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塞外盐路
第十六章塞外盐路
待卫茂漪踏出房门,陶澍自屠苏后转出,踱至龙棣萼身侧,满面嘲谑,道:“我小叔中意的女子,必非凡品。你非要与她争竞,讨不得半点便宜,反受人讥诮。”话音刚落,下颌便被一只大手捏着,直逼得他将脸儿朝上。龙棣萼凑近前来,道:“孤除却受了你的讥诮,又受了谁的讥诮?何人又胆敢讥诮于孤?”陶澍扭头晃脑欲要挣脱,龙棣萼手上用力,登时下颌上一片红痕。
卫茂漪自回文家取来了玉牌,赢布在前引路,马车行至藁街一所客栈。门前一人正在拴马,脸上络腮须,身上羊皮袄,风霜满脸,风尘满身。卫茂漪一手攀附车厢,正待要下车,赢布上前道:“不劳夫人移玉,且将玉牌交予卑弁。客舍里俱是异域大汉,夫人不便现身。”说罢,解下腰间佩刀,双手奉上,道:“夫人若疑心不肯归还玉牌,可留下此刀为凭。此刀乃是家传宝器,胜过卑弁性命。”
卫茂漪看看眼前长刀,又望望客舍,果然进进出出的,俱是些长大汉子。于是道:“既是比性命要紧,怎好轻易给人?我在此地,想来你将着玉牌,也逃不出天外。”赢布告了声谢,径直走入客舍。食顷,只见方才在门首拴马的络腮胡大汉,探出头来,紧盯卫茂漪半晌,向她一揖,复又折回。不一时,接连一二十个羊皮袄子大汉,乱嚷嚷立在门首观觇。赢布则立在一侧,一手指着卫茂漪,口里言辞絮絮,不明所云。
卫茂漪欲要上前探明究竟,赢布走将出来,道:“敢承夫人盛情,此事已谐。”卫茂漪接过玉牌,在掌中掂上两掂,道:“你同他们说些什么,却都要来看我?”赢布笑道:“卑弁只是教他们认认新主子。”卫茂漪凝眉细思他话中意思,赢布又道:“裕王殿下一诺千金,卑弁现下赶往刑部大牢,保不齐文家老爷子比夫人更早还家。”说罢,径自翻山上马,扬尘而去。只留卫茂漪一人立在马车前,心下惴惴,但觉闯下大祸。
这边厢,凌云台顶层厢房里,景留仙正坐在桌前,手执筹筭,算计数目。一个莲青色裙衫的使女进内禀道:“陶君夫人至矣。”景留仙闻言,先是一惊,站起身来径向门而去。水晶珠帘前,疾疾收住脚步,折回桌前坐下。继而,卫茂漪推门而入,人尚未到眼前,便高声问道:“陶君在塞外的马队,你晓得么?”
