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心思无人懂
韩淑苓下意识往后退,岂料裙角被谁踩住,一个不稳就倒在地上。瞬息之间,浪潮盖住了她,她伸手想抓住围栏,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众人起先还哄笑着,各自都湿漉漉的显得狼狈,待发现韩淑苓时,看见她整个人正被潮头卷下岸去。
众人一阵惊恐的叫声,连皇后李凤娘都吓得霍然而起。
眼看着自己就要滚入大江,韩淑苓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恍惚之际,一只大手攥紧了她的手臂,紧接着,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震如惊雷。
“快抓紧我!”
她蓦地睁开眼睛,羽晖俊朗的面孔出现在眼前。他坚毅的神情和命令般的喊声,让她顿然清醒,她奋力地往上攀爬着。与此同时,随同的侍卫跑过来合力将韩淑苓拉上了岸。
赵扩起先还木木地站着,这回才欢叫了一声。李凤娘惊魂未定,叱了几句,接着吩咐众人赶紧回楼屋换洗去。
年年观潮,百姓中总有弄潮者沉溺江中,而在皇亲贵戚中实为罕见。这次意外险些发生在李凤娘身上,这让她很丢面子。她担心此事若让外人知道,有失皇家颜面,便将此事归咎于侍卫护力不当,每人割了舌头以作惩罚,并训诫众人不得说漏了嘴。众人吓得噤如寒蝉,自然不敢多言。
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后宫教坊如往常依旧。但是在一个人的心中,就像那凶猛激烈的浪潮,再也难以恢复平静。
韩淑苓终日恍恍惚惚,即使读起《女戒》《女训》也变得魂不守舍。八月底的月考下来,女官将考试成绩呈告皇后。
李凤娘阅毕,皱起眉头问:“韩淑苓的成绩,这次考得怎么这般差?”
女官禀道:“奴婢也是奇怪,按理她每次的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
李凤娘思忖,做出宽宏大量的样子,道:“上次观潮差点被浪头卷走,想必惊魂未定,难怪她。你回去多加以开导,月初补考。”
十日之后,女官又来禀告。
“皇后娘娘,韩淑苓像变了个人似的,枉费娘娘一片好心,简直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她这是存心不想考好,还当着众人的面说,嘉王侧妃有何争取,不当也罢。”
闻言,李凤娘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道:“好个不知好歹的贱奴婢!以为是枢密院大人的侄女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根本不将本宫放在眼里!本宫倒要看看,你韩淑苓有几个胆子,敢违抗本宫的懿旨!”
当下吩咐内侍准备步辇,气冲冲前往教坊去了。
听说皇后娘娘亲临教坊,众佳丽纷纷在门口跪拜迎接。李凤娘下了步辇,径直走到韩淑苓的面前。
“给本宫抬起头来。”李凤娘冷冷地命令道。
韩淑苓缓缓抬头,李凤娘盯着这张秀丽的脸,眼中闪过一道阴霾,她挥手就给了韩淑苓一巴掌。接着,夺过女官手里的考卷,啪一记甩在韩淑苓的脸上。众佳丽见此情景,吓得花容失色,俯伏在地不敢动弹。
李凤娘朝着韩淑苓叱道:“什么‘容则秀雅,稚朱颜只’,分明是腹中空空,中看不中用!韩渠大人有你这种侄女,也是他的奇耻大辱!连最起码的考试都这么差,何来本宫需要的德言容功?你还当众辱没嘉王的名声,嫌本宫不够狠是不是?”
韩淑苓忍痛,替自己辩解道:“奴婢考不好,一时心急,说错话了,可确实没有辱没嘉王殿下名声的意思,恳请娘娘原谅奴婢。娘娘若是责罚奴婢,奴婢任凭娘娘处置。”
“责罚?你要本宫怎么罚你?”李凤娘冷冷道。
“将奴婢逐出教坊,永世不得入宫。”
此言一出,别的佳丽心中暗喜,有力的竞争对手少了一个,自然好事一桩。可是,李凤娘听了,愈发的火冒三丈。
“你倒替自己安排妥当了。本宫偏不会让你这么简单的逃过惩罚,本宫会让你长点记性,想当忤逆者,本宫会让你顺心如意。来呀,将韩淑苓关进禁房,每日罚抄《女训》一百遍,直到本宫满意为止!”
