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五十八章 来生之约
第五十八章 来生之约
陶奎林被卫茂漪一掌打得手上不稳,碗里汤汁溅撒襟前。仰手看她,面色微赪,分明薄有怒意。然而终究没有道出一言,只是拿罗帕擦拭衣襟。卫茂漪一把夺过罗帕,扬手甩出门外,恨声道:“我且问你,得了消渴疾的,不能行房,是也不是?”陶奎林此时方才晓得她生气根由,应道:“不是不能。”“只是”两字尚未脱口,卫茂漪“咣当”一声将铜镜掷在他面前来,道:“你每日晨起都是对镜梳洗的,看不出自己半人半鬼之形?仍是依前贪花恋柳,你到底是要自己的性命不要了?”
陶奎林拉起卫茂漪的手,教她贴靠自己坐下,道:“事已至此,你再是气恼,也于事无补。莫若放宽了心,将余下的日子好好过完。”卫茂漪连连摇首,一如拨浪鼓相似,口里一叠声嚷道:“总是要做些甚么的。”陶奎林正待要安抚,卫茂漪抹了一把眼泪,道:“我去求容寂大人,他为圆灵诊治多年,定有良方。”说罢,一阵青烟似地飘远了。
约莫一炷香工夫,卫茂漪端着一个粗瓷碗上楼来,教陶奎林服用。陶奎林看了碗中之物,眉头蹙起,沉吟片刻,问道:“这是符水?”只见碗里汤水乌糟糟的,上浮着星点纸屑。卫茂漪眼眸晶亮,期待他一饮而尽。仿佛碗里的不是符水,而是九重天上取下的玉液琼浆,可活死人,肉白骨。陶奎林看她一眼,眸子深沉,端起碗来,舌尖挑起一滴汤水,挥手将瓷碗摔在地上。
卫茂漪气急,站起身来,伸长脖子看他。陶奎林道:“你忒痴了,这鬼东西倘能治人,令弟合该早已康复了。”卫茂漪病急乱投医,被他一语说破,又羞又恼,更觉伤心。陶奎林自知失言,伸手去挽,卫茂漪后退两步,一腔无名火顷刻覆盖了寒霜,胸口窒闷,奔下楼去。
比及卫圆灵迈步进了竹楼,便看到陶奎林半张脸埋在手掌中,桌案近旁,瓷碗碎裂,裂口处尚有纸屑。于是径自上前,将瓷碗收拾了。而后在陶奎林对过坐下,开言道:“阿姐只是心急了。”陶奎林仍是以掌覆面,卫圆灵继而说道:“阿姐在中原时,一次隔空观物受了伤,十丈开外,再不能使得此法,故而不晓得我的病症。”顿上一顿,又道:“阿姐于此事,极是歉疚。今见姐夫病势如斯,却是无能为力,行出糊涂事来,还望姐夫见谅。”听得此言,陶奎林方才抬起头来,白蜡似的脸儿,依稀可见清俊之气。卫圆灵接着道:“符咒之术在灵修,原是治病救人的,仔细想来,也算不得糊涂事。”陶奎林道:“我不是怪她。”话到此处,业已哽住了。
卫圆灵斟了碗清水递至对面,陶奎林手指顺着碗沿来回划动,二人俱各缄默不言。良久,陶奎林道:“令姐色厉内荏,口强心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你是家里长男,将来全凭你看顾。”卫圆灵张开口,一时不知说些甚么,只得又闭上嘴来。陶奎林噙着一丝苦笑,道:“你莫要虚宽我的心了,生来不得享有天年,自己最是清楚的。”顿上一顿,嘴角扯出笑意,道:“茂漪并容与母子两个,都托付与你了。”说罢,起身就要下拜,卫圆灵忙不迭抬手止住,道:“这两人,一个是我的胞姐,一个是我的外甥。姐夫若是如此,实在折煞我了。”
两人各自安坐,举起碗来轻呷。直至壶中水尽,卫圆灵正欲提壶下楼续水,陶奎林教他坐下,问道:“圆灵,你的生平志愿是甚么?”卫圆灵不承想他有此一问,怔然片刻,应道:“阿姐与柔祇喜乐安康,便是我生平所愿。”陶奎林听了,俛面轻叹口气,复又凝睇着他,道:“有些话,原是我不该说的。前番你摆下九宫八卦阵,拒敌于外,便可看出你有惊世之才。尚未及弱冠之龄,难不成就只要守着姐妹家人,碌碌一世,困死在三尺蒿莱之下?”
