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风不竞
第十四章南风不竞
裕王龙棣萼趋至一处凉棚,里面挤挤挨挨十来个人,中央一个,身穿白罗交领直裰,约莫二十岁,深目高鼻,隆准阔额,肤白发鬈,行止斯文,气度儒雅。众人见裕王前来,纷纷起身让座,外围的索性步出棚外听候。龙棣萼在上首坐定,问白罗直裰的少年道:“遥集,这事可的实么?”阮遥集缓缓站起,向上首一揖,了无遽容,道:“上覆殿下,今早方才传到兵部的驿报,据称是铁马渡江。”
何为铁马渡江?南燕国主慕容铮践祚以来,整顿武备,训练士卒。前此数年,先后覆灭触、蛮诸国,驱其遗民以奴仆,建造楼船并舴艋,日夜不息。渡江之前,更亡一临江小国,以浮尸系船尾,使其行驶平顺。船过江心,则沉尸埋江,一时长江中流积骸千里,腐臭盈天。慕容铮征战之时,多着黑衣黑甲,坐骑亦是一匹乌骓,马戴兜鍪,披重铠,在楼船上与慕容铮随行而来。此即“铁马渡江”。
在座诸人听了阮遥集之言,个个心惊,如此用兵之法,实在闻所未闻。纵是上首的龙棣萼亦不禁眉头微跳,强按下心头不宁,问道:“南燕舣岸后,屯兵何处?”阮遥集答道:“观其上岸之处,当是剑指北燕。”当世之人皆知,南燕先祖原是北燕叛臣,世代背负骂名。南燕历代国主都想在有生之年,开拓版图,至于北燕。
座上诸公听罢,有的暗自轻吁口气,有的紧拧眉头。吁气在于,慕容铮志在北燕,便不致侵扰晋国。拧眉在于,慕容铮狼子野心,大概不足于北燕一地。阮遥集道:“尚书大人业经将驿报送往宫中去了,想来此时应传召熊老将军入宫。”裕王听罢,一言不发,步出棚外,望校场门首而去。其余众人见状,纷纷作鸟兽散,只余几个官卑位小的,与阮遥集详叙。
熊家世代戍守南境,老将军熊旻年纪高大,又无边患,便赋闲在家,含饴弄孙,只有熊家长孙熊燎庭镇边。今番南境忽生变故,熊旻或亲自挂帅。熊非梦当下得了消息,急来阮遥集处探问。举目见满棚之中,尽是朝中大员,只得暂伫棚外听人论议。待人去后,旋身到了棚内,倒是将在座几人唬了一跳。
龙允炎与景怀瑜只在丈外,见熊非梦站在棚外,恨不能将身子扭股绳,钻进布缝里去,彼此忍俊不禁。龙允炎道:“绛城里多少世家大族,都将这熊家小儿做教子楷模,说他品行端方,举止稳健。脱获见了他这失张失志模样,不知作何想?”景怀瑜在一侧抱臂,冷眼瞧着,道:“胡儿来矣。”果然,阮遥集与熊非梦一并走出凉棚,俱各互揖。两人抬眼见龙允炎与景怀瑜,上前拜道:“厉王殿下,景公子。”
景怀瑜还礼,道:“阮大人,熊小公子。”龙允炎问道:“慕容铮是要打来么?”阮遥集道:“南燕国主志在北燕,本国但紧守门户,自是无虞。”龙允炎一行颔首,一行偷眼将他打量。四人又说上几句散话,便各自作别而去。
龙允炎道:“阮家小子愈是长大,模样愈是相仿胡人。”阮遥集,桓侯阮磬犹子。其父为阮磬长兄,生母乃突厥女奴。阮家世守北境,对抗突厥。当年阮遥集生父在北境时,从人牙子手中买下其母,而后诞下了他。两年之后,突厥联合西域部族寇边,其父战死,母亦殉情。他便被阮磬接回绛城,养在叔婶膝下。偏生事无不巧,阮磬多年仅得一女,闺名鹤笙,而阮家侯爵乃是世袭罔替的。女不得承爵,只得男儿,然而阮遥集终究与突厥是斩不断之血亲。故而,阮磬常年愁萦两难,莫得开解。
不远处,立着三人,分别是龙榆景、景怀璱并卫圆灵。龙榆景凝眉,道:“这南燕国主当真是雷厉风行。”景怀璱立时接道:“既知他是雷厉风行,殿下更应作速行事。现下快快进宫,奏告陛下,请命留守陶国。”龙榆景微一愣神,忙应道:“有理,有理。”说罢,匆匆与二人揖别,带上应如是风也似去了。世间有人,并非淡于名利,只是逼不得已,龙榆景便属此类。