韩淑苓就这样被关进了后宫禁房,日夜抄写,几乎不吃不睡。
几天后,韩夫人领命进宫,小心翼翼地进入禁房。一段日子不见,眼前的韩淑苓脸色苍白,眼眶凹陷,身子骨瘦弱得像纸薄的人形。
韩夫人吓了一跳,劝说道:“淑苓,你这是何苦来着?你本知书达理,什么都过目不忘,怎会蠢成这样?韩家好端端的把你送进宫,你自己作践自己,还害苦了你叔叔,赶快向皇后娘娘求饶去,求她饶你这一遭吧。”
韩淑苓只顾奋笔疾书,对婶婶的话充耳不闻。
韩夫人顾不得自己的身份,扑通朝淑苓跪下了,哭道:“常言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婶婶情义薄,你叔叔可是一直当你亲生闺女一般的疼爱。做人总要凭良心,他好容易走到现在的光景,你不念养育之恩,可不要害他呀!”
韩淑苓这才放下笔,面无表情,声音幽幽:“劳您费心,若叔叔来,顺便把我父亲送我的物件拿来吧。”
韩夫人慌里慌急地出了皇宫,韩渠正在家里焦急等待。见到丈夫,韩夫人将淑苓的话复述一番,疑惑道:“她要那个白瓷盏作甚?”
“想必是怀念逝去的亲爹娘了。”韩渠叹道。
翌日,韩渠征得皇后的允许,这才进入后宫禁房探望侄女,一见淑苓的惨状,禁不住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是叔叔对不起你逝去的爹啊。”韩渠自责道。
见到亲叔叔,淑苓手握白瓷盏,眼眶里盈满了泪水,颤声道:“恕淑苓不孝。我若去了,烦请叔叔将淑苓葬在爹娘的坟地旁边,也好与他们团聚。”
韩渠直觉隔墙有耳,便暗地里朝淑苓使了个眼色,劝慰道:“皇后娘娘仁慈宽厚,她这是给你一个教训,断不是要你的小命,你讨饶了,娘娘自然就放你回教坊。以后你好好听话,娘娘就开心。你要知道,来教坊之前,娘娘还亲口夸你来着。淑苓啊,叔叔一直打算向寿皇进言,请寿皇答应晋封嘉王为太子。你想想看,一旦寿皇答应晋升太子,叔叔的拥立之功自然可以为韩家换来终生富贵。所以淑苓,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听了叔叔的一番话,韩淑苓怔怔的,后来伏案哭泣,肩胛抽搐不已。不知是不情不愿,还是通透明了,谁都揣摩不透。
此番话果然传入了李凤娘的耳朵里,李凤娘听得舒坦,不觉满意而笑。
“果然还是韩渠大人识时务,深知本宫之心啊。”
至此,韩淑苓重新回到了教坊,她又变成了乖巧、聪慧的韩家千金。
只是她的心思无人懂。
——
转眼到了深秋,西风飒飒,黄叶漫卷。
九月十九日是宝陀山观音香会,这片佛门净土分外热闹。宝陀观音寺前,香烟缭绕、人山人海;香云山径,人们一步一跪,顶礼膜拜。(注:“普陀山”宋时称“宝陀山”)
之芸陪同大姐之荧也出现在观音寺前。
这是之荧出嫁之前的最后一次礼佛。下个月她就要嫁做人妇,她祈祷姚家人人安康、百事顺心。
寺内灯烛辉煌,千僧齐拜,诵经声声,显然一场庄严肃穆且盛大的法会正在进行。听说今年寿皇派人降香,寺外的人们虔诚等待,念诵观音佛号,一睹寿皇御笔赐匾。等到法会结束,寺门一阵骚动,人们闪开一条道,之芸姐妹俩正巧站在人群前面。
主持披紫,恭送宫人到了寺外。
宫人面含微笑,感叹道:“宝陀山禅林俊秀,观音法会盛况空前,臣民渡海不绝,香火可是一年比一年旺啊。二十年前受命送香幡供奉,那时山上还住着几百户人家,如今全都迁走了,宝陀山真正成了佛门净土了。”
主持合掌致谢道:“两百多年前,倭国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迎奉观音像乘船回国,途经莲花洋遇到风浪所阻,祷而有应,便在宝陀山结庐供养其像。此后这里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贫僧恳请寿皇允许,携带国书出使倭国(注:古书上称日本叫“倭国”),与之通好,弘扬传法。”
宫人颔首:“常听寿皇也说起出使之事,颇多阻碍。一来北方通使受金国控制,二来海上浪高风急,路途艰险,需慎重考虑再三。”
宫人与主持说话间来到了人群里,与众信徒合掌念诵阿弥陀佛,来到之芸姐妹俩面前,宫人眼睛一亮,笑了。
“原来是之芸姑娘,没想到在宝陀山碰上了。”
之芸睁大眼睛努力回忆,宫人又笑了:“你是想不起我是谁,我可是见到过你。鄙人霍临,寿皇身边的内侍,你曾经差点被赵大人抓起来了,你不记得了?”
