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栉状元
第八章不栉状元
弱水园,原是皇家园林,后晋国皇帝为慰劳臣工,便着三品以上官员,并有功之臣可随意出入。长此以往,弱水园俨然成了绛城贵戚重臣宴游之地。园中杂树森竦,泉石重邃,更为难得的,乃是一眼温泉,流泻石罅。于是围石设帐,筑造一庐。每逢休沐,多有官员前来,一求松快。
景怀瑜跃下乌骓,大踏步迈进园子。走上蛇形小径,远望见八角亭子里,躺着一人。比及觑得近了,一对玉足在柱子后若隐若现。景怀瑜忽觉浑身燥热,紧几步上前,亭中之人仍是纹丝未动。身上白绸道袍,罩着水蓝色纱衣,额间是珍珠眉心坠,青丝披散,半湿未干,分明沐浴未久。正在歪躺在白毛毡上,闭目小憩。景怀瑜于是蹑着手脚,步至此女跟前,只见她:冰清玉映,盈盈随道韫之肩;梅韵兰照,了了随婉儿之目。极妩媚,却无小女子之态;绝娉婷,颇有士大夫之风。
景怀瑜凝睇了半晌,犹自不足,伸手握住女子一足。女子立时惊醒,见是俏生生一个小后生,面色镇定,眸子转瞬清明,道:“天子脚下,何处狂生?好生无状。”景怀瑜看得颇有意趣,竟将她另一足收在掌心,触过之处,只觉滑腻可爱。女子欲要缩回,却被他攥得更紧,含笑问道:“你是谁家贵女?我向来不曾见过。”
女子应道:“公子如此轻狂,何处贵女胆敢自报家门?”顿上一顿,又道:“且不若公子告诉小女,公子是哪个府上的?”说罢,眼波微转,将景怀瑜上下打量,笑道:“绛城的贵家子,孟浪的当推小厉王与景家的二公子。公子华服绣带,贵则贵矣,却失了天家气象。”话到此处,笑意转深,道:“所以,公子当是鄂侯家的二公子景怀瑜。”
景怀瑜被她识破身份,一边厢暗叹此女明慧,不由撤回手来,一边厢嘴上仍前调笑,道:“姑娘人生得别有风韵,更兼聪颖过人。将来的夫君,实在教人羡煞。”他原想看此女害羞脸红的情态,不想这小女子听罢,面色不改,说道:“世间女子,不是个个都要字人的。”景怀瑜见她说话悖于常情,不愿深究,只将两眼看着此女双足,啧啧称奇道:“柔色玉质,见之销魂。濯洗之时,雾气蒸腾之间,瑶池仙子弗能及也。”
女子闻言,心头微恼,含嚬道:“望公子自重。”景怀瑜仍只是盯视着一对玉足,女子无奈,掀臂一挥,白毡毯堪堪覆着双足。景怀瑜佯装叹气,道:“姑娘美足,举世无双,若不教人瞧看,如何称扬其美?”
