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三十六章 鸩杀
第三十五章 鸩杀
凌筱掀开车帘,看着街上光景,有些恍惚。一去长安三载,街道如旧,只是归心不同。月前,姜应玠一日下朝后,来到凤仪宫,将一事说与她。凌筱听罢,只觉头顶闪过一记焦雷,登时眼冒金星。姜应玠晓得皇后的脾性,于是遣了近百个禁卫军护送她前往西秦。
姜如璧拍马靠近,道:“娘娘可有嘱托?”凌筱摇首不语。姜如璧略一沉吟,道:“此番入秦,原是密地里行事。少顷入宫,娘娘可有凭信?”话音方落,但见一只玉手递出一个腰牌来。姜如璧恭谨接过,凝眸细视,此物他是识得的。原来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黄金腰牌,上镌龙凤呈祥,葱绿色丝绦穿起,翻转过来,赫然是“合宜”二字,正是合宜公主的通行腰牌。
姜如璧回眸去看,十四个禁军作家仆装扮,紧随在马车后,马车另一侧的禁军将军东张西望,面上满是戒备之色。姜应玠派出的禁军原有百人,姜如璧怕路途之上招人眼目,于是只挑了十四个武功高强的乔装跟随,其余俱是暗地跟着。
看看将及宫门,姜如璧将腰牌递与身后一个禁军。那禁军会意,拿着腰牌同守门将士谈上几句,又折返来禀告姜如璧。姜如璧拧眉,对着马车道:“秦宫不许出入。”说罢,又道:“暂且寻个下处歇歇,再做打算。”凌筱忧思如焚,更兼一路上车马劳顿,一日三餐只吃一餐,一餐也只是勉强吞咽几口,此时面色蜡黄,气虚力软。此时,听了姜如璧的话,更添烦恼,口上却说:“一切但凭姜御史做主。”姜如璧隔着车帘子,听出她声音颤抖,心下一紧,忙吩咐人掉转马头。
饭罢,姜如璧敲响了凌筱房门。两个婢女退出,二人隔着珠帘说话。姜如璧道:“听闻娘娘又未用饭,长此以往,身子是吃不消的。”顿了一顿,又道:“陛下见了,心中必然难过。”凌筱沉默片刻,应道:“多谢御史大人记挂。”姜如璧被她噎了一下,接着道:“现下秦宫被封,想是时局艰难。下臣定当竭尽所能,送娘娘进宫。”凌筱又只是低声道谢。昔年多是凌筱说话,姜如璧听,可是天道好轮回,如今世事都颠倒了去。
是夜,薛云从自坐在思政殿主位,两条腿悬吊在面前长几上,手中抓着一串葡萄,口里还含着一颗。望见孟葵心进门,招手教她上前。待她走近,一把搂在怀中,张口将葡萄渡进她的嘴里,问道:“他死了没?”孟葵心将葡萄咽下,道:“他命大得紧,阎王爷不肯收。”薛云从挑眉,一双狭长的凤眼,半是嘲谑,半是狠戾,道:“不肯收?就再送他一程。”说罢,手中葡萄抛出,紫色的丸子骨碌碌洒落一地。
孟葵心笑道:“你心也忒狠,不拘怎的,他可是你表兄,你当真下得去手?”薛云从道:“下不去手,就是咱两个死。”孟葵心正色道:“一月不朝,你在朝堂上吃力,可有良法?”原来,秦帝凌箫业已一月不曾早朝,皇后孟葵心对外宣称秦帝抱恙,须索静养,杜绝臣工前来谒见,矫诏命丞相薛云从代政。随着日子延捱,流言四起,再是压制不住,只怕生变。