龙榆景去后,卫圆灵与景怀璱说不上两句话,便折回原来凉棚。掀起布帘,不由怔愣,只见景留仙独立在一侧,两眼只看着校场,而校场上只稀落几个老仆正自清扫马粪。卫茂漪则抱着卫容与坐在软垫上,卫容与脸儿埋在阿娘颈窝。心下先自明了三四分,于是问道:“始才有谁来过?”卫茂漪应道:“裕王龙棣萼。”说罢,将怀里小儿揽得更紧,接着道:“他死活要将容与带进王府去,说是躬亲抚育。若不是慕容铮,只怕现在正抢人哩。”冷哼一声,自嘲道:“我的容与,却教慕容铮来救了。”
卫圆灵在卫茂漪身旁坐下,道:“阿姐宽心,容与是你的儿子,没人抢得去。”说罢,暗地里在卫容与小腿上拧了一把。卫容与心思活泛,立时清明,在卫茂漪脸颊上亲了一口,眉眼堆笑,道:“阿娘是行,我是影,这一生都要形影不离。”卫茂漪闻言,又是快慰又是酸楚,只得颤动双唇,重将小儿拥入怀里。
这时节,景留仙回转身子,开口道:“你是容与生母,裕王再是权势滔天,也没有明抢的道理。”卫圆灵附和道:“文家的事完了,咱立刻回灵修去。出了晋国地界,裕王还能着人来追不成?”卫茂漪轻叹一声,道:“文家的事,原就是裕王所为,如何绕得过他?今番又生此事端,只怕他以文家要挟,索要容与。”
景留仙道:“你姐弟二人收拾了行装,离开绛城,莫要再管文家事了。”卫茂漪应道:“民无信不立,我既应承了文家,就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低头看了眼卫容与,道:“我只是疑惑,裕王广有封邑,为何汲汲于一黄口小儿?”景留仙面色一僵,随即展颜,笑向卫容与,道:“容与,来此一遭不易,叔叔教你骑马可好?”卫容与抬起头来,看看卫茂漪,见阿娘不言语,于是对景留仙重重点了下头。
卫茂漪返归文家后,熨帖了心绪,自携了陶奎林名帖,来到裕王府门前,教车夫投进门去,坐在马车内等候。她并未带将卫容与前来,毕竟儿子最大。不一时,朱漆大门訇然而开,走出一个二十来岁妇人来。卫茂漪迎上前去,看清妇人形容,顿时呆愣当地。
这妇人身上是一件白绫袄,罩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头上挽着翡翠飞凤步摇钗,容色端妍,举止娴雅。你道此人是谁?正是当年陶宫中的充媛庄心慈。卫茂漪怔怔看她半晌,下巴脱臼一般,欲要言语,却发不出半点声息。
庄心慈笑意盈盈,道:“殿下说妹妹这几日便会登门,果不其然。”卫茂漪舌头在嘴巴里绕上几绕,勉强开口道:“你如何在此处?”庄心慈笑意不减,道:“妾现下主理裕王府,能去往何处?”当年在陶国,卫茂漪便知此妇人前巧语花言,人后别是一副心肠。情知亡国艰难,她既不答,绝计是问不出的。遂而又问道:“裕王可在府?”
庄心慈一路将卫茂漪引至内宅,一行走,一行说道:“自从南燕人打过江来,殿下日日都在宫里议政。早有吩咐,说若是妹妹登门,定教妾好生招待。”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话,不移时,行至一处宅院。一座两层小楼,朱栏碧瓦,院子里盆栽各色兰草。青石铺路,径漫至楼前。
两人在楼下花厅,分宾主坐定,使女送上茶点,自行退出。庄心慈执起茶盏道:“这是新采的雨前茶,妹妹尝尝可还适口?”呷了一口,笑道:“听得妹妹有了令郎,孩子为何未随在母亲左右?”卫茂漪悠悠吹着茶盏浮沫,道:“姐姐是听裕王说的?可知我家容与的生父是谁人?姐姐若念在昔日与他的夫妻情分,此话切莫再提。”庄心慈面容一滞,又浅笑道:“殿下原是好意,不想令郎天涯漂泊,无有倚靠。”
但闻“咣”地一声,卫茂漪将茶盏掷在桌上,道:“容与尚有我这个母亲在,如何说是无有倚靠?我灵修故土还在,如何说是天涯漂泊?姐姐看这孩子生父面上,千万劝谏裕王,莫要再枉费思量。”庄心慈应道:“妾人微言轻,如何能够违逆殿下?”卫茂漪容色稍霁,问道:“裕王究竟是因何故,执意强要我儿过府?烦请姐姐指示一二。”
庄心慈面上风卷残云一般,敛去笑意,说是悲来,又没惨态,说是喜来,有没悦色,说是怒来,又没恼意,反问道:“妹妹可知这宅子里还住着哪个故人?”说罢,自问自答,犹如呓语,道:“说出来,只怕妹妹不信。”
