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裕王其人
第十五章裕王其人
却说,庄心慈说道,裕王府上住着一个故人,只没径直说破是谁。卫茂漪心下暗忖,道:“莫非是陶澍?”果然,庄心慈轻轻说出陶澍名字来。说罢,竟是一阵狂笑。笑罢,两眼含泪,道:“他可是我陶国的国主。”
卫茂漪随之伤感一会子,道:“陶澍之事,我原是晓得的。只是,这与我的容与有何甚干系?”庄心慈冷笑出声,道:“你道为何裕王衷情小陶君?”说罢,又是自问自答道:“是因为官家。”说罢,竖起一指抵在唇边,低声道:“小陶君与官家容貌有四五分相似,而听闻令郎同官家,乃是十成十相像。”
话到此处,卫茂漪心下雪亮,但觉头顶响过一记焦雷,灵台崩摧。裕王龙棣萼是个有龙阳癖的,他中意陶澍,原只当是贪其美色。可笑之处竟是其美有因,其贪更有因。庄心慈平复如常,道:“我将实情告诉了妹妹,也算对得住官家了。切记莫要将令郎带进王府,绝计是有进无出的。”
卫茂漪心窒口塞,唯唯点头而已。神思浊乱,如坐针毡,便告辞而去。庄心慈送至门首,折回自己院子,就见一人斜倚门首,含笑看着自己。她三两步走上前去,福了一福,道:“陶君。”陶澍伸臂一挥,道:“陶国都没了,何来的陶君?方才那个,可是灵修卫姓的大王姬?为何是一人,她与小叔的儿子可有同来?”
庄心慈道:“殿下说要将孩子带进府来,亲自鞠育,陶君也是知道的?”陶澍面露疑色,道:“裕王见过那孩子了?”庄心慈蹙眉,道:“前日骑射会上,殿下偶然见到的。既不是殿下说知,陶君为何问那孩子进府不曾?”陶澍重又倚上门柱,道:“姓卫的妇人曾携子来生花坊寻我,我便告诉她,裕王念旧,只要她带上堂弟登门,裕王定然准其所请。”庄心慈闻言,顿时怒火中烧,道:“裕王待你我是何等的心思?你怎生忍心,再拉个无辜稚子到这是非场里来?”
陶澍敛结了眉宇,恨声道:“他两个将我逼迫退位时,可曾想过稚子何辜?”庄心慈见他生气,忙将温言软语说来,道:“事久人忘,咱两个都得看眼下而活。裕王终究待你我不薄,自从裕王正妃薨逝,府里一应大小事务俱由我打理。于你更是亲厚,不惟买下铺子教你卖纸笔,还放你文会雅集。”顿上一顿,细审陶澍神色,接着道:“前番你诗会受辱,裕王早命赢布前去教训了那几人一番。另还知会礼部,那几人二十年之内都不得会试。”
陶澍听着,面容如冰,心头不由清水漾波,一圈圈涟纹泛起。而后,不发一辞,悻悻然出门去了。
慕容铮铁马渡江,震动江北。晋庭经过多日朝奏,决意派遣大将军熊旻第二孙熊顾庐,辅佐其兄熊燎庭戍守北境,另从各地抽调五十万勇壮,一同赴疆。事讫,裕王龙棣萼命驾归府,方知卫茂漪过府之事。
卫茂漪自从得知龙棣萼心思,神魂因之倾荡,逐日看着卫容与在庭子里作耍,心头揪作一团。嘱咐卫圆灵仔细看顾,莫要教儿子见生人面,更莫要出门去,如此叮咛再三,方才往裕王府而去。
龙棣萼休沐在家,正自在书房里剪弄一株新抽出箭来的兰花。听了门上的来报,笑向身后品茗的陶澍,道:“你说的不差,她果然是来了。”陶澍手里握着茶盏,道:“她的性子拗,又遵古道,不来才是怪事。”说罢,半斜了脑袋看他,道:“我业已替你访得的实,家叔魂归泰山。你仍执意见她母子,莫非当真欲要替家叔养儿子?”顿上一顿,笑道:“还是你的贪病犯了?要染指家叔辛苦开辟出的财路?”
