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铁瓷
这一觉睡得是昏天黑地,苏染完全无法控制自己醒来。
还真是年纪大了,多喝点酒就立即接到了身体的警告。如果不是杜晓晓跑来,使劲儿把她从床上拽起来,大傻那个机器人估计喊到音响烧了她都没办法起床。
苏染坐在床上,揉着还在疼的脑袋,一肚子后悔,干嘛要给杜晓晓自家房门的密码,让她可以肆无忌惮地进出。
“麻利儿的起来吧你,大好的天气窝在床上。”杜晓晓一边把带来的早餐摆在桌上,一边絮叨,“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跟刚出来工作的小姑娘似的,拼什么酒啊?还有那个卓越云也是的,事儿都过去五六年了,还记仇呐!个大老爷们儿的,咋那么小气呢!”
杜晓晓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妞儿,一口京腔儿嘎嘣脆,再加上那地道的身段、表情、手势,趣味性十足,赶走了苏染不少的困意。
苏染起床气还没消,不耐烦地从床上下来,凑到桌边瞅瞅,“怎么又是豆汁儿啊?我就不乐意吃这个。再说了,这都快中午了,我喝什么豆汁啊?”
“您甭不待见!”杜晓晓把她往餐桌边一摁,“这可是好东西!你昨儿喝醉了,吐了不少吧?这豆汁儿对胃好,比那什么牛奶豆浆之类的好多了!你不想吃?那你吃我这个吧?”
苏染瞅了一眼,杜晓晓打开的饭盒里装全是生素菜,连沙拉酱都没放。她顿时嫌弃地道:“我还是豆汁吧。我怎么觉得,你是怕我吐得不够多啊?”
苏染虽然嘴上嫌弃,但还是乖乖地舀了一勺豆汁放进嘴里,北漂这么多年,虽然还是不怎么喜欢豆汁,却也跟个北京人似的,能面无表情地喝下去,还得要就着焦圈。
果然,几口豆汁入腹,方才还有些泛酸的胃舒服了不少。
杜晓晓陪着她吃饭,“你还好意思说,一见你这样儿我就搓火儿!多大个人了,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秦阿姨呢?怎么没来?”
“今儿周末她休息,”苏染擦了擦嘴角,她这没洗脸就吃饭的邋遢形象,也就杜晓晓能看到。
“你呢?今儿没通告啊?”
“昨儿个才拍完了两家女装,其中还有一汉服的,累死我了。所以我给自己放放假,先休息几天。”
“你丫就懒吧!”苏染叹了口气,扫了一眼杜晓晓,很是无奈。
这一人有一人的活法,杜晓晓就是那种做事儿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只要稍微费劲儿一点,她就不想做了。读书没读好,工作三天两头的换,实在是很受苏染的嫌弃。
之前她在淘宝上开了个服装店,但自己懒得搭理,扔给了别人管着,一个月也就几千块收入还不够她零花的。她性子懒散,不爱管理也不爱算账,后来干脆就利用自己的优质先天条件,当了网模,一个月一两万收入。
去年通过苏染认识了个艺人经纪人,平时除了拍拍平面广告,也偶尔去小剧组串一下场子,倒也能自给自足。
按理说,她和苏染,从圈子到性子,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可却偏偏成了铁闺蜜,也是缘分使然。
算起来,两人相识到现在也刚刚好六年了。
六年前,杜晓晓闲着无聊跟一塑料姐妹花去英国自由行。做攻略查路线订酒店,全是杜晓晓的事儿。结果那姑娘还嫌弃她这儿也没弄好,那也没弄好,杜晓晓暴脾气上来和她斗了几句嘴,赌气从酒店里出来,才发现自己兑的英镑花得差不多了。
大半夜的找不到银行柜机,语言又不通,当时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用手机支付,她又不想回头去找人家,只得拖着行李在街上晃悠。
正巧遇见了同样拖着行李在街上晃悠的苏染,难得遇见华人妹纸,杜晓晓立即抓着苏染聊了起来。这一聊就发现,两人身上的钱凑一凑,还可以找个小旅馆对付一宿,两姑娘一拍即合,凑钱住了一夜,就这么认识了。
杜晓晓很佩服苏染这种独立又能干的学霸,有事儿没事儿就在微信上找她聊天。苏染一个人在国外也寂寞,有些心事也不好给家里说,干脆就告诉了杜晓晓。
就这样,彼此的秘密交换多了,底儿也都透了,两人也就越来越铁瓷了。
刚吃完饭,苏染手机就响起来了,是何瑶。
“喂?”
