的信。”
娘亲盯着“赵玄卿”三个字看了许久许久,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抚过那三个字,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
赵玄卿。
惟愿卿安。
我便忽然明白了,娘亲往日里是在为何叹气。
娘亲脸上的表情最终定格在了牵唇一笑上,她将信封拍在条几上,十分飒爽地站起来对我说:“卿卿,去收拾行李,娘亲带你去滇南!”
我从未见着娘亲如此开心的模样,眼底眉梢都写满了比花开还要灿然的笑意。
娘亲将各个分铺的掌柜唤来,安排好相关事宜便准备带着我出发了。
可是出发前夜,娘亲病倒了。
大夫说,娘亲本就操劳过度,早有病疾在身,近日又太激动,导致气血失调,得静养才行。
娘亲躺在床上,怔怔地望着门口,深秋时节,花已凋零,叶片枯黄,门外俱是萧瑟。
“许是天意如此,我们这一生就是在不断地错过罢。”娘亲说。
娘亲这才和我讲起她的二八少女年华,之前她同我说的那位害了相思病的闺友是她自个儿。
她喜欢赵玄卿的时候真的是豁出去的喜欢,什么矜持都不要了,可并没有换来一个花好月圆。
也因为这件事,家里人嫌她丢尽了陈府颜面,所以逼着她远嫁婺城。
新婚之夜,衙门失火,波及了夫家,娘亲便趁乱逃了,就此斩断所有过往,重新生活。
直到前几日那封信的到来。
原来,在她出嫁前,赵玄卿来找过她,但是那会儿她因为不肯出嫁被锁在房中,家里人隐瞒未告。
等她出嫁后,赵玄卿往陈府送了这一纸新笺便远走他乡。
而娘亲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才辗转收到这封信。
三言两语说完这些事,娘亲从枕头底下抽出那泛黄的笺纸,虚弱地一笑:“十几年过去了,即便我还是从前的我,他也未必是那时的他,是了,所以老天让我病一病,好叫我清楚,故事到这里就够了。至少,我一腔痴情未全然错付。”
够了吗?
娘亲的脸颊日复一日地凹下去,我决定去滇南找到赵玄卿,将他带回秣城。
无论他是否娶妻生子,我都要将他带回来,至少,至少,也要娘亲见他一面。
我们初到滇南是寒冬时节。
在客栈安顿好后,我和管事的兵分两路将娘亲画的小像率先拿去各个脂粉铺询问。
回客栈时,长街上飘起了簌簌雪花。
秣城春夏时长,冬秋甚短,下雪极为少见,与我一同前来的小舞看见雪很是开心,央我绕远路回去,好多看看雪。
大街上行人纷纷往回赶,一片银装素裹里,我像是被什么指引着一般,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被遗弃在大道中央的一盏琉璃灯上。
很普通甚至是毫无光泽的琉璃灯,在一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挠开了我心里某一块似乎未曾被触碰的地方。
除了食物,我对别的东西并无甚喜好,可是这盏琉璃灯不仅让我移不开眼,连思考的能力好像也丧失了。
我怔愣了一瞬,茫然地走过去捡起它,握它在手中时,我竟有一种类似于捡到了什么失而复得的宝贝的欣慰,还有兴奋?
小舞见状,就要上来让我扔了它。
“小姐,家里灯盏多得是,仔细脏了手。”
“不碍事。”我只是这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可是下一刻,我似乎感觉到这琉璃灯有了生命,它像是在指引着我朝一个世外桃源走去,过往我所有做过的梦悉数涌回我脑海中。
那些我醒来就忘记的,那些我深刻记得的,统统在我脑海中以无比清晰的方式涌现出来。
“嘭”地一声闷响,从几尺开外传来。
雪地里陷入一只形制精巧的盒子,手中的琉璃灯火忽然亮了两分。
小舞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画面惊叹不已。
我有些迷茫地抬起眸子,看了过去。
匪朝伊夕,蹉跎了多少年岁,我昼思夜梦的人啊,他真的存在在这世间,他就在我的面前。
剔除了虚妄,他就站在我面前,甚至,比梦境还要美好。
心如浪潮翻涌,却又很快归于平静。
隔着茫茫雪花,他在看我,而我也在看他。
没有讶异,没有紧张,甚至连喜悦,也算不上有。
或许,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有相逢的时刻。
片刻的静立,他旁边的女子似乎提醒了他什么,他急急地朝我走来,又像是怕吓着我稍微顿了一顿。
他的目光落到我手中的琉璃盏上,我将之奉上,一瞬间想了很多开场白,最后也只是问:“这是公子之物?”
“是,多谢。”
他将琉璃盏接了过去,神情中有不加掩饰的心疼。
一盏琉璃灯都能叫他如此在意,我不由一笑,果真和我梦里一样温柔呢。
他同我道谢又问过我姓甚名谁,我便带着小舞继续往回走。
天大地大,不知为何,我笃信这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遇见。
走了没两步,我和小舞忽然停住,看着对方呆愣了半晌。
素色长街里,三两行人匆匆而过,小舞张张嘴,想问我什么,我也想问她什么,可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刚刚是不是有发生什么?
心里仿若被挖了一个洞,有些空。
我抬头望天,一只美丽的大鸟盘桓于雾灰色的苍穹之下,而后慢慢地不见了。
要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与他这程相遇的记忆确实被抹去了。
而我往后还是会做梦,梦里依然是璀璨星河布满天,只是男子的面容醒来后便忘记了,任凭我怎样努力也无法记起来。
可是我记得他的温柔,也记得他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睛。
注1:引用自曹雪芹《红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