女子却不恼,斜睨着他,道:“既说是美了,看与不看,都是美的。它断然不会因为人要瞧看,就易美为丑,更不致因着公子瞧看,就化丑作美了。”一席话,驳得景怀瑜无言可对。若是遽去,反显得自己理屈词穷,长了此女威风,伤了自己脸面。正自踌躇之际,得禄自后奔将来,口里一叠声嚷道二爷。待其近身,景怀瑜飞起一脚,直踹上他腋窝,骂道:“哪里闲逛去了,却教做主子的好等?”得禄被踢翻在地,忙忙爬起,不待拍打衣上坌土,疾步追着主子而去。
景怀瑜拨户而入,只觉热浪袭来,他一行转过屏风,一行褪去衣裳,比及步至温泉边时,已是赤精着身子。只见右腕直到脖颈,扎着一条青蛇,肚腹上蛇尾蟠护,蛇口大张,却在右手背上。他不时往身上浇淋热汤,得禄往他身侧放下一个银盘,盘中酒壶酒杯,便自退出。景怀瑜执起酒壶,径往口里倾倒。一连喝下三壶,方才稍觉满足。挥手将酒壶抛出,忆起亭下女子,不觉舒颜浅笑。
笑罢,景怀瑜回神,声唤得禄。这边厢,得禄听得,忙在屏风后应道:“二爷差遣。”景怀瑜声色慵懒,道:“适才与我在亭子里说话的姑娘,你出去打听一下,问是哪家的闺秀?”得禄衔命而去,食顷,便折返回来。景怀瑜惊诧道:“为何恁般迅捷?”得禄仍是垂首侍立在屏风后,笑道:“不是小的迅捷,只是这姑娘,现下在绛城里,可是红透了天的。”
景怀瑜闻言,暗忖道:“莫非是哪个新近的花魁,被某个升调进京的官员携带来的?只是观其气度,全无半分风尘气。”于是问道:“怎生说是红透了天?”得禄故意拖长声调,道:“这姑娘,可是开天辟地头一个女状元。”
景怀瑜立时从泉水里立起,带起一阵水浪哗声,道:“她是息灵蕴?”屏风外的得禄一拳击在另一掌上,赞道:“二爷真是神人,不待小的说出,就先是猜着了。听闻是今上特许今科三甲来此游赏的,咱家大爷也应奉旨前来的。只是,鄂侯府上的长子,天子的亲外甥,怎是那些个小门小户能比的?打小就在这园子里打滚的。”景怀瑜听不得他的啰嗦之言,一心之在亭中女子正是息灵蕴上。
庭中亭下,一个十五六岁的使女走来,道:“姑娘,时辰不早,咱回府去罢。”息灵蕴依言起身,左瞧右看,只在周遭翻找。使女梅香道:“姑娘,在寻甚么?”息灵蕴应道:“我的袜子不见了。”梅香闻言,立时蹲坐在地,先是掀开白毛毡,又是趴在桌凳下。息灵蕴看着,心下了然,道:“莫再找了,是被夜猫叼去了。”梅香抬起头来,道:“姑娘真是说笑,这园子是皇家的,哪儿容得野猫乱窜。”说罢,又钻下石桌。
息灵蕴无奈摇首,赤脚穿上鞋子,款款踱至丈外一株玉兰树下。碧叶掩映之中,碗口大的花苞含蕊半吐,香气馥郁,宛若神仙妃子,迎风而立。息灵蕴仰面睇视,心下却想着几日前,立于金阶之上的人,问她道:“朕若钦点息卿为状元,息卿日后当何以自处?”
息灵蕴在掌事太监引领下,一脚迈进须云殿。正前玉榻坐着一人,威仪赫赫,教人不敢仰视。她勉力镇定心神,缓步向前,行罢三跪九叩之礼,便直起上身来,俛面向地。良久,金阶上洪钟之声传来,道:“息卿可知,西方秦国目下是何光景?”息灵蕴暗自失惊,今日原是朝考奏对,只当陛下会问些水利农桑的实务,不承想开口竟是询问别国事体。略一思忖,抬起头望向前,应道:“西秦兵甲,称霸列国。喜功好战,世人厌谈。奈何任权臣坐大,外戚当朝,尾大不掉,反受其害。今日西秦罹祸之深,全由其祖上不知掣肘制衡之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晋帝含笑颔首道:“息卿不愧为策论第一。”
息灵蕴叩首称谢,晋帝又问道:“朕若钦点息卿为状元,息卿日后当何以自处?”息灵蕴听罢,着实吃惊,初时只当自己听错,抬首细觑了晋帝神色,始知听得是真。原来,今科取士,息灵蕴策论第一,景怀璱刑律第一。她出生于潞州一个小乡绅家里,祖上只做过四品地方官。然,景怀璱乃是晋帝外甥,鄂侯长子,天生的贵子王孙。当日揭榜之时,她心道中个三甲足矣,怎可与权贵相争?故而,听罢晋帝所问,一时竟答不出话来。
上首的晋帝再将话问上一遭,息灵蕴俯伏在地,应道:“臣得陛下青眼,日后定当竭忠尽智,上报天恩。”半晌,晋帝轻叹一声,道:“望息卿铭记今日之言,勿忘初心。”言毕,挥手屏退了下首之人。息灵蕴步出皇宫,到达下处时,仍是心思茫然,不明何所以。不上几日,她便被晋帝御笔下赐做头名状元,一时文场唱彩,名传六街。
亭中梅香高声嚷道:“咄咄怪事也!”息灵蕴闻言回神,道:“莫要再找了,快快回府去罢。”梅香悻悻然从石榻下直起身子,道:“待会子到门上,定要同管事的好生说道一番,偌大的皇家园林,岂能任由野猫胡为?”
