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姐夫?他差得远喽
那日夫子家中有事,不到申时便提前散了学,宋赋月估算了下时间,等宋府马车来接还得一个时辰,与其这么等着,索性走回去。
从学堂回宋府有两条路,一条是以住宅区为主的正和街,此街多是住的高门紧闭之户,故而人烟稀少,宋赋月素日上学堂都是走的这条路,另一条则会经过日日喧闹的锦祥街,此处或是商贾之地,或是玩乐场所,主道修得宽阔平坦,可供三辆马车齐头并进,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商肆摊铺,南来的,北往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或卖艺耍杂,或沿街吆喝,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尽显长安城的热闹繁华。
宋赋月在岔路口处稍作思考,终于选择踏上锦祥街,夫子今日看完他的文章后,眉心狠狠折起,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篇民生论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却如同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宋赋月啊,你乃可造之材,可终究是生于富贵安乐之家,无法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要想出切实可行利国利民之良策,还得多费些功夫呐!”
言犹在耳,宋赋月心中清楚,日后他要想做官,脱离民生是万万不可的,多看看这人间百态,或许对他大有裨益。
久不来这嘈杂之地,宋赋月只觉得耳朵疼,强忍要掉头离去的想法,硬着头皮与九棋走下去。
走了一段路后,总算是适应了些许,宋赋月这才认真观察起形形色色的人与物,九棋安静地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左顾右盼。
走过小半条街,有醒目拍板声混合着叫好声传来。
简易搭就的带棚小高台前站了不下百余人,高台正中置有一方长桌,长桌后立了一老者,穿着青衫长卦,一手执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斜侧方坐着一人,手执二胡,随着故事的起承转合时而配合地拉出一段曲子来。
宋赋月想起家里那两位喜欢说书的祸害姐姐,不由得脚步一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啪”的一声,是醒木拍到桌案上的声音,人群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
“妙哉妙哉!”
“讲得好!”
宋赋月耳尖一动,他也不过是脑子里想起了两位姐姐,为何耳边也出现了她们的声音?
他微蹙眉头,这二人应在家中罚紧闭,不当出现在此处才是。
一个月前,宋词花与宋歌秋女扮男装跑到玉音楼听小曲,有酒客喝多了,见她二人姿容艳绝,便调戏于二人,宋词花与宋歌秋岂是任人调戏的性子?当即大打出手,这酒客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平日就爱惹是生非,故而来玉音楼这般鱼龙混杂之地,身边带了十余名护卫。
这些护卫会的也不过是些三脚猫的功夫,但玉音楼却不是施展拳脚的好地方,宋词花与宋歌秋将这些护卫打得满地求饶的同时,损坏了人家桌椅板凳数十副,破了纱账数十对,碎了花瓶数十只,杯碟碗具……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宋词花与宋歌秋打断了一根横梁,导致大堂垮了一半,唯一庆幸的是,这横梁断得没有那么迅疾,堂内众人四散而逃,并未有人被砸伤。
玉音楼的老板娘惯是见过食客打架的,可也没人真正拆了她的房子,当即要酒客与宋词花宋歌秋赔偿。
那酒客财大气粗,没有太多纠结地拿出银票赔了他的那一份,宋词花与宋歌秋不过是出来听曲,身上只带了几两银子。
二人既毁了人家房子,也没有耍赖的意思,只好让家里取钱来赔。
家里支出这样一大笔钱,这事自然瞒不了宋清则和陆芝蕴,夫妻二人对女儿受了欺负便打回去的作风很是满意,可对这二人去烟花柳巷寻乐之事大为不满,罚她们半年不得出门。
可这两位何曾好好认罚过?宋赋月笃定自己没有听错,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了半圈,便瞧见了熟悉的身影。
少女们站在人群中央,许是怕被认出,还在脸上覆了薄纱,只露出一双眼睛。饶是如此,面纱丝毫遮掩不住少女们的灵动,有人频频侧目,欲揭开那面纱,看一眼轻纱掩映下是何等风姿,终究是怕冒犯,只得靠想象去描摹其人风采。
说书人开始收摊了,听众或直接散去,或掏出钱币来捧场。宋赋月同九棋知会了一声,料想宋词花宋歌秋听完说书该回家了,等确认她们走了,他们再在这锦祥街逛一逛,继续体察人间百态,省得与她二人在大街上掰扯。
宋词花与宋歌秋给了赏钱,一边说笑着一边朝宋赋月的方向走去,宋赋月正要退后一些,避免被她二人看见,宋词花却被一位瞧着约莫二十上下的年轻男子拦住了去路。
宋词花和宋歌秋隔些时日便要偷偷溜出来玩,对于大街上被男子拦住示好这么一回事已然是练就了处变不惊的心态。
倒是宋赋月见了此景,不由皱起眉头,尤其是当那年轻男子捧出一束芍药塞到宋词花怀里时,宋赋月更觉不妥当,她二人身为宋家的千金,不听父母训诫私自出门游玩便罢了,还与陌生男子私相授受,实在有违家风,不成体统。
他心里不以为然,体现在脸上是云淡风轻,好像那边不成体统的两人不是他姐姐。
九棋瞧着宋赋月面上无波无澜,遂笑道:“我们家姑娘真是像天仙般的人物哩,蒙着面纱都能得陌生人青眼相看。”
宋赋月轻声“嗯”了一句算是回应,虽则祸害姐姐们行为不端,可这长安城里若真的有天仙,那也只能是他们宋家出的三姐妹了。
九棋说着越发来了兴致:“前日听青绿说,城北富商许家上门求娶二姑娘呢,只不过老爷夫人着意先定下大姑娘的婚事,暂未应允。也不知道往后是哪家的公子有这样的好福气做我们姑爷……”
“姑……爷?”
