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花月痕 第六十一章 桃花冢
第六十一章 桃花冢
花烛之夜,陶奎林与卫茂漪较往常早些宿歇。约莫寅时,卫茂漪摸黑起床,就着月色,看看陶奎林正自酣眠,蹑手蹑脚穿上鞋袜,走下竹楼来。径直奔上卫柔祇楼上,用力拍打房门。不一时,卫柔祇惺忪两眼开门,正欲发作,见是卫茂漪,忙和缓了颜色,问道:“阿姐何事?”卫茂漪探进头来,扫视一遭,见卫容与正自沉睡,于是压低声音,问道:“活人蛊在何处?”卫柔祇揉揉眼睛,思忖半晌,应道:“姐夫教我给了长庚。”卫茂漪无奈,只得趁夜再去敲长庚房门。长庚听明其来意,犹豫再三,道:“夫人,不是小人有意欺瞒,是官家特特吩咐的。前番我去西蜀办货,便将活人蛊留在了西蜀。”卫茂漪听罢,门框上立时现出个五指掌印来。
在寨中漫游,神思惝恍,脚步虚浮,如踩云相似。心头仍是不免几分愤恨:那人既要自绝生路,我何苦替他奔劳?不觉间,行至盘古神像前,展眼见创世大神端肃依旧,亘古未易,三两步上前,跪在䔄席上,祝道:“伏望天慈,俯垂鉴听:以妾之寿,延夫之算,或五六载,或三四年,鞠育弱息,扶佐残族。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祷毕,站起身来,只觉腿脚酸麻。展眼瞥见丈外一人,皓衣胜雪。卫茂漪猛然回首,陶奎林向前几步,来到面前,只执起她的手,旋身折回竹楼。两人同坐在榻上,陶奎林用被褥将卫茂漪裹得粽子相似,卫茂漪挣开几分,笑道:“我是要热坏的了。”
静默半晌,陶奎林在旁侧躺下,状似无意,问道:“不能助你复国了,会怨怪我么?”卫茂漪扯下被子,盖在两人身上,随之躺下。道:“你能否帮我复国,我从来不做指望。而况眼下光景,早已无国可复。”陶奎林笑道:“既是如此,当年为何仍是跟了我?”卫茂漪脑袋搭在他肩头,道:“因为我心悦你呀。”此一句我心悦你,足以使嫌隙冰释、怨憎瓦解。饶是日后孀居,每每忆起,仍是不由心头发悸。
陶奎林闻言轻笑出声,卫茂漪忽然下榻来,屉子里取出一个窄口瓷瓶,并两个竹丝杯,道:“这是夭夭家酿的,只许你喝一杯。”陶奎林细抿了一口,皱眉道:“比之景留仙的酒,实在天差地别。”卫茂漪正欲争辩,陶奎林调转了话锋,道:“往后如有疑难,可北上晋国绛城,去寻留仙君。”卫茂漪忙接口道:“我有何难处,却要求助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人?”陶奎林自顾自说道:“只是身在绛城,千万仔细一人。”话到此处,面色转而愈发凝肃,接着道:“此人正是晋国二皇子,裕王龙棣萼。”
二人直说到天将明时,方才和衣小憩一会儿子。朝饭罢,寨子里族人又挨个登门来拜庆,及至日昃,始得了事。从此之后,卫茂漪每夜寅时,必来盘古神像前祷告。陶奎林醒来,身侧无人,亦必来相寻,而后二人携手同归。
自秋徂冬,相契如斯。倏忽之间,又是一年花开。大荒山有桃花林,传说是盘古大神魂归天地后,其头骨所化。此时正是灼灼霞蔚,灿灿云蒸,有的含苞,有的吐蕊,满林赤燎,遍地火烧。人行其间,仿佛身在瑶池仙境。
