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宫·曜变
第43章抗旨
    赵捷兴奋地将银子交给之芸。

    “你不让我替你还债,替你卖茶叶赚点银子总可以吧?”

    之芸既惊讶又疑惑:“怎卖了那么多银子?你卖给谁了?你可别搞欺诈。”

    赵捷狡黠地眨眨眼睛,一副委屈状:“天地可鉴,我是凭着良心做生意的。我敢叫卖,他敢掏钱,公平正经买卖。再说,你家夏茶确实好,人家也是识货的,这价钱值。”

    如此这般解释,之芸放下了心,也就开心地收下了。

    还在聊话,黎叔呼哧呼哧地跑来,喊赵捷赶紧回家接旨。

    “三皇叔的谕旨?”赵捷吓了一跳。

    “不是,是寿皇的谕旨。”黎叔道,“谕旨上写的是什么,奴才并不知道。只是老王爷看了,脸色并不好看,是他唤奴才来找小王爷的。”

    赵捷与之芸面面相觑,更感疑惑:“我每年几次去皇宫探望皇祖父,可从来没有看见有谕旨下到我家。”

    之芸催促他:“寿皇下谕旨到你家,必是要紧事,也有可能与老王爷有关,你还是回去看看吧。”

    赵捷匆匆赶回府中。父亲坐在正堂之上,面呈不悦之色,朝桌上摆放的谕旨敲了敲手指。

    “看看吧,你被你老皇帝祖父惦念上了。”

    赵捷展开谕旨阅读,阅毕,兴奋道:“太好了!爹,我可以去朝廷,为我大宋干事情了!”

    赵录生气道:“收起你的野心吧,我不许你去。”

    赵捷急道:“爹,你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你到底想要我干什么?”

    “我要你哪儿都不许去,就在明州给我老老实实待着!”

    赵录说着,叫来宫中御使,示意其将谕旨退回去。赵捷上前阻拦:“爹,您怎么可以退回谕旨?您这是抗旨不尊!”

    “我抗旨不尊怎么啦?我就是抗旨不尊,太上皇能把我怎么样?他就是一怒之下抄我的靖孝王府,把咱父子俩关进大狱,我照样抗旨不尊!”

    “爹您这是犯糊涂了!我不能随您犯糊涂!”

    “我清醒着呢!他太上皇才犯糊涂!”

    父子俩你来我往争吵不休。

    赵扩闻讯赶来,见父子俩吵得脸红脖子粗,谁都不让谁,就接过谕旨细看,看完也是一脸开心,对赵捷说:“皇祖父召你去宫城,咱兄弟俩可以天天见面,这太好了!明日我不用独自回去,咱俩路上做个伴。”

    “扩儿,明日你自行回去,阿捷不会走的。”赵录阴阴地回道,“谕旨我退回去。你父皇若是问起,就说二皇叔让你父皇安心的做皇帝,皇位不会有人抢。还有那个太子位,也是你的,大宋的江山社稷统统都是你们的。”

    此番阴阳怪气的话语,连素来反应迟钝的赵扩也听出味来,连忙解释道:“二皇叔,朝廷之事……侄儿实在不懂。侄儿此番来明州,是跟堂弟聚一聚,没别的意思。”

    “明州的山水好不好?”

    “真的是山好水好,人也好。”赵扩由衷道。

    “就是么,这么好的地方,我为什么要让阿捷离开呢?我老了,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还得靠他送终呢。”赵录说得冷绝。

    赵扩和赵捷无奈,只好退了出来,又叙话到夜黑。

    第二天,赵扩向赵录告别,离开了靖孝王府。之芸三姐妹得知赵扩要回临安,早早来到城外长亭送行。

    之荧和之芸将奶奶一大清早蒸好的糯米糕送上,之菁将包好的鱼干和虾干交给赵扩。

    之菁稚气的脸上透着真挚:“嘉王爷,虽说你爹是当今皇上,可你一点架子都没有。奶奶、二姐她们都训我对嘉王爷不得无礼,可我拿你当朋友,一个大朋友。”

    “野丫头啊,什么时候会长大呢?”

    赵扩揪了一下之菁的发辫,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若是有机会去临安,一定要来嘉王府找我。我带你去大内宫里逛逛,还有西湖,当然满大街的小吃随你挑,你只管吃个够。”

    ——

    没多久,被赵录退回的谕旨到了重华殿。

    “一定是老二从中作梗!他敢拗朕?”