“是啊,公子你素日里只晓得念书,不知道有多少家的儿郎想要做我们宋家的姑爷呢……”
宋赋月像是对“姑爷”这个词很陌生一般,听了九棋的话才意识到,是了,三位姐姐都过了及笄之年,寻常女子都该许了人家了,只是因为父亲母亲格外疼爱她们,舍不得她们过早出嫁,才从未提及议亲一事。
祸害姐姐们嫁人了也好,宋府日后只会落得清净。
可是,可是,他尚在学堂念书,明天还要带新写好的文章去给夫子查阅,等再过不久他过了解试,便可在来年去参加春闱,届时凭借他宋赋月的才识,出官入仕定然水到渠成。
宋赋月以为未来的道路是开阔而又明晰的,而娶妻生子却是一件遥远到无需现在去思考的事情。
他既是如此,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宋词花和宋歌秋更应如此。
可“姑爷”这个词,仿若晴天兜头而下的一场暴雨,猝不及防,将他以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认知以及对未来曾有过的预想冲刷了个一干二净。
九棋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说回来,那边赠花给二姑娘的那人看气度衣着应当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二姑娘若是在大街上替公子你找了个姐夫倒也是有趣……欸,公子公子,你去哪里,等等我。”
姐夫?
宋赋月轻挑眉头,将被风吹到肩前的发带拂到身后,虽则这两位姐姐一个麻烦一个讨嫌,可是要想当他宋赋月的姐夫,宋赋月以为,那边那位公子可差得远喽。
从学堂回宋府有两条路,一条是以住宅区为主的正和街,此街多是住的高门紧闭之户,故而人烟稀少,宋赋月素日上学堂都是走的这条路,另一条则会经过日日喧闹的锦祥街,此处或是商贾之地,或是玩乐场所,主道修得宽阔平坦,可供三辆马车齐头并进,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商肆摊铺,南来的,北往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或卖艺耍杂,或沿街吆喝,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尽显长安城的热闹繁华。
宋赋月在岔路口处稍作思考,终于选择踏上锦祥街,夫子今日看完他的文章后,眉心狠狠折起,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篇民生论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却如同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宋赋月啊,你乃可造之材,可终究是生于富贵安乐之家,无法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要想出切实可行利国利民之良策,还得多费些功夫呐!”
言犹在耳,宋赋月心中清楚,日后他要想做官,脱离民生是万万不可的,多看看这人间百态,或许对他大有裨益。
久不来这嘈杂之地,宋赋月只觉得耳朵疼,强忍要掉头离去的想法,硬着头皮与九棋走下去。
走了一段路后,总算是适应了些许,宋赋月这才认真观察起形形色色的人与物,九棋安静地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左顾右盼。
走过小半条街,有醒目拍板声混合着叫好声传来。
简易搭就的带棚小高台前站了不下百余人,高台正中置有一方长桌,长桌后立了一老者,穿着青衫长卦,一手执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斜侧方坐着一人,手执二胡,随着故事的起承转合时而配合地拉出一段曲子来。
宋赋月想起家里那两位喜欢说书的祸害姐姐,不由得脚步一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啪”的一声,是醒木拍到桌案上的声音,人群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
“妙哉妙哉!”
“讲得好!”
宋赋月耳尖一动,他也不过是脑子里想起了两位姐姐,为何耳边也出现了她们的声音?