陶奎林一日日羸弱,目下但如深秋落叶,只消清风起,便可直上云霄了。卫茂漪披了件鹤氅在他身上,道:“桃花开了,咱两个同去赏花,可好?”陶奎林颔首,起身走在前,卫茂漪欲要伸手搀扶,俱被他甩脱,无奈之下,只得轻挽起他的手,与之并行。
两人行至桃花林,骋目花海香雾,心头俱是一松。陶奎林上前一步,攀折下一枝桃花,作势吟诵。卫茂漪只道他是要赞颂桃花之美,不承想,他脱口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说着时,人已至,身子微倾向前,花枝伸到颊上,道:“我这一生,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皆做尽了。暮年又有你相伴,实在不枉了。”卫茂漪扶着花枝,垂下眼眸。
在桃花林里盘桓良久,卫茂漪忧心陶奎林乏累,随手解下外裳,平铺在地,教他暂歇。陶奎林褪去鹤氅,罩在卫茂漪身上,反被她捉住手腕,顺势披上身。二人相视而笑,卫茂漪嘴一撇,说道:“推来让去的,好没意思。”陶奎林哈哈一笑,揽过佳人,躺倒在树下。这时节,东风飘来,桃花扑簌簌,不一时,满头脸满衣襟皆是红香散乱,周遭蜂成队,蝶作阵,闹哄哄,乱嚷嚷。二人身子相贴,桃花裀覆盖。
月生东山,寨子里不见两人,卫圆灵与卫柔祇悬念不下,便一齐寻至桃花林。只见,月华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幽辉之下,卫茂漪与陶奎林,桃花飞满身,红艳粉白密匝匝缠绕。卫圆灵伸手去探陶奎林鼻息,不由皱眉,又看向卫茂漪,只见她双眼紧闭,清泪一滴滴淌落。卫柔祇见卫茂漪一动不动,登时唬得哭出声来。
停灵三日,卫茂漪着人将陶奎林火化。特特买来一个大肚瓷瓮,有两寸来高,陶奎林骨灰便安放在内,仅平其底。卫氏姐弟担忧阿姐哀思伤身,轮番作陪,卫茂漪虽是饮食稍减,语言日短,然容色如常,举止亦是款详。有时说道:“只要我心里念着他,他便不曾离我而去。”惟有卫容与嚷着要见阿爹,闹过几次后,似有所知觉,从此再不提起。后有好事者将陶国陶奎林、齐国姜应玠、燕国慕容铮、秦国凌笙并称四君,取其雅号曰:
花柳美人,芝兰君子,
铁马杀神,风月情种。
长庚在陶奎林弃世后,衔主人临终之命,独自离开大荒山。一入西蜀,便散播出了陶奎林死讯。除此而外,他还另替发出一则消息去,教卫茂漪后半生不得安闲。自然,这都是后话。
当此之时,梁国云间正在改天换地。
一个绿衣少年,铜色面皮,手提一杆长枪,大踏步从一处高门里走出。随即身旁闪来一个红色衣裙的姑娘来,身量纤长,握着一根铁棍。问道:“你要去往何处?”绿衣少年应道:“去杀狗官全家,你要跟我去么?”姑娘将铁棍在手里拈了一拈,道:“自然。”
两人一气奔至华亭府,运转兵器,门前衙役被齐齐扫开。有人见不是势头,连滚带爬进了内宅。华亭府丞闻信赶来前厅,见了来人,喝道:“苏家小儿,好生大胆,竟敢擅闯府衙。”接着扬手向府衙一指,道:“快快与我拿下。”此时,红衣姑娘正在执桴,狠命敲击鸣冤鼓。听了府丞之言,手上用力,鼓皮立时透出个窟窿来。
苏夜锦立在当地,高声唤了声“碧梧”,红衣姑娘一纵身,背后生出两翼,斯须之间,一干衙役纷纷被其翅风扫翻在地。众皆愕然,睁睛抬头看向半空,一个红衣姑娘,约莫十七八岁光景,扇动一对赤金翅膀,正自在苏夜锦头顶盘旋不去。