薛云从当下听了孟葵心的话,却说道:“今儿下面的说见了九丫头的腰牌,难不成她从南边回来了?”孟葵心作思忖状,道:“当初九丫头嫁去南燕时,不哭不闹,竟是出奇乖顺,我心里疑惑。而后十丫头失踪了一段日子,忽然就被那死鬼找着了,两人还背着人说了半晌的话。往日这小丫头遇着人,都是耷头缩脑的可怜相,从不曾见同自己的嫡亲哥哥亲厚过。我就思量着,嫁去南燕的莫非是十丫头,而现下的齐后才是九丫头?”薛云从道:“我派人前去打探了就知。不拘是小九还是小十,她不来挡咱们的道,咱们自然权当不曾知晓她入秦。我待会子从细柳营调军来,在皇城加紧巡逻,勿放年轻女子进宫。”
孟葵心闻言,放下心来,伸手解开他的衣襟。两人就在凤仪殿的主座上缠绵起来,孟葵心娇喘问道:“那死鬼的命,你要如何结果了?”薛云从脑袋埋在她酥胸里,眼皮不抬一下,答道:“我已经命人准备了,待到东西进宫,就送他归西。”
姜如璧打听得皇城禁军尽被薛云从把持,于是遣人在各个宫门打探消息,果然,三更时候,一队轻骑从丹凤门出来,径望薛府而去。有人忙去报上,姜如璧听罢,顿时心生一计。
姜如璧同凌筱两个,乔装作薛府家仆,躲在暗处,见到方才的轻骑从丹凤门折返,又等了约莫一刻钟,才慢悠悠晃出来。这两人并行至宫门前,被守门将士拦住,姜如璧忙道:“家里老夫人见少爷日夜在宫里操劳,唯恐他累坏了身子,亲自下厨熬了鲜汤,特命小人送来。”一个守门的道:“宫里御膳要甚么没有,还短了一碗汤。”姜如璧赔笑道:“宫里是不缺的,可老夫人担心儿子,千叮万嘱,定要少爷喝下,老夫人才得安心。”姜如璧此人,刻板严肃惯了的,一年到头,不见笑意。如今一直含笑,实在难为了他。说毕,分别往两个守门将士手里塞了两条葱头金。这两个守门的将这二人上下打量,一个虽是生得身量颀长,却处处透着文秀之气,另一个活脱脱的病秧子,风一吹就倒的光景。在袖中暗地掂量葱头金的分量,料想这二人不能闹事,自己又白得了金子,犹豫再三,便放人进去了。
二人绕过丹凤门,并未直奔紫宸殿,而是依计来到一处废弃偏殿,燃起自带的火折子,脱去外裳,里面穿着绯色的襦裙,正是秦国宫人素日穿的。凌筱对镜挽起飞天髻,回头见姜如璧正站在身后,看她梳妆,身上竟是穿着一般的绯色襦裙。登时睁圆了双眼,其骇异之深,绝不亚于见到鬼神。凌筱只道自己看错了,闭上眼去,复又睁开,见姜如璧仍是穿着绯色襦裙,只是此时发带解开,一头青丝披下,道:“妇人的发髻我不会梳,你来罢。”听了此言,凌筱险些从凳子上跌落。今日之前,她宁肯相信乌龟飞天,兔子下蛋,也绝不相信姜如璧扮作妇人。
这一场惊吓着实不小,双手抖抖索索,好容易梳毕,却是歪歪扭扭的,不由面露惭色。姜如璧对镜扶了扶云鬓,看了她一眼,道:“走罢。”他二人走在小径上,凌筱偷眼瞧他,面如白玉,目若寒星,穿上女装实在俊俏。只是寻常女子,远不及他的高大,绯色襦裙在身,有许多违和处。姜如璧蓦得说道:“我若扮作侍卫同你在宫里走动,难眠惹人生疑。”凌筱点头,不再看他,也不言语。
两人熟门熟路,将及紫宸殿时,驻足观看。见二十来个禁军守在门外,情知里面的人怕是不好。凌筱心下焦急,姜如璧则拽着她的肩膀,以示宽慰。凌筱见状,瞬间恍惚,她在闺中之时,凡是见到姜如璧,都要上前拽着他的手臂。彼时,她常在心中祈祷,盼望有一日,姜如璧能够拽着自己的手臂。然而,上苍好似从不曾听到,或是她祷告之时,老天正自卧榻酣睡,现如今才醒来。想到此处,她不由苦笑。正在此时,姜如璧拉着她,闪身进了一队宫人之中。