景留仙嘴角噙起一丝笑意,待卫茂漪跟前来,仰面看她道:“你何时语在人先了?”卫茂漪一时忘却行礼,径在对过坐下,道:“塞外马队究竟做甚么的?”景留仙掀起酒坛泥封,问道:“为何想要知道塞北马队?”卫茂漪道:“方才我到裕王府去,他告诉说想要西域名马,教我拿着玉牌去了一遭藁街,欲要派遣几个人跟随马队,前往西域买马。”景留仙拿着酒坛的手不由一抖,洒在盏外,一滩水亮亮酒渍。
卫茂漪见状,心下参透七八分,反没了焦躁之感。景留仙放下酒坛,徐徐开言道:“裕王诓骗了你。若要西域名马,大可遣人前去北境榷场,何苦巴巴赶往西域?”顿上一顿,紧盯卫茂漪双眸,道:“你可知陶君的塞外马队,都做些甚么?”见卫茂漪摇头,自已应声道:“贩盐。”
塞外驼马肥壮,却不产盐,而盐恰是人身之必需。秦、晋、齐三国榷场,都有贩盐商户,奈何杯水车薪,塞外广袤,难以尽足其意。陶奎林十二岁时,游历在外,眼见榷场细盐,一夕之间被哄抢一空,决意亲往塞外贩卖细盐。于是组建一支五十人马队,前往塞外。一路之上,荒漠饥渴,烈日照顶,好容易到了突厥,货物却被盗匪抢掠。如是三四遭,从齐国启程,途经突厥、龟兹、罽宾、和田、库车诸国,后抵达秦国,历经十年,生生用双脚在塞外踏出一条盐路。马队最初共五十人,沿途折损过半,后又有所补充,于今约三十三人。
景留仙叹道:“陶君以冲幼之龄,开古今未有之先河,旷古难逢其一。”当其称美陶奎林之时,卫茂漪神迷意夺,容沮语减,幽恨转深,珠愁正结。景留仙心下轻叹口气,道:“裕王龙棣萼有三毒,你可知是甚么?”又自言道:“乃是贪、奢、痴。他为人奢靡,封邑课税不能供养他,便常与商贾争利。他既是看中了陶君的盐路,是必得弄到手的。你有否使出玉牌,都不打紧。”
卫茂漪忽而嗤笑道:“他历尽艰难走出的生路,反教我一个时辰里弄成了死路。”说罢,端起酒盏,仰面而进。由于灌下得猛,连连大咳起来,忙扯过衣袖掩口。比及平复,脸肿筋浮,洞赤若烧。景留仙道:“我的清霜,原不是这般吃法。”卫茂漪闻言,自斟了一盏,小口抿下,但觉清冽甘爽。将脑袋埋在手肘间,仿佛千钧之重,喃喃道:“他曾给我吃过这酒。”
景留仙见她伤情,宽慰道:“裕王是千年的狐狸修成了精,你初次与他交锋,暂居下风,势所难免。”话到此处,知是伤口撒盐,立时噤声。卫茂漪垂首臂弯,凝坐不动,食顷,抬起头来,抓过酒坛,自斟自饮起来。不一时,一坛酒业经罄尽。白玉似的脸儿,此时初开红莲一般,窗外漫天晚霞,顷刻失去光彩。
景留仙欲要再行出言慰藉,唯恐再添她愁怀;欲要上前搀扶,又怕她躲闪回绝。于是屋子里二人,一个伏案如丝萝,一个端坐如青松,一人相觑,两厢无言。半晌,卫茂漪颤巍巍起身,方才走上两步,浑身虚软,脚下不稳,一个踉跄,向前栽去。两眼圆睁,心底瞬间清明,双足一踢一踩,裙裾轻漾,身子打了个旋,稳立在当地。景留仙伸出的手臂停在半空,只得收回。
卫茂漪回到文家后,将自己关在房里。卫圆灵并卫容与连个先后来叫门,她都不应。翌日,卫圆灵一早来到阿姐门首,远见一个小人趴在门缝,朝里窥看。于是一掌拍在小人儿脑袋上,问道:“阿娘起床了?”卫容与摇摇头,道:“我看不分明。”卫圆灵仰面看看日色,道:“往常这时节,她该起身了。”
卫容与眼珠骨碌碌一轮,问道:“小舅舅,阿娘昨日去见了何人?为何连我都不睬了?”卫圆灵笑道:“这世上,能使你阿娘不睬你的,会有谁来?”卫容与歪过脑袋,略一沉思,蓦然惊觉道:“是阿爹。”卫圆灵点头,似是自语,又似是说与卫容与听,道:“必是有人提起你阿爹前事,她才得如此。”