“苏总,你醒了吗?刚刚樊设计师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去看场地?”
“樊奕?他签约了?”
“……”何瑶沉默了一下,“你不记得了?也是,昨天喝了那么多。你昨天当场就逼着人家签字了的。”
苏染揉揉头,她昨儿真是喝多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忘记了。
“行吧,不管怎么样,他签了就好。为了避免红石那帮人钻空子,咱们得快刀斩乱麻。这样,你给他约下午两点,然后让袁圆把他准备的参展作品都带上,一起拿到红石艺术馆去。”
“嗯,好。”
挂了电话,苏染就感觉到一股冷意,抬眸就看到了杜晓晓一脸怨妇表情。
“干嘛?”
“人家好不容易有空,你不陪人家去逛街嘛?”杜晓晓拉着苏染的手撒娇。
“有空不好好在家睡觉休息,逛什么街啊。再说了,你还缺衣服吗?每天接那么多广告,试那么多衣服,还用着逛?”
“那……人家不买衣服买点护肤品什么的不好吗?”
“好啊,你自己去。”苏染说罢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大傻!”
“主人,我在。”大傻摇摇晃晃地凑到苏染边上。
“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好的主人。今天气温为摄氏15度到22度,阴转多云……”
看着苏染自顾自地走向卫生间洗漱,杜晓晓气得快要抓狂!
“臭苏染,苏臭染!你给我记好了,以后别叫我陪你逛街!”
苏染听言,从洗手间伸头出来,含着牙刷回答,“我才懒得逛街,有网购多方便。”
“你!”杜晓晓气得抓起沙发上的抱枕朝她扔过去,苏染闪都没闪,抱枕砸在墙上弹了一下,落在地上。
“还是这么没准头。”
苏染继续刷牙,徒留杜晓晓一个人生气。
等苏染梳洗干净换好衣服准备出门的时候,杜晓晓还在生气,见她这样,苏染只好放低姿态过来哄她。
“你一会儿打算干嘛?”
“还能干嘛?”杜晓晓翻了个白眼,“按你说的办呗,回家睡觉休息!”
“你要没事儿呢?干脆就跟我一起去红石吧?”苏染凑在她边上,笑眯眯地说。
“你忙工作,我去干嘛?”杜晓晓翻了个白眼。
“去接受艺术的熏陶啊。”苏染笑,“你不是天天说自己没文化要提高吗?这不正好是机会?”
“哼!”杜晓晓傲娇地站起来,“反正闲着没事儿,就陪你去瞅瞅呗。”
苏染住的地方到798艺术区也就十几公里,可偏偏路上遇到了车出事故,堵了好久,到红石艺术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杜晓晓一边下车,一边埋怨道:“苏染,你个不要脸的。我算是看明白你了,你丫的哪里是带我来接受艺术熏陶,分明是昨儿个喝醉了开不了车,让我给你当司机呐!”
