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共效于飞
第五章共效于飞
卫茂漪当下听得声唤,回过头去,见卫圆灵疾行而至。不由皱眉,道:“好生着,忙什么?还怕我丢了不成?仔细自己的身子。”卫圆灵抬袖拭去额角汗珠,道:“朝暮多不见阿姐回来,岂能不慌乱?”二人说话之间,只见苏夜锦一人独骑驱进前来。纵身下马,道:“姐姐却教我好找。”卫茂漪凝眸看他,道:“我有一事,欲求临海君相帮。”说罢,便将童烟岚景况,告诉了他。苏夜锦满口应承,于是三人不再多话,径望梁宫而去。
卫柔祇早已如热锅上的蜒蛐,在屋子里团团乱转。卫容与坐在一旁看她,面上不无嗔怪之意。闻得脚步杂沓,两人齐齐抬头,卫容与先是断弦离柱之箭一般,窜进母亲怀中。卫茂漪笑道:“多大的人儿了,仍是小孩子似的。”卫容与含着一包眼泪,道:“我原就是小孩子的。”卫茂漪一行宽慰稚子,一行偷眼去瞧幼妹。只见卫柔祇亦是一副泫然欲泣模样,欲待要上前来,又怯怯裹足不敢迈步。
苏夜锦是个知情识趣的,道了声“好眠”,便退将出来。卫圆灵与卫柔祇附耳低语几句,径自拉起卫容与而去。此时,屋子里惟余卫茂漪与卫柔祇姊妹,两两对望,俱是缄默。半晌,终是卫柔祇耐不住满室阒寂,悄然踱步上前,轻牵起卫茂漪袖角,垂首道:“阿姐,是我糊涂,说差了话。”卫茂漪手扶起她的脸颊,道:“姊妹之间,哪儿有隔夜仇的?我也有不是处。”两人将话说开,卫柔祇欢欢喜喜,自去铺床展被,而后臂膀环着阿姐,一梦沉酣。
卫茂漪同苏夜锦定下姻期,便陪同卫柔祇在金陵城里采买新婚一应物事。两人行至城东,见一家绣庄门面壮丽,便一道迈入。管事的见是两个年轻女子,忙迎上前来,搬出俏色布料与她们。卫茂漪道:“可有做喜服的料子?尽管将出来。”管事的闻言,急命绣庄博士去取。不一时,二三十端布帛铺展在眼前,绫罗锦缎,绸练绢纨,有的花纹繁复,有的绝无花朵, 般般色色,一时目眩神迷。
管事的侍立在前,一一解说,此是何织法,此是何名目。末了,又道:“小店的货,都是从吴越来的。金陵方经兵戈,别的铺子都断了商路。只有小店,仍在贩卖吴越丝品。”卫茂漪闻言,起了兴致,问道:“为何?”管事的八字胡须翘起,笑道:“小的是陶国人,有些门路。”当下,姊妹两个听了,脸色俱是一变。卫柔祇随手取出一端绿纨,教绣庄博士送到梁宫去。卫茂漪皱眉,道:“不再挑拣一番了?”卫柔祇摸着绿纨道:“我看它甚好。”管事的忙来奉承道:“姑娘白皙俏丽,将来做成衣裳,穿在身上,分明是添了小人家料子的光彩。”
卫茂漪拉过卫柔祇,道:“你只买料子回去,是想自己做嫁衣?”卫柔祇原想速速离开此地,却不曾多加思量,此时只是呆愣愣看看阿姐,又看看绿纨。管事的会意,招呼绣娘出来,替卫柔祇量体。
两人从绣庄出来,劈面遇上薛景从。薛景从接过姊妹手上货物,道:“我今日无事,前来作陪。”卫柔祇笑颜如花,连连称谢,卫茂漪却面色木然,问道:“为何不是那个栖姑娘?妇人家市集闲逛,你一个外男随着,多有不便。”薛景从毫无恼意,脸上一派温煦,道:“姐姐此话差矣。我是大哥义弟,即是姐姐并大嫂义弟,岂能是外人?有我在侧,就如卫兄在侧一般。”卫茂漪挑眉,好一条如簧巧舌,发辞竟是无从反驳的。