夜半梦醒之时,卫圆灵往往慨叹龟缩荒山,无缘于世间风华,常会暗自神伤。他性情淡泊,可才高之人,总一盼能够惊艳俗世,留名史册。奈何天妒英才,生有不足之症,只得将这份心思早早收束了。今听陶奎林说破心事,登时睁圆了眼睛。陶奎林接着说道:“令姐诚然是为了你着想,只是你不必事事都随了她的意思。我看得出来,你是个主意大的,将来着区区荒山,是困不住你的。”
卫圆灵略一沉吟,道:“不惟阿姐并柔祇,我还有族人。”陶奎林听了,不禁匿笑道:“你的族人?你的族人早流落在二十六国之中了。现下荒山上的,老的行将就木,小的再长几年都会离去。”言毕,正色道:“男儿生于世间,当立千秋之勋业,若一心只在小恩小惠,注定混沌此生,庸常一世。”卫圆灵驳道:“不拘山上还有几人,都是我的族人,我若弃之不顾,岂非作恶?”陶奎林冷哼道:“杀数人,横行乡里,此为恶;杀百人,纵横天下,此为大恶,亦为大善。守一地水土,却不能保一地安康,此为恶;弃置族人于乡土,却能还族人于康乐,恶耶?善耶?”顿上一顿,又道:“大善即是大恶,大恶即是大善。”
正在此时,窗隙透进雨丝来。未几,雨落屋檐,由疏转密,泠然作响,添人愁绪。陶奎林起身,伫立窗前,伸手接住落雨,但觉冰凉砭肤。卫圆灵说道:“阿姐跑将出去,不知在何处躲雨?”陶奎林不由眉头轻蹙,卫圆灵向前一指,佯作苦恼,道:“只这一柄伞,可如何是好?”陶奎林看向他手指之处,只见竹墙一隅,一柄白绸伞静倚在当地。掩在袖中的手不由握紧,掌中冷雨早已煨热,稍作沉吟,弓身拿起绸伞,步下楼去。卫圆灵站在门前,眼看着他身影渐行渐远,唇边浮起笑意,几许苦涩几许哀凉。
卫茂漪负气奔出竹楼,一气儿在大荒山打转,蓦然惊觉脸颊湿凉,伸手去探,雨珠如泪落,一滴滴狠狠砸在掌心。她不晓得究竟是在气陶奎林不肯服下符水,辜负了自己心意,还是气自己无能为力。心下只是委屈,欲要申诉却是赴诉无人,甚而到了欲哭无泪的田地。
不一时,衣衫尽皆湿透,青丝紧贴额前。陶奎林寻见卫茂漪之时,正见她独自立在一丛湘妃竹下,通身雨水浇沥,双臂抱胸,身子不时轻颤。于是紧几步走上前去,将人遮盖在伞下。彼时,卫茂漪方才看到来人,双唇惨白,不住打颤,半晌齿缝间挤出一句话,道:“你来了。”陶奎林见她光景狼狈,心下大为怜惜,揽过她的腰肢,教她紧贴在自己身上。卫茂漪挣脱,扭过脸去,道:“咱两个原就是有今生没来世的,况且你今生天不假年,又待我好,平白惹我伤心。”一字一泣,早是只闻声息不闻音了。
陶奎林不睬,仍是将卫茂漪紧搂在怀中。两人便共伞站在雨中,皆是沉默不语,但听得周遭雨落之声,敲在竹枝,叮咚悦耳。约莫一盏茶工夫,陶奎林悄声道:“我生不信天命,死不信鬼神。”俛面凝睇卫茂漪,接着道:“我愿为你破例一遭。”卫茂漪抬起脸来看他,四目相对,俱是心思如潮涌。陶奎林道:“你既信来生,我便随你相信来生。你且宽心,踏上奈何桥之时,我决计不会喝下孟婆汤,只在桥边等你。等你一道轮回转世,来生再续今世未了之缘。”