苏染嬉笑着说:“哪有,就是顺便帮我开个车而已。”
杜晓晓哪里肯干,伸手去掐她的腰,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走进艺术馆里。
袁圆正和何瑶在研究准备展览的字,一看苏染带了个美女来,得瑟得不行,将他那书法一卷卷展开,格外显摆。
奈何杜晓晓看不太懂他那个鬼画符一般的草书,袁圆的头头说道,活生生的变成了对牛弹琴。不过杜晓晓却是个很好的演员,虽然看不懂,但避免自己显得没文化,依旧一脸崇拜地看着袁圆,把袁圆哄得是十分的高兴。
苏染乐得他们俩闲聊,给自己留下清静,正好可以仔细地翻看袁圆的书法。袁圆虽然不是书法专业的,但家里条件不错,从小给他拜了个好师父,是个正正经经的大家,底子打得倒是扎实。
后来袁圆大学读的是建筑设计,毕业后就业比较困难,没事儿闲着就在家里随便涂了几幅字挂在书画论坛里显摆,结果还被人说丑,气得他和人争论。
苏染独具慧眼,看出来这小子的字功底深厚,而且写法很大胆创新,便将图存了下来,找了书协的老师看,评价还不错。她当即就把袁圆约了出来见面,要做他的经纪人。
袁圆被苏染一通夸赞,捧得五迷三道的,稀里糊涂地就签了约。
苏染虽然一直在做艺术经纪人,但之前的大多是绘画。可书法是她心中最爱,一直想要培养一个自己的书法家出来。
袁圆算是她的第一个苗子,她当然格外珍惜。奈何这个苗子有点太突破常规了,字的个人风格化太严重,参过几次比赛,却都成绩不佳。
现在几个热门的书法展比赛,大都更喜欢取法传统的,喜欢“越古越好”。像袁圆这种年轻的创新派,实在不怎么受欢迎。
虽然古法的东西能流传下来,的确弥足珍贵,但时代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的变化,趣味也有所不同,袁圆的书法其实更对现在年轻人的艺术品味。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传统书法的古拙感,但不少人对艺术的视觉冲击感,却是很敏感的。
袁圆的字是属于那种单个儿拿出来并不觉得好看,但放在一起,整体从结构的设置,大小的组合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来看,就会有不一样了,他的花招儿多,变化也多,很有趣味。
或者说,袁圆的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而是以书法的形式创作的“画作”。
苏染看重袁圆,也知道要想他出头,不能墨守成规。既然传统路子走不通,她就干脆走商业路子。本来袁圆这样的形象和性格,就很适合走商业路子。
所以,苏染跳过其他很多步骤,直接给袁圆办展,就是想要他从此,一炮而红。
还真是年纪大了,多喝点酒就立即接到了身体的警告。如果不是杜晓晓跑来,使劲儿把她从床上拽起来,大傻那个机器人估计喊到音响烧了她都没办法起床。
苏染坐在床上,揉着还在疼的脑袋,一肚子后悔,干嘛要给杜晓晓自家房门的密码,让她可以肆无忌惮地进出。
“麻利儿的起来吧你,大好的天气窝在床上。”杜晓晓一边把带来的早餐摆在桌上,一边絮叨,“你说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跟刚出来工作的小姑娘似的,拼什么酒啊?还有那个卓越云也是的,事儿都过去五六年了,还记仇呐!个大老爷们儿的,咋那么小气呢!”
杜晓晓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妞儿,一口京腔儿嘎嘣脆,再加上那地道的身段、表情、手势,趣味性十足,赶走了苏染不少的困意。
苏染起床气还没消,不耐烦地从床上下来,凑到桌边瞅瞅,“怎么又是豆汁儿啊?我就不乐意吃这个。再说了,这都快中午了,我喝什么豆汁啊?”
“您甭不待见!”杜晓晓把她往餐桌边一摁,“这可是好东西!你昨儿喝醉了,吐了不少吧?这豆汁儿对胃好,比那什么牛奶豆浆之类的好多了!你不想吃?那你吃我这个吧?”
苏染瞅了一眼,杜晓晓打开的饭盒里装全是生素菜,连沙拉酱都没放。她顿时嫌弃地道:“我还是豆汁吧。我怎么觉得,你是怕我吐得不够多啊?”
苏染虽然嘴上嫌弃,但还是乖乖地舀了一勺豆汁放进嘴里,北漂这么多年,虽然还是不怎么喜欢豆汁,却也跟个北京人似的,能面无表情地喝下去,还得要就着焦圈。
果然,几口豆汁入腹,方才还有些泛酸的胃舒服了不少。
杜晓晓陪着她吃饭,“你还好意思说,一见你这样儿我就搓火儿!多大个人了,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秦阿姨呢?怎么没来?”
