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2)
何夏是个很懒的人,她不喜欢搬家,但从上大学以来,似乎一直在搬家:先是嫌学生公寓老美开party太吵,搬去了罗岛;后来在吴宇的软磨硬泡下搬到了吴宇在曼哈顿的公寓;再之后为了方便何夏实习,两人又搬去了律所附近;回国之后搬进了现在的家;才刚过去一年多,罗诚又想让何夏搬到他家。
晚上约会的时候罗诚向何夏提了这件事,让何夏考虑考虑;何夏当场回绝,说两人还没到那一步。罗诚颇有绅士风度地接受,但一餐饭还是吃的不冷不热。饭后罗诚问何夏要不要看场电影,何夏说自己累了,罗诚也就没坚持,送何夏回了家。
这会儿何夏突然不想开门进家。她想起来当初答应吴宇搬进他的公寓是因为大四那年纽约的大雪——教授因为暴风雪停了课,但这个家伙还是装了一车零食冒着风雪开车来找她。何夏心疼得不行,吴宇说怕暴风雪何夏没吃的饿着自己;何夏说她都来美国四年了,还不至于家里连点儿屯粮都没有,吴宇就抱住何夏,说他一天见不到她都受不了。
何夏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盘腿坐在自家门口。她觉得很好笑,和吴宇分手一年多、和罗诚在一起也快一年了,但这些旧事还是能清晰地出现在脑海,就好像她从来都不打算将它们遗忘似的。何夏摇摇头,扶地打算起身的时候,就见自己面前伸出了一只手。
“怎么上来了?”
“看你家灯一直没亮,怕你有事。”罗诚将何夏拉起来,“忘带钥匙了?”
“想些事情。”何夏掏出钥匙开门,“都上来了就进家坐会儿。”
“想什么呢,怎么连家都不记得进?”
“新接的案子,有点儿棘手。”
——*——
何夏最终也没同意和罗诚同居,但是偶尔会去罗诚家过夜,罗诚周末也总找各种理由过来。有时候何夏看见洗手台上另一个人的牙具还会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在纽约还是上海。
何夏的小窝渐渐有了生活气息:罗诚会定时帮她更换茶几上的鲜花,出差一趟就买些当地的小摆件放在何夏的书柜上,还不知道从哪里看的、买了各式各样的香氛蜡烛摆在家里。这种时候何夏就不禁感叹,罗诚真是比她这个女人更像个女人。
但是她忘了以前的她有多喜欢这些零零碎碎,就像她现在看着镜子里的那个都市丽人,觉得那才是她本来的样子;当初那个梳了双马尾朝男朋友撒娇的小姑娘早就被尘封在旧手机的相册、不必再寻了。
何夏成为三级律师的那天,她又站在阳台吹了一晚上的风。何夏在脑海中将她从大学实习一直到今天所有经手过的案子过了一遍,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未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一阵晚风吹过,何夏将身上围的毯子裹紧了些,她忽然想起来吴宇那个江南人很爱桂花糕一类的点心,这会儿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
有多久没想起他了?一年?两年?
分手多久了?三年?四年?
何夏记不清了。
罗诚是个好男人,他比吴宇更细心周到、比吴宇更善解人意,他什么都比吴宇好,但何夏清楚地知道,他不是吴宇,他不能替代吴宇。
不能替代又如何呢?他们的生命已不会再有任何交集。
何夏27岁生日的时候,罗诚突然讲起自己前任,之后又问何夏:“你不想说就算了,没关系。”
“没什么不能说的,你来我往,很公平。”
何夏的第一任男朋友是她的高中同桌,两人在一起不到两年,分手原因是何夏毕业出国、同桌留在国内,两人不想异国恋、和平分手。
“我以为那个年龄的孩子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怎么也要试一试。”
“可能我从小就不愿意尝试没有未来的事。”
第二任男朋友是吴宇,两人在一起五年,分手原因是吴宇要拿绿卡、以后留在美国,何夏要回国发展。
“也是和平分手?”
