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三十三章 红袖添香
第三十三章 红袖添香
陶奎林来到储秀宫,正见卫茂漪独自呆坐在窗前出神,脸色蜡白。蹑着脚步到身后,伸出双臂环抱着她,将脑袋抵在发髻间,道:“在想甚么?”他进门时,听音业已将卫茂漪方才见过陶澍,一长一短,尽数说了,故而道:“你去见了谁?”见她仍是不答,不由叹口气。自从宫变后,她极少言语,精神也一日不如一日。于是道:“旁人说甚么,切莫往心里去。孤遣人在城郊广开道场,为禁军超度。你是相信神明的,他们来生定能得个好去处。”卫茂漪轻声道:“你不是不相信神明的么?”陶奎林见她说话,一时高兴,扳过她的身子,弯腰直目她的眼睛,笑道:“因为你相信,我便信了又何妨?”
卫茂漪怔怔看着眼前人,一双凤目,眼角泛红,色如桃花,发怒含笑,各具风情;展眼闭目,转盼神飞。陶奎林见她模样,不禁在她唇边亲了一口,道:“看够没?咱去吃饭。”说罢,挽起她的手。
饭罢,陶奎林坐在案前批阅公文,卫茂漪便坐在小榻上看书,是长庚特地在坊市间买来的话本戏文,专供她生病卧床之时解闷的。正自胡乱翻看,忽而听到陶奎林道:“坐过来替孤研磨。”卫茂漪依言行至案前,跪坐在软褥上。陶奎林此时面前是一方长几,自己坐在栲栳圈几里,埋头在奏章中。卫茂漪执起桌上的端溪青紫砚,放在身侧,又取过玉滴,往砚台里注水,然后从袖中取出丝帕,包住墨块顶端,夹在两指之间,来回推磨。陶奎林看了半晌,道:“莫非你在西秦时,做过端王的侍读?”卫茂漪抬眼瞪他,他却哈哈一笑,伸过一只手来,道:“过来。”卫茂漪起身,就被他拽进怀中。
卫茂漪脑袋靠在陶奎林胸前,歪着身子,抬眼看他。陶奎林今日穿着正红色盘金绣龙掩衿大褂,烛光映照之下,面欺琢玉,艳压桃花。陶奎林笑道:“是我生得忒好看,你只是瞧个不够?”卫茂漪又瞪他,随即低下头去。她挽着梅花玳瑁簪,身上一件水红百子缂丝袄子,只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于是陶奎林捏着她的下巴,抬起她的脸来,吻上她的唇。良久,松开后,又拿掌心替她拭嘴。孰料,卫茂漪捉过他正待要抽回的手,一口咬下。
陶奎林吃痛,卫茂漪却死命抓着。陶奎林另一只手放下紫毫笔,在她额头一记暴栗,见她仍是不肯松手,于是道:“若是喜欢,就抓着罢,抓着了,这一世都不要放开才好。”卫茂漪佯作充耳不闻,只是握着他的手,只觉骨柔肌腻,一指指依次分开,又合上,莹润似玉,洁白胜雪,手指削若春葱。暗忖道:“姑娘家的手多未必及他一二分,手都生得这般可人,果然是祸水。”思及此处,张口欲要咬去。陶奎林得了方才教训,心下警觉,见她架势,忙不迭收回手。
第二日朝罢,陶奎林只带了长庚并晨星两个,径自往掖庭而去。在一所宅院前停下,长庚开锁后,并晨星在外侍立,陶奎林独自迈进门去。庭院里,一人正歪在小榻上看书,待陶奎林近前,方才放下书本,展眼笑道:“小叔来了。”
陶奎林坐在小榻一端,眯眼将他打量一番,道:“我的好侄儿,这十数年,倒是没瞧出来。”陶澍仍是笑道:“小叔是没瞧出甚么?”陶奎林道:“你终日在我眼前做戏,佯装懦弱胆小,全无主见。”陶澍接言道:“侄儿端的是个没根骨的,商贾之事,一窍不通。”陶奎林思忖,他此话不虚。陶澍自小喜读诗书,吟风弄月,是个行家里手;至于经济买卖事务,十之八九都是拿不准定星盘。于是说道:“你晓得我要夺位?”陶澍呷了口茶,答非所问,道:“小叔吃盏茶,咱叔侄两个许久不曾共话了。”说罢,一个宫女托着盘子从廊下转出,恭敬放下一个素瓷茶盏。陶奎林拿在手中,问道:“你晓得我今日要来?”
