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二十九章 罗刹海市
第二十九章 罗刹海市
齐国乃东方强国,齐主大婚,盛况空前,惯好钻营结交的中山王自是不会平白错过。观礼过后,陶奎林引着卫茂漪并一众仆从,径自往东而去。
行至极东,即是一片汪洋碧蓝,横无涯际,海上波光煜人眼目。卫茂漪学着陶奎林的模样,挑眉看他。陶奎林亦轻挑了眉梢,报以一笑。正在此时,一个小厮,唤作晨星的,从后走来,对着陶奎林一揖道:“禀主上,左近的渔民说前日见有朱鸟在海上来往,想必四日后定有船来。”卫茂漪问道:“是要出海?”陶奎林应道:“是出海,前去罗刹海市。”
四日后,一众人等如期登舟。船平底高栏,大小可容数十人。十人摇橹,激水如箭,颠簸不止。卫茂漪虽是南人,幼谙水性,只是湖泊怎可比汪洋,况大船摇晃,所以一路上直吐得面色发青,再不敢进食。陶奎林一直在船舱里抱着她,她便将头埋在他的怀里,半梦半醒。
好容易挨过三日,卫茂漪浑身虚软,被陶奎林横抱出舱来。眯眼看向前方,遥见水天晃荡之中,楼阁层叠,半身插云,云霞障天,波涛间作。岸上贸易之舟,纷集如蚁,喧哗之声盈耳。比及近了,细视墙上砖石,皆与平人等高。少顷,船靠岸,陶奎林仍要抱着她上岸,她彼时方才红了脸,挣扎着从他怀中出来。陶奎林于是揽着她的腰肢,舍舟登岸。
敌楼高接云汉,街道两侧,俱是店铺、摊贩,所陈之物,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见所未见。卫茂漪问道:“为何唤作罗刹海市?”陶奎林道:“这是海中市集,东道主是东海的鲛族。二十七国,不拘族类,均来贸易。”又指着前面一队执戟的卫兵,个个俱是鱼首人身,圆珠眼,暴突嘴,开合着腮,脑袋有黑有蓝,有红有绿,在市集里穿梭。附耳低言道:“那就是鲛族,长得不就是地府里的罗刹?”卫茂漪闻言,不由轻笑出声。
二人互挽着手,径自向前行去。陶奎林问道:“你三日来不曾进食,身子可还撑得住?这罗刹海市是专卖珠宝的,没有吃食。等这厢的事完了,我再带你去吃饭。”此时的卫茂漪,脸色苍白如纸,唇瓣全无血色,只一身衣裳尚称整洁。陶奎林牵着卫茂漪的手,只觉玉指冰凉,不免有些心疼,于是加快了脚步。他两个左拐右绕,来到一方阔地,卫茂漪此时方才发觉听音等人皆不在身后跟着,忙问道:“听音他们在何处?”陶奎林应道:“我教他们都先在船上候着,有事自会唤他们。”
阔地上人如潮涌,往来攒动,正中央有一株玉树,围可合抱,树干褐色,中有心,淡黄色,梢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最底端的每片绿叶上都缀有一枚方孔金币,时有风过,满树铿然作响。树下铺满雪白鹅卵石,行路人自然绕行。两人走近,卫茂漪只觉莹澈如琉璃,灿灿光华满目,教人移不开眼去,不由伸手触摸。只觉触手生温,骇道:“这是玉石?”陶奎林笑看她道:“好看么?”卫茂漪被眼前光景所惑,心神俱震,竟是充耳不闻。陶奎林失笑,抬手摘下一枚碧玉叶子,末端尚还连着金币,二者相击,声等哀玉,恻人肺腑。打开卫茂漪的手,放在她掌心,道:“留着做个念想。”卫茂漪看看手中碧叶,又看看陶奎林道:“这玉树又不是你的,你做得了主?”陶奎林浅笑点头,卫茂漪先是一惊,后是不解,这人为何植一株价值连城的玉树在熙来攘往的海外市集?转而又想道,这人常做的,不正是些无聊透顶的事么?总之他有钱又有闲,折腾上天也无妨。陶奎林摸摸她的脸,道:“一路劳顿,都瘦了,现在带你觅食去。”