这二人去后,景怀瑜从温泉里起身,将手里一对素白绫袜仔细折叠了,放在银盘里。得禄伺候着更衣,他心思机敏,此时见主子颜色和霁,悄声道:“小的还打听得,这女状元原在家中是定过亲的。”景怀瑜倏然睁开两眼,身子压向他,道:“此话当真?”得禄被唬了一跳,连连点头。景怀瑜旋身便往外行去,比及奔至八角亭前,伊人已然远去。只得怔怔然看着亭中石榻,神色若痴。
得禄陪着小心,挨近前来,怯怯唤了声二爷,道:“今日同小厉王有约,二爷莫要忘了。”景怀瑜衣袖一甩,朗声笑道:“兄弟如手足,哪个忘了?”得禄忙接口道:“若论辈分,小厉王当唤二爷一声表叔。”景怀瑜瞪他一眼,骂道:“多嘴。”
比及景怀瑜跨上乌骓,风驰电掣驶向厉王府,却被门上的告知,厉王一早便被內官宣召进宫去了。来的是晋帝的贴身大太监,进府时神色凝肃,厉王随其出门时,面色亦是不佳。
弱水园,原是皇家园林,后晋国皇帝为慰劳臣工,便着三品以上官员,并有功之臣可随意出入。长此以往,弱水园俨然成了绛城贵戚重臣宴游之地。园中杂树森竦,泉石重邃,更为难得的,乃是一眼温泉,流泻石罅。于是围石设帐,筑造一庐。每逢休沐,多有官员前来,一求松快。
景怀瑜跃下乌骓,大踏步迈进园子。走上蛇形小径,远望见八角亭子里,躺着一人。比及觑得近了,一对玉足在柱子后若隐若现。景怀瑜忽觉浑身燥热,紧几步上前,亭中之人仍是纹丝未动。身上白绸道袍,罩着水蓝色纱衣,额间是珍珠眉心坠,青丝披散,半湿未干,分明沐浴未久。正在歪躺在白毛毡上,闭目小憩。景怀瑜于是蹑着手脚,步至此女跟前,只见她:冰清玉映,盈盈随道韫之肩;梅韵兰照,了了随婉儿之目。极妩媚,却无小女子之态;绝娉婷,颇有士大夫之风。
景怀瑜凝睇了半晌,犹自不足,伸手握住女子一足。女子立时惊醒,见是俏生生一个小后生,面色镇定,眸子转瞬清明,道:“天子脚下,何处狂生?好生无状。”景怀瑜看得颇有意趣,竟将她另一足收在掌心,触过之处,只觉滑腻可爱。女子欲要缩回,却被他攥得更紧,含笑问道:“你是谁家贵女?我向来不曾见过。”
女子应道:“公子如此轻狂,何处贵女胆敢自报家门?”顿上一顿,又道:“且不若公子告诉小女,公子是哪个府上的?”说罢,眼波微转,将景怀瑜上下打量,笑道:“绛城的贵家子,孟浪的当推小厉王与景家的二公子。公子华服绣带,贵则贵矣,却失了天家气象。”话到此处,笑意转深,道:“所以,公子当是鄂侯家的二公子景怀瑜。”
景怀瑜被她识破身份,一边厢暗叹此女明慧,不由撤回手来,一边厢嘴上仍前调笑,道:“姑娘人生得别有风韵,更兼聪颖过人。将来的夫君,实在教人羡煞。”他原想看此女害羞脸红的情态,不想这小女子听罢,面色不改,说道:“世间女子,不是个个都要字人的。”景怀瑜见她说话悖于常情,不愿深究,只将两眼看着此女双足,啧啧称奇道:“柔色玉质,见之销魂。濯洗之时,雾气蒸腾之间,瑶池仙子弗能及也。”
女子闻言,心头微恼,含嚬道:“望公子自重。”景怀瑜仍只是盯视着一对玉足,女子无奈,掀臂一挥,白毡毯堪堪覆着双足。景怀瑜佯装叹气,道:“姑娘美足,举世无双,若不教人瞧看,如何称扬其美?”