陶澍将盏中茶水吃尽,咂咂嘴,又用巾帕子揩揩,缓缓道:“昨儿来的那个,想来是小叔心尖上的。她既来了,小叔也不远了。”陶奎林闻言挑眉,道:“我的姬妾千千万,她如何就成了我心尖上的?那日我带她进宫,为的是以备不虞。”呷了口茶,继而道:“她的本事,你是见过的。”陶澍闻言,摇头不语,又着人添了盏茶。
陶奎林道:“你同她说的,她信,我是不信的。我从来都不是个相信神明天命的人。”随即,眯眼看向陶澍,道:“阶下之囚,仍可安然度日,你道是为何?”陶澍不疾不徐,嘴唇上下翕张,说出两字,却是力重千钧,道:“帑藏。”帑藏,即是国库。陶国帑藏,历经先代数十位君主心血经营,外界传言金银成山,珠宝作海,惟有陶君知其所在。陶奎林兵变篡位,自然不详其地。
陶澍露齿一笑,道:“我若说出,可还有命?”陶奎林应道:“你我骨肉至亲,我断然不致痛下杀手。”陶澍听了,一边厢摇首,一边厢口中啧啧有声,道:“帝王之言不可轻信。”陶奎林情知,他不会将帑藏之地轻易说出,便仍是问道:“你晓得我要夺位?”陶澍索性躺下,道:“父王临终,曾告诫过我。还将东宫六率交予我,教我命人暗中训练。但我仍是败了,可见是天意。”眼前的人,分明只有十四岁,城府却是深如万丈之渊,望不见底。陶奎林不禁生出几分寒意,出得门来,便命长庚在左近加派人手看管。
卫茂漪近来噩梦频仍,储秀宫各处,晚间都燃上沉香。陶奎林牵过她一条手臂,将一只木珠手串戴在她的皓腕上。卫茂漪放在鼻尖上嗅了嗅,道:“这是沉香?”陶奎林道:“你睡不稳,好生戴着。”卫茂漪叹道:“此地几欲成了沉香雾海,也不见好转,多一只手串未必有益。”
陶奎林自穿了中衣坐在床上,凝眸看卫茂漪卸妆。只见她抽出发髻间的金钿簪花,取下耳边的紫瑛坠子,起身步至床前。陶奎林拉过她的手,整个身子顺着力道跌入他的怀抱。陶奎林仔细摩弄她的眉眼,道:“你果然是一丝粉黛不施的?”卫茂漪脑袋伏在他的肩头,答道:“我向来不爱这花儿粉儿的。”陶奎林把玩着她的一只耳朵,笑道:“夫人天生丽质,素面朝天也是极美的。”说着时,脸凑近她耳畔,吹了口气。卫茂漪受不住,浑身轻颤,道:“听说过男狐狸么?”又娇笑道:“说的可正是你。”趁陶奎林怔然,她旋即挺身,攀上他的肩头,朝着他的耳朵,就是一口咬下。半晌,松开口,见小质洁白上,一点红痕,仿佛雪海之中,一簇含苞红梅。
扳过卫茂漪的身子,陶奎林道:“从前不省得,你原来是个喜欢咬人的。”卫茂漪眨巴着眼睛,见眼前人生得冰雪抟成,琼瑶琢就,恰如明月之下,一树梨花。更兼通体清芬,似兰非兰,韵中生韵,香外含香,于是一头扎在他怀里。陶奎林笑道:“你的胆子益发大了。”话尚未完,只觉胸口刺痛,忙去察看时,只见一痕雪脯,渗出血来。脸上敛去笑意,薄有愠色,道:“上瘾了不成?”卫茂漪答非所问,恨声道:“做个富贵风流的公子不好么?非要到是非场中走上一遭,也不怕再寻不到出路。”陶奎林扭过脸不看她,道:“孤筹谋数年,自要求个始终。此事已成定局,你多做纠缠只是徒然。”
卫茂漪长叹一声,抚上他胸口伤处,道:“对不住,我以后不咬你了。”陶奎林闻言,立时转怒为喜,道:“只要你莫再似疯魔一般,孤就阿弥陀佛了。”说罢,捧你她的脸,细细吻过。卫茂漪合上眼来,心上只觉又甜又苦,变换不定。
宵分时候,卫茂漪睁眼,见陶奎林正自摇撼着自己,忙坐起身来,通身冷汗涔涔,兀自大口喘气。陶奎林面露忧色,问道:“又做噩梦了?”说着,从红绵枕下取出一方丝帕,仔细替她拭去额上的汗珠,继而冁然而笑。卫茂漪只觉,满山满谷,霎时百花盛开。于是抱着他,喃喃道:“咱们都要好好的。”陶奎林轻拍她的脊背,良久,道:“我日后定会护你周全。”二人相拥,说些宽慰之言,直至天色发白,方才朦胧睡去。
陶奎林来到储秀宫,正见卫茂漪独自呆坐在窗前出神,脸色蜡白。蹑着脚步到身后,伸出双臂环抱着她,将脑袋抵在发髻间,道:“在想甚么?”他进门时,听音业已将卫茂漪方才见过陶澍,一长一短,尽数说了,故而道:“你去见了谁?”见她仍是不答,不由叹口气。自从宫变后,她极少言语,精神也一日不如一日。于是道:“旁人说甚么,切莫往心里去。孤遣人在城郊广开道场,为禁军超度。你是相信神明的,他们来生定能得个好去处。”卫茂漪轻声道:“你不是不相信神明的么?”陶奎林见她说话,一时高兴,扳过她的身子,弯腰直目她的眼睛,笑道:“因为你相信,我便信了又何妨?”