    赵昚果然气极,落笔嗖嗖重拟谕旨,交给御使,令其快马加鞭送往明州。

    “哼,是他拗不过我,还是我拗不过他?”

    让赵昚万万没有想到,第二道谕旨依然被退了回来。

    赵昚大骂:“好你个老二,竟敢抗旨不尊?你在明州不愁吃不愁穿,这靖孝王公的日子,过的可是不耐烦了?朕这就下旨削了你的爵位,将你降为平民,永世别想翻身!”

    提笔正要拟旨,一旁的谢皇后见势不妙,连忙加以劝阻。

    “王爷离开皇城已经十年有余。这十年来,他不闻朝政,也从无与官家有过书信来往。官家突然下达旨意,臣妾估摸着,见字如见人,王爷也许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臣妾以为,不过是王爷旧脾性所致,官家总该给他有个心里缓和的过程,是不是?”

    “十余年了,他这破脾性还未改?”赵昚怒不可遏道,“他分明是给朕脸色看!别以为他在明州,朕治不了他,朕照样降罪与他!”

    “想治他的罪,先降罪于我!”

    殿外传来吴太皇太后的颤巍巍的声音。赵昚和谢皇后慌忙迎上前去,搀扶太皇太后入内。吴太皇太后刚坐定,脸色铁青,朝赵昚训话。

    “你们的话,哀家听着呢。谢皇后说得对,自打老二自行离开临安,这一晃十年,却是连个面都没见着了!老二临走前上疏请旨,从今往后,小麻雀永生不得涉朝为政,你是亲笔御批爽快得很!这下好了,人走了,什么都没带走,把个小麻雀放到我这儿了。可是哀家知道,他的心里苦啊,难受啊,谁会知道他心里的委屈?好容易熬过了十年,痛也就过了,该忘记的也该忘记了……你倒好,一时生气又想降罪与他,新仇旧恨是不是又想重翻一场啊!”

    吴太皇太后将拐杖笃得响亮,老泪纵横哭得不可抑制。

    赵昚跪在吴太皇太后面前,不断的解释道:“皇娘骂的极是,是皇儿一时愤懑难当,冲动所为。可是皇娘,让阿捷涉政既是皇儿的意思,也是皇娘的意思,总不能因为老二不肯就放弃了吧?”

    吴太皇太后这才收起眼泪,道:“你召的是小麻雀,又不是老二,这谕旨就不该直接交给老二。谕旨一下,直接喊楷王赵捷跪接,丝毫不提靖孝王公四个字,看老二能把谕旨怎样?”

    “对对,还是皇娘有办法。”赵昚露出喜色,“皇儿这就再拟第三道谕旨。”

    吴太皇太后颔首道:“这第三道谕旨下去,肯定也是老二接,这下他就犯难了,是接下的好呢,还是退回的好?接下的是楷王的事,退回的也是楷王的意思,关他靖孝王公什么事?他就小麻雀一个宝贝儿子,那可是他的命啊,他怎忍心让儿子犯下抗旨不尊之罪?”

    赵昚拟写完第三道谕旨,传人继续送往明州。

    吴太皇太后这才放下心,叙话了几句,就由宫婢搀扶着回寝宫去了。赵昚释怀,突觉一阵头晕目眩,腿脚开始软了,好在内侍霍临手疾眼快,赶紧将太上皇扶住,协同谢皇后将太上皇扶到龙榻躺下,又唤人传太医。

    赵昚缓过来,对着帐顶怔忪半晌,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朕的儿子……这般让朕心力交瘁。说到底,还是三儿上次顶撞朕,又逃得个不见人影,这口气……积郁在心啊!”

    皇帝赵惇的寝宫里,赵扩叩拜完父母,将从明州带来的夏茶等呈上。

    李凤娘抚摸儿子的脸颊,心疼道:“啊呦,这明州的太阳可真够毒的,把好端端人儿折腾个啥样?看看你,细皮嫩肉都不见了,晒成黑泥鳅干了。”

    一番明州之行,赵扩倒有了些乖巧,笑道:“皇儿等会儿去看望皇祖父,顺便把夏茶也送上。”

    赵惇自从上次与父亲起了冲突之后,心里总是惶惶的,想去又不敢去,始终犹豫不定。听到儿子说话,不自在的咳了一声,问道:“扩儿,你二皇叔过得怎样?”