女子却不恼,斜睨着他,道:“既说是美了,看与不看,都是美的。它断然不会因为人要瞧看,就易美为丑,更不致因着公子瞧看,就化丑作美了。”一席话,驳得景怀瑜无言可对。若是遽去,反显得自己理屈词穷,长了此女威风,伤了自己脸面。正自踌躇之际,得禄自后奔将来,口里一叠声嚷道二爷。待其近身,景怀瑜飞起一脚,直踹上他腋窝,骂道:“哪里闲逛去了,却教做主子的好等?”得禄被踢翻在地,忙忙爬起,不待拍打衣上坌土,疾步追着主子而去。
景怀瑜拨户而入,只觉热浪袭来,他一行转过屏风,一行褪去衣裳,比及步至温泉边时,已是赤精着身子。只见右腕直到脖颈,扎着一条青蛇,肚腹上蛇尾蟠护,蛇口大张,却在右手背上。他不时往身上浇淋热汤,得禄往他身侧放下一个银盘,盘中酒壶酒杯,便自退出。景怀瑜执起酒壶,径往口里倾倒。一连喝下三壶,方才稍觉满足。挥手将酒壶抛出,忆起亭下女子,不觉舒颜浅笑。
笑罢,景怀瑜回神,声唤得禄。这边厢,得禄听得,忙在屏风后应道:“二爷差遣。”景怀瑜声色慵懒,道:“适才与我在亭子里说话的姑娘,你出去打听一下,问是哪家的闺秀?”得禄衔命而去,食顷,便折返回来。景怀瑜惊诧道:“为何恁般迅捷?”得禄仍是垂首侍立在屏风后,笑道:“不是小的迅捷,只是这姑娘,现下在绛城里,可是红透了天的。”
景怀瑜闻言,暗忖道:“莫非是哪个新近的花魁,被某个升调进京的官员携带来的?只是观其气度,全无半分风尘气。”于是问道:“怎生说是红透了天?”得禄故意拖长声调,道:“这姑娘,可是开天辟地头一个女状元。”
景怀瑜立时从泉水里立起,带起一阵水浪哗声,道:“她是息灵蕴?”屏风外的得禄一拳击在另一掌上,赞道:“二爷真是神人,不待小的说出,就先是猜着了。听闻是今上特许今科三甲来此游赏的,咱家大爷也应奉旨前来的。只是,鄂侯府上的长子,天子的亲外甥,怎是那些个小门小户能比的?打小就在这园子里打滚的。”景怀瑜听不得他的啰嗦之言,一心之在亭中女子正是息灵蕴上。
庭中亭下,一个十五六岁的使女走来,道:“姑娘,时辰不早,咱回府去罢。”息灵蕴依言起身,左瞧右看,只在周遭翻找。使女梅香道:“姑娘,在寻甚么?”息灵蕴应道:“我的袜子不见了。”梅香闻言,立时蹲坐在地,先是掀开白毛毡,又是趴在桌凳下。息灵蕴看着,心下了然,道:“莫再找了,是被夜猫叼去了。”梅香抬起头来,道:“姑娘真是说笑,这园子是皇家的,哪儿容得野猫乱窜。”说罢,又钻下石桌。
息灵蕴无奈摇首,赤脚穿上鞋子,款款踱至丈外一株玉兰树下。碧叶掩映之中,碗口大的花苞含蕊半吐,香气馥郁,宛若神仙妃子,迎风而立。息灵蕴仰面睇视,心下却想着几日前,立于金阶之上的人,问她道:“朕若钦点息卿为状元,息卿日后当何以自处?”