卫茂漪睁圆了眼睛,只觉身在梦中,纵身抱住陶奎林脖子,泪水悉数洒在他的颈间,咕哝说道:“我不知人死了,是否还有来世。我目下只想今生,你气我也好,弃我也罢,我别无所求,只想你活着,我只要你好好的。”说着时,清泪涟涟,仿佛江河决堤。陶奎林轻轻抚摸她的脊背,温声宽慰道:“今生是不能了,咱两个来生都要好好的。来生都不要生在皇族,只在大国做个平头百姓,最好是相邻而居,跑出家门就能看到的。一道进学,一道长大,然后成婚,生子,老去。相携一生,扶持到死。”卫茂漪听他说道,心中只是难过。
看看雨势转小,陶奎林握着卫茂漪的手,二人相携折返竹楼。卫圆灵仍在屋子里等候,见两人携手归来,好一派鹣鲽情深模样,心下释然之时,又添上几分恻然。当晚,卫容与仍是被送到卫柔祇处宿歇。
翌日,卫茂漪先自起床梳洗,又亲下楼去炊饭,比及饭菜摆放上桌,床帐低垂,陶奎林仍在酣睡。卫茂漪心下犯疑,揭开床帐,附在他耳畔轻声呼唤,陶奎林仍是双眼紧闭。于是卫茂漪伸手在他胸前拧了几把,陶奎林仍只是抿唇合目。卫茂漪见状,顿时慌了神,拚命似的摇撼他的身子,五脏六腑几欲被晃荡出来。瞥见领口处,一点青紫,卫茂漪忙将他中衣扯下,只见雪玉一般的皮肉上,青紫遍布。
陶奎林被卫茂漪一掌打得手上不稳,碗里汤汁溅撒襟前。仰手看她,面色微赪,分明薄有怒意。然而终究没有道出一言,只是拿罗帕擦拭衣襟。卫茂漪一把夺过罗帕,扬手甩出门外,恨声道:“我且问你,得了消渴疾的,不能行房,是也不是?”陶奎林此时方才晓得她生气根由,应道:“不是不能。”“只是”两字尚未脱口,卫茂漪“咣当”一声将铜镜掷在他面前来,道:“你每日晨起都是对镜梳洗的,看不出自己半人半鬼之形?仍是依前贪花恋柳,你到底是要自己的性命不要了?”
陶奎林拉起卫茂漪的手,教她贴靠自己坐下,道:“事已至此,你再是气恼,也于事无补。莫若放宽了心,将余下的日子好好过完。”卫茂漪连连摇首,一如拨浪鼓相似,口里一叠声嚷道:“总是要做些甚么的。”陶奎林正待要安抚,卫茂漪抹了一把眼泪,道:“我去求容寂大人,他为圆灵诊治多年,定有良方。”说罢,一阵青烟似地飘远了。
约莫一炷香工夫,卫茂漪端着一个粗瓷碗上楼来,教陶奎林服用。陶奎林看了碗中之物,眉头蹙起,沉吟片刻,问道:“这是符水?”只见碗里汤水乌糟糟的,上浮着星点纸屑。卫茂漪眼眸晶亮,期待他一饮而尽。仿佛碗里的不是符水,而是九重天上取下的玉液琼浆,可活死人,肉白骨。陶奎林看她一眼,眸子深沉,端起碗来,舌尖挑起一滴汤水,挥手将瓷碗摔在地上。
卫茂漪气急,站起身来,伸长脖子看他。陶奎林道:“你忒痴了,这鬼东西倘能治人,令弟合该早已康复了。”卫茂漪病急乱投医,被他一语说破,又羞又恼,更觉伤心。陶奎林自知失言,伸手去挽,卫茂漪后退两步,一腔无名火顷刻覆盖了寒霜,胸口窒闷,奔下楼去。