华亭府丞一时唬得失了心智,跌坐在地,一叠声喃喃说道:“饶命,饶命。”苏夜锦一把揪起他的衣襟,向石板重重掼去。如此四五遭,始觉怒意小解。华亭府丞鼻青脸肿,嘴角溢出鲜血,仍是不住嚷着饶命。苏夜锦道:“你何曾饶过我爹娘性命?”言毕,提起长枪,向府丞胸口刺去。
华亭府内宅,家人四处奔散,业经乱作一团。苏夜锦率先踏进,见庭中满是破被碎瓶,桌椅倾倒无人扶,花枝断折没人睬。捉过一个家人问道:“你家小公子现在何处?”那家人两股战战,抬头环视了一遭,手指向回廊拐角,道:“那老婆子抱的就是。”闻言,苏夜锦不及举步,栖碧梧抢先飞至,一手拎起老妈子,抛到苏夜锦脚边。老妈子唯恐伤到怀中小儿,将其死命护着,自己则跪坐在地,浑身蜷曲如猬。
拉开老妈子,只见她怀里的,却是个两岁大小的小娃儿。苏夜锦不由皱眉,问道:“你家主父可还有别的子嗣?”老妈子低垂下脑袋,道:“家主四十岁上才有的小公子。家主在外头的勾当,都不与小公子相干的。求大侠高抬贵手,放过小公子。”说着,匍匐向前,欲要去抱苏夜锦脚踝。苏夜锦失惊,后退两步,定睛看着两人。俄顷,背过身去,挥手道:“带上这小畜生,作速离去。莫要教我再见到你两个,下次只得送你们去森罗殿了。”
苏夜锦在华亭府衙踯躅良久,直至天晚,坐在回廊处,仰面望天。说道:“碧梧,我大仇得报,心中却全无快意,此是为何?”栖碧梧立在一旁,应道:“想是还有仇未报。”苏夜锦不禁回过头来看她,良久,哈哈大笑起来,眼泪顺着脸颊滚下,抗声喊道:“不错,不错,端的是有仇未报。咱两个现就去码头召集人手,直捣金陵。”
花烛之夜,陶奎林与卫茂漪较往常早些宿歇。约莫寅时,卫茂漪摸黑起床,就着月色,看看陶奎林正自酣眠,蹑手蹑脚穿上鞋袜,走下竹楼来。径直奔上卫柔祇楼上,用力拍打房门。不一时,卫柔祇惺忪两眼开门,正欲发作,见是卫茂漪,忙和缓了颜色,问道:“阿姐何事?”卫茂漪探进头来,扫视一遭,见卫容与正自沉睡,于是压低声音,问道:“活人蛊在何处?”卫柔祇揉揉眼睛,思忖半晌,应道:“姐夫教我给了长庚。”卫茂漪无奈,只得趁夜再去敲长庚房门。长庚听明其来意,犹豫再三,道:“夫人,不是小人有意欺瞒,是官家特特吩咐的。前番我去西蜀办货,便将活人蛊留在了西蜀。”卫茂漪听罢,门框上立时现出个五指掌印来。
在寨中漫游,神思惝恍,脚步虚浮,如踩云相似。心头仍是不免几分愤恨:那人既要自绝生路,我何苦替他奔劳?不觉间,行至盘古神像前,展眼见创世大神端肃依旧,亘古未易,三两步上前,跪在䔄席上,祝道:“伏望天慈,俯垂鉴听:以妾之寿,延夫之算,或五六载,或三四年,鞠育弱息,扶佐残族。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祷毕,站起身来,只觉腿脚酸麻。展眼瞥见丈外一人,皓衣胜雪。卫茂漪猛然回首,陶奎林向前几步,来到面前,只执起她的手,旋身折回竹楼。两人同坐在榻上,陶奎林用被褥将卫茂漪裹得粽子相似,卫茂漪挣开几分,笑道:“我是要热坏的了。”
