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雪故人
第二十九章 风雪故人
卫茂漪放下茶盏,踱步窗前,细雪簌簌轻飏,落在竹叶个个上,青白相衬,颜色喜人。摊开手掌,接下一朵六出冰花,转瞬化作一滴清水。卫容与正伏在竹案上,提笔习字,近日读书大有进益,亦是可喜之事。只是,屋子里但他母子两个,难免冷清。卫茂漪淡淡一笑,步至卫容与身侧,翻看他今日的字帖。正要指摘几句,视夜走将进来,附耳低言。卫茂漪面色一僵,吩咐视夜看顾好卫容与,径自跨出门来。
跃上瞭望台来,凭栏下视,恰好见一个玉冠公子,狐裘拥围,攀辕下车。侍立在侧的青衣使女,立时撑起伞来。卫茂漪跃下瞭望台,着人打开栅门,行至马车前,施施然一礼,道:“留仙君来踏贱地,先前不曾告知,有失迎迓。”景留仙见来人仍是素裳银簪,却较三年前更为清婉,忙不迭还礼,道:“是我来得唐突了,你莫要见怪。”卫茂漪微微一笑,将众人迎进寨子。
在竹楼坐定,听音端上热茶,景留仙盯视她半晌,沉吟不语。卫茂漪啜了口茶汤,道:“莫要再想了,她便是陶君的贴身使女,名叫听音,另有一个,叫做视夜的,现同在弊寨。”景留仙与陶奎林相熟,听音视夜两个陶奎林常年带在身边,故而他都是识得的。当下笑道:“听音百步辨音,视夜夜间视物如白昼,两女乖巧警觉,留在你身边,端的是个好帮手。”
卫茂漪又啜了口茶,问道:“灵修硗确,留仙君不辞迢递之苦,千里而来,所为何事?”景留仙握着茶盏,掌心微有薄寒,道:“听闻夫人归国时,绕道陶邑,在中山王府里运出一车书策绢帛。”卫茂漪挑起一眉,道:“日溪阁掌天下谍报,中山王府旧物,早是明日黄花了,留仙君也想要知道?”景留仙掌中茶盏攥紧,笑道:“夫人误会了。我日溪阁尚有几册卷轴,原是陶君相中买下的。可惜人没了,东西仍留在阁内。”卫茂漪听到“可惜人没了时”,不由眸色转深。景留仙情知话说得差了,忙举杯吃茶掩饰。
听音与视夜两个立在楼下,眼望着竹楼。听音道:“我方才听得,夫人与留仙君你我相称。”视夜道:“夫人襟怀洒落,留仙君又是官家旧识,若不如此相称,反倒生分了。”两人对觑一眼,听音吞了下口水,低声道:“我心中所想,正是你心中所想么?”见视夜不答,听音接着说道:“官家升遐多年,夫人独自养子,又是个神仙一流的人物。”话到此处,声音更低,道:“若要再醮,也合情理。”这时节,竹楼上卫茂漪立在门首,见了二人,命其添茶点灯。听音视夜正在沉吟之际,被这一声唤着实唬了一跳。
景留仙一连吃了三盏茶,身上燥热,欲要褪下狐裘,却被卫茂漪止住。景留仙道:“我见你衣衫单薄,尚不觉寒冷。堂堂七尺男儿,还不如一妇人?”卫茂漪眉头挑得较先前更高,应道:“我生长灵修,熟知此地寒温。留仙君却是北人,脱去狐裘,又无炭火,只怕有邪风入体。”又拖长了音,问道:“再者,何为堂堂七尺男儿,还不如一妇人?”景留仙一时语塞,只得将狐裘在胸前掩了又掩。卫茂漪起身,步至门首,见听音与视夜正在楼下说话,便教续茶燃灯上来。
不一时,听音掂一柄提梁壶上楼来,替两人盏中满上热茶。视夜随后,手持玄铁釭,放在几案上。景留仙见釭中灯油墨绿,于是捻起一滴落在茶盏里,浮水不沉,其状如漆。卫茂漪笑道:“这是石脂水,后山石洞尽有,我族历代以此物燃灯。”景留仙再看铁釭时,灯火极明,烛照满室,便提出要去一观。