裕王龙棣萼趋至一处凉棚,里面挤挤挨挨十来个人,中央一个,身穿白罗交领直裰,约莫二十岁,深目高鼻,隆准阔额,肤白发鬈,行止斯文,气度儒雅。众人见裕王前来,纷纷起身让座,外围的索性步出棚外听候。龙棣萼在上首坐定,问白罗直裰的少年道:“遥集,这事可的实么?”阮遥集缓缓站起,向上首一揖,了无遽容,道:“上覆殿下,今早方才传到兵部的驿报,据称是铁马渡江。”
何为铁马渡江?南燕国主慕容铮践祚以来,整顿武备,训练士卒。前此数年,先后覆灭触、蛮诸国,驱其遗民以奴仆,建造楼船并舴艋,日夜不息。渡江之前,更亡一临江小国,以浮尸系船尾,使其行驶平顺。船过江心,则沉尸埋江,一时长江中流积骸千里,腐臭盈天。慕容铮征战之时,多着黑衣黑甲,坐骑亦是一匹乌骓,马戴兜鍪,披重铠,在楼船上与慕容铮随行而来。此即“铁马渡江”。
在座诸人听了阮遥集之言,个个心惊,如此用兵之法,实在闻所未闻。纵是上首的龙棣萼亦不禁眉头微跳,强按下心头不宁,问道:“南燕舣岸后,屯兵何处?”阮遥集答道:“观其上岸之处,当是剑指北燕。”当世之人皆知,南燕先祖原是北燕叛臣,世代背负骂名。南燕历代国主都想在有生之年,开拓版图,至于北燕。
座上诸公听罢,有的暗自轻吁口气,有的紧拧眉头。吁气在于,慕容铮志在北燕,便不致侵扰晋国。拧眉在于,慕容铮狼子野心,大概不足于北燕一地。阮遥集道:“尚书大人业经将驿报送往宫中去了,想来此时应传召熊老将军入宫。”裕王听罢,一言不发,步出棚外,望校场门首而去。其余众人见状,纷纷作鸟兽散,只余几个官卑位小的,与阮遥集详叙。
熊家世代戍守南境,老将军熊旻年纪高大,又无边患,便赋闲在家,含饴弄孙,只有熊家长孙熊燎庭镇边。今番南境忽生变故,熊旻或亲自挂帅。熊非梦当下得了消息,急来阮遥集处探问。举目见满棚之中,尽是朝中大员,只得暂伫棚外听人论议。待人去后,旋身到了棚内,倒是将在座几人唬了一跳。
龙允炎与景怀瑜只在丈外,见熊非梦站在棚外,恨不能将身子扭股绳,钻进布缝里去,彼此忍俊不禁。龙允炎道:“绛城里多少世家大族,都将这熊家小儿做教子楷模,说他品行端方,举止稳健。脱获见了他这失张失志模样,不知作何想?”景怀瑜在一侧抱臂,冷眼瞧着,道:“胡儿来矣。”果然,阮遥集与熊非梦一并走出凉棚,俱各互揖。两人抬眼见龙允炎与景怀瑜,上前拜道:“厉王殿下,景公子。”
景怀瑜还礼,道:“阮大人,熊小公子。”龙允炎问道:“慕容铮是要打来么?”阮遥集道:“南燕国主志在北燕,本国但紧守门户,自是无虞。”龙允炎一行颔首,一行偷眼将他打量。四人又说上几句散话,便各自作别而去。
龙允炎道:“阮家小子愈是长大,模样愈是相仿胡人。”阮遥集,桓侯阮磬犹子。其父为阮磬长兄,生母乃突厥女奴。阮家世守北境,对抗突厥。当年阮遥集生父在北境时,从人牙子手中买下其母,而后诞下了他。两年之后,突厥联合西域部族寇边,其父战死,母亦殉情。他便被阮磬接回绛城,养在叔婶膝下。偏生事无不巧,阮磬多年仅得一女,闺名鹤笙,而阮家侯爵乃是世袭罔替的。女不得承爵,只得男儿,然而阮遥集终究与突厥是斩不断之血亲。故而,阮磬常年愁萦两难,莫得开解。
不远处,立着三人,分别是龙榆景、景怀璱并卫圆灵。龙榆景凝眉,道:“这南燕国主当真是雷厉风行。”景怀璱立时接道:“既知他是雷厉风行,殿下更应作速行事。现下快快进宫,奏告陛下,请命留守陶国。”龙榆景微一愣神,忙应道:“有理,有理。”说罢,匆匆与二人揖别,带上应如是风也似去了。世间有人,并非淡于名利,只是逼不得已,龙榆景便属此类。
龙榆景去后,卫圆灵与景怀璱说不上两句话,便折回原来凉棚。掀起布帘,不由怔愣,只见景留仙独立在一侧,两眼只看着校场,而校场上只稀落几个老仆正自清扫马粪。卫茂漪则抱着卫容与坐在软垫上,卫容与脸儿埋在阿娘颈窝。心下先自明了三四分,于是问道:“始才有谁来过?”卫茂漪应道:“裕王龙棣萼。”说罢,将怀里小儿揽得更紧,接着道:“他死活要将容与带进王府去,说是躬亲抚育。若不是慕容铮,只怕现在正抢人哩。”冷哼一声,自嘲道:“我的容与,却教慕容铮来救了。”