之芸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朝霍临施礼。
霍临面色和善,微笑说:“上回还听到楷王殿下说起过你,夸你聪明能干,寿皇说想见见你呢。”
之芸虽知道此事,真自霍临嘴里说出来,依然受宠若惊,她再三致谢。霍临并未与她多言,与主持继续与众人合掌祈福。
众人一阵惊恐的叫声,连皇后李凤娘都吓得霍然而起。
眼看着自己就要滚入大江,韩淑苓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恍惚之际,一只大手攥紧了她的手臂,紧接着,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震如惊雷。
“快抓紧我!”
她蓦地睁开眼睛,羽晖俊朗的面孔出现在眼前。他坚毅的神情和命令般的喊声,让她顿然清醒,她奋力地往上攀爬着。与此同时,随同的侍卫跑过来合力将韩淑苓拉上了岸。
赵扩起先还木木地站着,这回才欢叫了一声。李凤娘惊魂未定,叱了几句,接着吩咐众人赶紧回楼屋换洗去。
年年观潮,百姓中总有弄潮者沉溺江中,而在皇亲贵戚中实为罕见。这次意外险些发生在李凤娘身上,这让她很丢面子。她担心此事若让外人知道,有失皇家颜面,便将此事归咎于侍卫护力不当,每人割了舌头以作惩罚,并训诫众人不得说漏了嘴。众人吓得噤如寒蝉,自然不敢多言。
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后宫教坊如往常依旧。但是在一个人的心中,就像那凶猛激烈的浪潮,再也难以恢复平静。
韩淑苓终日恍恍惚惚,即使读起《女戒》《女训》也变得魂不守舍。八月底的月考下来,女官将考试成绩呈告皇后。
李凤娘阅毕,皱起眉头问:“韩淑苓的成绩,这次考得怎么这般差?”
女官禀道:“奴婢也是奇怪,按理她每次的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
李凤娘思忖,做出宽宏大量的样子,道:“上次观潮差点被浪头卷走,想必惊魂未定,难怪她。你回去多加以开导,月初补考。”
十日之后,女官又来禀告。
“皇后娘娘,韩淑苓像变了个人似的,枉费娘娘一片好心,简直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她这是存心不想考好,还当着众人的面说,嘉王侧妃有何争取,不当也罢。”
闻言,李凤娘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道:“好个不知好歹的贱奴婢!以为是枢密院大人的侄女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根本不将本宫放在眼里!本宫倒要看看,你韩淑苓有几个胆子,敢违抗本宫的懿旨!”
当下吩咐内侍准备步辇,气冲冲前往教坊去了。
听说皇后娘娘亲临教坊,众佳丽纷纷在门口跪拜迎接。李凤娘下了步辇,径直走到韩淑苓的面前。
“给本宫抬起头来。”李凤娘冷冷地命令道。
韩淑苓缓缓抬头,李凤娘盯着这张秀丽的脸,眼中闪过一道阴霾,她挥手就给了韩淑苓一巴掌。接着,夺过女官手里的考卷,啪一记甩在韩淑苓的脸上。众佳丽见此情景,吓得花容失色,俯伏在地不敢动弹。
李凤娘朝着韩淑苓叱道:“什么‘容则秀雅,稚朱颜只’,分明是腹中空空,中看不中用!韩渠大人有你这种侄女,也是他的奇耻大辱!连最起码的考试都这么差,何来本宫需要的德言容功?你还当众辱没嘉王的名声,嫌本宫不够狠是不是?”
韩淑苓忍痛,替自己辩解道:“奴婢考不好,一时心急,说错话了,可确实没有辱没嘉王殿下名声的意思,恳请娘娘原谅奴婢。娘娘若是责罚奴婢,奴婢任凭娘娘处置。”
“责罚?你要本宫怎么罚你?”李凤娘冷冷道。
“将奴婢逐出教坊,永世不得入宫。”
此言一出,别的佳丽心中暗喜,有力的竞争对手少了一个,自然好事一桩。可是,李凤娘听了,愈发的火冒三丈。
“你倒替自己安排妥当了。本宫偏不会让你这么简单的逃过惩罚,本宫会让你长点记性,想当忤逆者,本宫会让你顺心如意。来呀,将韩淑苓关进禁房,每日罚抄《女训》一百遍,直到本宫满意为止!”
韩淑苓就这样被关进了后宫禁房,日夜抄写,几乎不吃不睡。
几天后,韩夫人领命进宫,小心翼翼地进入禁房。一段日子不见,眼前的韩淑苓脸色苍白,眼眶凹陷,身子骨瘦弱得像纸薄的人形。
韩夫人吓了一跳,劝说道:“淑苓,你这是何苦来着?你本知书达理,什么都过目不忘,怎会蠢成这样?韩家好端端的把你送进宫,你自己作践自己,还害苦了你叔叔,赶快向皇后娘娘求饶去,求她饶你这一遭吧。”
韩淑苓只顾奋笔疾书,对婶婶的话充耳不闻。
韩夫人顾不得自己的身份,扑通朝淑苓跪下了,哭道:“常言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婶婶情义薄,你叔叔可是一直当你亲生闺女一般的疼爱。做人总要凭良心,他好容易走到现在的光景,你不念养育之恩,可不要害他呀!”