“很难讲。”
准确来说是何夏趁吴宇出差的时候,收拾好行李直接飞回国,候机的时候给吴宇发了条分手消息,然后就把人拉黑。不过何夏没说自己和吴宇同居的事,对男朋友嘛,隐瞒部分事实有助於爱情的稳定,毕竟直到现在何夏也没答应和罗诚同居。
“你可够狠。”
“我也很难过。”
“转正那次唱k,你哭了,就是因为他?”
“五年嘛,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那段时间何夏偶尔会觉得自己这个人,有多专情,就有多绝情。
——*——
何夏和罗诚在冬日某个阳光没能洒进窗台的清晨分的手,在分手前一天,罗诚才向何夏求过婚,尽管他失败了。
分手的时候两个人在床两边一左一右靠着床头坐着,罗诚问何夏和他在一起的这些年是不是一直拿他当那个人的替代品,何夏说从来没有、一次都没有过;罗诚撇撇嘴,没发出笑的声音,说分开冷静一下吧;何夏嗯了一声。罗诚起身的时候,何夏说对不起。
日子没发生太大的改变。何夏和罗诚一个做非诉、一个做诉讼,上班不在一个楼层,很少碰到,也就避免了不少尴尬;晨起还是在楼下随便吃俩包子、喝杯豆浆,少双筷子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要说最大的改变何夏觉得是客厅茶几上的那捧鲜花,她常犯懒,放着枯花不好看,索性就连花带瓶一并扔了——她要成为一级律师、成为合伙律师,她的全部时间都应该花在工作上,她的生活不需要温度。
和罗诚分手一个星期后,何夏找了个时间约罗诚喝咖啡,顺便把他放在她家里的东西还给他。罗诚搞明白何夏的来意后,咖啡也没喝,拿着东西就走了;何夏看着罗诚的咖啡杯呆坐了一会儿,刚打算起身离开的时候,对面就坐下了一个人。
全身僵硬,呼吸停滞。
何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对面的人见何夏这副模样歪了歪嘴角:“才几年不见,你就不认识我了。”
何夏没理这话,叫来服务生撤了对面的咖啡、又点了杯冰美式。
“我已经不喝冰美式了。”
“我喝。”
对面的人抬抬眉,要了一杯热拿铁。
“你笑什么?”
“没什么。”何夏敛住笑意。
点了对方大学最爱喝的咖啡,怎么就好笑了。
“什么时候回的国?”
“上周。”
“什么时候回美国?”
“没定。”
“你又笑什么?”
“回中国、回美国,你不觉得自己这个中文语法有些问题吗?”
“你现在是哪国人?”何夏反问。
对面比了一个OK的手势。
“还没问你,你这是被人放鸽子了?”
“你回国做什么?”何夏避而不答。
“继承家业。”吴宇解释道,“我爸妈年纪大了,不想出国,我就回来了。”
何夏没接话,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宇要回国发展了,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正好这时服务生上咖啡,何夏一口冰美式喝进肚子,整个人凉得一个激灵,倒是清醒了不少。
“四年前的事儿,我欠你一句道歉。”
吴宇没所谓地挥挥手。他当年收到消息确实丢下客户跑回了纽约,回到家发现何夏早没了影子,气急败坏地买了最近的航班回国,结果被兄弟拦在机场,说何夏不是个没轻重的人,她能做出这个决定肯定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四年前我确实不理解你,说走就走、太不地道。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吴宇低笑一声,“你有你的苦衷。”
何夏在客户面前左右逢源的一张嘴,这会儿竟不知能说什么。
“都过去了。”何夏微笑着端起咖啡杯。
吴宇也端起咖啡杯和她轻碰了一下,“是,都过去了。”
——*——
吴宇家是开酒店的,和何夏所在的律所有长期合作,今天吴宇来见律师,开车路过附近咖啡厅的时候看到何夏在发呆,索性就停车进来看看。其实吴宇也没想到,上海这么大一座城,想要一辈子见不到一个人都做得到,怎么有些人,反而这么轻易就能见到。