凌筱回神,见为首的正是皇后孟葵心,身后跟着內官宫人,一路浩浩荡荡,足有三十人之众。孟葵心遣散了留守紫宸殿的禁军,自领了一个宫人进内去了。凌筱见状,趁无人注目,急急转过紫宸殿后,从袖中取出一截铁丝,捅开流云绢纱,将铁丝更深探进。不一时,轻推开一扇窗,翻身爬进。她幼时顽劣,常被秦武帝凌彻关在紫宸殿罚抄,于是寻思出了翻窗的伎俩,不想多年之后,竟是有大用处的。
姜如璧随她进来,二人俱藏身在幔帐后。见孟葵心坐在榻前矮凳上,同榻上之人说话。榻上躺的,正是秦帝凌箫。只听孟葵心道:“陛下莫怪妾,妾是不忍眼看陛下受苦遭罪。”说着,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举袖拭泪。凌箫瞪着一双眼睛,大如栲栳,张着嘴,咿咿呀呀,只是说不出话,嘴角流涎不止。孟葵心从宫女擎着的盘子里,执起酒壶,自斟了一杯酒。替凌彻擦净了口水,将酒杯递到他的唇边。凌箫挣扎,宫女强压着他的手臂,孟葵心压上他的脑袋,将酒杯中物灌下。如此犹嫌不足,又斟上一杯,灌了下去。顷刻之间,凌箫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唇角鲜血四溢。孟葵心瞧着泛呕,便命宫人替她擦拭。宫人丝帕子还未挨到,凌箫两腿一蹬,身归玄壤。
凌箫此人,虽好弄权,但出身正统,更贵在不贪杯,不好色,堪为守成之主。可惜娶妻之时,不考其品行,不究其过往,只看中其聪慧,可助夫夺位。须知人能助人,亦能害人。身死魂消,却是素日亲近之人所为,更兼他早有察觉,仍是不能免,诚然可悲可怜复可叹。
凌筱掀开车帘,看着街上光景,有些恍惚。一去长安三载,街道如旧,只是归心不同。月前,姜应玠一日下朝后,来到凤仪宫,将一事说与她。凌筱听罢,只觉头顶闪过一记焦雷,登时眼冒金星。姜应玠晓得皇后的脾性,于是遣了近百个禁卫军护送她前往西秦。
姜如璧拍马靠近,道:“娘娘可有嘱托?”凌筱摇首不语。姜如璧略一沉吟,道:“此番入秦,原是密地里行事。少顷入宫,娘娘可有凭信?”话音方落,但见一只玉手递出一个腰牌来。姜如璧恭谨接过,凝眸细视,此物他是识得的。原来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黄金腰牌,上镌龙凤呈祥,葱绿色丝绦穿起,翻转过来,赫然是“合宜”二字,正是合宜公主的通行腰牌。
姜如璧回眸去看,十四个禁军作家仆装扮,紧随在马车后,马车另一侧的禁军将军东张西望,面上满是戒备之色。姜应玠派出的禁军原有百人,姜如璧怕路途之上招人眼目,于是只挑了十四个武功高强的乔装跟随,其余俱是暗地跟着。
看看将及宫门,姜如璧将腰牌递与身后一个禁军。那禁军会意,拿着腰牌同守门将士谈上几句,又折返来禀告姜如璧。姜如璧拧眉,对着马车道:“秦宫不许出入。”说罢,又道:“暂且寻个下处歇歇,再做打算。”凌筱忧思如焚,更兼一路上车马劳顿,一日三餐只吃一餐,一餐也只是勉强吞咽几口,此时面色蜡黄,气虚力软。此时,听了姜如璧的话,更添烦恼,口上却说:“一切但凭姜御史做主。”姜如璧隔着车帘子,听出她声音颤抖,心下一紧,忙吩咐人掉转马头。