息灵蕴在掌事太监引领下,一脚迈进须云殿。正前玉榻坐着一人,威仪赫赫,教人不敢仰视。她勉力镇定心神,缓步向前,行罢三跪九叩之礼,便直起上身来,俛面向地。良久,金阶上洪钟之声传来,道:“息卿可知,西方秦国目下是何光景?”息灵蕴暗自失惊,今日原是朝考奏对,只当陛下会问些水利农桑的实务,不承想开口竟是询问别国事体。略一思忖,抬起头望向前,应道:“西秦兵甲,称霸列国。喜功好战,世人厌谈。奈何任权臣坐大,外戚当朝,尾大不掉,反受其害。今日西秦罹祸之深,全由其祖上不知掣肘制衡之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晋帝含笑颔首道:“息卿不愧为策论第一。”
息灵蕴叩首称谢,晋帝又问道:“朕若钦点息卿为状元,息卿日后当何以自处?”息灵蕴听罢,着实吃惊,初时只当自己听错,抬首细觑了晋帝神色,始知听得是真。原来,今科取士,息灵蕴策论第一,景怀璱刑律第一。她出生于潞州一个小乡绅家里,祖上只做过四品地方官。然,景怀璱乃是晋帝外甥,鄂侯长子,天生的贵子王孙。当日揭榜之时,她心道中个三甲足矣,怎可与权贵相争?故而,听罢晋帝所问,一时竟答不出话来。
上首的晋帝再将话问上一遭,息灵蕴俯伏在地,应道:“臣得陛下青眼,日后定当竭忠尽智,上报天恩。”半晌,晋帝轻叹一声,道:“望息卿铭记今日之言,勿忘初心。”言毕,挥手屏退了下首之人。息灵蕴步出皇宫,到达下处时,仍是心思茫然,不明何所以。不上几日,她便被晋帝御笔下赐做头名状元,一时文场唱彩,名传六街。
亭中梅香高声嚷道:“咄咄怪事也!”息灵蕴闻言回神,道:“莫要再找了,快快回府去罢。”梅香悻悻然从石榻下直起身子,道:“待会子到门上,定要同管事的好生说道一番,偌大的皇家园林,岂能任由野猫胡为?”
这二人去后,景怀瑜从温泉里起身,将手里一对素白绫袜仔细折叠了,放在银盘里。得禄伺候着更衣,他心思机敏,此时见主子颜色和霁,悄声道:“小的还打听得,这女状元原在家中是定过亲的。”景怀瑜倏然睁开两眼,身子压向他,道:“此话当真?”得禄被唬了一跳,连连点头。景怀瑜旋身便往外行去,比及奔至八角亭前,伊人已然远去。只得怔怔然看着亭中石榻,神色若痴。
得禄陪着小心,挨近前来,怯怯唤了声二爷,道:“今日同小厉王有约,二爷莫要忘了。”景怀瑜衣袖一甩,朗声笑道:“兄弟如手足,哪个忘了?”得禄忙接口道:“若论辈分,小厉王当唤二爷一声表叔。”景怀瑜瞪他一眼,骂道:“多嘴。”
比及景怀瑜跨上乌骓,风驰电掣驶向厉王府,却被门上的告知,厉王一早便被內官宣召进宫去了。来的是晋帝的贴身大太监,进府时神色凝肃,厉王随其出门时,面色亦是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