静默半晌,陶奎林在旁侧躺下,状似无意,问道:“不能助你复国了,会怨怪我么?”卫茂漪扯下被子,盖在两人身上,随之躺下。道:“你能否帮我复国,我从来不做指望。而况眼下光景,早已无国可复。”陶奎林笑道:“既是如此,当年为何仍是跟了我?”卫茂漪脑袋搭在他肩头,道:“因为我心悦你呀。”此一句我心悦你,足以使嫌隙冰释、怨憎瓦解。饶是日后孀居,每每忆起,仍是不由心头发悸。
陶奎林闻言轻笑出声,卫茂漪忽然下榻来,屉子里取出一个窄口瓷瓶,并两个竹丝杯,道:“这是夭夭家酿的,只许你喝一杯。”陶奎林细抿了一口,皱眉道:“比之景留仙的酒,实在天差地别。”卫茂漪正欲争辩,陶奎林调转了话锋,道:“往后如有疑难,可北上晋国绛城,去寻留仙君。”卫茂漪忙接口道:“我有何难处,却要求助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人?”陶奎林自顾自说道:“只是身在绛城,千万仔细一人。”话到此处,面色转而愈发凝肃,接着道:“此人正是晋国二皇子,裕王龙棣萼。”
二人直说到天将明时,方才和衣小憩一会儿子。朝饭罢,寨子里族人又挨个登门来拜庆,及至日昃,始得了事。从此之后,卫茂漪每夜寅时,必来盘古神像前祷告。陶奎林醒来,身侧无人,亦必来相寻,而后二人携手同归。
自秋徂冬,相契如斯。倏忽之间,又是一年花开。大荒山有桃花林,传说是盘古大神魂归天地后,其头骨所化。此时正是灼灼霞蔚,灿灿云蒸,有的含苞,有的吐蕊,满林赤燎,遍地火烧。人行其间,仿佛身在瑶池仙境。
陶奎林一日日羸弱,目下但如深秋落叶,只消清风起,便可直上云霄了。卫茂漪披了件鹤氅在他身上,道:“桃花开了,咱两个同去赏花,可好?”陶奎林颔首,起身走在前,卫茂漪欲要伸手搀扶,俱被他甩脱,无奈之下,只得轻挽起他的手,与之并行。
两人行至桃花林,骋目花海香雾,心头俱是一松。陶奎林上前一步,攀折下一枝桃花,作势吟诵。卫茂漪只道他是要赞颂桃花之美,不承想,他脱口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说着时,人已至,身子微倾向前,花枝伸到颊上,道:“我这一生,该做的,不该做的,能做的,不能做的,皆做尽了。暮年又有你相伴,实在不枉了。”卫茂漪扶着花枝,垂下眼眸。
在桃花林里盘桓良久,卫茂漪忧心陶奎林乏累,随手解下外裳,平铺在地,教他暂歇。陶奎林褪去鹤氅,罩在卫茂漪身上,反被她捉住手腕,顺势披上身。二人相视而笑,卫茂漪嘴一撇,说道:“推来让去的,好没意思。”陶奎林哈哈一笑,揽过佳人,躺倒在树下。这时节,东风飘来,桃花扑簌簌,不一时,满头脸满衣襟皆是红香散乱,周遭蜂成队,蝶作阵,闹哄哄,乱嚷嚷。二人身子相贴,桃花裀覆盖。
月生东山,寨子里不见两人,卫圆灵与卫柔祇悬念不下,便一齐寻至桃花林。只见,月华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幽辉之下,卫茂漪与陶奎林,桃花飞满身,红艳粉白密匝匝缠绕。卫圆灵伸手去探陶奎林鼻息,不由皱眉,又看向卫茂漪,只见她双眼紧闭,清泪一滴滴淌落。卫柔祇见卫茂漪一动不动,登时唬得哭出声来。