两人同出西城,来到岛岸,四野空无一舟。陶奎林挽着卫茂漪前行几步,从袍袖中取出一颗透亮珠子,蚕豆大小,扬手抛向海中。不一时,海水腾起,其间中分,屹如壁立。里面走出一个鲛人,周身尽是黑色,手里托着一个水晶盘盏,向他二人频频点头。陶奎林从盘盏中夹出个物什,递与卫茂漪。卫茂漪见是一枚浑圆的珠子,通体水蓝,指盖大小。陶奎林教她含在口中,卫茂漪依言,只觉口里一股凉气窜过。道:“这个哑巴物件在口里,还能说话?”陶奎林笑道:“你现在是作甚?”说罢,珠子向上掷去,嘴巴一张,滚落口中,回首向卫茂漪挑眉一笑。
径直向海底走去,但见水色碧蓝,游鱼成群,大异于陆上风光。不一时,遥见宫殿一处,焜耀生辉。比及行近,方睹宫殿之中,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在殿门前,陶奎林同引路的鲛人低言几句,对卫茂漪道:“你同他去用饭,少顷我便来寻你。”说罢,轻捏下她柔嫩的掌心,方才松开她的手。
卫茂漪被领至一处偏殿,那鲛人退出后,方才细细打量起来。白璧为柱,青玉作砌,珊瑚成床,水晶垂帘,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不由忖道:“陆上哪家的皇宫,也不及这里富丽。”叹息未止,方才那个鲛人身后又跟着两三个身穿水蓝色衣裙的鲛人进来,在青玉案上摆放了杯盏,依前退出。卫茂漪上前,见都是些陆上的寻常饭食,只是器皿非金即玉,雕镂花纹繁复。腹中饥馁多时,坐在小脚凳上,执起玉箸。瞥见手边一只金镶玉的酒壶,便倒了一杯。酒杯方至嘴边,就被人夺了去。
卫茂漪忙不迭回头,见陶奎林仰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奈之下,只得又自斟一杯。陶奎林挨着她坐下,道:“鲛族的地方端的没甚么珍品佳酿。”卫茂漪在他的空杯里蓄了酒,道:“事都妥了?”陶奎林又是一杯下肚,道:“不是打紧的事,不过会会故人。”卫茂漪瞪她,道:“敢情你来这鬼地方就是闲逛的,先是看玉树,后又会旧友,无端折腾我一场。”陶奎林哈哈一笑,将她搂在怀中。
卫茂漪挣脱出怀,将另一双玉箸递过来,道:“吃饭罢。”陶奎林道:“这海底风物你可还喜欢?若是喜欢,咱多住几日。”卫茂漪笑道:“中山王身骄肉贵,此地吃住可能习惯?”陶奎林看她眼弯秋月,一副促狭模样,心生爱怜,伸长脖子在她的粉颊上亲了一口。卫茂漪怔然,立时脸色如充血。
饭罢,陶奎林拉起卫茂漪在左近信步闲走。眼前殿堂宏丽,屋舍灼目,尽是金玉玳瑁珊瑚之属。初初见时,只是瞠目结舌,看得多了,索然无味。道:“路上宅院比之此处风雅多了。”陶奎林挑眉看她,道:“不喜欢?”卫茂漪应道:“你也是不喜欢的,看你在西湖孤山上的宅子就知道。”陶奎林闻言,笑道:“珠宝垒砌的,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俗气之外只剩俗气了。”