卫容与忙问道:“阿娘昨日见了谁?”正在此时,房门吱呀一声从内推开,卫茂漪迈出一脚,伸臂将卫容与扯将进去。卫容与被她拽着膀子,回头去看卫圆灵,面露不解之意。卫茂漪叫儿子在熏笼上坐定,回身去打手巾。屋子里两人见状,对觑一眼,登时明了。
卫茂漪将手巾铺叠平整,抵在卫容与额前,仅有一线之隔。卫容与忙苦笑道:“阿娘,我盥过面了。”卫茂漪神色木然,不曾听到一般,只将手巾细细抚过儿子眉眼。食顷,手臂一扬,手巾应声落入铜盆。她仍是不发一辞,转身坐回桌前。桌上一个蓝靛色包裹,打开来,乃是一个细口大肚的白瓷瓮。
卫圆灵瞥了卫容与一眼,小外甥旋即跳下熏笼,抱着卫茂漪一肩。他亦随之坐在阿姐对过,柔声问道:“裕王究竟同阿姐说了甚么?”卫茂漪正自拿着细绸子揩拭瓷瓮,闻言顿时停住,道:“他的话不打紧,要命的是我做了甚么。”声音嘶哑,再看去,眼角乌青,精神萎顿,分明一夜未歇。
卫圆灵勉强笑道:“文家老爷子昨晚回的,说是要来拜谢阿姐,被我拦下了。”卫茂漪眼皮不抬,擦拭不止,口里说道:“既是他的族人,我合该襄助。”卫圆灵向卫容与使了个眼色,卫圆灵摇着卫茂漪肩膀,道:“阿娘,你还没有朝饭,儿子去取饭来。”卫茂漪扭头看他,满心的怜惜,但观儿子面目,仿佛那人正在眼前,又是满怀的痛楚。于是摇了两下脑袋,以示作答。
舅甥二人无计可施,两两对望,正要别谋良策,俱被卫茂漪撵将出门。一连三日,卫茂漪足不出户,只晨起之时,替卫圆灵浣面,舅甥两个才能见她一面。三日里,她不吃不喝,更不言语。文家上下,个个惊惶,以为卫茂漪为救他家主,担下了血海也似干系。直至第四日上,一人进入文家内宅,卫茂漪才得情愿出门,重睹头顶湛湛青天。
待卫茂漪踏出房门,陶澍自屠苏后转出,踱至龙棣萼身侧,满面嘲谑,道:“我小叔中意的女子,必非凡品。你非要与她争竞,讨不得半点便宜,反受人讥诮。”话音刚落,下颌便被一只大手捏着,直逼得他将脸儿朝上。龙棣萼凑近前来,道:“孤除却受了你的讥诮,又受了谁的讥诮?何人又胆敢讥诮于孤?”陶澍扭头晃脑欲要挣脱,龙棣萼手上用力,登时下颌上一片红痕。
卫茂漪自回文家取来了玉牌,赢布在前引路,马车行至藁街一所客栈。门前一人正在拴马,脸上络腮须,身上羊皮袄,风霜满脸,风尘满身。卫茂漪一手攀附车厢,正待要下车,赢布上前道:“不劳夫人移玉,且将玉牌交予卑弁。客舍里俱是异域大汉,夫人不便现身。”说罢,解下腰间佩刀,双手奉上,道:“夫人若疑心不肯归还玉牌,可留下此刀为凭。此刀乃是家传宝器,胜过卑弁性命。”
卫茂漪看看眼前长刀,又望望客舍,果然进进出出的,俱是些长大汉子。于是道:“既是比性命要紧,怎好轻易给人?我在此地,想来你将着玉牌,也逃不出天外。”赢布告了声谢,径直走入客舍。食顷,只见方才在门首拴马的络腮胡大汉,探出头来,紧盯卫茂漪半晌,向她一揖,复又折回。不一时,接连一二十个羊皮袄子大汉,乱嚷嚷立在门首观觇。赢布则立在一侧,一手指着卫茂漪,口里言辞絮絮,不明所云。
卫茂漪欲要上前探明究竟,赢布走将出来,道:“敢承夫人盛情,此事已谐。”卫茂漪接过玉牌,在掌中掂上两掂,道:“你同他们说些什么,却都要来看我?”赢布笑道:“卑弁只是教他们认认新主子。”卫茂漪凝眉细思他话中意思,赢布又道:“裕王殿下一诺千金,卑弁现下赶往刑部大牢,保不齐文家老爷子比夫人更早还家。”说罢,径自翻山上马,扬尘而去。只留卫茂漪一人立在马车前,心下惴惴,但觉闯下大祸。
这边厢,凌云台顶层厢房里,景留仙正坐在桌前,手执筹筭,算计数目。一个莲青色裙衫的使女进内禀道:“陶君夫人至矣。”景留仙闻言,先是一惊,站起身来径向门而去。水晶珠帘前,疾疾收住脚步,折回桌前坐下。继而,卫茂漪推门而入,人尚未到眼前,便高声问道:“陶君在塞外的马队,你晓得么?”