比及卫圆灵迈步进了竹楼,便看到陶奎林半张脸埋在手掌中,桌案近旁,瓷碗碎裂,裂口处尚有纸屑。于是径自上前,将瓷碗收拾了。而后在陶奎林对过坐下,开言道:“阿姐只是心急了。”陶奎林仍是以掌覆面,卫圆灵继而说道:“阿姐在中原时,一次隔空观物受了伤,十丈开外,再不能使得此法,故而不晓得我的病症。”顿上一顿,又道:“阿姐于此事,极是歉疚。今见姐夫病势如斯,却是无能为力,行出糊涂事来,还望姐夫见谅。”听得此言,陶奎林方才抬起头来,白蜡似的脸儿,依稀可见清俊之气。卫圆灵接着道:“符咒之术在灵修,原是治病救人的,仔细想来,也算不得糊涂事。”陶奎林道:“我不是怪她。”话到此处,业已哽住了。
卫圆灵斟了碗清水递至对面,陶奎林手指顺着碗沿来回划动,二人俱各缄默不言。良久,陶奎林道:“令姐色厉内荏,口强心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你是家里长男,将来全凭你看顾。”卫圆灵张开口,一时不知说些甚么,只得又闭上嘴来。陶奎林噙着一丝苦笑,道:“你莫要虚宽我的心了,生来不得享有天年,自己最是清楚的。”顿上一顿,嘴角扯出笑意,道:“茂漪并容与母子两个,都托付与你了。”说罢,起身就要下拜,卫圆灵忙不迭抬手止住,道:“这两人,一个是我的胞姐,一个是我的外甥。姐夫若是如此,实在折煞我了。”
两人各自安坐,举起碗来轻呷。直至壶中水尽,卫圆灵正欲提壶下楼续水,陶奎林教他坐下,问道:“圆灵,你的生平志愿是甚么?”卫圆灵不承想他有此一问,怔然片刻,应道:“阿姐与柔祇喜乐安康,便是我生平所愿。”陶奎林听了,俛面轻叹口气,复又凝睇着他,道:“有些话,原是我不该说的。前番你摆下九宫八卦阵,拒敌于外,便可看出你有惊世之才。尚未及弱冠之龄,难不成就只要守着姐妹家人,碌碌一世,困死在三尺蒿莱之下?”
夜半梦醒之时,卫圆灵往往慨叹龟缩荒山,无缘于世间风华,常会暗自神伤。他性情淡泊,可才高之人,总一盼能够惊艳俗世,留名史册。奈何天妒英才,生有不足之症,只得将这份心思早早收束了。今听陶奎林说破心事,登时睁圆了眼睛。陶奎林接着说道:“令姐诚然是为了你着想,只是你不必事事都随了她的意思。我看得出来,你是个主意大的,将来着区区荒山,是困不住你的。”
卫圆灵略一沉吟,道:“不惟阿姐并柔祇,我还有族人。”陶奎林听了,不禁匿笑道:“你的族人?你的族人早流落在二十六国之中了。现下荒山上的,老的行将就木,小的再长几年都会离去。”言毕,正色道:“男儿生于世间,当立千秋之勋业,若一心只在小恩小惠,注定混沌此生,庸常一世。”卫圆灵驳道:“不拘山上还有几人,都是我的族人,我若弃之不顾,岂非作恶?”陶奎林冷哼道:“杀数人,横行乡里,此为恶;杀百人,纵横天下,此为大恶,亦为大善。守一地水土,却不能保一地安康,此为恶;弃置族人于乡土,却能还族人于康乐,恶耶?善耶?”顿上一顿,又道:“大善即是大恶,大恶即是大善。”