晚来,卫茂漪脱去外裳,正自躺在珊瑚床上,见陶奎林只穿了贴身的中衣,躺在她身侧。忙坐起,道:“你做甚么?”陶奎林头靠在珊瑚枕上,闭眼道:“睡觉。”卫茂漪抬脚轻蹭了他两下,道:“去你房里。”陶奎林抬起一只眼皮,道:“我的下处就在此,不曾教主人家安排别的。”卫茂漪闻言,登时气结,转过身子,面向里壁。
不一时,一支长臂伸出,将她身子圈住,有人道:“此地没有被褥,咱两个挤在一处暖和。”说着时,一条腿业已压上她的身子。只听的“噗通”一声,重物落地,陶奎林恨声道:“丫头,你好狠的心肠。”说罢,仍是爬上珊瑚床去。
卫茂漪平息了怒火,不再踹他,道:“你好生躺着,安分些,我便不撵你了。”陶奎林忘记了,她可是灵女,只消动动手指,自己就能飞出殿外。于是手脚都收拢了,平躺下来。卫茂漪看着他,道:“你因何要在这鱼龙混杂之地栽上一株玉树?”陶奎林挑眉看她,笑道:“你道是为何?”卫茂漪哼道:“你这人行事张扬,生怕旁人不知道你中山王的财力。”说到此处,转过身子看他,接着道:“你应该种上一株珊瑚树,就地取材,只消比寻常的高大就可,足可耀世了。”
陶奎林看了她片刻,道:“我与你的碧玉叶现在何处?”卫茂漪伸手在衣襟里摸出,道:“我贴身带着。”陶奎林从她手中取过,把玩着道:“合该拿条红绳穿起,你好生收着,仔细弄丢。”说着,就伸手向她衣襟探去。卫茂漪捉住,道:“我自己知道收着。”陶奎林自觉没趣,复又闭上双眼。
良久,卫茂漪以为身旁之人业已熟睡,不料忽听他道:“我带你家去罢。”怔愣着,卫茂漪缓缓道:“你要回陶国?”陶奎林仍是闭目,口里说道:“去国数年,是时候回去看看了。”卫茂漪问道:“国中你还有何亲眷?”陶奎林神色不改,道:“只一个侄儿。”
齐国乃东方强国,齐主大婚,盛况空前,惯好钻营结交的中山王自是不会平白错过。观礼过后,陶奎林引着卫茂漪并一众仆从,径自往东而去。
行至极东,即是一片汪洋碧蓝,横无涯际,海上波光煜人眼目。卫茂漪学着陶奎林的模样,挑眉看他。陶奎林亦轻挑了眉梢,报以一笑。正在此时,一个小厮,唤作晨星的,从后走来,对着陶奎林一揖道:“禀主上,左近的渔民说前日见有朱鸟在海上来往,想必四日后定有船来。”卫茂漪问道:“是要出海?”陶奎林应道:“是出海,前去罗刹海市。”
四日后,一众人等如期登舟。船平底高栏,大小可容数十人。十人摇橹,激水如箭,颠簸不止。卫茂漪虽是南人,幼谙水性,只是湖泊怎可比汪洋,况大船摇晃,所以一路上直吐得面色发青,再不敢进食。陶奎林一直在船舱里抱着她,她便将头埋在他的怀里,半梦半醒。
好容易挨过三日,卫茂漪浑身虚软,被陶奎林横抱出舱来。眯眼看向前方,遥见水天晃荡之中,楼阁层叠,半身插云,云霞障天,波涛间作。岸上贸易之舟,纷集如蚁,喧哗之声盈耳。比及近了,细视墙上砖石,皆与平人等高。少顷,船靠岸,陶奎林仍要抱着她上岸,她彼时方才红了脸,挣扎着从他怀中出来。陶奎林于是揽着她的腰肢,舍舟登岸。
敌楼高接云汉,街道两侧,俱是店铺、摊贩,所陈之物,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见所未见。卫茂漪问道:“为何唤作罗刹海市?”陶奎林道:“这是海中市集,东道主是东海的鲛族。二十七国,不拘族类,均来贸易。”又指着前面一队执戟的卫兵,个个俱是鱼首人身,圆珠眼,暴突嘴,开合着腮,脑袋有黑有蓝,有红有绿,在市集里穿梭。附耳低言道:“那就是鲛族,长得不就是地府里的罗刹?”卫茂漪闻言,不由轻笑出声。