来时两个,回时三人,黄昏时分,行至梁宫城门。抬首见栖碧梧一人立在谯楼上,正自眺望。薛云从见状,不由面色一僵。卫柔祇看向谯楼,含笑问道:“碧姐姐在做甚么?”说罢,步履轻盈跑上前去。卫茂漪佯作不介意,告过先行,往前行不过数丈,闪身拐进墙角处。薛云从将两手货物放在地上,径自谯楼而去。
卫柔祇唤了声碧姐姐,栖碧梧回过头来,眉头微蹙,问道:“你来此地做甚?”卫柔祇笑嘻嘻答道:“我见你在此,想来是有好风景,所以上来一观。”说罢,探出脑袋来,向下张望。栖碧梧道:“此处哪儿有甚么好风景?”卫柔祇不信,只将身子向前腾挪,半身都露在墙外了。栖碧梧眯起眼来,凝神看她,屈指成拳,紧了又紧。忽而悄然移向卫柔祇,距其寸来长短处,摊开手掌来,推向前去。
电光石火之间,腕骨被一人捉住。栖碧梧回神,早是冷汗涔涔。薛云从冷面看她,且不言语。卫柔祇闻得衣衫窸窣,回身见是薛云从,四下环视后,问道:“我家阿姐在何处?”薛云从尚不及回答,只听得有人在石阶处喊道:“我在这儿。”薛云从与栖碧梧对觑一眼,各各暗猜,卫茂漪躲将起来,究竟有否亲睹方才形状。
卫茂漪身在暗处,原想偷听得,妹妹问出栖碧梧等待之人,不料她竟只当栖碧梧在看风景。故而栖碧梧欲要推她下楼时,却不曾看到。卫柔祇不省得三人各怀心事,迎上卫茂漪道:“阿姐,你去了何处?”卫茂漪替妹妹捋过额前乱发,笑道:“将为人妻的人了,仍是小孩子也似的贪玩贪看。”卫柔祇撅起嘴巴来,道:“碧姐姐常在谯楼下望,我只当此处风景甚佳。不承想,却见是街道上房屋星落般布列,毫无趣味。”
薛云从随姊妹两个下楼,迈出几步,回过头来,见栖碧梧仍是立在当立颙望,心下不由哀叹。口里说道:“碧姐姐请早回程,莫要贪看风景,失了根本。”言罢半晌,未见其响动,只当她是充耳不闻。正欲提步,栖碧梧展开赤金双翅,直冲云霄而去。
临海君大婚之日,梁宫之中,惟有储秀宫,并苏夜锦平居的朝阳殿红绸缠绕、绿罗夹裹。灵修以素朴为上,苏夜锦亦是个不喜铺张的。更兼他父母俱亡、族人零落,只在朝阳殿里摆下三五桌酒席,宴请向日里情好之人。
卫茂漪一边厢替卫柔祇整理云鬓,一边厢道:“柔祇,你今日出嫁。阿姐有一言,必要嘱咐你。古有云,妇嫁从夫,但不可万事都从夫的,将来坑害了自己。再者,你孤身在外,凡事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总无错处。”卫柔祇正在兴头上,哪儿听得进逆耳之言?立时向坐在一旁的卫圆灵埋怨道:“哥哥,你瞧瞧阿姐。别人家嫁女,做姐姐的总要说句吉利话,阿姐直是要找我晦气。”卫茂漪情知今日此番说辞,确实不当,于是忙哄劝道:“都是阿姐的不是。我家柔祇必是永携伉俪,恩爱如岳。”
正在此时,鼓笙之乐由远及近,卫茂漪扶起妹妹,只见她绿纨广袖,钗钿步摇,举止艳冶,顾盼生辉,若姑射仙子,一室之中,华彩顿生。姐弟两个见了,心有所触,颇为感怀。卫柔祇施施然向兄姐福了一福,自由喜娘搀着,迈步出门。不一时,薛云从赶来,邀储秀宫众人前去观礼。
