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辞镜
细细掰扯起来,一切确实都还得追溯到三年前。
—————————
“喂!”
阿意刚从清哥哥那里回来,生怕被师父发现偷懒,正行色匆匆地赶去校场,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冷漠简短的搭讪,百忙之中侧过眸去瞥了一眼。
只见苏影穿着一身黑衣,双手抱肩,慵懒地倚在墙根上,见她瞅过来,懒洋洋地冲她勾勾手:“你!过来!”
阿意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没人,然后才指着自己的鼻尖确认道:“我?”
苏影有点不耐烦:“不是你还能是鬼啊?师父找你有事,别磨磨蹭蹭的!”
“真的假的?”阿意心头嘎嘣一跳,难道师父发现了?
苏影理都不理她,径自抬脚往前走,“不信拉倒。”
阿意气急败坏地在后面扯着嗓子直喊:“哎哎哎,别这么开不起玩笑嘛!哎!你就不能等等我啊。你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了!喂!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啊!”
“……”
“现在,我俩也算有点相熟了吧。这回,你能不能给我透点底啊?师父找我有什么事啊?”
“别套近乎,我俩一点也不熟。”苏影嫌弃地瞥了她一眼,把她自来熟的手从袖子上扯开,“你是不是亏心事做得太多了,怎么师父一找你就唬得面如土色。”
阿意没回答,翻着白眼开始默数自己最近干的“好事”:“违反门禁,丢了佩剑,包庇三师兄看小黄书,私闯禁地,旷课逃学,上课开小差,私会清哥哥……”天哪,简直没有一样是能说得出口的,她羞愤地捂住了自己的脸。
苏影冷冷地道:“现在知道捂脸了,我还以为你不要了呢?”
阿意撒开手,怒目而视:“呸,你才不要脸呢!”
本只是简单的一句反击,却好似戳中了苏影的隐处,他眉尖一挑,眼眸沉沉地压迫着她,阿意心头突跳,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他了。
片刻,苏影自顾自地笑了起来,把玩着秀气的指节,凉凉道:“小丫头片子,仗着牙尖嘴利,也不过只能逞一时口舌之快。”
自己毕竟还有好多把柄落在他手上呢,撕破脸皮也不好,阿意愤愤不平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快步走进了静思阁中,大门沉重地阖上,斩断了身后苏影古水无波的眼神。
“阿意,你来了。”静立在书架旁的的穆远侧过头,温和地朝她微笑。
阿意有些惴惴不安,“是,师父。”
穆远手掌上抬寸许,位于书架顶端的一个长形紫檀木匣轻轻地飘落在他手掌上,穆远递给阿意:“打开吧。”
“是。”
木盒上旋扣着一把花纹繁复的金锁,但锁柄却断了半截,截面平整,似是被人用内力生生拗断的。
木匣将将开启,她甚至还没有看清所装之物为何,就被一阵突盛的莹光刺得睁不开眼,她下意识伸手去格挡,却被穆远制止了,“阿意,你好好看看,觉得这把剑如何?”
阿意只得双手接过,细细端详,半透明的剑脊上蜿蜒着大朵栩栩如生的花蕾和宛转缠绵的细长藤蔓,肆意流淌在冰清玉莹的剑从上。
她伸出手,碍于其锋利程度,只是在剑腊处轻轻一捻,清凉似水的触感让她惊叹不已:“哇,师父,这口剑堪称剑中极品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古怪的剑呢。”
“这是几名极负盛名的铸剑师耗费数十年心血雕琢而成的辞镜剑,极锋极锐,吹毛立断,你若喜欢,我便把它传给你。”
阿意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别啊,师父,我现在这个水平,万没有资格使用这等宝物,这实在是对宝物的一种亵渎啊。”
“拿着吧。”穆远柔声道:“我听你三师兄说,你近日来丢了随身佩剑?”
“又是这个大嘴巴!”阿意好气又好笑,恭敬地垂下了头,“是的,师父。”
穆远叹道:“你这个性子啊,毛毛躁躁的,不好。这样,我才更要把辞镜剑交予你啊。”
“为什么?”