二人互挽着手,径自向前行去。陶奎林问道:“你三日来不曾进食,身子可还撑得住?这罗刹海市是专卖珠宝的,没有吃食。等这厢的事完了,我再带你去吃饭。”此时的卫茂漪,脸色苍白如纸,唇瓣全无血色,只一身衣裳尚称整洁。陶奎林牵着卫茂漪的手,只觉玉指冰凉,不免有些心疼,于是加快了脚步。他两个左拐右绕,来到一方阔地,卫茂漪此时方才发觉听音等人皆不在身后跟着,忙问道:“听音他们在何处?”陶奎林应道:“我教他们都先在船上候着,有事自会唤他们。”
阔地上人如潮涌,往来攒动,正中央有一株玉树,围可合抱,树干褐色,中有心,淡黄色,梢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最底端的每片绿叶上都缀有一枚方孔金币,时有风过,满树铿然作响。树下铺满雪白鹅卵石,行路人自然绕行。两人走近,卫茂漪只觉莹澈如琉璃,灿灿光华满目,教人移不开眼去,不由伸手触摸。只觉触手生温,骇道:“这是玉石?”陶奎林笑看她道:“好看么?”卫茂漪被眼前光景所惑,心神俱震,竟是充耳不闻。陶奎林失笑,抬手摘下一枚碧玉叶子,末端尚还连着金币,二者相击,声等哀玉,恻人肺腑。打开卫茂漪的手,放在她掌心,道:“留着做个念想。”卫茂漪看看手中碧叶,又看看陶奎林道:“这玉树又不是你的,你做得了主?”陶奎林浅笑点头,卫茂漪先是一惊,后是不解,这人为何植一株价值连城的玉树在熙来攘往的海外市集?转而又想道,这人常做的,不正是些无聊透顶的事么?总之他有钱又有闲,折腾上天也无妨。陶奎林摸摸她的脸,道:“一路劳顿,都瘦了,现在带你觅食去。”
两人同出西城,来到岛岸,四野空无一舟。陶奎林挽着卫茂漪前行几步,从袍袖中取出一颗透亮珠子,蚕豆大小,扬手抛向海中。不一时,海水腾起,其间中分,屹如壁立。里面走出一个鲛人,周身尽是黑色,手里托着一个水晶盘盏,向他二人频频点头。陶奎林从盘盏中夹出个物什,递与卫茂漪。卫茂漪见是一枚浑圆的珠子,通体水蓝,指盖大小。陶奎林教她含在口中,卫茂漪依言,只觉口里一股凉气窜过。道:“这个哑巴物件在口里,还能说话?”陶奎林笑道:“你现在是作甚?”说罢,珠子向上掷去,嘴巴一张,滚落口中,回首向卫茂漪挑眉一笑。
径直向海底走去,但见水色碧蓝,游鱼成群,大异于陆上风光。不一时,遥见宫殿一处,焜耀生辉。比及行近,方睹宫殿之中,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在殿门前,陶奎林同引路的鲛人低言几句,对卫茂漪道:“你同他去用饭,少顷我便来寻你。”说罢,轻捏下她柔嫩的掌心,方才松开她的手。
卫茂漪被领至一处偏殿,那鲛人退出后,方才细细打量起来。白璧为柱,青玉作砌,珊瑚成床,水晶垂帘,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不由忖道:“陆上哪家的皇宫,也不及这里富丽。”叹息未止,方才那个鲛人身后又跟着两三个身穿水蓝色衣裙的鲛人进来,在青玉案上摆放了杯盏,依前退出。卫茂漪上前,见都是些陆上的寻常饭食,只是器皿非金即玉,雕镂花纹繁复。腹中饥馁多时,坐在小脚凳上,执起玉箸。瞥见手边一只金镶玉的酒壶,便倒了一杯。酒杯方至嘴边,就被人夺了去。