饭罢,姜如璧敲响了凌筱房门。两个婢女退出,二人隔着珠帘说话。姜如璧道:“听闻娘娘又未用饭,长此以往,身子是吃不消的。”顿了一顿,又道:“陛下见了,心中必然难过。”凌筱沉默片刻,应道:“多谢御史大人记挂。”姜如璧被她噎了一下,接着道:“现下秦宫被封,想是时局艰难。下臣定当竭尽所能,送娘娘进宫。”凌筱又只是低声道谢。昔年多是凌筱说话,姜如璧听,可是天道好轮回,如今世事都颠倒了去。
是夜,薛云从自坐在思政殿主位,两条腿悬吊在面前长几上,手中抓着一串葡萄,口里还含着一颗。望见孟葵心进门,招手教她上前。待她走近,一把搂在怀中,张口将葡萄渡进她的嘴里,问道:“他死了没?”孟葵心将葡萄咽下,道:“他命大得紧,阎王爷不肯收。”薛云从挑眉,一双狭长的凤眼,半是嘲谑,半是狠戾,道:“不肯收?就再送他一程。”说罢,手中葡萄抛出,紫色的丸子骨碌碌洒落一地。
孟葵心笑道:“你心也忒狠,不拘怎的,他可是你表兄,你当真下得去手?”薛云从道:“下不去手,就是咱两个死。”孟葵心正色道:“一月不朝,你在朝堂上吃力,可有良法?”原来,秦帝凌箫业已一月不曾早朝,皇后孟葵心对外宣称秦帝抱恙,须索静养,杜绝臣工前来谒见,矫诏命丞相薛云从代政。随着日子延捱,流言四起,再是压制不住,只怕生变。
薛云从当下听了孟葵心的话,却说道:“今儿下面的说见了九丫头的腰牌,难不成她从南边回来了?”孟葵心作思忖状,道:“当初九丫头嫁去南燕时,不哭不闹,竟是出奇乖顺,我心里疑惑。而后十丫头失踪了一段日子,忽然就被那死鬼找着了,两人还背着人说了半晌的话。往日这小丫头遇着人,都是耷头缩脑的可怜相,从不曾见同自己的嫡亲哥哥亲厚过。我就思量着,嫁去南燕的莫非是十丫头,而现下的齐后才是九丫头?”薛云从道:“我派人前去打探了就知。不拘是小九还是小十,她不来挡咱们的道,咱们自然权当不曾知晓她入秦。我待会子从细柳营调军来,在皇城加紧巡逻,勿放年轻女子进宫。”
孟葵心闻言,放下心来,伸手解开他的衣襟。两人就在凤仪殿的主座上缠绵起来,孟葵心娇喘问道:“那死鬼的命,你要如何结果了?”薛云从脑袋埋在她酥胸里,眼皮不抬一下,答道:“我已经命人准备了,待到东西进宫,就送他归西。”
姜如璧打听得皇城禁军尽被薛云从把持,于是遣人在各个宫门打探消息,果然,三更时候,一队轻骑从丹凤门出来,径望薛府而去。有人忙去报上,姜如璧听罢,顿时心生一计。
姜如璧同凌筱两个,乔装作薛府家仆,躲在暗处,见到方才的轻骑从丹凤门折返,又等了约莫一刻钟,才慢悠悠晃出来。这两人并行至宫门前,被守门将士拦住,姜如璧忙道:“家里老夫人见少爷日夜在宫里操劳,唯恐他累坏了身子,亲自下厨熬了鲜汤,特命小人送来。”一个守门的道:“宫里御膳要甚么没有,还短了一碗汤。”姜如璧赔笑道:“宫里是不缺的,可老夫人担心儿子,千叮万嘱,定要少爷喝下,老夫人才得安心。”姜如璧此人,刻板严肃惯了的,一年到头,不见笑意。如今一直含笑,实在难为了他。说毕,分别往两个守门将士手里塞了两条葱头金。这两个守门的将这二人上下打量,一个虽是生得身量颀长,却处处透着文秀之气,另一个活脱脱的病秧子,风一吹就倒的光景。在袖中暗地掂量葱头金的分量,料想这二人不能闹事,自己又白得了金子,犹豫再三,便放人进去了。