“愈是珍贵的东西,你才愈是会去重视,会去珍惜。我正好可以用这把剑来治治你这粗枝大叶的性子,不是么?”
阿意哑口无言,穆远摸摸她的头,继续道:“你的确是最适合做它主人的人,这是你阿娘当年行走江湖时随身携带着的佩剑,传给你,无可厚非。”
阿意张大了嘴,嚷嚷道“这是阿娘的剑?那师父这就更使不得了,万一哪天,我又把这剑弄丢了,那这就不是造孽这么简单了,这是作死啊!”
穆远被她紧张的神情逗笑了,“这你不用太担心,宝物都是认主的,一旦它认了你,就算隔着十万八千里,你们也能互相感应,丢不了的。”
“那怎么才能让它认我啊?”
“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穆远并未细说,只是叹了口气,伸出大手摩挲着阿意的脑袋,“阿意,我希望你能用它来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让自己后悔。”
阿意好奇道:“我还以为,师父会叮嘱我用这把剑除恶扬善,匡扶正义,替天行道呢。”
穆远笑道:“我相信你心中自有一杆秤,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都应当有自己的计较,若把他人的意愿强加于你,反倒不好。”
沉吟了片刻,穆远又道:“阿意,你拜入虚妄门下已两年有余了,现在又有了称手的兵器,我想也是时候放你下山历练一二了。两日后,非明和风厘会出发前往平安津寻访近日来被百姓奉若神明的“镜公子”,你也跟着去见识见识,权当积累经验了。”
他瞅了阿意一眼,又道:“顺便,你也好好看着他们两个一点,这两人天生气场不合,放到一起立马怼上眼,他们上次不是被你弄怕了么……”
“师父!您快别挖苦徒儿了,怪不好意思的。”阿意娇嗔道。
穆远畅快地笑了起来:“好吧,今天找你来要说的也就这两件事,你回去后就好好收拾收拾行李吧,晚上早些休息。此次任务虽算不上危机四伏,但仍是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有些事若做不到切莫逞强,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阿意毕恭毕敬地道:“师父您就放心吧,阿意一定谨遵教诲。”
走出静思阁大门的时候,苏影还候在一旁,酷酷地倚在墙根处,紧闭着一双眼,明明听到了阿意的脚步,他的眼皮仍是纹丝不动,连睁都不睁一下。
跟只蝙蝠似的,还是一只讨人厌的蝙蝠,阿意恶毒地想,然后心情果然好了很多,朝他剜了个白眼,扬头蹦跳着离开了。
刚走到浮生居门口,就看到一个紫色的身影如一道龙卷风般逃窜了出来,阿意忍不住虚心膜拜:“哎哟,不愧是我们勤奋学习爱读书的三师兄,连身法都进展得如此神速。就是不知您老这么风风火火,可是要继续去温书啊?”
梓言幸灾乐祸地道:“小师弟,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要是进去了,就是想再神气活现也难啊,啧啧啧。”
“能有什么事啊?”阿意表示不信,一只脚刚探进院子,就听到非明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风厘!我警告你!你要是再敢针对我的衣服发表什么狗屁真知灼见,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扔到茅厕去,熏你个三天三夜的,看是你的嘴巴臭,还是茅厕臭!”
“呦呵,我们的二师兄脾气可真是大啊,连句实话都听不得了吗?”
紧接着,就是一通“噼里啪啦”的砸桌摔椅,贴身肉搏之声。
阿意眉头一跳,忙不迭地缩回了踏出去的那只脚,心中忧思万千。接下来的几天她都要和这俩八字不合的二货待在一起,让她死了算了,师父他老人家一定是故意整她的,如果不是,她就把自己脑袋薅下来当球踢!她发誓!
下山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了。
本来啊为了方便行事,说好三个人着便服在校场见的,阿意倒是老老实实地穿着一身浅色的粗布衣衫就去接头了,结果在看到他俩的时候,差点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奔回去抱住师父的大腿跪求他老人家收回成命了。
风厘仍旧是穿一身白,可别人穿白最起码很低调吧,你这一身白的发光发亮,扔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瞅到你,这他妈算低调么?