停灵三日,卫茂漪着人将陶奎林火化。特特买来一个大肚瓷瓮,有两寸来高,陶奎林骨灰便安放在内,仅平其底。卫氏姐弟担忧阿姐哀思伤身,轮番作陪,卫茂漪虽是饮食稍减,语言日短,然容色如常,举止亦是款详。有时说道:“只要我心里念着他,他便不曾离我而去。”惟有卫容与嚷着要见阿爹,闹过几次后,似有所知觉,从此再不提起。后有好事者将陶国陶奎林、齐国姜应玠、燕国慕容铮、秦国凌笙并称四君,取其雅号曰:
花柳美人,芝兰君子,
铁马杀神,风月情种。
长庚在陶奎林弃世后,衔主人临终之命,独自离开大荒山。一入西蜀,便散播出了陶奎林死讯。除此而外,他还另替发出一则消息去,教卫茂漪后半生不得安闲。自然,这都是后话。
当此之时,梁国云间正在改天换地。
一个绿衣少年,铜色面皮,手提一杆长枪,大踏步从一处高门里走出。随即身旁闪来一个红色衣裙的姑娘来,身量纤长,握着一根铁棍。问道:“你要去往何处?”绿衣少年应道:“去杀狗官全家,你要跟我去么?”姑娘将铁棍在手里拈了一拈,道:“自然。”
两人一气奔至华亭府,运转兵器,门前衙役被齐齐扫开。有人见不是势头,连滚带爬进了内宅。华亭府丞闻信赶来前厅,见了来人,喝道:“苏家小儿,好生大胆,竟敢擅闯府衙。”接着扬手向府衙一指,道:“快快与我拿下。”此时,红衣姑娘正在执桴,狠命敲击鸣冤鼓。听了府丞之言,手上用力,鼓皮立时透出个窟窿来。
苏夜锦立在当地,高声唤了声“碧梧”,红衣姑娘一纵身,背后生出两翼,斯须之间,一干衙役纷纷被其翅风扫翻在地。众皆愕然,睁睛抬头看向半空,一个红衣姑娘,约莫十七八岁光景,扇动一对赤金翅膀,正自在苏夜锦头顶盘旋不去。
华亭府丞一时唬得失了心智,跌坐在地,一叠声喃喃说道:“饶命,饶命。”苏夜锦一把揪起他的衣襟,向石板重重掼去。如此四五遭,始觉怒意小解。华亭府丞鼻青脸肿,嘴角溢出鲜血,仍是不住嚷着饶命。苏夜锦道:“你何曾饶过我爹娘性命?”言毕,提起长枪,向府丞胸口刺去。
华亭府内宅,家人四处奔散,业经乱作一团。苏夜锦率先踏进,见庭中满是破被碎瓶,桌椅倾倒无人扶,花枝断折没人睬。捉过一个家人问道:“你家小公子现在何处?”那家人两股战战,抬头环视了一遭,手指向回廊拐角,道:“那老婆子抱的就是。”闻言,苏夜锦不及举步,栖碧梧抢先飞至,一手拎起老妈子,抛到苏夜锦脚边。老妈子唯恐伤到怀中小儿,将其死命护着,自己则跪坐在地,浑身蜷曲如猬。
拉开老妈子,只见她怀里的,却是个两岁大小的小娃儿。苏夜锦不由皱眉,问道:“你家主父可还有别的子嗣?”老妈子低垂下脑袋,道:“家主四十岁上才有的小公子。家主在外头的勾当,都不与小公子相干的。求大侠高抬贵手,放过小公子。”说着,匍匐向前,欲要去抱苏夜锦脚踝。苏夜锦失惊,后退两步,定睛看着两人。俄顷,背过身去,挥手道:“带上这小畜生,作速离去。莫要教我再见到你两个,下次只得送你们去森罗殿了。”
苏夜锦在华亭府衙踯躅良久,直至天晚,坐在回廊处,仰面望天。说道:“碧梧,我大仇得报,心中却全无快意,此是为何?”栖碧梧立在一旁,应道:“想是还有仇未报。”苏夜锦不禁回过头来看她,良久,哈哈大笑起来,眼泪顺着脸颊滚下,抗声喊道:“不错,不错,端的是有仇未报。咱两个现就去码头召集人手,直捣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