比及到达朝阳殿,卫柔祇的华盖马车始才碌碌驶至门前。苏夜锦抱出美人,径自奔往正殿。他慈颜归天,所以拜堂之时,司礼官自行略去跪拜父母一节。而后,领着卫柔祇归房,二人行过撒帐礼,苏夜锦低声宽慰新妇几句,便退将出来,招呼来客。
一桌桌劝酒,行至卫氏姐弟处时,业经双颊微酡。苏夜锦替卫茂漪并卫圆灵斟上酒,自擎起酒杯,道:“敢承阿姐不弃,将幼妹下嫁于我。我日后定当爱惜如珍,宝惜逾常。”言罢,仰面而尽。看向卫圆灵时,卫容与正与小舅舅并坐,舅甥两个,皎月生韵,琼雪抟肤,意态洒落出尘。苏夜锦正要举杯,眼角瞥见卫容与颈间一物,不由心下大震。
卫容与原要吃酒,被卫茂漪哄劝,喝下了一碗热汤。此时颊晕红桃,愈发粉嫩可爱。因为汤水下肚,不免燥热,自扯开领口,露出一方玉牌在胸前,色呈琥珀,湖海刻形。苏夜锦盯视他粉白的脖颈,眼皮一瞤,计上心头。于是对卫茂漪道:“前日阿姐告诉的童美人之事,我有些眉目,只是须要姐姐一物,才得事半功倍。”手向卫容与胸口一指,道:“正是小侄儿身上的这块玉。”
卫茂漪皱眉,道:“这是他阿爹的遗物。”苏夜锦向她一揖,道:“我自是认得,此乃官家遗物。这玉上图纹,乃是中山王徽记。在金陵城里,我终究商家门路不熟,仍要借重官家之威,才好行事。”卫茂漪听罢,略一沉吟,伸手从儿子颈间取下,苏夜锦恭谨接过,连声说道:“来日必当奉还。”
正在此时,一个家人打扮的中年人急匆匆跑来,道:“少爷,碧姑娘吃醉了酒,薛公子正在劝,看着架势,怕是劝不住,少爷快去瞧瞧罢。”
卫茂漪当下听得声唤,回过头去,见卫圆灵疾行而至。不由皱眉,道:“好生着,忙什么?还怕我丢了不成?仔细自己的身子。”卫圆灵抬袖拭去额角汗珠,道:“朝暮多不见阿姐回来,岂能不慌乱?”二人说话之间,只见苏夜锦一人独骑驱进前来。纵身下马,道:“姐姐却教我好找。”卫茂漪凝眸看他,道:“我有一事,欲求临海君相帮。”说罢,便将童烟岚景况,告诉了他。苏夜锦满口应承,于是三人不再多话,径望梁宫而去。
卫柔祇早已如热锅上的蜒蛐,在屋子里团团乱转。卫容与坐在一旁看她,面上不无嗔怪之意。闻得脚步杂沓,两人齐齐抬头,卫容与先是断弦离柱之箭一般,窜进母亲怀中。卫茂漪笑道:“多大的人儿了,仍是小孩子似的。”卫容与含着一包眼泪,道:“我原就是小孩子的。”卫茂漪一行宽慰稚子,一行偷眼去瞧幼妹。只见卫柔祇亦是一副泫然欲泣模样,欲待要上前来,又怯怯裹足不敢迈步。
苏夜锦是个知情识趣的,道了声“好眠”,便退将出来。卫圆灵与卫柔祇附耳低语几句,径自拉起卫容与而去。此时,屋子里惟余卫茂漪与卫柔祇姊妹,两两对望,俱是缄默。半晌,终是卫柔祇耐不住满室阒寂,悄然踱步上前,轻牵起卫茂漪袖角,垂首道:“阿姐,是我糊涂,说差了话。”卫茂漪手扶起她的脸颊,道:“姊妹之间,哪儿有隔夜仇的?我也有不是处。”两人将话说开,卫柔祇欢欢喜喜,自去铺床展被,而后臂膀环着阿姐,一梦沉酣。