还有她欠抽的二师兄非明,天哪,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才算贴切,头戴束发嵌玉鎏金冠,穿一件金丝掐线大红箭袖,颈上挂着一块串着金丝带的翠色璎珞,和白得扎眼的风厘站在一起,画面简直是美得没眼看,基本该有的颜色都有了,是要去唱戏还是咋地!
“二师兄,你,你这是……”
非明抢着道:“是不是特别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阿意歪了歪头,神色复杂:“呃,怎么说呢,有些浮夸,有些矫情,反正挺难看的。”刚说完,她就蹿到了风厘背后,风厘像老母鸡一样伸手护住了她,脸上一副十分苟同的神色,“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非明受了打击,一下狂躁起来:“你们俩一个鼻孔出气,真是气死我了!下山!”
好不容易成功下了山,结果刚刚进城,三人立马又有了分歧。一个说自己一路风尘仆仆,非要找间客栈沐浴焚香;一个性子最急,恨不得立刻就杀到明净寺去把事情查个底朝天;还有一个则表示谁都不想掺和,你们爱咋地咋地。
最后结果也非常令人满意,一拍三散,分头行事。
看着风厘一尘不染的背影,阿意心下窃喜:今晚房间的舒适整洁度可算有保证了,怕就怕非明把房间里弄得太干净,到时候让我们连落个脚都心有余悸。
路边的馄饨摊一直飘着香勾引她,阿意不由自主地嗅着香味就过去了,偏生兜里一分钱没有,只能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大娘,打扰了,我想向你打听一下近日里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镜公子”一事。”
那大娘看她的眼睛都快掉锅里了,了然一笑,用一柄竹制的大漏勺抄起一勺小馄饨,还特意撒上了一把绿油油的葱花,递到阿意面前:“小伙子长得真俊啊,这碗就算大娘送你的,你一边吃,一边听我慢慢讲,怎么样?”
“那就谢谢大娘了。”阿意也不客气,衣襟下摆一掀,坐下来就大快朵颐。
“嘶—好烫。”吃得太急了,阿意连忙张开嘴倒吸凉气,五官皱成了一团。
“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大娘笑呵呵地道:“话说这“镜公子”真的是神的很哪,他不过是一个月前才刚刚来到平安津,然而现在只要是提起他的名讳,城中无论妇孺老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落脚的那座明净寺啊,更是香火不断,俨然已经成了方圆百里之内最为繁盛的寺庙了。”
阿意咬了一口馄饨皮,含含糊糊地说:“这么有名?那他究竟神在哪里了?”
“人们都说这“镜公子”啊,心中仿佛悬有一面明镜,任何人到了他的面前,都是完全透明的,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的过去,甚至是你的将来,就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多少人为当面聆听她的教诲,不惜一掷千金,但“镜公子”立有规矩,每旬夜只见一次客,且客人选拔的要求也着实古怪得很,他们需要向“镜公子”奉上能表达他们心意的物什,“镜公子”会从奉上的物什之中择一件他觉得合眼缘的,其主人将会获得一次向他问卜的机会。”
“也就是说……”阿意喝了口汤,咬着舌头慢悠悠地道:“迄今为止,只有三位贵客享受到了此等殊荣?那他们送的都是些什么呀?”
大娘又给她添了一勺馄饨:“不知道,只知道这“镜公子”的眼光也是刁钻的很,今儿看中的东西,明儿就讨厌得跟什么似的,我们哪有这能耐猜中他心中所想啊,横竖只有他研究我们的份儿罢了。”
阿意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打了个饱嗝,又问道:“那这个“镜公子”长什么样子啊?”
