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二十五章 兄妹相逢
第二十五章 兄妹相逢
凌策捧起姜连茵的脸,咬上她的唇,只觉酥软,那火又从胸口窜向脑门,便想前尘不念,后事不计。于是抱起姜连茵,直奔向内室。这屋子分内外两间,外屋做静修之用,内室则是寝处。凌策将姜连茵放在榻上,伸手放下床上青幔,重又咬上她的唇,一手抚上她胸前,一手在她腰间摩弄。由始至终,姜连茵都不看她,只闭眼含泪。
待事毕,凌策方才清醒,情知自己莽撞,又做错了事,见姜连茵酣睡,只得轻声穿好衣裳,蹑手蹑脚出门去了。榻上的姜连茵听得门响,终是忍受不住,两行清泪从眼角滚落。凌策此人,分明是个被父母宠溺坏的孩子,一朝失去倚靠,于是左冲右撞,遍体鳞伤,却仍是稚子心性,做错事,只在嘴上说悔改,就巴望他人的原宥、垂怜。
看看一连三月,再不见凌策踪影,姜连茵在元清观里经脉不举,终日腹内思酸,又时常作呕。服侍她的小道姑看着不对劲,着人邀来了姜如璧。随姜如璧上山来的大夫,替姜连茵诊脉讫,开了药方,姜如璧脸色铁青,直嚷着要教凌策血溅当场。好容易被姜连茵劝住,第二日姜如璧便上表辞官,携妹还乡。
锦儿扯了姜连茵衣袖,道:“姑娘,到家了。”姜连茵回神,轻叹口气,道:“你去门上问问,那人走了没?”锦儿依言,跳下车,蹦蹦跳跳进门去了。这唤作锦儿的婢女,是姜氏兄妹回到临淄后买下的,对姜连茵同凌策的过往一概不知,只知姑娘不愿见他,又见姑娘终朝面有哀色,且有孕在身,便认定了端王凌策不是良人。
不一时,只见一只手抓上车门锦帘,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姜连茵大骇,身子不由自主向后缩。来人掀开帘子探进头来,姜连茵方才舒口气,道:“哥哥。”姜如璧拉起她的手,教她步出,自己两腿一蹬,便身子笔直立在马车前。拉着姜连茵的手挪到她的腰间,一手又环上她的背,便将她整个身子拥入怀中,又轻轻放下。姜连茵双脚落地,笑道:“我将来的嫂嫂实在好福气,能得这样贴心的夫君。”
姜如璧脸上阴云密布,道:“你躲他做甚么?自己的家里,却还要躲着外人,他再敢来,我教人打断他的腿。”姜连茵见兄长生气,便轻轻拍打他的胸口,笑道:“哥哥消气,莫为不值当的人动怒。”姜如璧喝道:“既知不值当,你又躲他做甚么?”
这兄妹二人,一个身穿黛蓝卷云暗纹长袍,如临风玉树;一个腰系月白缂丝绵裙,若含露杏花。一个锁眉头,满口咒骂;一个笑盈盈,温言宽慰。旁人看来,好一对璧人。
凌策次日又来,门子隔着门缝见是他,复又将门从内拴上,任他如何拍门叫喊,只作秋风过耳。一连半月有余,这日,凌策仍是吃了闭门羹,回去时途经一条窄巷,回头一瞥巷子里,只见里面墙壁上趴着个人,不由大惊。悄声走近,一把捏着她的肩膀,上下瞧看,骇道:“当真是你。”那人回身看他,不慌不忙,道:“五哥,多日不见了。”你道这人是谁?正是嫁去南燕的九公主凌筱。
凌策一径拉她出巷,路上生怕被人认出,将她揽在怀里,压低她的头,将她带往自己下处。方才进门,一把将她推进去,忙关上门,两眼灼灼看她。凌筱被他盯得心虚,不由垂首,道:“五哥莫要这样看我,你不是也没见上人么?”凌策冷笑道:“你怕是见过了他罢?难怪,他前两天着人传信说,教我看顾好家里人,今日我才明白说的是谁。我且问你,你不是嫁去南燕了么?若不是你,那去的人是谁?”