正在此时,屋外足音渐近,陶澍神色一凛,闪身步至一架云母屠苏之后。卫茂漪随管事的进门,褰起珊瑚珠帘,檀木桌前,端坐一人,身穿茄紫九龙织金锦袍,头戴镶宝金冠,风仪伟长,有龙之姿,虎之威。于是上前一步,优游自若福了一福,口里说道:“裕王殿下,妾身这厢有礼了。”
裕王谛视着眼前妇人,玉静雪艳,花浓香黁。笑道:“陶君眼力不俗。”卫茂漪自然晓得话外之音,挑眉看他,道:“此话不虚。”龙棣萼暗自纳罕,眼角瞟过云母屠苏,唯见嫦娥捧兔驭云。于是邀卫茂漪入座,问道:“为何不见令郎?”
卫茂漪盈盈一笑,道:“孩子尚幼,合该养在家中。倘或带到贵人府上,摔打了甚么贵重物件,主人家毫不介怀,做母亲的心中着实过意不去的。”龙棣萼又道:“裕王府上,从不缺珍玩,令郎若是爱摔打着玩,且由他去。”卫茂漪轻摇朱唇,勉强扯起嘴角,袖中玉手紧攥,道:“小孩子些些年纪,尚不识生理,就任意暴殄天物,将来长成了,只怕是个纨绔子。”说罢,又道:“他这没亲爹疼惜的,将来只怕纨绔子都不能够,只得是个蠹虫。”
龙棣萼听她一番话,竟是无可回驳。陶澍自在屠苏后,听他两个言语,但觉发笑。卫茂漪见他缄默,忙岔开话题,道:“先前妾身多次往王府里投递名刺,都被告诉说殿下不在府中。不想今日天公作美,终教妾身得睹清扬。”
龙棣萼呷了口茶,道:“你有何事?”卫茂漪省得他是明知故问,道:“殿下查封炭矿时,拘押了一个文姓的商贾,他家儿子托妾进府,求殿下怜他年老昏聩,放他生路。”龙棣萼佯作沉思,半晌恍然道:“孤隐约记得,是有此人。只是,他如今人在刑部大牢。你来孤府上,孤端的是爱莫能助。”卫茂漪强压心头不悦,道:“妾深知殿下重情,这文家本系陶人,还望殿下能与陶君几分薄面。”龙棣萼略一沉吟,道:“你说的是中山王陶奎林?”卫茂漪恨不得咬碎贝齿,挤出两字道:“正是。”
龙棣萼道:“中山王富甲天下,他若还在人世,断然不会为了区区几个炭矿,开罪一国皇族。”卫茂漪听到此处,再是忍耐不住,冷嗤出声,道:“他素来精于算计,确实不会将几个炭矿看在眼里。然而他看重陶国子民,自然不惜见罪于一国皇族。”龙棣萼心下诧异,重将眼前妇人打量,分明苗丁般的身躯,筋骨却铁打一般。
正在此时,闻得几声响动,似手指扣动门板,龙棣萼登时回神,道:“要救文家人,不是不能,只消借用一物。”卫茂漪忙问道:“何物?”龙棣萼且不答话,轻啜了口香茗,徐徐吹起茶面浮沫。卫茂漪原本心下焦急,见此光景,反而释然了。龙棣萼既是索要物事,就必有所图;问而不答,分明是自添筹码。于是,卫茂漪亦举起茶盏细品。
龙棣萼称奇,道:“你不想知道是何物?”卫茂漪浅浅一笑,道:“殿下不愿讲明,妾再问来,也是枉然。”言毕,又呷了一口茶。龙棣萼微觉汗颜,道:“中山王曾有一方玉牌,乃是昆仑玉所造,你可认得?”卫茂漪眯起眼睛,暗忖道:“他从何得知玉牌在我母子手上?”于是含笑问道:“殿下要这玉牌何用?”龙棣萼瞟了身后屠苏一眼,叹道:“他果然去了。”