大娘一愣,答不上来了,邻桌的几个食客放下了筷子,神神秘秘地道:“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镜公子”的真实样貌,每一个客人和他面对面问卜时,都跟照镜子一样,他会依据客人的体态样貌,幻化成他们的样子。”
“啧啧啧,那感觉,真是说不出的诡异啊。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人,用你的唇舌告知你未来的命途。噫——”他们身子抖了几抖,再也说不下去。
阿意一想,也附和地抖了抖:“是有点恐怖呢。”
话音未落,一声熟悉的尖啸自西南方向纵空而来,她抬头看了一眼,脸容一肃,握着辞镜剑豁然站起:“请问这西南郊是……”
“你不知道么?那里就是明净寺坐落的地方啊。”一个食客讶然道。
那是虚妄门弟子用来联络的信号弹,从明净寺的方向发出,而小师兄应该还在客栈打扫。糟糕,莫非是二师兄出事了?来不及多想,阿意连忙施展开轻功,纵身奔向了明净寺。
奇怪的是,今儿的西南郊却并不像大娘所说的那样香火鼎盛,相反,倒是出人意料的一片清冷,阿意觉得不大对劲,但又担心非明的安危,不得已,只好抽出了手中的辞镜剑,小心翼翼地跨入了山门。
大殿之上,有一位眉目疏朗的中年男子跪坐在黄色的蒲团上,眼睫低垂,边捋着念珠,边低声诵经。
一个白衣少年立在他身侧,语声冰冷:“这是最后一次。”
听到了阿意细碎的脚步声,他回过头,眼眸浅浅地望了她一眼,神色在一瞬间泯于平静:“你是谁?你怎么进来的?”
“啊?”阿意也是一头雾水,愣了一会才道,“呃,我就这么进来的啊。”
白衣少年:“……”
寺外,斑驳树影下,有一个着玄衣的少年负手静站着,阴沉的视线紧盯着牌匾上“明净寺”三个大字,久久不曾移开。一个绯色的身影飞速地掠到他身旁跪下,恭敬地唤道:“少主。”
那玄衣少年摩挲着右手的小指骨节,缓缓开口:“事情可曾都安排妥当了?”
“是的,少主。”
那少年眯起眼,眺望了一眼大殿之上,终于勾起了唇角:“很好。”
—————————
“喂!”
阿意刚从清哥哥那里回来,生怕被师父发现偷懒,正行色匆匆地赶去校场,突然听到这么一声冷漠简短的搭讪,百忙之中侧过眸去瞥了一眼。
只见苏影穿着一身黑衣,双手抱肩,慵懒地倚在墙根上,见她瞅过来,懒洋洋地冲她勾勾手:“你!过来!”
阿意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没人,然后才指着自己的鼻尖确认道:“我?”
苏影有点不耐烦:“不是你还能是鬼啊?师父找你有事,别磨磨蹭蹭的!”
“真的假的?”阿意心头嘎嘣一跳,难道师父发现了?
苏影理都不理她,径自抬脚往前走,“不信拉倒。”
阿意气急败坏地在后面扯着嗓子直喊:“哎哎哎,别这么开不起玩笑嘛!哎!你就不能等等我啊。你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了!喂!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啊!”
“……”
“现在,我俩也算有点相熟了吧。这回,你能不能给我透点底啊?师父找我有什么事啊?”
“别套近乎,我俩一点也不熟。”苏影嫌弃地瞥了她一眼,把她自来熟的手从袖子上扯开,“你是不是亏心事做得太多了,怎么师父一找你就唬得面如土色。”
阿意没回答,翻着白眼开始默数自己最近干的“好事”:“违反门禁,丢了佩剑,包庇三师兄看小黄书,私闯禁地,旷课逃学,上课开小差,私会清哥哥……”天哪,简直没有一样是能说得出口的,她羞愤地捂住了自己的脸。
苏影冷冷地道:“现在知道捂脸了,我还以为你不要了呢?”
阿意撒开手,怒目而视:“呸,你才不要脸呢!”