景留仙嘴角噙起一丝笑意,待卫茂漪跟前来,仰面看她道:“你何时语在人先了?”卫茂漪一时忘却行礼,径在对过坐下,道:“塞外马队究竟做甚么的?”景留仙掀起酒坛泥封,问道:“为何想要知道塞北马队?”卫茂漪道:“方才我到裕王府去,他告诉说想要西域名马,教我拿着玉牌去了一遭藁街,欲要派遣几个人跟随马队,前往西域买马。”景留仙拿着酒坛的手不由一抖,洒在盏外,一滩水亮亮酒渍。
卫茂漪见状,心下参透七八分,反没了焦躁之感。景留仙放下酒坛,徐徐开言道:“裕王诓骗了你。若要西域名马,大可遣人前去北境榷场,何苦巴巴赶往西域?”顿上一顿,紧盯卫茂漪双眸,道:“你可知陶君的塞外马队,都做些甚么?”见卫茂漪摇头,自已应声道:“贩盐。”
塞外驼马肥壮,却不产盐,而盐恰是人身之必需。秦、晋、齐三国榷场,都有贩盐商户,奈何杯水车薪,塞外广袤,难以尽足其意。陶奎林十二岁时,游历在外,眼见榷场细盐,一夕之间被哄抢一空,决意亲往塞外贩卖细盐。于是组建一支五十人马队,前往塞外。一路之上,荒漠饥渴,烈日照顶,好容易到了突厥,货物却被盗匪抢掠。如是三四遭,从齐国启程,途经突厥、龟兹、罽宾、和田、库车诸国,后抵达秦国,历经十年,生生用双脚在塞外踏出一条盐路。马队最初共五十人,沿途折损过半,后又有所补充,于今约三十三人。
景留仙叹道:“陶君以冲幼之龄,开古今未有之先河,旷古难逢其一。”当其称美陶奎林之时,卫茂漪神迷意夺,容沮语减,幽恨转深,珠愁正结。景留仙心下轻叹口气,道:“裕王龙棣萼有三毒,你可知是甚么?”又自言道:“乃是贪、奢、痴。他为人奢靡,封邑课税不能供养他,便常与商贾争利。他既是看中了陶君的盐路,是必得弄到手的。你有否使出玉牌,都不打紧。”
卫茂漪忽而嗤笑道:“他历尽艰难走出的生路,反教我一个时辰里弄成了死路。”说罢,端起酒盏,仰面而进。由于灌下得猛,连连大咳起来,忙扯过衣袖掩口。比及平复,脸肿筋浮,洞赤若烧。景留仙道:“我的清霜,原不是这般吃法。”卫茂漪闻言,自斟了一盏,小口抿下,但觉清冽甘爽。将脑袋埋在手肘间,仿佛千钧之重,喃喃道:“他曾给我吃过这酒。”
景留仙见她伤情,宽慰道:“裕王是千年的狐狸修成了精,你初次与他交锋,暂居下风,势所难免。”话到此处,知是伤口撒盐,立时噤声。卫茂漪垂首臂弯,凝坐不动,食顷,抬起头来,抓过酒坛,自斟自饮起来。不一时,一坛酒业经罄尽。白玉似的脸儿,此时初开红莲一般,窗外漫天晚霞,顷刻失去光彩。
景留仙欲要再行出言慰藉,唯恐再添她愁怀;欲要上前搀扶,又怕她躲闪回绝。于是屋子里二人,一个伏案如丝萝,一个端坐如青松,一人相觑,两厢无言。半晌,卫茂漪颤巍巍起身,方才走上两步,浑身虚软,脚下不稳,一个踉跄,向前栽去。两眼圆睁,心底瞬间清明,双足一踢一踩,裙裾轻漾,身子打了个旋,稳立在当地。景留仙伸出的手臂停在半空,只得收回。