合伙律师亲自下楼迎接吴宇的时候,何夏找机会溜了,律所轮不到她来接待吴宇这样的重量级客户,她也不想多在吴宇身边停留一秒——她没有做好再见吴宇的准备。但是吴宇又专门跑到她的工位找她,着实出乎何夏的预料。
彼时何夏正皱着眉头抱着抱枕看合同,顶头boss张律师带着吴宇出现在自己的工位,还没等何夏站起来问好,桌子上的水杯就被人拿走。
“茶水间在哪儿?”吴宇问。
张律师又说让人倒水,又要冲咖啡的,最后还是亲自带吴宇去了茶水间,留何夏自己不知所措地在工位上站着。不等何夏反应过来,一杯热水就递到了何夏面前。
“这么冷的天还逞强喝冰的。”很多年没听到过的责备。
何夏接过水杯,低声说了句谢谢。
张律师看情况明白两人认识,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说吴先生有个案子要找人跟,让何夏负责。何夏说按资历像吴先生这样的客户轮不到自己,吴宇说他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还是大学同学好。何夏低声抱怨了句不喜欢陌生人开什么酒店,张律师没听清,问何夏说什么,何夏就说自己保证完成任务。
何夏把吴宇送去停车场,路上吴宇让何夏放心,说他没有在一个女人身上栽两次的兴趣;何夏低头,说自己也没那么自作多情。
——*——
吴宇的出现给何夏带来了一些风波,主要是同事们纷纷好奇他和何夏的关系。何夏一句大学同学糊弄不过去,搞得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楼下罗诚的耳朵里。
罗诚约何夏共进晚餐,但何夏没什么胃口,盘算着一会儿回家应该先加班整理什么,牛排切得漫不经心。罗诚看她这副样子,将自己的牛排一块块切好,然后换给了何夏。何夏有些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直到罗诚叉着一块牛排喂到自己嘴边,何夏才张嘴咬住。
“你前男友回来了?这两天律所的八卦都是他。”
“你也是我前男友。”
“工作的时候你也这个态度,我就不行你谈判能谈得拢。”
何夏轻叹口气,“听那些干什么。”
“我说分开冷静一下,你就直接给我判了死刑。”
“我给你送东西,你不是收了吗?”
“何夏我真是服了你了,我生气你就不能哄哄我吗?你自己说那事我该不该生气。”
“我知道,所以不敢再打扰你。”
“然后你约我出来就是为了给我行李?”
“你不想跟我分手?”
“不知道。”
“罗诚,那道坎你迈不过去,我们俩在一起早晚还是会出事。”
“我们复合吧。”
“你……”
“我就问你一句,你爱我吗?”
——*——
爱?
爱是什么?
这是何夏黑着灯坐在自家沙发上思考的问题。
她可以很肯定地说22岁的何夏爱吴宇,却不知道28岁的何夏到底爱不爱罗诚。
她应该爱他的。
这几年她第一个想要分享喜乐悲伤的人是他,第一个安慰她的脆弱无助的人也是他,但为什么罗诚那句话问出口,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回应,而是逃。
何夏站起身,昏暗的光线叫她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她清楚地知道右手边的吧台有早上没喝完的咖啡,左手边的通道是最快回到卧室的方法。
何夏突然觉得她该搬家了。
她在这里生活了太久,久到让人安逸,她需要换个环境;况且马桶最近也不太好用,她跟房东说过一次,房东还没修,这两天一忙她也顾不上催。
是了,她是该换个环境了。
何夏打开电灯开关,屋子仿佛变了个模样——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厨房有人在帮自己煮方便面,有三片菜叶子还有一个荷包蛋;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厕所有个人在淋浴,说是他洗过有蒸汽,她再去洗澡就不冷了;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她在美国、在曼哈顿的小公寓,他还在她身边。