卫茂漪一时莫名其妙,旋即明了,道:“陶君殡天,世所共知,殿下不信么?”龙棣萼沉吟片刻,道:“西域宝马,名动天下。孤欲要遣人买上几匹骏马,奈何不识道路。中山王生前,曾组建一支马队,专在塞北西域诸国贩卖货物,路途熟稔。”卫茂漪了悟其意,他是要派人跟着马队出塞,然而陶奎林不在,空有玉牌,塞外之人未必听其号令。于是道:“马队之人,久在塞外,恐纵掌玉牌,亦不能教其听命。”
龙棣萼笑道:“商队久在塞外,只识玉牌不识人。”顿上一顿,又道:“中山王虽逝,仍由子嗣承其志。若是马队见了,能不俯首帖耳?”卫茂漪脸色由红而紫,再由紫而白,恨声道:“我的儿子金贵过我的性命,旁人休想妄动他的心思。”龙棣萼佯作没有听到,招手唤来赢布,吩咐道:“你随夫人走一遭。”赢布领命,正待作势请人出门,却被一声断喝阻住。
卫茂漪站起身来,直目龙棣萼,道:“妾身为何来此,殿下莫非不知?既不得首肯,怎好平白教妾身替殿下效力?”赢布但道一句“无礼”,便被裕王抬手止住。再拿眼来在妇人身上逡巡,龙棣萼道:“你帮我,我自然还你心愿,此正是中山王的行事,夫人莫非不识?”卫茂漪福上一福,自随赢布而去。步至珊瑚珠帘前,蓦得收住脚来,回身笑向龙棣萼,道:“他早做了陶君,殿下日后当称他陶君才是。再者,他是妾身的夫君,殿下亦当称妾身夫人,方才彰显殿下天家气度。”
却说,庄心慈说道,裕王府上住着一个故人,只没径直说破是谁。卫茂漪心下暗忖,道:“莫非是陶澍?”果然,庄心慈轻轻说出陶澍名字来。说罢,竟是一阵狂笑。笑罢,两眼含泪,道:“他可是我陶国的国主。”
卫茂漪随之伤感一会子,道:“陶澍之事,我原是晓得的。只是,这与我的容与有何甚干系?”庄心慈冷笑出声,道:“你道为何裕王衷情小陶君?”说罢,又是自问自答道:“是因为官家。”说罢,竖起一指抵在唇边,低声道:“小陶君与官家容貌有四五分相似,而听闻令郎同官家,乃是十成十相像。”
话到此处,卫茂漪心下雪亮,但觉头顶响过一记焦雷,灵台崩摧。裕王龙棣萼是个有龙阳癖的,他中意陶澍,原只当是贪其美色。可笑之处竟是其美有因,其贪更有因。庄心慈平复如常,道:“我将实情告诉了妹妹,也算对得住官家了。切记莫要将令郎带进王府,绝计是有进无出的。”
卫茂漪心窒口塞,唯唯点头而已。神思浊乱,如坐针毡,便告辞而去。庄心慈送至门首,折回自己院子,就见一人斜倚门首,含笑看着自己。她三两步走上前去,福了一福,道:“陶君。”陶澍伸臂一挥,道:“陶国都没了,何来的陶君?方才那个,可是灵修卫姓的大王姬?为何是一人,她与小叔的儿子可有同来?”
庄心慈道:“殿下说要将孩子带进府来,亲自鞠育,陶君也是知道的?”陶澍面露疑色,道:“裕王见过那孩子了?”庄心慈蹙眉,道:“前日骑射会上,殿下偶然见到的。既不是殿下说知,陶君为何问那孩子进府不曾?”陶澍重又倚上门柱,道:“姓卫的妇人曾携子来生花坊寻我,我便告诉她,裕王念旧,只要她带上堂弟登门,裕王定然准其所请。”庄心慈闻言,顿时怒火中烧,道:“裕王待你我是何等的心思?你怎生忍心,再拉个无辜稚子到这是非场里来?”