卫茂漪同苏夜锦定下姻期,便陪同卫柔祇在金陵城里采买新婚一应物事。两人行至城东,见一家绣庄门面壮丽,便一道迈入。管事的见是两个年轻女子,忙迎上前来,搬出俏色布料与她们。卫茂漪道:“可有做喜服的料子?尽管将出来。”管事的闻言,急命绣庄博士去取。不一时,二三十端布帛铺展在眼前,绫罗锦缎,绸练绢纨,有的花纹繁复,有的绝无花朵, 般般色色,一时目眩神迷。
管事的侍立在前,一一解说,此是何织法,此是何名目。末了,又道:“小店的货,都是从吴越来的。金陵方经兵戈,别的铺子都断了商路。只有小店,仍在贩卖吴越丝品。”卫茂漪闻言,起了兴致,问道:“为何?”管事的八字胡须翘起,笑道:“小的是陶国人,有些门路。”当下,姊妹两个听了,脸色俱是一变。卫柔祇随手取出一端绿纨,教绣庄博士送到梁宫去。卫茂漪皱眉,道:“不再挑拣一番了?”卫柔祇摸着绿纨道:“我看它甚好。”管事的忙来奉承道:“姑娘白皙俏丽,将来做成衣裳,穿在身上,分明是添了小人家料子的光彩。”
卫茂漪拉过卫柔祇,道:“你只买料子回去,是想自己做嫁衣?”卫柔祇原想速速离开此地,却不曾多加思量,此时只是呆愣愣看看阿姐,又看看绿纨。管事的会意,招呼绣娘出来,替卫柔祇量体。
两人从绣庄出来,劈面遇上薛景从。薛景从接过姊妹手上货物,道:“我今日无事,前来作陪。”卫柔祇笑颜如花,连连称谢,卫茂漪却面色木然,问道:“为何不是那个栖姑娘?妇人家市集闲逛,你一个外男随着,多有不便。”薛景从毫无恼意,脸上一派温煦,道:“姐姐此话差矣。我是大哥义弟,即是姐姐并大嫂义弟,岂能是外人?有我在侧,就如卫兄在侧一般。”卫茂漪挑眉,好一条如簧巧舌,发辞竟是无从反驳的。
来时两个,回时三人,黄昏时分,行至梁宫城门。抬首见栖碧梧一人立在谯楼上,正自眺望。薛云从见状,不由面色一僵。卫柔祇看向谯楼,含笑问道:“碧姐姐在做甚么?”说罢,步履轻盈跑上前去。卫茂漪佯作不介意,告过先行,往前行不过数丈,闪身拐进墙角处。薛云从将两手货物放在地上,径自谯楼而去。
卫柔祇唤了声碧姐姐,栖碧梧回过头来,眉头微蹙,问道:“你来此地做甚?”卫柔祇笑嘻嘻答道:“我见你在此,想来是有好风景,所以上来一观。”说罢,探出脑袋来,向下张望。栖碧梧道:“此处哪儿有甚么好风景?”卫柔祇不信,只将身子向前腾挪,半身都露在墙外了。栖碧梧眯起眼来,凝神看她,屈指成拳,紧了又紧。忽而悄然移向卫柔祇,距其寸来长短处,摊开手掌来,推向前去。
电光石火之间,腕骨被一人捉住。栖碧梧回神,早是冷汗涔涔。薛云从冷面看她,且不言语。卫柔祇闻得衣衫窸窣,回身见是薛云从,四下环视后,问道:“我家阿姐在何处?”薛云从尚不及回答,只听得有人在石阶处喊道:“我在这儿。”薛云从与栖碧梧对觑一眼,各各暗猜,卫茂漪躲将起来,究竟有否亲睹方才形状。
卫茂漪身在暗处,原想偷听得,妹妹问出栖碧梧等待之人,不料她竟只当栖碧梧在看风景。故而栖碧梧欲要推她下楼时,却不曾看到。卫柔祇不省得三人各怀心事,迎上卫茂漪道:“阿姐,你去了何处?”卫茂漪替妹妹捋过额前乱发,笑道:“将为人妻的人了,仍是小孩子也似的贪玩贪看。”卫柔祇撅起嘴巴来,道:“碧姐姐常在谯楼下望,我只当此处风景甚佳。不承想,却见是街道上房屋星落般布列,毫无趣味。”