本只是简单的一句反击,却好似戳中了苏影的隐处,他眉尖一挑,眼眸沉沉地压迫着她,阿意心头突跳,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他了。
片刻,苏影自顾自地笑了起来,把玩着秀气的指节,凉凉道:“小丫头片子,仗着牙尖嘴利,也不过只能逞一时口舌之快。”
自己毕竟还有好多把柄落在他手上呢,撕破脸皮也不好,阿意愤愤不平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快步走进了静思阁中,大门沉重地阖上,斩断了身后苏影古水无波的眼神。
“阿意,你来了。”静立在书架旁的的穆远侧过头,温和地朝她微笑。
阿意有些惴惴不安,“是,师父。”
穆远手掌上抬寸许,位于书架顶端的一个长形紫檀木匣轻轻地飘落在他手掌上,穆远递给阿意:“打开吧。”
“是。”
木盒上旋扣着一把花纹繁复的金锁,但锁柄却断了半截,截面平整,似是被人用内力生生拗断的。
木匣将将开启,她甚至还没有看清所装之物为何,就被一阵突盛的莹光刺得睁不开眼,她下意识伸手去格挡,却被穆远制止了,“阿意,你好好看看,觉得这把剑如何?”
阿意只得双手接过,细细端详,半透明的剑脊上蜿蜒着大朵栩栩如生的花蕾和宛转缠绵的细长藤蔓,肆意流淌在冰清玉莹的剑从上。
她伸出手,碍于其锋利程度,只是在剑腊处轻轻一捻,清凉似水的触感让她惊叹不已:“哇,师父,这口剑堪称剑中极品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古怪的剑呢。”
“这是几名极负盛名的铸剑师耗费数十年心血雕琢而成的辞镜剑,极锋极锐,吹毛立断,你若喜欢,我便把它传给你。”
阿意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别啊,师父,我现在这个水平,万没有资格使用这等宝物,这实在是对宝物的一种亵渎啊。”
“拿着吧。”穆远柔声道:“我听你三师兄说,你近日来丢了随身佩剑?”
“又是这个大嘴巴!”阿意好气又好笑,恭敬地垂下了头,“是的,师父。”
穆远叹道:“你这个性子啊,毛毛躁躁的,不好。这样,我才更要把辞镜剑交予你啊。”
“为什么?”
“愈是珍贵的东西,你才愈是会去重视,会去珍惜。我正好可以用这把剑来治治你这粗枝大叶的性子,不是么?”
阿意哑口无言,穆远摸摸她的头,继续道:“你的确是最适合做它主人的人,这是你阿娘当年行走江湖时随身携带着的佩剑,传给你,无可厚非。”
阿意张大了嘴,嚷嚷道“这是阿娘的剑?那师父这就更使不得了,万一哪天,我又把这剑弄丢了,那这就不是造孽这么简单了,这是作死啊!”
穆远被她紧张的神情逗笑了,“这你不用太担心,宝物都是认主的,一旦它认了你,就算隔着十万八千里,你们也能互相感应,丢不了的。”
“那怎么才能让它认我啊?”
“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穆远并未细说,只是叹了口气,伸出大手摩挲着阿意的脑袋,“阿意,我希望你能用它来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要让自己后悔。”
阿意好奇道:“我还以为,师父会叮嘱我用这把剑除恶扬善,匡扶正义,替天行道呢。”
穆远笑道:“我相信你心中自有一杆秤,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都应当有自己的计较,若把他人的意愿强加于你,反倒不好。”
沉吟了片刻,穆远又道:“阿意,你拜入虚妄门下已两年有余了,现在又有了称手的兵器,我想也是时候放你下山历练一二了。两日后,非明和风厘会出发前往平安津寻访近日来被百姓奉若神明的“镜公子”,你也跟着去见识见识,权当积累经验了。”
他瞅了阿意一眼,又道:“顺便,你也好好看着他们两个一点,这两人天生气场不合,放到一起立马怼上眼,他们上次不是被你弄怕了么……”
“师父!您快别挖苦徒儿了,怪不好意思的。”阿意娇嗔道。
穆远畅快地笑了起来:“好吧,今天找你来要说的也就这两件事,你回去后就好好收拾收拾行李吧,晚上早些休息。此次任务虽算不上危机四伏,但仍是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有些事若做不到切莫逞强,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阿意毕恭毕敬地道:“师父您就放心吧,阿意一定谨遵教诲。”
走出静思阁大门的时候,苏影还候在一旁,酷酷地倚在墙根处,紧闭着一双眼,明明听到了阿意的脚步,他的眼皮仍是纹丝不动,连睁都不睁一下。
跟只蝙蝠似的,还是一只讨人厌的蝙蝠,阿意恶毒地想,然后心情果然好了很多,朝他剜了个白眼,扬头蹦跳着离开了。
刚走到浮生居门口,就看到一个紫色的身影如一道龙卷风般逃窜了出来,阿意忍不住虚心膜拜:“哎哟,不愧是我们勤奋学习爱读书的三师兄,连身法都进展得如此神速。就是不知您老这么风风火火,可是要继续去温书啊?”