卫茂漪怔怔看着眼前人,一双凤目,眼角泛红,色如桃花,发怒含笑,各具风情;展眼闭目,转盼神飞。陶奎林见她模样,不禁在她唇边亲了一口,道:“看够没?咱去吃饭。”说罢,挽起她的手。
饭罢,陶奎林坐在案前批阅公文,卫茂漪便坐在小榻上看书,是长庚特地在坊市间买来的话本戏文,专供她生病卧床之时解闷的。正自胡乱翻看,忽而听到陶奎林道:“坐过来替孤研磨。”卫茂漪依言行至案前,跪坐在软褥上。陶奎林此时面前是一方长几,自己坐在栲栳圈几里,埋头在奏章中。卫茂漪执起桌上的端溪青紫砚,放在身侧,又取过玉滴,往砚台里注水,然后从袖中取出丝帕,包住墨块顶端,夹在两指之间,来回推磨。陶奎林看了半晌,道:“莫非你在西秦时,做过端王的侍读?”卫茂漪抬眼瞪他,他却哈哈一笑,伸过一只手来,道:“过来。”卫茂漪起身,就被他拽进怀中。
卫茂漪脑袋靠在陶奎林胸前,歪着身子,抬眼看他。陶奎林今日穿着正红色盘金绣龙掩衿大褂,烛光映照之下,面欺琢玉,艳压桃花。陶奎林笑道:“是我生得忒好看,你只是瞧个不够?”卫茂漪又瞪他,随即低下头去。她挽着梅花玳瑁簪,身上一件水红百子缂丝袄子,只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于是陶奎林捏着她的下巴,抬起她的脸来,吻上她的唇。良久,松开后,又拿掌心替她拭嘴。孰料,卫茂漪捉过他正待要抽回的手,一口咬下。
陶奎林吃痛,卫茂漪却死命抓着。陶奎林另一只手放下紫毫笔,在她额头一记暴栗,见她仍是不肯松手,于是道:“若是喜欢,就抓着罢,抓着了,这一世都不要放开才好。”卫茂漪佯作充耳不闻,只是握着他的手,只觉骨柔肌腻,一指指依次分开,又合上,莹润似玉,洁白胜雪,手指削若春葱。暗忖道:“姑娘家的手多未必及他一二分,手都生得这般可人,果然是祸水。”思及此处,张口欲要咬去。陶奎林得了方才教训,心下警觉,见她架势,忙不迭收回手。
第二日朝罢,陶奎林只带了长庚并晨星两个,径自往掖庭而去。在一所宅院前停下,长庚开锁后,并晨星在外侍立,陶奎林独自迈进门去。庭院里,一人正歪在小榻上看书,待陶奎林近前,方才放下书本,展眼笑道:“小叔来了。”
陶奎林坐在小榻一端,眯眼将他打量一番,道:“我的好侄儿,这十数年,倒是没瞧出来。”陶澍仍是笑道:“小叔是没瞧出甚么?”陶奎林道:“你终日在我眼前做戏,佯装懦弱胆小,全无主见。”陶澍接言道:“侄儿端的是个没根骨的,商贾之事,一窍不通。”陶奎林思忖,他此话不虚。陶澍自小喜读诗书,吟风弄月,是个行家里手;至于经济买卖事务,十之八九都是拿不准定星盘。于是说道:“你晓得我要夺位?”陶澍呷了口茶,答非所问,道:“小叔吃盏茶,咱叔侄两个许久不曾共话了。”说罢,一个宫女托着盘子从廊下转出,恭敬放下一个素瓷茶盏。陶奎林拿在手中,问道:“你晓得我今日要来?”
