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浪漫青春 > 以你以我以陶陶
第43章 像看见鬼一样
    四点的微风徐徐,吹动着满架的树叶像白子雯一样抖擞起来,惹来架下的少年笑得蹲到了地上:“白子雯你太傻了哈哈哈哈,你知道你有多好笑吗哈哈哈哈!”

    “你知道你笑的有多像隔壁那条狗吗?”

    白子雯拍拍衣服进了客厅,小院里的日照过于充足,她觉得自己已经快被烤熟了:“卢洋我发现你特别喜欢幸灾乐祸,我要是再跟你玩,我就发誓选理科!”

    “好啊,那刚好让我多了一个嘲笑你的理由。”

    “……”

    珠帘碰撞的声音轻巧灵动,两人一前一后进屋关门,打开电视吹空调。

    游闲,成了这个暑假的代名词。

    卢洋奶奶家的东西除了电器以外都有一股子“早期”作风,尤其是那个大竹椅,白子雯躺进去就不想起来。

    “唉……真不想开学啊,你奶奶家比学校好玩。你真的选理科啊?”

    “选啊,喜欢这种?”

    “嗯,多实在啊,感觉饭都更好吃了。”

    卢洋笑:“真有意思,你还知道实在这词?”

    “你奶奶还夸我洋气呢,这不是刚好对应嘛?你太烦人了,能不能管住你的嘴。”

    “……ok,中考作文拿满分的人别跟我拽了,知道您厉害!以为我愿意说啊,我这嘴有多矜贵呢,那天做梦有人给我嘴镶了金,一个字一百!”

    白子雯瞪他:“神经。”

    卢洋垫手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看《武林外传》,边听边跟着念台词,背的可以说是滚瓜烂熟,白子雯以前问他看过多少遍,他说也就是小六十多遍,算是资深“腐竹”。

    她问腐竹是什么意思?他说是武迷。

    “老白同志,我还是建议你选理。你想啊,理科生很多都是文科白痴,不是那么多人都擅长语文的,你去理科班,能算优势了。”

    白子雯用脚踢他翘在扶手上的二郎腿:“我不是老白。”

    “好的,小白同志。”

    “我不要,我物理化学还不够糟蹋我那点优势的,我喜欢历史,我就选文科。”

    卢洋没再说话,他算是比较了解白子雯的,自己认定好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谁去改变,属于越说越别的那种,好像听别人的能让她觉得丢了多大人似的自尊心超强。

    白子雯盯着电视没一会沙发上那位就彻底没音了,卢洋睡着的样子别提有多乖,好像狼狗睡成了。

    一到这时候,她就捣乱。

    白子雯跳下椅子去拽他的头发,解开自己麻花辫子后的一个小号橡皮圈给他扎了个冲天揪。

    卢洋一睁眼,对上她错愕的脸笑了:“我一就偷看我是什么毛病?”

    白子雯动作僵住,然后又笑了:“你额头上冒了痘痘哎。”

    “……”

    卢洋屁股旋了个圈坐起身来:“哎?你爸还在固定给你打钱吗?”

    “有啊。”

    “你看我说吧,你爸就算再生气再失望也还是你爸。我觉得这事你做的没错,又不是去了上海就一定能好好学习,但不去就一定可以让你妈不闹心不难受,对吧?我可了解你妈那种性格了,表面要强其实内心很脆弱的。以前汪艺就这样,但她跟你妈不一样的是你妈不说她爱说,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占上风,给人烦的。”

    “汪艺?”白子雯夸张的掏了掏耳朵:“你说谁?”

    “汪……汪艺啊……”卢洋干笑两声,看着白子雯的脸色:“其实我早就想说来着,你妈跟汪艺性格贼像,我之前有段时间看见汪艺跟看见鬼一样。”

    “什么?你看见我妈像看见鬼一样?”

    “我没这么说。”

    “好啊,我回家告诉我妈,说卢洋看见她像看见鬼一样。”

    “……别别别,我不说了不还不行吗……”

    白子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着实有点吓人,卢洋缩了缩脖子,扭头看电视。

    孙皓天提着快化的雪糕掀开门帘进来,坐在白子雯旁边的沙发扶手上嗦着自己雪糕棍:“喏,你们俩要的旺旺碎冰冰。”

    “你特么化成水了才回来。”卢洋一把夺过来,起身出门去了厨房,把袋子塞进冰柜里,又端了一大罐他奶奶炸好的西瓜汁,三个人喝着乐

    有时蹲在墙角的水池边上看小草,有时翻墙到隔壁的院墙上偷摘无花果,或躺在平房的席子上看他爷爷种大葱,或把彩色的鸡毛毽子踢到二楼的瓦片上……这大概是最后一个清闲的暑假,白子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陪卢洋在奶奶家的小院里度过,孙皓天只有在没有补习班的时候过来和他俩成立傻缺三人组。

    “白子雯你是采花贼吗?”

    卢洋拿着棒球帽站在院门外看白子雯摘他爷爷花盆里的金光菊,一朵两朵三四朵:“你赶紧给我快点!”

    “哎呀……以后这里就不来了嘛,我拿回去做标本呢。”

    “搬迁还早呢,今年冬天还能过来堆个雪人。”

    “我不管。”

    “……”卢洋着急,先走了:“你快点啊,我上那边拐角的公共厕所拉个屎,别走远了。”

    白子雯已经插了里头的门栓,关上了小门:“……你烦不烦?”

    总之和卢洋的每一天都过着自寻烦恼的零零碎碎,却一点都不无聊,就这么一直挨到开学,在的人走了,没有的人来了。

    高中算是人生的第一个小分水岭,在空有满腔斑斓情感却略显无知的年少时期里,“分和”的概念体验尚有些稚嫩,“见识”的层面才正被逐步打开。

    整个班里不再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熟脸,不再能遇见回家一道的同学,开始有了小范围内的方言存在,也开始能看见更多的歪瓜裂枣,有了住校还是走读的烦恼,当然也有了去动漫社还是手工社的选择困难症……

    “怎么办?”她问。

    他说:“你跟我进网球社不就行了,省得还得分开走,我最烦等人,尤其是等你,本来就爱磨叽,你再弄一手工,我还活不活了。”

    “你嘴巴给我闭上吧,唠叨鬼。”

    卢洋好笑了:“我唠叨?”

    “昂。”

    “行行,你爱去哪去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