    “二皇叔天天过得可是酒足饭饱、逍遥自在。只是江山难移,本性未改,动不动就发脾气。皇祖父下了谕旨召阿捷回皇城,二皇叔一脸不高兴,还和阿捷吵起来。我在旁劝说几句,二皇叔不分青红皂白,连我都骂上了。”

    “皇上,你听听,你听听。”这下李凤娘来劲了,连声道:“臣妾不是说过了吗?扩儿当个说客,还无辜遭骂。二叔这脾性……幸好当皇帝的不是他。”

    赵惇反而渐渐有了悔意,责备李凤娘道:“上次就因为听了你的话,跟父皇要扩儿的储君之位,还与父皇吵了起来……”

    李凤娘冷眉横挑,气鼓鼓道:“臣妾这是为了皇上好,也为了扩儿,难道这也算错了?臣妾再三嘱咐皇上言语行止要慎重,千万别顶撞了父皇,臣妾的好心好意被当成驴肝肺了!”

    “朕正好好说话呢,没想到父皇那么冲动。”

    “父皇冲动,怎么怪到臣妾的头上来?皇上也不想想,若不是及时抽身,父皇这第二个玉壶春瓶砸过来,皇上还能出得了重华殿吗?”

    赵扩见父母争吵,想起什么,忙道:“父皇母后别吵来吵去的,二叔父让皇儿带个话,皇帝位置您就安安心心坐着,储君之位他们也不争,都让给我们。”

    闻言,赵惇和李凤娘顿然停止了争吵,睁着不可置信的眼睛,几乎异口同声地问:“扩儿说的可是真的?”

    赵扩使劲地点了点头。

    恰恰这个时候,重华殿的内侍匆匆过来禀报,寿皇突发疴疾,病卧在床。

    赵惇马上六神无主,嘴里催促皇后和皇儿快些赶去重华殿侍疾。李凤娘嚷嚷道:“这还没预立储君呢,就夙疴不起了。要是撒手人寰,皇上,您可得马上立储君位。”

    “立嗣以长,顺理成章,顺理成章。”

    赵惇嘴里不断嚅嗫,率皇后等人径直奔重华殿去了。

    赵昚此番发病,多是浊气上攻所致,昏昏沉沉睡了一觉醒来,见榻前黑压压跪满了人,侍病人群里还有赵惇和皇孙赵扩,心中的积郁一下子去掉大半,精神也明朗了许多。

    在谢皇后的劝说之下,赵惇朝父亲磕头,碰地有声。

    “皇儿顶撞父皇,实在有罪,心下始终忐忑不安,万望父皇伏乞赦宥。”

    一颗老泪滚下,赵昚抖动苍老虚弱的声音道:“起来吧,起来吧……”

    稀里糊涂间,父子俩就这样重归于好。

    李凤娘却大失所望,早早的回自己寝宫歇息去了,连嘉明殿侍奉寿皇的点心羹汤都懒得过问。

    ——

    明州靖孝王府,赵昚的第三道谕旨摆在正堂桌上。

    正如吴太皇太后所料,赵录的神色复杂多变,面对着谕旨,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送谕旨的御使也学乖了,朝赵捷鞠躬道:“楷王殿下,小人只是奉命呈达谕旨。寿皇说了,谕旨在您手里,您还可以考虑十日。十日之后,再作决定不迟。”

    赵捷答应,唤黎叔好生招待御使。

    御使刚一离开,赵捷想拿起谕旨,被赵录一把抢过。

    “爹,这谕旨是给我的,不是给您的!”赵捷喊道。

    赵录嘿嘿几声,冷笑道:“什么十日考虑,分明是说给你爹听的。老皇帝的心思我能不知道?虚虚实实,想打我个措手不及,不敢抗旨。他来阴招,我就来个毒招,我可以派人上报说,你染了重疾卧床不起,或者打断你一条腿让你下不了地。”

    “爹,你干脆咒我死好了!”赵捷气得大叫。

    “无论怎样,不许你去就是不许去!”

    赵捷郁闷极了,满腹心事无处诉,不知不觉又去了姚家。姚家厢房里多了几个外人,都是向之荧学绣工的贫家女子,之芸担心与赵捷的说话被别人听到,拉他去河边的亭子里叙谈。

    将三道谕旨的事情叙述完,赵捷既委屈,又困惑。

    “不知道为什么,打小时候起,我爹就不让我习武,后来稍微宽松些,也就只能用于防身,刀械格斗之类一再禁止。我初始以为,我爹就我一个儿子,出于爱护,怕我闯祸,现在才知道,他根本不想让我当个武将。”

    “老王爷以前是个武将,他知道战场厮杀激烈,随时性命攸关。”之芸替老王爷解释,“你爹不想失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