凌筱眨了眨眼,欲要像往常一般,作出调皮模样来撒娇,但见他神色肃杀,不免打了个寒噤,嗫嚅道:“是十妹妹。”凌策秀眉拧得更紧,反而笑道:“果然,果然。这世上若想找出一个与你模样九成相仿的,除了小十妹,还有谁?”凌筱轻笑道:“这十妹都大婚一个多月了,这早晚的,广成王若是瞧出了甚么,怕是早闹到了大哥处。”凌策笑罢,长长叹口气,道:“你好生糊涂。莫说是皇家联姻,就是寻常百姓,纵是知道新娘被掉了包,拜过天地行过夫妻之礼,也是反悔不得的。况这是有伤体面的事,他怎肯说出?据说,那广成王慕容铮虽看似和善,内里却是个极狠戾的。更兼目光如炬,只怕十妹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凌筱心中霎时翻江倒海,不是滋味,只道是自己害苦了凌筝。
凌策见她神色惨沮,一时不忍,坐在她身旁,放软了声调,道:“你是来寻我表哥的么?”见凌筱讷讷点头,往细瓷茶杯里倒了茶与她,又道:“见到了不曾?”凌筱只是点头,口里道:“见过一面,便再不许我入门了。”凌策闻言,顿起同命相怜之感,悠悠问道:“你究竟看中了我表哥哪里?”凌筱霍得抬头看他,半晌方道:“不记得了,甚至于初次见他之时,他的面容也模糊不清了,只是喜欢,舍不得,放不下。”
凌策哑然,接着又听她说道:“外头人的话,我是晓得的。不顾廉耻,自轻自贱,人先自侮,然后人侮之之类的,我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在乎。”不在乎?岂会不在乎?她堂堂一国公主,金尊玉贵,却被人拿来如此的言语羞辱,当真半分不曾动容?凌策见她说着时,眼圈一红,竟是洒下几滴泪珠,伸手揽过她的肩,轻拍着安慰。凌筱接着说道:“人都说他冷面冷心,我就想着只有我真心待他,终有一日他也会真心待我的。”说到此处,泪珠不间断下落,泣不成声。凌策道:“你方才在巷子里趴他家墙壁做甚么?莫不是想爬墙进去?”凌筱听了,忍不住破涕为笑,道:“我只是靠墙歇脚罢了。”
似想起甚么,心念一转,凌筱道:“五哥为何在临淄?是来寻五嫂的么?”见冷策点头,她又问道:“我哥哥处,你可有安排?”凌策笑道:“安排不安排的,又有何妨?他若要寻趁我的不是,何愁寻不来由头?”说罢,方才察觉言语不当,凌筱却道:“这些年,你两个的恩怨我是晓得的,都是一家子骨肉,非要折腾。”此时的合宜公主哪里晓得,她的几个兄弟尚且只是小打小闹,日后反目为敌,掀起腥风血雨,才真是震动列国。
凌筱又道:“五嫂见你了么?”凌策摇头,俛面吃茶,道:“不怪她,都是我以前犯浑。”忽而飘来凌筱的话,似有一股清泉过耳,初时清爽,后来冷冽,道:“你喜欢五嫂么?我看她待字闺中时,你极不愿在人前说起她。你两个婚后,又绝少见你二人一道出门。”凌筱之疑惑,凌策在姜连茵修道元清观后,也曾翻来覆去问询自己。他出身皇族,得父母偏宠,性子张狂,行事任情,最不喜人拘管。奈何姜连茵此女,同其兄姜如璧一般的性情,凡事说教,动辄劝谏,全然一副自己圣人旁人尽是小人的模样。二人婚后果然不出所料,平日里无话,一旦自己稍有差讹,总免不去她的絮絮之语。如此而外,整个人分明就是闷葫芦,一分体贴温存的言语也没有。更兼他白日在外头受气,晚上归家,她不知宽慰,反教他一意地忍让。只是,自己的衣食起居,喜怒爱恶,她皆了如指掌,且般般做得无可挑剔。若不是整日将心思都放上,哪得如此?只是,态度冷淡,恶意嘲讽,日复一日,再是赤诚的心意、诚挚的衷肠,也有耗尽的一日。