梓言幸灾乐祸地道:“小师弟,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要是进去了,就是想再神气活现也难啊,啧啧啧。”
“能有什么事啊?”阿意表示不信,一只脚刚探进院子,就听到非明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风厘!我警告你!你要是再敢针对我的衣服发表什么狗屁真知灼见,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扔到茅厕去,熏你个三天三夜的,看是你的嘴巴臭,还是茅厕臭!”
“呦呵,我们的二师兄脾气可真是大啊,连句实话都听不得了吗?”
紧接着,就是一通“噼里啪啦”的砸桌摔椅,贴身肉搏之声。
阿意眉头一跳,忙不迭地缩回了踏出去的那只脚,心中忧思万千。接下来的几天她都要和这俩八字不合的二货待在一起,让她死了算了,师父他老人家一定是故意整她的,如果不是,她就把自己脑袋薅下来当球踢!她发誓!
下山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了。
本来啊为了方便行事,说好三个人着便服在校场见的,阿意倒是老老实实地穿着一身浅色的粗布衣衫就去接头了,结果在看到他俩的时候,差点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奔回去抱住师父的大腿跪求他老人家收回成命了。
风厘仍旧是穿一身白,可别人穿白最起码很低调吧,你这一身白的发光发亮,扔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瞅到你,这他妈算低调么?
还有她欠抽的二师兄非明,天哪,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才算贴切,头戴束发嵌玉鎏金冠,穿一件金丝掐线大红箭袖,颈上挂着一块串着金丝带的翠色璎珞,和白得扎眼的风厘站在一起,画面简直是美得没眼看,基本该有的颜色都有了,是要去唱戏还是咋地!
“二师兄,你,你这是……”
非明抢着道:“是不是特别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阿意歪了歪头,神色复杂:“呃,怎么说呢,有些浮夸,有些矫情,反正挺难看的。”刚说完,她就蹿到了风厘背后,风厘像老母鸡一样伸手护住了她,脸上一副十分苟同的神色,“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非明受了打击,一下狂躁起来:“你们俩一个鼻孔出气,真是气死我了!下山!”
好不容易成功下了山,结果刚刚进城,三人立马又有了分歧。一个说自己一路风尘仆仆,非要找间客栈沐浴焚香;一个性子最急,恨不得立刻就杀到明净寺去把事情查个底朝天;还有一个则表示谁都不想掺和,你们爱咋地咋地。
最后结果也非常令人满意,一拍三散,分头行事。
看着风厘一尘不染的背影,阿意心下窃喜:今晚房间的舒适整洁度可算有保证了,怕就怕非明把房间里弄得太干净,到时候让我们连落个脚都心有余悸。
路边的馄饨摊一直飘着香勾引她,阿意不由自主地嗅着香味就过去了,偏生兜里一分钱没有,只能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大娘,打扰了,我想向你打听一下近日里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镜公子”一事。”
那大娘看她的眼睛都快掉锅里了,了然一笑,用一柄竹制的大漏勺抄起一勺小馄饨,还特意撒上了一把绿油油的葱花,递到阿意面前:“小伙子长得真俊啊,这碗就算大娘送你的,你一边吃,一边听我慢慢讲,怎么样?”