可是灯亮了。
灯亮了就意味着上述所有都不存在,灯亮了就意味着她要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灯亮了就意味着她必须要自欺欺人地生活。
——*——-
我就问你一句,你爱我吗?-
我……我不知道……
你爱吴宇吗?-
不爱。
对不起,我撒谎了。
晚上约会的时候罗诚向何夏提了这件事,让何夏考虑考虑;何夏当场回绝,说两人还没到那一步。罗诚颇有绅士风度地接受,但一餐饭还是吃的不冷不热。饭后罗诚问何夏要不要看场电影,何夏说自己累了,罗诚也就没坚持,送何夏回了家。
这会儿何夏突然不想开门进家。她想起来当初答应吴宇搬进他的公寓是因为大四那年纽约的大雪——教授因为暴风雪停了课,但这个家伙还是装了一车零食冒着风雪开车来找她。何夏心疼得不行,吴宇说怕暴风雪何夏没吃的饿着自己;何夏说她都来美国四年了,还不至于家里连点儿屯粮都没有,吴宇就抱住何夏,说他一天见不到她都受不了。
何夏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盘腿坐在自家门口。她觉得很好笑,和吴宇分手一年多、和罗诚在一起也快一年了,但这些旧事还是能清晰地出现在脑海,就好像她从来都不打算将它们遗忘似的。何夏摇摇头,扶地打算起身的时候,就见自己面前伸出了一只手。
“怎么上来了?”
“看你家灯一直没亮,怕你有事。”罗诚将何夏拉起来,“忘带钥匙了?”
“想些事情。”何夏掏出钥匙开门,“都上来了就进家坐会儿。”
“想什么呢,怎么连家都不记得进?”
“新接的案子,有点儿棘手。”
——*——
何夏最终也没同意和罗诚同居,但是偶尔会去罗诚家过夜,罗诚周末也总找各种理由过来。有时候何夏看见洗手台上另一个人的牙具还会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在纽约还是上海。
何夏的小窝渐渐有了生活气息:罗诚会定时帮她更换茶几上的鲜花,出差一趟就买些当地的小摆件放在何夏的书柜上,还不知道从哪里看的、买了各式各样的香氛蜡烛摆在家里。这种时候何夏就不禁感叹,罗诚真是比她这个女人更像个女人。
但是她忘了以前的她有多喜欢这些零零碎碎,就像她现在看着镜子里的那个都市丽人,觉得那才是她本来的样子;当初那个梳了双马尾朝男朋友撒娇的小姑娘早就被尘封在旧手机的相册、不必再寻了。
何夏成为三级律师的那天,她又站在阳台吹了一晚上的风。何夏在脑海中将她从大学实习一直到今天所有经手过的案子过了一遍,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未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一阵晚风吹过,何夏将身上围的毯子裹紧了些,她忽然想起来吴宇那个江南人很爱桂花糕一类的点心,这会儿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
有多久没想起他了?一年?两年?
分手多久了?三年?四年?
何夏记不清了。
罗诚是个好男人,他比吴宇更细心周到、比吴宇更善解人意,他什么都比吴宇好,但何夏清楚地知道,他不是吴宇,他不能替代吴宇。
不能替代又如何呢?他们的生命已不会再有任何交集。
何夏27岁生日的时候,罗诚突然讲起自己前任,之后又问何夏:“你不想说就算了,没关系。”
“没什么不能说的,你来我往,很公平。”
何夏的第一任男朋友是她的高中同桌,两人在一起不到两年,分手原因是何夏毕业出国、同桌留在国内,两人不想异国恋、和平分手。
“我以为那个年龄的孩子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怎么也要试一试。”
“可能我从小就不愿意尝试没有未来的事。”
第二任男朋友是吴宇,两人在一起五年,分手原因是吴宇要拿绿卡、以后留在美国,何夏要回国发展。
“也是和平分手?”