凌筱听他说到此处,道:“他兄妹两个就是如此。少失恃怙,异国他乡,寄人篱下,都养成了克己的性子。自以为是对人好,他人未必买他的帐。现如今,你是后悔了么?”凌策苦笑道:“她是真心实意待我好的,可惜我明白太晚。我想她仍是待在我身边,我好好待她。只是她不愿了。”凌筱啐了一口道:“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活该。”凌策颔首,嘴角笑意满是苦涩,道:“是我活该。以前得意之时,活得糊涂。现下落魄了,才晓得,人生一世,真心待你的,没有几个。”
他兄妹两个,都想去求真心热肠,奈何一个捧着真心,他人却弃之如敝屣;一个原本已得到,却因不知珍惜而失去。一个是求不得,一个是已失去,都在无边苦海中挣扎,看不到彼岸。
凌策捧起姜连茵的脸,咬上她的唇,只觉酥软,那火又从胸口窜向脑门,便想前尘不念,后事不计。于是抱起姜连茵,直奔向内室。这屋子分内外两间,外屋做静修之用,内室则是寝处。凌策将姜连茵放在榻上,伸手放下床上青幔,重又咬上她的唇,一手抚上她胸前,一手在她腰间摩弄。由始至终,姜连茵都不看她,只闭眼含泪。
待事毕,凌策方才清醒,情知自己莽撞,又做错了事,见姜连茵酣睡,只得轻声穿好衣裳,蹑手蹑脚出门去了。榻上的姜连茵听得门响,终是忍受不住,两行清泪从眼角滚落。凌策此人,分明是个被父母宠溺坏的孩子,一朝失去倚靠,于是左冲右撞,遍体鳞伤,却仍是稚子心性,做错事,只在嘴上说悔改,就巴望他人的原宥、垂怜。
看看一连三月,再不见凌策踪影,姜连茵在元清观里经脉不举,终日腹内思酸,又时常作呕。服侍她的小道姑看着不对劲,着人邀来了姜如璧。随姜如璧上山来的大夫,替姜连茵诊脉讫,开了药方,姜如璧脸色铁青,直嚷着要教凌策血溅当场。好容易被姜连茵劝住,第二日姜如璧便上表辞官,携妹还乡。
锦儿扯了姜连茵衣袖,道:“姑娘,到家了。”姜连茵回神,轻叹口气,道:“你去门上问问,那人走了没?”锦儿依言,跳下车,蹦蹦跳跳进门去了。这唤作锦儿的婢女,是姜氏兄妹回到临淄后买下的,对姜连茵同凌策的过往一概不知,只知姑娘不愿见他,又见姑娘终朝面有哀色,且有孕在身,便认定了端王凌策不是良人。
不一时,只见一只手抓上车门锦帘,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姜连茵大骇,身子不由自主向后缩。来人掀开帘子探进头来,姜连茵方才舒口气,道:“哥哥。”姜如璧拉起她的手,教她步出,自己两腿一蹬,便身子笔直立在马车前。拉着姜连茵的手挪到她的腰间,一手又环上她的背,便将她整个身子拥入怀中,又轻轻放下。姜连茵双脚落地,笑道:“我将来的嫂嫂实在好福气,能得这样贴心的夫君。”
姜如璧脸上阴云密布,道:“你躲他做甚么?自己的家里,却还要躲着外人,他再敢来,我教人打断他的腿。”姜连茵见兄长生气,便轻轻拍打他的胸口,笑道:“哥哥消气,莫为不值当的人动怒。”姜如璧喝道:“既知不值当,你又躲他做甚么?”
这兄妹二人,一个身穿黛蓝卷云暗纹长袍,如临风玉树;一个腰系月白缂丝绵裙,若含露杏花。一个锁眉头,满口咒骂;一个笑盈盈,温言宽慰。旁人看来,好一对璧人。
凌策次日又来,门子隔着门缝见是他,复又将门从内拴上,任他如何拍门叫喊,只作秋风过耳。一连半月有余,这日,凌策仍是吃了闭门羹,回去时途经一条窄巷,回头一瞥巷子里,只见里面墙壁上趴着个人,不由大惊。悄声走近,一把捏着她的肩膀,上下瞧看,骇道:“当真是你。”那人回身看他,不慌不忙,道:“五哥,多日不见了。”你道这人是谁?正是嫁去南燕的九公主凌筱。
凌策一径拉她出巷,路上生怕被人认出,将她揽在怀里,压低她的头,将她带往自己下处。方才进门,一把将她推进去,忙关上门,两眼灼灼看她。凌筱被他盯得心虚,不由垂首,道:“五哥莫要这样看我,你不是也没见上人么?”凌策冷笑道:“你怕是见过了他罢?难怪,他前两天着人传信说,教我看顾好家里人,今日我才明白说的是谁。我且问你,你不是嫁去南燕了么?若不是你,那去的人是谁?”