他微蹙眉头,这二人应在家中罚紧闭,不当出现在此处才是。
一个月前,宋词花与宋歌秋女扮男装跑到玉音楼听小曲,有酒客喝多了,见她二人姿容艳绝,便调戏于二人,宋词花与宋歌秋岂是任人调戏的性子?当即大打出手,这酒客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平日就爱惹是生非,故而来玉音楼这般鱼龙混杂之地,身边带了十余名护卫。
这些护卫会的也不过是些三脚猫的功夫,但玉音楼却不是施展拳脚的好地方,宋词花与宋歌秋将这些护卫打得满地求饶的同时,损坏了人家桌椅板凳数十副,破了纱账数十对,碎了花瓶数十只,杯碟碗具……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宋词花与宋歌秋打断了一根横梁,导致大堂垮了一半,唯一庆幸的是,这横梁断得没有那么迅疾,堂内众人四散而逃,并未有人被砸伤。
玉音楼的老板娘惯是见过食客打架的,可也没人真正拆了她的房子,当即要酒客与宋词花宋歌秋赔偿。
那酒客财大气粗,没有太多纠结地拿出银票赔了他的那一份,宋词花与宋歌秋不过是出来听曲,身上只带了几两银子。
二人既毁了人家房子,也没有耍赖的意思,只好让家里取钱来赔。
家里支出这样一大笔钱,这事自然瞒不了宋清则和陆芝蕴,夫妻二人对女儿受了欺负便打回去的作风很是满意,可对这二人去烟花柳巷寻乐之事大为不满,罚她们半年不得出门。
可这两位何曾好好认罚过?宋赋月笃定自己没有听错,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了半圈,便瞧见了熟悉的身影。
少女们站在人群中央,许是怕被认出,还在脸上覆了薄纱,只露出一双眼睛。饶是如此,面纱丝毫遮掩不住少女们的灵动,有人频频侧目,欲揭开那面纱,看一眼轻纱掩映下是何等风姿,终究是怕冒犯,只得靠想象去描摹其人风采。
说书人开始收摊了,听众或直接散去,或掏出钱币来捧场。宋赋月同九棋知会了一声,料想宋词花宋歌秋听完说书该回家了,等确认她们走了,他们再在这锦祥街逛一逛,继续体察人间百态,省得与她二人在大街上掰扯。
宋词花与宋歌秋给了赏钱,一边说笑着一边朝宋赋月的方向走去,宋赋月正要退后一些,避免被她二人看见,宋词花却被一位瞧着约莫二十上下的年轻男子拦住了去路。
宋词花和宋歌秋隔些时日便要偷偷溜出来玩,对于大街上被男子拦住示好这么一回事已然是练就了处变不惊的心态。
倒是宋赋月见了此景,不由皱起眉头,尤其是当那年轻男子捧出一束芍药塞到宋词花怀里时,宋赋月更觉不妥当,她二人身为宋家的千金,不听父母训诫私自出门游玩便罢了,还与陌生男子私相授受,实在有违家风,不成体统。
他心里不以为然,体现在脸上是云淡风轻,好像那边不成体统的两人不是他姐姐。
九棋瞧着宋赋月面上无波无澜,遂笑道:“我们家姑娘真是像天仙般的人物哩,蒙着面纱都能得陌生人青眼相看。”
宋赋月轻声“嗯”了一句算是回应,虽则祸害姐姐们行为不端,可这长安城里若真的有天仙,那也只能是他们宋家出的三姐妹了。
九棋说着越发来了兴致:“前日听青绿说,城北富商许家上门求娶二姑娘呢,只不过老爷夫人着意先定下大姑娘的婚事,暂未应允。也不知道往后是哪家的公子有这样的好福气做我们姑爷……”
“姑……爷?”
“是啊,公子你素日里只晓得念书,不知道有多少家的儿郎想要做我们宋家的姑爷呢……”
宋赋月像是对“姑爷”这个词很陌生一般,听了九棋的话才意识到,是了,三位姐姐都过了及笄之年,寻常女子都该许了人家了,只是因为父亲母亲格外疼爱她们,舍不得她们过早出嫁,才从未提及议亲一事。
祸害姐姐们嫁人了也好,宋府日后只会落得清净。
可是,可是,他尚在学堂念书,明天还要带新写好的文章去给夫子查阅,等再过不久他过了解试,便可在来年去参加春闱,届时凭借他宋赋月的才识,出官入仕定然水到渠成。
宋赋月以为未来的道路是开阔而又明晰的,而娶妻生子却是一件遥远到无需现在去思考的事情。
他既是如此,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宋词花和宋歌秋更应如此。
可“姑爷”这个词,仿若晴天兜头而下的一场暴雨,猝不及防,将他以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认知以及对未来曾有过的预想冲刷了个一干二净。
九棋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说回来,那边赠花给二姑娘的那人看气度衣着应当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二姑娘若是在大街上替公子你找了个姐夫倒也是有趣……欸,公子公子,你去哪里,等等我。”
姐夫?
宋赋月轻挑眉头,将被风吹到肩前的发带拂到身后,虽则这两位姐姐一个麻烦一个讨嫌,可是要想当他宋赋月的姐夫,宋赋月以为,那边那位公子可差得远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