正在此时,窗隙透进雨丝来。未几,雨落屋檐,由疏转密,泠然作响,添人愁绪。陶奎林起身,伫立窗前,伸手接住落雨,但觉冰凉砭肤。卫圆灵说道:“阿姐跑将出去,不知在何处躲雨?”陶奎林不由眉头轻蹙,卫圆灵向前一指,佯作苦恼,道:“只这一柄伞,可如何是好?”陶奎林看向他手指之处,只见竹墙一隅,一柄白绸伞静倚在当地。掩在袖中的手不由握紧,掌中冷雨早已煨热,稍作沉吟,弓身拿起绸伞,步下楼去。卫圆灵站在门前,眼看着他身影渐行渐远,唇边浮起笑意,几许苦涩几许哀凉。
卫茂漪负气奔出竹楼,一气儿在大荒山打转,蓦然惊觉脸颊湿凉,伸手去探,雨珠如泪落,一滴滴狠狠砸在掌心。她不晓得究竟是在气陶奎林不肯服下符水,辜负了自己心意,还是气自己无能为力。心下只是委屈,欲要申诉却是赴诉无人,甚而到了欲哭无泪的田地。
不一时,衣衫尽皆湿透,青丝紧贴额前。陶奎林寻见卫茂漪之时,正见她独自立在一丛湘妃竹下,通身雨水浇沥,双臂抱胸,身子不时轻颤。于是紧几步走上前去,将人遮盖在伞下。彼时,卫茂漪方才看到来人,双唇惨白,不住打颤,半晌齿缝间挤出一句话,道:“你来了。”陶奎林见她光景狼狈,心下大为怜惜,揽过她的腰肢,教她紧贴在自己身上。卫茂漪挣脱,扭过脸去,道:“咱两个原就是有今生没来世的,况且你今生天不假年,又待我好,平白惹我伤心。”一字一泣,早是只闻声息不闻音了。
陶奎林不睬,仍是将卫茂漪紧搂在怀中。两人便共伞站在雨中,皆是沉默不语,但听得周遭雨落之声,敲在竹枝,叮咚悦耳。约莫一盏茶工夫,陶奎林悄声道:“我生不信天命,死不信鬼神。”俛面凝睇卫茂漪,接着道:“我愿为你破例一遭。”卫茂漪抬起脸来看他,四目相对,俱是心思如潮涌。陶奎林道:“你既信来生,我便随你相信来生。你且宽心,踏上奈何桥之时,我决计不会喝下孟婆汤,只在桥边等你。等你一道轮回转世,来生再续今世未了之缘。”卫茂漪睁圆了眼睛,只觉身在梦中,纵身抱住陶奎林脖子,泪水悉数洒在他的颈间,咕哝说道:“我不知人死了,是否还有来世。我目下只想今生,你气我也好,弃我也罢,我别无所求,只想你活着,我只要你好好的。”说着时,清泪涟涟,仿佛江河决堤。陶奎林轻轻抚摸她的脊背,温声宽慰道:“今生是不能了,咱两个来生都要好好的。来生都不要生在皇族,只在大国做个平头百姓,最好是相邻而居,跑出家门就能看到的。一道进学,一道长大,然后成婚,生子,老去。相携一生,扶持到死。”卫茂漪听他说道,心中只是难过。
看看雨势转小,陶奎林握着卫茂漪的手,二人相携折返竹楼。卫圆灵仍在屋子里等候,见两人携手归来,好一派鹣鲽情深模样,心下释然之时,又添上几分恻然。当晚,卫容与仍是被送到卫柔祇处宿歇。
翌日,卫茂漪先自起床梳洗,又亲下楼去炊饭,比及饭菜摆放上桌,床帐低垂,陶奎林仍在酣睡。卫茂漪心下犯疑,揭开床帐,附在他耳畔轻声呼唤,陶奎林仍是双眼紧闭。于是卫茂漪伸手在他胸前拧了几把,陶奎林仍只是抿唇合目。卫茂漪见状,顿时慌了神,拚命似的摇撼他的身子,五脏六腑几欲被晃荡出来。瞥见领口处,一点青紫,卫茂漪忙将他中衣扯下,只见雪玉一般的皮肉上,青紫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