卫茂漪回到文家后,将自己关在房里。卫圆灵并卫容与连个先后来叫门,她都不应。翌日,卫圆灵一早来到阿姐门首,远见一个小人趴在门缝,朝里窥看。于是一掌拍在小人儿脑袋上,问道:“阿娘起床了?”卫容与摇摇头,道:“我看不分明。”卫圆灵仰面看看日色,道:“往常这时节,她该起身了。”
卫容与眼珠骨碌碌一轮,问道:“小舅舅,阿娘昨日去见了何人?为何连我都不睬了?”卫圆灵笑道:“这世上,能使你阿娘不睬你的,会有谁来?”卫容与歪过脑袋,略一沉思,蓦然惊觉道:“是阿爹。”卫圆灵点头,似是自语,又似是说与卫容与听,道:“必是有人提起你阿爹前事,她才得如此。”
卫容与忙问道:“阿娘昨日见了谁?”正在此时,房门吱呀一声从内推开,卫茂漪迈出一脚,伸臂将卫容与扯将进去。卫容与被她拽着膀子,回头去看卫圆灵,面露不解之意。卫茂漪叫儿子在熏笼上坐定,回身去打手巾。屋子里两人见状,对觑一眼,登时明了。
卫茂漪将手巾铺叠平整,抵在卫容与额前,仅有一线之隔。卫容与忙苦笑道:“阿娘,我盥过面了。”卫茂漪神色木然,不曾听到一般,只将手巾细细抚过儿子眉眼。食顷,手臂一扬,手巾应声落入铜盆。她仍是不发一辞,转身坐回桌前。桌上一个蓝靛色包裹,打开来,乃是一个细口大肚的白瓷瓮。
卫圆灵瞥了卫容与一眼,小外甥旋即跳下熏笼,抱着卫茂漪一肩。他亦随之坐在阿姐对过,柔声问道:“裕王究竟同阿姐说了甚么?”卫茂漪正自拿着细绸子揩拭瓷瓮,闻言顿时停住,道:“他的话不打紧,要命的是我做了甚么。”声音嘶哑,再看去,眼角乌青,精神萎顿,分明一夜未歇。
卫圆灵勉强笑道:“文家老爷子昨晚回的,说是要来拜谢阿姐,被我拦下了。”卫茂漪眼皮不抬,擦拭不止,口里说道:“既是他的族人,我合该襄助。”卫圆灵向卫容与使了个眼色,卫圆灵摇着卫茂漪肩膀,道:“阿娘,你还没有朝饭,儿子去取饭来。”卫茂漪扭头看他,满心的怜惜,但观儿子面目,仿佛那人正在眼前,又是满怀的痛楚。于是摇了两下脑袋,以示作答。
舅甥二人无计可施,两两对望,正要别谋良策,俱被卫茂漪撵将出门。一连三日,卫茂漪足不出户,只晨起之时,替卫圆灵浣面,舅甥两个才能见她一面。三日里,她不吃不喝,更不言语。文家上下,个个惊惶,以为卫茂漪为救他家主,担下了血海也似干系。直至第四日上,一人进入文家内宅,卫茂漪才得情愿出门,重睹头顶湛湛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