陶澍敛结了眉宇,恨声道:“他两个将我逼迫退位时,可曾想过稚子何辜?”庄心慈见他生气,忙将温言软语说来,道:“事久人忘,咱两个都得看眼下而活。裕王终究待你我不薄,自从裕王正妃薨逝,府里一应大小事务俱由我打理。于你更是亲厚,不惟买下铺子教你卖纸笔,还放你文会雅集。”顿上一顿,细审陶澍神色,接着道:“前番你诗会受辱,裕王早命赢布前去教训了那几人一番。另还知会礼部,那几人二十年之内都不得会试。”
陶澍听着,面容如冰,心头不由清水漾波,一圈圈涟纹泛起。而后,不发一辞,悻悻然出门去了。
慕容铮铁马渡江,震动江北。晋庭经过多日朝奏,决意派遣大将军熊旻第二孙熊顾庐,辅佐其兄熊燎庭戍守北境,另从各地抽调五十万勇壮,一同赴疆。事讫,裕王龙棣萼命驾归府,方知卫茂漪过府之事。
卫茂漪自从得知龙棣萼心思,神魂因之倾荡,逐日看着卫容与在庭子里作耍,心头揪作一团。嘱咐卫圆灵仔细看顾,莫要教儿子见生人面,更莫要出门去,如此叮咛再三,方才往裕王府而去。
龙棣萼休沐在家,正自在书房里剪弄一株新抽出箭来的兰花。听了门上的来报,笑向身后品茗的陶澍,道:“你说的不差,她果然是来了。”陶澍手里握着茶盏,道:“她的性子拗,又遵古道,不来才是怪事。”说罢,半斜了脑袋看他,道:“我业已替你访得的实,家叔魂归泰山。你仍执意见她母子,莫非当真欲要替家叔养儿子?”顿上一顿,笑道:“还是你的贪病犯了?要染指家叔辛苦开辟出的财路?”
正在此时,屋外足音渐近,陶澍神色一凛,闪身步至一架云母屠苏之后。卫茂漪随管事的进门,褰起珊瑚珠帘,檀木桌前,端坐一人,身穿茄紫九龙织金锦袍,头戴镶宝金冠,风仪伟长,有龙之姿,虎之威。于是上前一步,优游自若福了一福,口里说道:“裕王殿下,妾身这厢有礼了。”
裕王谛视着眼前妇人,玉静雪艳,花浓香黁。笑道:“陶君眼力不俗。”卫茂漪自然晓得话外之音,挑眉看他,道:“此话不虚。”龙棣萼暗自纳罕,眼角瞟过云母屠苏,唯见嫦娥捧兔驭云。于是邀卫茂漪入座,问道:“为何不见令郎?”