“今儿周末她休息,”苏染擦了擦嘴角,她这没洗脸就吃饭的邋遢形象,也就杜晓晓能看到。
“你呢?今儿没通告啊?”
“昨儿个才拍完了两家女装,其中还有一汉服的,累死我了。所以我给自己放放假,先休息几天。”
“你丫就懒吧!”苏染叹了口气,扫了一眼杜晓晓,很是无奈。
这一人有一人的活法,杜晓晓就是那种做事儿不愿意动脑子的人。只要稍微费劲儿一点,她就不想做了。读书没读好,工作三天两头的换,实在是很受苏染的嫌弃。
之前她在淘宝上开了个服装店,但自己懒得搭理,扔给了别人管着,一个月也就几千块收入还不够她零花的。她性子懒散,不爱管理也不爱算账,后来干脆就利用自己的优质先天条件,当了网模,一个月一两万收入。
去年通过苏染认识了个艺人经纪人,平时除了拍拍平面广告,也偶尔去小剧组串一下场子,倒也能自给自足。
按理说,她和苏染,从圈子到性子,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可却偏偏成了铁闺蜜,也是缘分使然。
算起来,两人相识到现在也刚刚好六年了。
六年前,杜晓晓闲着无聊跟一塑料姐妹花去英国自由行。做攻略查路线订酒店,全是杜晓晓的事儿。结果那姑娘还嫌弃她这儿也没弄好,那也没弄好,杜晓晓暴脾气上来和她斗了几句嘴,赌气从酒店里出来,才发现自己兑的英镑花得差不多了。
大半夜的找不到银行柜机,语言又不通,当时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可以用手机支付,她又不想回头去找人家,只得拖着行李在街上晃悠。
正巧遇见了同样拖着行李在街上晃悠的苏染,难得遇见华人妹纸,杜晓晓立即抓着苏染聊了起来。这一聊就发现,两人身上的钱凑一凑,还可以找个小旅馆对付一宿,两姑娘一拍即合,凑钱住了一夜,就这么认识了。
杜晓晓很佩服苏染这种独立又能干的学霸,有事儿没事儿就在微信上找她聊天。苏染一个人在国外也寂寞,有些心事也不好给家里说,干脆就告诉了杜晓晓。
就这样,彼此的秘密交换多了,底儿也都透了,两人也就越来越铁瓷了。
刚吃完饭,苏染手机就响起来了,是何瑶。
“喂?”
“苏总,你醒了吗?刚刚樊设计师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去看场地?”
“樊奕?他签约了?”
“……”何瑶沉默了一下,“你不记得了?也是,昨天喝了那么多。你昨天当场就逼着人家签字了的。”
苏染揉揉头,她昨儿真是喝多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忘记了。
“行吧,不管怎么样,他签了就好。为了避免红石那帮人钻空子,咱们得快刀斩乱麻。这样,你给他约下午两点,然后让袁圆把他准备的参展作品都带上,一起拿到红石艺术馆去。”
“嗯,好。”
挂了电话,苏染就感觉到一股冷意,抬眸就看到了杜晓晓一脸怨妇表情。
“干嘛?”
“人家好不容易有空,你不陪人家去逛街嘛?”杜晓晓拉着苏染的手撒娇。
“有空不好好在家睡觉休息,逛什么街啊。再说了,你还缺衣服吗?每天接那么多广告,试那么多衣服,还用着逛?”
“那……人家不买衣服买点护肤品什么的不好吗?”
“好啊,你自己去。”苏染说罢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大傻!”
“主人,我在。”大傻摇摇晃晃地凑到苏染边上。
“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好的主人。今天气温为摄氏15度到22度,阴转多云……”
看着苏染自顾自地走向卫生间洗漱,杜晓晓气得快要抓狂!
“臭苏染,苏臭染!你给我记好了,以后别叫我陪你逛街!”