卫圆灵在卫茂漪身旁坐下,道:“阿姐宽心,容与是你的儿子,没人抢得去。”说罢,暗地里在卫容与小腿上拧了一把。卫容与心思活泛,立时清明,在卫茂漪脸颊上亲了一口,眉眼堆笑,道:“阿娘是行,我是影,这一生都要形影不离。”卫茂漪闻言,又是快慰又是酸楚,只得颤动双唇,重将小儿拥入怀里。
这时节,景留仙回转身子,开口道:“你是容与生母,裕王再是权势滔天,也没有明抢的道理。”卫圆灵附和道:“文家的事完了,咱立刻回灵修去。出了晋国地界,裕王还能着人来追不成?”卫茂漪轻叹一声,道:“文家的事,原就是裕王所为,如何绕得过他?今番又生此事端,只怕他以文家要挟,索要容与。”
景留仙道:“你姐弟二人收拾了行装,离开绛城,莫要再管文家事了。”卫茂漪应道:“民无信不立,我既应承了文家,就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低头看了眼卫容与,道:“我只是疑惑,裕王广有封邑,为何汲汲于一黄口小儿?”景留仙面色一僵,随即展颜,笑向卫容与,道:“容与,来此一遭不易,叔叔教你骑马可好?”卫容与抬起头来,看看卫茂漪,见阿娘不言语,于是对景留仙重重点了下头。
卫茂漪返归文家后,熨帖了心绪,自携了陶奎林名帖,来到裕王府门前,教车夫投进门去,坐在马车内等候。她并未带将卫容与前来,毕竟儿子最大。不一时,朱漆大门訇然而开,走出一个二十来岁妇人来。卫茂漪迎上前去,看清妇人形容,顿时呆愣当地。
这妇人身上是一件白绫袄,罩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头上挽着翡翠飞凤步摇钗,容色端妍,举止娴雅。你道此人是谁?正是当年陶宫中的充媛庄心慈。卫茂漪怔怔看她半晌,下巴脱臼一般,欲要言语,却发不出半点声息。
庄心慈笑意盈盈,道:“殿下说妹妹这几日便会登门,果不其然。”卫茂漪舌头在嘴巴里绕上几绕,勉强开口道:“你如何在此处?”庄心慈笑意不减,道:“妾现下主理裕王府,能去往何处?”当年在陶国,卫茂漪便知此妇人前巧语花言,人后别是一副心肠。情知亡国艰难,她既不答,绝计是问不出的。遂而又问道:“裕王可在府?”
庄心慈一路将卫茂漪引至内宅,一行走,一行说道:“自从南燕人打过江来,殿下日日都在宫里议政。早有吩咐,说若是妹妹登门,定教妾好生招待。”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话,不移时,行至一处宅院。一座两层小楼,朱栏碧瓦,院子里盆栽各色兰草。青石铺路,径漫至楼前。
两人在楼下花厅,分宾主坐定,使女送上茶点,自行退出。庄心慈执起茶盏道:“这是新采的雨前茶,妹妹尝尝可还适口?”呷了一口,笑道:“听得妹妹有了令郎,孩子为何未随在母亲左右?”卫茂漪悠悠吹着茶盏浮沫,道:“姐姐是听裕王说的?可知我家容与的生父是谁人?姐姐若念在昔日与他的夫妻情分,此话切莫再提。”庄心慈面容一滞,又浅笑道:“殿下原是好意,不想令郎天涯漂泊,无有倚靠。”
但闻“咣”地一声,卫茂漪将茶盏掷在桌上,道:“容与尚有我这个母亲在,如何说是无有倚靠?我灵修故土还在,如何说是天涯漂泊?姐姐看这孩子生父面上,千万劝谏裕王,莫要再枉费思量。”庄心慈应道:“妾人微言轻,如何能够违逆殿下?”卫茂漪容色稍霁,问道:“裕王究竟是因何故,执意强要我儿过府?烦请姐姐指示一二。”
庄心慈面上风卷残云一般,敛去笑意,说是悲来,又没惨态,说是喜来,有没悦色,说是怒来,又没恼意,反问道:“妹妹可知这宅子里还住着哪个故人?”说罢,自问自答,犹如呓语,道:“说出来,只怕妹妹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