韩淑苓这才放下笔,面无表情,声音幽幽:“劳您费心,若叔叔来,顺便把我父亲送我的物件拿来吧。”
韩夫人慌里慌急地出了皇宫,韩渠正在家里焦急等待。见到丈夫,韩夫人将淑苓的话复述一番,疑惑道:“她要那个白瓷盏作甚?”
“想必是怀念逝去的亲爹娘了。”韩渠叹道。
翌日,韩渠征得皇后的允许,这才进入后宫禁房探望侄女,一见淑苓的惨状,禁不住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是叔叔对不起你逝去的爹啊。”韩渠自责道。
见到亲叔叔,淑苓手握白瓷盏,眼眶里盈满了泪水,颤声道:“恕淑苓不孝。我若去了,烦请叔叔将淑苓葬在爹娘的坟地旁边,也好与他们团聚。”
韩渠直觉隔墙有耳,便暗地里朝淑苓使了个眼色,劝慰道:“皇后娘娘仁慈宽厚,她这是给你一个教训,断不是要你的小命,你讨饶了,娘娘自然就放你回教坊。以后你好好听话,娘娘就开心。你要知道,来教坊之前,娘娘还亲口夸你来着。淑苓啊,叔叔一直打算向寿皇进言,请寿皇答应晋封嘉王为太子。你想想看,一旦寿皇答应晋升太子,叔叔的拥立之功自然可以为韩家换来终生富贵。所以淑苓,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听了叔叔的一番话,韩淑苓怔怔的,后来伏案哭泣,肩胛抽搐不已。不知是不情不愿,还是通透明了,谁都揣摩不透。
此番话果然传入了李凤娘的耳朵里,李凤娘听得舒坦,不觉满意而笑。
“果然还是韩渠大人识时务,深知本宫之心啊。”
至此,韩淑苓重新回到了教坊,她又变成了乖巧、聪慧的韩家千金。
只是她的心思无人懂。
——
转眼到了深秋,西风飒飒,黄叶漫卷。
九月十九日是宝陀山观音香会,这片佛门净土分外热闹。宝陀观音寺前,香烟缭绕、人山人海;香云山径,人们一步一跪,顶礼膜拜。(注:“普陀山”宋时称“宝陀山”)
之芸陪同大姐之荧也出现在观音寺前。
这是之荧出嫁之前的最后一次礼佛。下个月她就要嫁做人妇,她祈祷姚家人人安康、百事顺心。
寺内灯烛辉煌,千僧齐拜,诵经声声,显然一场庄严肃穆且盛大的法会正在进行。听说今年寿皇派人降香,寺外的人们虔诚等待,念诵观音佛号,一睹寿皇御笔赐匾。等到法会结束,寺门一阵骚动,人们闪开一条道,之芸姐妹俩正巧站在人群前面。
主持披紫,恭送宫人到了寺外。
宫人面含微笑,感叹道:“宝陀山禅林俊秀,观音法会盛况空前,臣民渡海不绝,香火可是一年比一年旺啊。二十年前受命送香幡供奉,那时山上还住着几百户人家,如今全都迁走了,宝陀山真正成了佛门净土了。”
主持合掌致谢道:“两百多年前,倭国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迎奉观音像乘船回国,途经莲花洋遇到风浪所阻,祷而有应,便在宝陀山结庐供养其像。此后这里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贫僧恳请寿皇允许,携带国书出使倭国(注:古书上称日本叫“倭国”),与之通好,弘扬传法。”
宫人颔首:“常听寿皇也说起出使之事,颇多阻碍。一来北方通使受金国控制,二来海上浪高风急,路途艰险,需慎重考虑再三。”
宫人与主持说话间来到了人群里,与众信徒合掌念诵阿弥陀佛,来到之芸姐妹俩面前,宫人眼睛一亮,笑了。
“原来是之芸姑娘,没想到在宝陀山碰上了。”
之芸睁大眼睛努力回忆,宫人又笑了:“你是想不起我是谁,我可是见到过你。鄙人霍临,寿皇身边的内侍,你曾经差点被赵大人抓起来了,你不记得了?”
之芸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朝霍临施礼。
霍临面色和善,微笑说:“上回还听到楷王殿下说起过你,夸你聪明能干,寿皇说想见见你呢。”
之芸虽知道此事,真自霍临嘴里说出来,依然受宠若惊,她再三致谢。霍临并未与她多言,与主持继续与众人合掌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