卫茂漪忙不迭回头,见陶奎林仰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奈之下,只得又自斟一杯。陶奎林挨着她坐下,道:“鲛族的地方端的没甚么珍品佳酿。”卫茂漪在他的空杯里蓄了酒,道:“事都妥了?”陶奎林又是一杯下肚,道:“不是打紧的事,不过会会故人。”卫茂漪瞪她,道:“敢情你来这鬼地方就是闲逛的,先是看玉树,后又会旧友,无端折腾我一场。”陶奎林哈哈一笑,将她搂在怀中。
卫茂漪挣脱出怀,将另一双玉箸递过来,道:“吃饭罢。”陶奎林道:“这海底风物你可还喜欢?若是喜欢,咱多住几日。”卫茂漪笑道:“中山王身骄肉贵,此地吃住可能习惯?”陶奎林看她眼弯秋月,一副促狭模样,心生爱怜,伸长脖子在她的粉颊上亲了一口。卫茂漪怔然,立时脸色如充血。
饭罢,陶奎林拉起卫茂漪在左近信步闲走。眼前殿堂宏丽,屋舍灼目,尽是金玉玳瑁珊瑚之属。初初见时,只是瞠目结舌,看得多了,索然无味。道:“路上宅院比之此处风雅多了。”陶奎林挑眉看她,道:“不喜欢?”卫茂漪应道:“你也是不喜欢的,看你在西湖孤山上的宅子就知道。”陶奎林闻言,笑道:“珠宝垒砌的,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俗气之外只剩俗气了。”
晚来,卫茂漪脱去外裳,正自躺在珊瑚床上,见陶奎林只穿了贴身的中衣,躺在她身侧。忙坐起,道:“你做甚么?”陶奎林头靠在珊瑚枕上,闭眼道:“睡觉。”卫茂漪抬脚轻蹭了他两下,道:“去你房里。”陶奎林抬起一只眼皮,道:“我的下处就在此,不曾教主人家安排别的。”卫茂漪闻言,登时气结,转过身子,面向里壁。
不一时,一支长臂伸出,将她身子圈住,有人道:“此地没有被褥,咱两个挤在一处暖和。”说着时,一条腿业已压上她的身子。只听的“噗通”一声,重物落地,陶奎林恨声道:“丫头,你好狠的心肠。”说罢,仍是爬上珊瑚床去。
卫茂漪平息了怒火,不再踹他,道:“你好生躺着,安分些,我便不撵你了。”陶奎林忘记了,她可是灵女,只消动动手指,自己就能飞出殿外。于是手脚都收拢了,平躺下来。卫茂漪看着他,道:“你因何要在这鱼龙混杂之地栽上一株玉树?”陶奎林挑眉看她,笑道:“你道是为何?”卫茂漪哼道:“你这人行事张扬,生怕旁人不知道你中山王的财力。”说到此处,转过身子看他,接着道:“你应该种上一株珊瑚树,就地取材,只消比寻常的高大就可,足可耀世了。”
陶奎林看了她片刻,道:“我与你的碧玉叶现在何处?”卫茂漪伸手在衣襟里摸出,道:“我贴身带着。”陶奎林从她手中取过,把玩着道:“合该拿条红绳穿起,你好生收着,仔细弄丢。”说着,就伸手向她衣襟探去。卫茂漪捉住,道:“我自己知道收着。”陶奎林自觉没趣,复又闭上双眼。
良久,卫茂漪以为身旁之人业已熟睡,不料忽听他道:“我带你家去罢。”怔愣着,卫茂漪缓缓道:“你要回陶国?”陶奎林仍是闭目,口里说道:“去国数年,是时候回去看看了。”卫茂漪问道:“国中你还有何亲眷?”陶奎林神色不改,道:“只一个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