“很难讲。”
准确来说是何夏趁吴宇出差的时候,收拾好行李直接飞回国,候机的时候给吴宇发了条分手消息,然后就把人拉黑。不过何夏没说自己和吴宇同居的事,对男朋友嘛,隐瞒部分事实有助於爱情的稳定,毕竟直到现在何夏也没答应和罗诚同居。
“你可够狠。”
“我也很难过。”
“转正那次唱k,你哭了,就是因为他?”
“五年嘛,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那段时间何夏偶尔会觉得自己这个人,有多专情,就有多绝情。
——*——
何夏和罗诚在冬日某个阳光没能洒进窗台的清晨分的手,在分手前一天,罗诚才向何夏求过婚,尽管他失败了。
分手的时候两个人在床两边一左一右靠着床头坐着,罗诚问何夏和他在一起的这些年是不是一直拿他当那个人的替代品,何夏说从来没有、一次都没有过;罗诚撇撇嘴,没发出笑的声音,说分开冷静一下吧;何夏嗯了一声。罗诚起身的时候,何夏说对不起。
日子没发生太大的改变。何夏和罗诚一个做非诉、一个做诉讼,上班不在一个楼层,很少碰到,也就避免了不少尴尬;晨起还是在楼下随便吃俩包子、喝杯豆浆,少双筷子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要说最大的改变何夏觉得是客厅茶几上的那捧鲜花,她常犯懒,放着枯花不好看,索性就连花带瓶一并扔了——她要成为一级律师、成为合伙律师,她的全部时间都应该花在工作上,她的生活不需要温度。
和罗诚分手一个星期后,何夏找了个时间约罗诚喝咖啡,顺便把他放在她家里的东西还给他。罗诚搞明白何夏的来意后,咖啡也没喝,拿着东西就走了;何夏看着罗诚的咖啡杯呆坐了一会儿,刚打算起身离开的时候,对面就坐下了一个人。
全身僵硬,呼吸停滞。
何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对面的人见何夏这副模样歪了歪嘴角:“才几年不见,你就不认识我了。”
何夏没理这话,叫来服务生撤了对面的咖啡、又点了杯冰美式。
“我已经不喝冰美式了。”
“我喝。”
对面的人抬抬眉,要了一杯热拿铁。
“你笑什么?”
“没什么。”何夏敛住笑意。
点了对方大学最爱喝的咖啡,怎么就好笑了。
“什么时候回的国?”
“上周。”
“什么时候回美国?”
“没定。”
“你又笑什么?”
“回中国、回美国,你不觉得自己这个中文语法有些问题吗?”
“你现在是哪国人?”何夏反问。
对面比了一个OK的手势。
“还没问你,你这是被人放鸽子了?”
“你回国做什么?”何夏避而不答。
“继承家业。”吴宇解释道,“我爸妈年纪大了,不想出国,我就回来了。”
何夏没接话,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宇要回国发展了,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正好这时服务生上咖啡,何夏一口冰美式喝进肚子,整个人凉得一个激灵,倒是清醒了不少。
“四年前的事儿,我欠你一句道歉。”
吴宇没所谓地挥挥手。他当年收到消息确实丢下客户跑回了纽约,回到家发现何夏早没了影子,气急败坏地买了最近的航班回国,结果被兄弟拦在机场,说何夏不是个没轻重的人,她能做出这个决定肯定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四年前我确实不理解你,说走就走、太不地道。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吴宇低笑一声,“你有你的苦衷。”
何夏在客户面前左右逢源的一张嘴,这会儿竟不知能说什么。
“都过去了。”何夏微笑着端起咖啡杯。
吴宇也端起咖啡杯和她轻碰了一下,“是,都过去了。”
——*——
吴宇家是开酒店的,和何夏所在的律所有长期合作,今天吴宇来见律师,开车路过附近咖啡厅的时候看到何夏在发呆,索性就停车进来看看。其实吴宇也没想到,上海这么大一座城,想要一辈子见不到一个人都做得到,怎么有些人,反而这么轻易就能见到。
合伙律师亲自下楼迎接吴宇的时候,何夏找机会溜了,律所轮不到她来接待吴宇这样的重量级客户,她也不想多在吴宇身边停留一秒——她没有做好再见吴宇的准备。但是吴宇又专门跑到她的工位找她,着实出乎何夏的预料。