陶澍将盏中茶水吃尽,咂咂嘴,又用巾帕子揩揩,缓缓道:“昨儿来的那个,想来是小叔心尖上的。她既来了,小叔也不远了。”陶奎林闻言挑眉,道:“我的姬妾千千万,她如何就成了我心尖上的?那日我带她进宫,为的是以备不虞。”呷了口茶,继而道:“她的本事,你是见过的。”陶澍闻言,摇头不语,又着人添了盏茶。
陶奎林道:“你同她说的,她信,我是不信的。我从来都不是个相信神明天命的人。”随即,眯眼看向陶澍,道:“阶下之囚,仍可安然度日,你道是为何?”陶澍不疾不徐,嘴唇上下翕张,说出两字,却是力重千钧,道:“帑藏。”帑藏,即是国库。陶国帑藏,历经先代数十位君主心血经营,外界传言金银成山,珠宝作海,惟有陶君知其所在。陶奎林兵变篡位,自然不详其地。
陶澍露齿一笑,道:“我若说出,可还有命?”陶奎林应道:“你我骨肉至亲,我断然不致痛下杀手。”陶澍听了,一边厢摇首,一边厢口中啧啧有声,道:“帝王之言不可轻信。”陶奎林情知,他不会将帑藏之地轻易说出,便仍是问道:“你晓得我要夺位?”陶澍索性躺下,道:“父王临终,曾告诫过我。还将东宫六率交予我,教我命人暗中训练。但我仍是败了,可见是天意。”眼前的人,分明只有十四岁,城府却是深如万丈之渊,望不见底。陶奎林不禁生出几分寒意,出得门来,便命长庚在左近加派人手看管。
卫茂漪近来噩梦频仍,储秀宫各处,晚间都燃上沉香。陶奎林牵过她一条手臂,将一只木珠手串戴在她的皓腕上。卫茂漪放在鼻尖上嗅了嗅,道:“这是沉香?”陶奎林道:“你睡不稳,好生戴着。”卫茂漪叹道:“此地几欲成了沉香雾海,也不见好转,多一只手串未必有益。”
陶奎林自穿了中衣坐在床上,凝眸看卫茂漪卸妆。只见她抽出发髻间的金钿簪花,取下耳边的紫瑛坠子,起身步至床前。陶奎林拉过她的手,整个身子顺着力道跌入他的怀抱。陶奎林仔细摩弄她的眉眼,道:“你果然是一丝粉黛不施的?”卫茂漪脑袋伏在他的肩头,答道:“我向来不爱这花儿粉儿的。”陶奎林把玩着她的一只耳朵,笑道:“夫人天生丽质,素面朝天也是极美的。”说着时,脸凑近她耳畔,吹了口气。卫茂漪受不住,浑身轻颤,道:“听说过男狐狸么?”又娇笑道:“说的可正是你。”趁陶奎林怔然,她旋即挺身,攀上他的肩头,朝着他的耳朵,就是一口咬下。半晌,松开口,见小质洁白上,一点红痕,仿佛雪海之中,一簇含苞红梅。
扳过卫茂漪的身子,陶奎林道:“从前不省得,你原来是个喜欢咬人的。”卫茂漪眨巴着眼睛,见眼前人生得冰雪抟成,琼瑶琢就,恰如明月之下,一树梨花。更兼通体清芬,似兰非兰,韵中生韵,香外含香,于是一头扎在他怀里。陶奎林笑道:“你的胆子益发大了。”话尚未完,只觉胸口刺痛,忙去察看时,只见一痕雪脯,渗出血来。脸上敛去笑意,薄有愠色,道:“上瘾了不成?”卫茂漪答非所问,恨声道:“做个富贵风流的公子不好么?非要到是非场中走上一遭,也不怕再寻不到出路。”陶奎林扭过脸不看她,道:“孤筹谋数年,自要求个始终。此事已成定局,你多做纠缠只是徒然。”
卫茂漪长叹一声,抚上他胸口伤处,道:“对不住,我以后不咬你了。”陶奎林闻言,立时转怒为喜,道:“只要你莫再似疯魔一般,孤就阿弥陀佛了。”说罢,捧你她的脸,细细吻过。卫茂漪合上眼来,心上只觉又甜又苦,变换不定。
宵分时候,卫茂漪睁眼,见陶奎林正自摇撼着自己,忙坐起身来,通身冷汗涔涔,兀自大口喘气。陶奎林面露忧色,问道:“又做噩梦了?”说着,从红绵枕下取出一方丝帕,仔细替她拭去额上的汗珠,继而冁然而笑。卫茂漪只觉,满山满谷,霎时百花盛开。于是抱着他,喃喃道:“咱们都要好好的。”陶奎林轻拍她的脊背,良久,道:“我日后定会护你周全。”二人相拥,说些宽慰之言,直至天色发白,方才朦胧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