“那就谢谢大娘了。”阿意也不客气,衣襟下摆一掀,坐下来就大快朵颐。
“嘶—好烫。”吃得太急了,阿意连忙张开嘴倒吸凉气,五官皱成了一团。
“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大娘笑呵呵地道:“话说这“镜公子”真的是神的很哪,他不过是一个月前才刚刚来到平安津,然而现在只要是提起他的名讳,城中无论妇孺老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落脚的那座明净寺啊,更是香火不断,俨然已经成了方圆百里之内最为繁盛的寺庙了。”
阿意咬了一口馄饨皮,含含糊糊地说:“这么有名?那他究竟神在哪里了?”
“人们都说这“镜公子”啊,心中仿佛悬有一面明镜,任何人到了他的面前,都是完全透明的,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的过去,甚至是你的将来,就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多少人为当面聆听她的教诲,不惜一掷千金,但“镜公子”立有规矩,每旬夜只见一次客,且客人选拔的要求也着实古怪得很,他们需要向“镜公子”奉上能表达他们心意的物什,“镜公子”会从奉上的物什之中择一件他觉得合眼缘的,其主人将会获得一次向他问卜的机会。”
“也就是说……”阿意喝了口汤,咬着舌头慢悠悠地道:“迄今为止,只有三位贵客享受到了此等殊荣?那他们送的都是些什么呀?”
大娘又给她添了一勺馄饨:“不知道,只知道这“镜公子”的眼光也是刁钻的很,今儿看中的东西,明儿就讨厌得跟什么似的,我们哪有这能耐猜中他心中所想啊,横竖只有他研究我们的份儿罢了。”
阿意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打了个饱嗝,又问道:“那这个“镜公子”长什么样子啊?”
大娘一愣,答不上来了,邻桌的几个食客放下了筷子,神神秘秘地道:“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镜公子”的真实样貌,每一个客人和他面对面问卜时,都跟照镜子一样,他会依据客人的体态样貌,幻化成他们的样子。”
“啧啧啧,那感觉,真是说不出的诡异啊。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人,用你的唇舌告知你未来的命途。噫——”他们身子抖了几抖,再也说不下去。
阿意一想,也附和地抖了抖:“是有点恐怖呢。”
话音未落,一声熟悉的尖啸自西南方向纵空而来,她抬头看了一眼,脸容一肃,握着辞镜剑豁然站起:“请问这西南郊是……”
“你不知道么?那里就是明净寺坐落的地方啊。”一个食客讶然道。
那是虚妄门弟子用来联络的信号弹,从明净寺的方向发出,而小师兄应该还在客栈打扫。糟糕,莫非是二师兄出事了?来不及多想,阿意连忙施展开轻功,纵身奔向了明净寺。
奇怪的是,今儿的西南郊却并不像大娘所说的那样香火鼎盛,相反,倒是出人意料的一片清冷,阿意觉得不大对劲,但又担心非明的安危,不得已,只好抽出了手中的辞镜剑,小心翼翼地跨入了山门。
大殿之上,有一位眉目疏朗的中年男子跪坐在黄色的蒲团上,眼睫低垂,边捋着念珠,边低声诵经。
一个白衣少年立在他身侧,语声冰冷:“这是最后一次。”
听到了阿意细碎的脚步声,他回过头,眼眸浅浅地望了她一眼,神色在一瞬间泯于平静:“你是谁?你怎么进来的?”
“啊?”阿意也是一头雾水,愣了一会才道,“呃,我就这么进来的啊。”
白衣少年:“……”
寺外,斑驳树影下,有一个着玄衣的少年负手静站着,阴沉的视线紧盯着牌匾上“明净寺”三个大字,久久不曾移开。一个绯色的身影飞速地掠到他身旁跪下,恭敬地唤道:“少主。”
那玄衣少年摩挲着右手的小指骨节,缓缓开口:“事情可曾都安排妥当了?”
“是的,少主。”
那少年眯起眼,眺望了一眼大殿之上,终于勾起了唇角:“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