二人绕过丹凤门,并未直奔紫宸殿,而是依计来到一处废弃偏殿,燃起自带的火折子,脱去外裳,里面穿着绯色的襦裙,正是秦国宫人素日穿的。凌筱对镜挽起飞天髻,回头见姜如璧正站在身后,看她梳妆,身上竟是穿着一般的绯色襦裙。登时睁圆了双眼,其骇异之深,绝不亚于见到鬼神。凌筱只道自己看错了,闭上眼去,复又睁开,见姜如璧仍是穿着绯色襦裙,只是此时发带解开,一头青丝披下,道:“妇人的发髻我不会梳,你来罢。”听了此言,凌筱险些从凳子上跌落。今日之前,她宁肯相信乌龟飞天,兔子下蛋,也绝不相信姜如璧扮作妇人。
这一场惊吓着实不小,双手抖抖索索,好容易梳毕,却是歪歪扭扭的,不由面露惭色。姜如璧对镜扶了扶云鬓,看了她一眼,道:“走罢。”他二人走在小径上,凌筱偷眼瞧他,面如白玉,目若寒星,穿上女装实在俊俏。只是寻常女子,远不及他的高大,绯色襦裙在身,有许多违和处。姜如璧蓦得说道:“我若扮作侍卫同你在宫里走动,难眠惹人生疑。”凌筱点头,不再看他,也不言语。
两人熟门熟路,将及紫宸殿时,驻足观看。见二十来个禁军守在门外,情知里面的人怕是不好。凌筱心下焦急,姜如璧则拽着她的肩膀,以示宽慰。凌筱见状,瞬间恍惚,她在闺中之时,凡是见到姜如璧,都要上前拽着他的手臂。彼时,她常在心中祈祷,盼望有一日,姜如璧能够拽着自己的手臂。然而,上苍好似从不曾听到,或是她祷告之时,老天正自卧榻酣睡,现如今才醒来。想到此处,她不由苦笑。正在此时,姜如璧拉着她,闪身进了一队宫人之中。
凌筱回神,见为首的正是皇后孟葵心,身后跟着內官宫人,一路浩浩荡荡,足有三十人之众。孟葵心遣散了留守紫宸殿的禁军,自领了一个宫人进内去了。凌筱见状,趁无人注目,急急转过紫宸殿后,从袖中取出一截铁丝,捅开流云绢纱,将铁丝更深探进。不一时,轻推开一扇窗,翻身爬进。她幼时顽劣,常被秦武帝凌彻关在紫宸殿罚抄,于是寻思出了翻窗的伎俩,不想多年之后,竟是有大用处的。
姜如璧随她进来,二人俱藏身在幔帐后。见孟葵心坐在榻前矮凳上,同榻上之人说话。榻上躺的,正是秦帝凌箫。只听孟葵心道:“陛下莫怪妾,妾是不忍眼看陛下受苦遭罪。”说着,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举袖拭泪。凌箫瞪着一双眼睛,大如栲栳,张着嘴,咿咿呀呀,只是说不出话,嘴角流涎不止。孟葵心从宫女擎着的盘子里,执起酒壶,自斟了一杯酒。替凌彻擦净了口水,将酒杯递到他的唇边。凌箫挣扎,宫女强压着他的手臂,孟葵心压上他的脑袋,将酒杯中物灌下。如此犹嫌不足,又斟上一杯,灌了下去。顷刻之间,凌箫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唇角鲜血四溢。孟葵心瞧着泛呕,便命宫人替她擦拭。宫人丝帕子还未挨到,凌箫两腿一蹬,身归玄壤。
凌箫此人,虽好弄权,但出身正统,更贵在不贪杯,不好色,堪为守成之主。可惜娶妻之时,不考其品行,不究其过往,只看中其聪慧,可助夫夺位。须知人能助人,亦能害人。身死魂消,却是素日亲近之人所为,更兼他早有察觉,仍是不能免,诚然可悲可怜复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