凌筱眨了眨眼,欲要像往常一般,作出调皮模样来撒娇,但见他神色肃杀,不免打了个寒噤,嗫嚅道:“是十妹妹。”凌策秀眉拧得更紧,反而笑道:“果然,果然。这世上若想找出一个与你模样九成相仿的,除了小十妹,还有谁?”凌筱轻笑道:“这十妹都大婚一个多月了,这早晚的,广成王若是瞧出了甚么,怕是早闹到了大哥处。”凌策笑罢,长长叹口气,道:“你好生糊涂。莫说是皇家联姻,就是寻常百姓,纵是知道新娘被掉了包,拜过天地行过夫妻之礼,也是反悔不得的。况这是有伤体面的事,他怎肯说出?据说,那广成王慕容铮虽看似和善,内里却是个极狠戾的。更兼目光如炬,只怕十妹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凌筱心中霎时翻江倒海,不是滋味,只道是自己害苦了凌筝。
凌策见她神色惨沮,一时不忍,坐在她身旁,放软了声调,道:“你是来寻我表哥的么?”见凌筱讷讷点头,往细瓷茶杯里倒了茶与她,又道:“见到了不曾?”凌筱只是点头,口里道:“见过一面,便再不许我入门了。”凌策闻言,顿起同命相怜之感,悠悠问道:“你究竟看中了我表哥哪里?”凌筱霍得抬头看他,半晌方道:“不记得了,甚至于初次见他之时,他的面容也模糊不清了,只是喜欢,舍不得,放不下。”
凌策哑然,接着又听她说道:“外头人的话,我是晓得的。不顾廉耻,自轻自贱,人先自侮,然后人侮之之类的,我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在乎。”不在乎?岂会不在乎?她堂堂一国公主,金尊玉贵,却被人拿来如此的言语羞辱,当真半分不曾动容?凌策见她说着时,眼圈一红,竟是洒下几滴泪珠,伸手揽过她的肩,轻拍着安慰。凌筱接着说道:“人都说他冷面冷心,我就想着只有我真心待他,终有一日他也会真心待我的。”说到此处,泪珠不间断下落,泣不成声。凌策道:“你方才在巷子里趴他家墙壁做甚么?莫不是想爬墙进去?”凌筱听了,忍不住破涕为笑,道:“我只是靠墙歇脚罢了。”
似想起甚么,心念一转,凌筱道:“五哥为何在临淄?是来寻五嫂的么?”见冷策点头,她又问道:“我哥哥处,你可有安排?”凌策笑道:“安排不安排的,又有何妨?他若要寻趁我的不是,何愁寻不来由头?”说罢,方才察觉言语不当,凌筱却道:“这些年,你两个的恩怨我是晓得的,都是一家子骨肉,非要折腾。”此时的合宜公主哪里晓得,她的几个兄弟尚且只是小打小闹,日后反目为敌,掀起腥风血雨,才真是震动列国。
凌筱又道:“五嫂见你了么?”凌策摇头,俛面吃茶,道:“不怪她,都是我以前犯浑。”忽而飘来凌筱的话,似有一股清泉过耳,初时清爽,后来冷冽,道:“你喜欢五嫂么?我看她待字闺中时,你极不愿在人前说起她。你两个婚后,又绝少见你二人一道出门。”凌筱之疑惑,凌策在姜连茵修道元清观后,也曾翻来覆去问询自己。他出身皇族,得父母偏宠,性子张狂,行事任情,最不喜人拘管。奈何姜连茵此女,同其兄姜如璧一般的性情,凡事说教,动辄劝谏,全然一副自己圣人旁人尽是小人的模样。二人婚后果然不出所料,平日里无话,一旦自己稍有差讹,总免不去她的絮絮之语。如此而外,整个人分明就是闷葫芦,一分体贴温存的言语也没有。更兼他白日在外头受气,晚上归家,她不知宽慰,反教他一意地忍让。只是,自己的衣食起居,喜怒爱恶,她皆了如指掌,且般般做得无可挑剔。若不是整日将心思都放上,哪得如此?只是,态度冷淡,恶意嘲讽,日复一日,再是赤诚的心意、诚挚的衷肠,也有耗尽的一日。
凌筱听他说到此处,道:“他兄妹两个就是如此。少失恃怙,异国他乡,寄人篱下,都养成了克己的性子。自以为是对人好,他人未必买他的帐。现如今,你是后悔了么?”凌策苦笑道:“她是真心实意待我好的,可惜我明白太晚。我想她仍是待在我身边,我好好待她。只是她不愿了。”凌筱啐了一口道:“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活该。”凌策颔首,嘴角笑意满是苦涩,道:“是我活该。以前得意之时,活得糊涂。现下落魄了,才晓得,人生一世,真心待你的,没有几个。”
他兄妹两个,都想去求真心热肠,奈何一个捧着真心,他人却弃之如敝屣;一个原本已得到,却因不知珍惜而失去。一个是求不得,一个是已失去,都在无边苦海中挣扎,看不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