彼时何夏正皱着眉头抱着抱枕看合同,顶头boss张律师带着吴宇出现在自己的工位,还没等何夏站起来问好,桌子上的水杯就被人拿走。
“茶水间在哪儿?”吴宇问。
张律师又说让人倒水,又要冲咖啡的,最后还是亲自带吴宇去了茶水间,留何夏自己不知所措地在工位上站着。不等何夏反应过来,一杯热水就递到了何夏面前。
“这么冷的天还逞强喝冰的。”很多年没听到过的责备。
何夏接过水杯,低声说了句谢谢。
张律师看情况明白两人认识,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说吴先生有个案子要找人跟,让何夏负责。何夏说按资历像吴先生这样的客户轮不到自己,吴宇说他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还是大学同学好。何夏低声抱怨了句不喜欢陌生人开什么酒店,张律师没听清,问何夏说什么,何夏就说自己保证完成任务。
何夏把吴宇送去停车场,路上吴宇让何夏放心,说他没有在一个女人身上栽两次的兴趣;何夏低头,说自己也没那么自作多情。
——*——
吴宇的出现给何夏带来了一些风波,主要是同事们纷纷好奇他和何夏的关系。何夏一句大学同学糊弄不过去,搞得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楼下罗诚的耳朵里。
罗诚约何夏共进晚餐,但何夏没什么胃口,盘算着一会儿回家应该先加班整理什么,牛排切得漫不经心。罗诚看她这副样子,将自己的牛排一块块切好,然后换给了何夏。何夏有些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直到罗诚叉着一块牛排喂到自己嘴边,何夏才张嘴咬住。
“你前男友回来了?这两天律所的八卦都是他。”
“你也是我前男友。”
“工作的时候你也这个态度,我就不行你谈判能谈得拢。”
何夏轻叹口气,“听那些干什么。”
“我说分开冷静一下,你就直接给我判了死刑。”
“我给你送东西,你不是收了吗?”
“何夏我真是服了你了,我生气你就不能哄哄我吗?你自己说那事我该不该生气。”
“我知道,所以不敢再打扰你。”
“然后你约我出来就是为了给我行李?”
“你不想跟我分手?”
“不知道。”
“罗诚,那道坎你迈不过去,我们俩在一起早晚还是会出事。”
“我们复合吧。”
“你……”
“我就问你一句,你爱我吗?”
——*——
爱?
爱是什么?
这是何夏黑着灯坐在自家沙发上思考的问题。
她可以很肯定地说22岁的何夏爱吴宇,却不知道28岁的何夏到底爱不爱罗诚。
她应该爱他的。
这几年她第一个想要分享喜乐悲伤的人是他,第一个安慰她的脆弱无助的人也是他,但为什么罗诚那句话问出口,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回应,而是逃。
何夏站起身,昏暗的光线叫她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她清楚地知道右手边的吧台有早上没喝完的咖啡,左手边的通道是最快回到卧室的方法。
何夏突然觉得她该搬家了。
她在这里生活了太久,久到让人安逸,她需要换个环境;况且马桶最近也不太好用,她跟房东说过一次,房东还没修,这两天一忙她也顾不上催。
是了,她是该换个环境了。
何夏打开电灯开关,屋子仿佛变了个模样——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厨房有人在帮自己煮方便面,有三片菜叶子还有一个荷包蛋;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厕所有个人在淋浴,说是他洗过有蒸汽,她再去洗澡就不冷了;只要关着灯,她就可以告诉自己她在美国、在曼哈顿的小公寓,他还在她身边。
可是灯亮了。
灯亮了就意味着上述所有都不存在,灯亮了就意味着她要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灯亮了就意味着她必须要自欺欺人地生活。
——*——-
我就问你一句,你爱我吗?-
我……我不知道……
你爱吴宇吗?-
不爱。
对不起,我撒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