薛云从随姊妹两个下楼,迈出几步,回过头来,见栖碧梧仍是立在当立颙望,心下不由哀叹。口里说道:“碧姐姐请早回程,莫要贪看风景,失了根本。”言罢半晌,未见其响动,只当她是充耳不闻。正欲提步,栖碧梧展开赤金双翅,直冲云霄而去。
临海君大婚之日,梁宫之中,惟有储秀宫,并苏夜锦平居的朝阳殿红绸缠绕、绿罗夹裹。灵修以素朴为上,苏夜锦亦是个不喜铺张的。更兼他父母俱亡、族人零落,只在朝阳殿里摆下三五桌酒席,宴请向日里情好之人。
卫茂漪一边厢替卫柔祇整理云鬓,一边厢道:“柔祇,你今日出嫁。阿姐有一言,必要嘱咐你。古有云,妇嫁从夫,但不可万事都从夫的,将来坑害了自己。再者,你孤身在外,凡事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总无错处。”卫柔祇正在兴头上,哪儿听得进逆耳之言?立时向坐在一旁的卫圆灵埋怨道:“哥哥,你瞧瞧阿姐。别人家嫁女,做姐姐的总要说句吉利话,阿姐直是要找我晦气。”卫茂漪情知今日此番说辞,确实不当,于是忙哄劝道:“都是阿姐的不是。我家柔祇必是永携伉俪,恩爱如岳。”
正在此时,鼓笙之乐由远及近,卫茂漪扶起妹妹,只见她绿纨广袖,钗钿步摇,举止艳冶,顾盼生辉,若姑射仙子,一室之中,华彩顿生。姐弟两个见了,心有所触,颇为感怀。卫柔祇施施然向兄姐福了一福,自由喜娘搀着,迈步出门。不一时,薛云从赶来,邀储秀宫众人前去观礼。
比及到达朝阳殿,卫柔祇的华盖马车始才碌碌驶至门前。苏夜锦抱出美人,径自奔往正殿。他慈颜归天,所以拜堂之时,司礼官自行略去跪拜父母一节。而后,领着卫柔祇归房,二人行过撒帐礼,苏夜锦低声宽慰新妇几句,便退将出来,招呼来客。
一桌桌劝酒,行至卫氏姐弟处时,业经双颊微酡。苏夜锦替卫茂漪并卫圆灵斟上酒,自擎起酒杯,道:“敢承阿姐不弃,将幼妹下嫁于我。我日后定当爱惜如珍,宝惜逾常。”言罢,仰面而尽。看向卫圆灵时,卫容与正与小舅舅并坐,舅甥两个,皎月生韵,琼雪抟肤,意态洒落出尘。苏夜锦正要举杯,眼角瞥见卫容与颈间一物,不由心下大震。
卫容与原要吃酒,被卫茂漪哄劝,喝下了一碗热汤。此时颊晕红桃,愈发粉嫩可爱。因为汤水下肚,不免燥热,自扯开领口,露出一方玉牌在胸前,色呈琥珀,湖海刻形。苏夜锦盯视他粉白的脖颈,眼皮一瞤,计上心头。于是对卫茂漪道:“前日阿姐告诉的童美人之事,我有些眉目,只是须要姐姐一物,才得事半功倍。”手向卫容与胸口一指,道:“正是小侄儿身上的这块玉。”
卫茂漪皱眉,道:“这是他阿爹的遗物。”苏夜锦向她一揖,道:“我自是认得,此乃官家遗物。这玉上图纹,乃是中山王徽记。在金陵城里,我终究商家门路不熟,仍要借重官家之威,才好行事。”卫茂漪听罢,略一沉吟,伸手从儿子颈间取下,苏夜锦恭谨接过,连声说道:“来日必当奉还。”
正在此时,一个家人打扮的中年人急匆匆跑来,道:“少爷,碧姑娘吃醉了酒,薛公子正在劝,看着架势,怕是劝不住,少爷快去瞧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