苏染听言,从洗手间伸头出来,含着牙刷回答,“我才懒得逛街,有网购多方便。”
“你!”杜晓晓气得抓起沙发上的抱枕朝她扔过去,苏染闪都没闪,抱枕砸在墙上弹了一下,落在地上。
“还是这么没准头。”
苏染继续刷牙,徒留杜晓晓一个人生气。
等苏染梳洗干净换好衣服准备出门的时候,杜晓晓还在生气,见她这样,苏染只好放低姿态过来哄她。
“你一会儿打算干嘛?”
“还能干嘛?”杜晓晓翻了个白眼,“按你说的办呗,回家睡觉休息!”
“你要没事儿呢?干脆就跟我一起去红石吧?”苏染凑在她边上,笑眯眯地说。
“你忙工作,我去干嘛?”杜晓晓翻了个白眼。
“去接受艺术的熏陶啊。”苏染笑,“你不是天天说自己没文化要提高吗?这不正好是机会?”
“哼!”杜晓晓傲娇地站起来,“反正闲着没事儿,就陪你去瞅瞅呗。”
苏染住的地方到798艺术区也就十几公里,可偏偏路上遇到了车出事故,堵了好久,到红石艺术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杜晓晓一边下车,一边埋怨道:“苏染,你个不要脸的。我算是看明白你了,你丫的哪里是带我来接受艺术熏陶,分明是昨儿个喝醉了开不了车,让我给你当司机呐!”
苏染嬉笑着说:“哪有,就是顺便帮我开个车而已。”
杜晓晓哪里肯干,伸手去掐她的腰,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走进艺术馆里。
袁圆正和何瑶在研究准备展览的字,一看苏染带了个美女来,得瑟得不行,将他那书法一卷卷展开,格外显摆。
奈何杜晓晓看不太懂他那个鬼画符一般的草书,袁圆的头头说道,活生生的变成了对牛弹琴。不过杜晓晓却是个很好的演员,虽然看不懂,但避免自己显得没文化,依旧一脸崇拜地看着袁圆,把袁圆哄得是十分的高兴。
苏染乐得他们俩闲聊,给自己留下清静,正好可以仔细地翻看袁圆的书法。袁圆虽然不是书法专业的,但家里条件不错,从小给他拜了个好师父,是个正正经经的大家,底子打得倒是扎实。
后来袁圆大学读的是建筑设计,毕业后就业比较困难,没事儿闲着就在家里随便涂了几幅字挂在书画论坛里显摆,结果还被人说丑,气得他和人争论。
苏染独具慧眼,看出来这小子的字功底深厚,而且写法很大胆创新,便将图存了下来,找了书协的老师看,评价还不错。她当即就把袁圆约了出来见面,要做他的经纪人。
袁圆被苏染一通夸赞,捧得五迷三道的,稀里糊涂地就签了约。
苏染虽然一直在做艺术经纪人,但之前的大多是绘画。可书法是她心中最爱,一直想要培养一个自己的书法家出来。
袁圆算是她的第一个苗子,她当然格外珍惜。奈何这个苗子有点太突破常规了,字的个人风格化太严重,参过几次比赛,却都成绩不佳。
现在几个热门的书法展比赛,大都更喜欢取法传统的,喜欢“越古越好”。像袁圆这种年轻的创新派,实在不怎么受欢迎。
虽然古法的东西能流传下来,的确弥足珍贵,但时代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的变化,趣味也有所不同,袁圆的书法其实更对现在年轻人的艺术品味。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传统书法的古拙感,但不少人对艺术的视觉冲击感,却是很敏感的。
袁圆的字是属于那种单个儿拿出来并不觉得好看,但放在一起,整体从结构的设置,大小的组合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来看,就会有不一样了,他的花招儿多,变化也多,很有趣味。
或者说,袁圆的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而是以书法的形式创作的“画作”。
苏染看重袁圆,也知道要想他出头,不能墨守成规。既然传统路子走不通,她就干脆走商业路子。本来袁圆这样的形象和性格,就很适合走商业路子。
所以,苏染跳过其他很多步骤,直接给袁圆办展,就是想要他从此,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