卫茂漪盈盈一笑,道:“孩子尚幼,合该养在家中。倘或带到贵人府上,摔打了甚么贵重物件,主人家毫不介怀,做母亲的心中着实过意不去的。”龙棣萼又道:“裕王府上,从不缺珍玩,令郎若是爱摔打着玩,且由他去。”卫茂漪轻摇朱唇,勉强扯起嘴角,袖中玉手紧攥,道:“小孩子些些年纪,尚不识生理,就任意暴殄天物,将来长成了,只怕是个纨绔子。”说罢,又道:“他这没亲爹疼惜的,将来只怕纨绔子都不能够,只得是个蠹虫。”
龙棣萼听她一番话,竟是无可回驳。陶澍自在屠苏后,听他两个言语,但觉发笑。卫茂漪见他缄默,忙岔开话题,道:“先前妾身多次往王府里投递名刺,都被告诉说殿下不在府中。不想今日天公作美,终教妾身得睹清扬。”
龙棣萼呷了口茶,道:“你有何事?”卫茂漪省得他是明知故问,道:“殿下查封炭矿时,拘押了一个文姓的商贾,他家儿子托妾进府,求殿下怜他年老昏聩,放他生路。”龙棣萼佯作沉思,半晌恍然道:“孤隐约记得,是有此人。只是,他如今人在刑部大牢。你来孤府上,孤端的是爱莫能助。”卫茂漪强压心头不悦,道:“妾深知殿下重情,这文家本系陶人,还望殿下能与陶君几分薄面。”龙棣萼略一沉吟,道:“你说的是中山王陶奎林?”卫茂漪恨不得咬碎贝齿,挤出两字道:“正是。”
龙棣萼道:“中山王富甲天下,他若还在人世,断然不会为了区区几个炭矿,开罪一国皇族。”卫茂漪听到此处,再是忍耐不住,冷嗤出声,道:“他素来精于算计,确实不会将几个炭矿看在眼里。然而他看重陶国子民,自然不惜见罪于一国皇族。”龙棣萼心下诧异,重将眼前妇人打量,分明苗丁般的身躯,筋骨却铁打一般。
正在此时,闻得几声响动,似手指扣动门板,龙棣萼登时回神,道:“要救文家人,不是不能,只消借用一物。”卫茂漪忙问道:“何物?”龙棣萼且不答话,轻啜了口香茗,徐徐吹起茶面浮沫。卫茂漪原本心下焦急,见此光景,反而释然了。龙棣萼既是索要物事,就必有所图;问而不答,分明是自添筹码。于是,卫茂漪亦举起茶盏细品。
龙棣萼称奇,道:“你不想知道是何物?”卫茂漪浅浅一笑,道:“殿下不愿讲明,妾再问来,也是枉然。”言毕,又呷了一口茶。龙棣萼微觉汗颜,道:“中山王曾有一方玉牌,乃是昆仑玉所造,你可认得?”卫茂漪眯起眼睛,暗忖道:“他从何得知玉牌在我母子手上?”于是含笑问道:“殿下要这玉牌何用?”龙棣萼瞟了身后屠苏一眼,叹道:“他果然去了。”
卫茂漪一时莫名其妙,旋即明了,道:“陶君殡天,世所共知,殿下不信么?”龙棣萼沉吟片刻,道:“西域宝马,名动天下。孤欲要遣人买上几匹骏马,奈何不识道路。中山王生前,曾组建一支马队,专在塞北西域诸国贩卖货物,路途熟稔。”卫茂漪了悟其意,他是要派人跟着马队出塞,然而陶奎林不在,空有玉牌,塞外之人未必听其号令。于是道:“马队之人,久在塞外,恐纵掌玉牌,亦不能教其听命。”
龙棣萼笑道:“商队久在塞外,只识玉牌不识人。”顿上一顿,又道:“中山王虽逝,仍由子嗣承其志。若是马队见了,能不俯首帖耳?”卫茂漪脸色由红而紫,再由紫而白,恨声道:“我的儿子金贵过我的性命,旁人休想妄动他的心思。”龙棣萼佯作没有听到,招手唤来赢布,吩咐道:“你随夫人走一遭。”赢布领命,正待作势请人出门,却被一声断喝阻住。
卫茂漪站起身来,直目龙棣萼,道:“妾身为何来此,殿下莫非不知?既不得首肯,怎好平白教妾身替殿下效力?”赢布但道一句“无礼”,便被裕王抬手止住。再拿眼来在妇人身上逡巡,龙棣萼道:“你帮我,我自然还你心愿,此正是中山王的行事,夫人莫非不识?”卫茂漪福上一福,自随赢布而去。步至珊瑚珠帘前,蓦得收住脚来,回身笑向龙棣萼,道:“他早做了陶君,殿下日后当称他陶君才是。再者,他是妾身的夫君,殿下亦当称妾身夫人,方才彰显殿下天家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