翌日,风飏四起,雪花如絮,两人各撑了伞,行在山道上。地上积雪糁粉,踩在脚下,不时有咯吱之声。约莫一炷香工夫,两人抵达一处岩穴,卫茂漪道:“洞内多有虫蛇,我先进去,留仙君好生着。”说罢,拂开藤葛,自进内去了。袖中将出一柄小小烛台,循着水滴之声,步至一处石罅,待烛台里石脂水覆了底,轻轻呵出口气,霎时周遭煌萤,上下映照。
卫茂漪正待去迎景留仙,但闻得身后枯枝碎裂,回过身来,紧几步上前,道:“洞里路径不熟,怎生就进来了?若是蜇伤咬坏了,我是担不起的。”景留仙浅浅一笑,接过烛台,径自往前行去。脚下是一汪淙淙绿泉,石隙叮叮有声。景留仙一手执烛台,一手在绿泉里抚过,只觉滑腻如脂。
卫茂漪复又将烛台接过,景留仙站起身来,衣襟里探出一方白罗帕子,将手指一一擦拭。拈起帕子,正不知是弃是留,忽而想到烛台冰凉,便将帕子系在台柄,说道:“这物件寒凉,仔细伤了手。”
岩穴宽深仅十丈,不一时,两人绕回洞口。景留仙笑道:“先前只在书册里读到过石脂水,不想今日得以亲睹,都是托了你的福。”卫茂漪道:“此地岩穴千年来不动如斯,若说是托了我的福,留仙君当真是折煞我了。”景留仙又道:“我若是不认得你,又岂能来此?不到此地,便不能够有幸见到此物。”
两人因话答话,行至寨子时,正是亭午时分,于是各各回房。不一时,听音来报说饭菜齐备。大荒山上初建寨子时,别筑了一所竹楼,较别个弘敞,中有圆桌,可容十人,原是族中长老议事的所在。废置多年,今权作飨客之用。
灵修今年风雪,百年难得一遇,方才出外一遭,鞋袜多沾湿了。卫茂漪正自换装,闻得听音所言,先是应了一声,又说道:“留仙君处,我自去请,你且唤容与去。”听音先是一怔,随即应诺,步下楼去,不知是否雪滑,竟险些跌倒。
卫茂漪重整了云鬓,撑伞步至景留仙竹楼下。景留仙听出是卫茂漪,忙起身开门去迎,只见楼下一个丽人,身上月白缎袄,系一条素色绵裙,头上挽一支如意头银簪,撑着一柄白绸伞。身后绿竹猗猗,翠碧竹叶上,几点细雪如珠似玉。远望去,美人入画,妙合画里。景留仙一时忘却今夕何夕,只呆看着眼前风华。
卫茂漪蹙眉望着楼上之人,脱去狐裘,只穿着一件象牙白折枝竹暗纹长袍,腰上勒着金黄绒辫鞓带,愈发是云端之人了。然而,神色怔忡,似染痴病,不免添俗。卫茂漪一连唤上三声留仙君,景留仙方才回神,忙告了罪,奔下楼来。
比及行至卫茂漪身前,只见她将手中绸伞微微向上一抬,又往身上一指。景留仙会意,自悔失态,忙击了两掌。声落处,两个使女悄然步上前来,一个替他披上狐裘,一个张开伞来,恭谨奉上。
景留仙笑道:“往常多是听音视夜两个来,今日如何是你?”卫茂漪淡淡一笑,应道:“今日带留仙君穴洞里看了石脂水,心底便想了个主意。”面色转而凝肃,接着道:“这些年,我灵修日常动用全赖亡夫留下的一点薄财。然而,坐吃山空,终非成法。我看这石脂水不惟燃灯可用,更能膏车,不知外界估价几何?”
景留仙稍作犹疑,问道:“陶君富甲天下,若论钱财,何须你来操劳?”卫茂漪道:“他乃陶人,我灵修族人还待自食其力才是。”景留仙饶有兴味看她半晌,说道:“此事容我三思。”正说之时,远望见视夜立在雪地里,伸长了脑袋看着两人。卫茂漪紧几步上前,问道:“容与到了么?”
席间,听音温酒,视夜在旁侍立。景留仙脱去狐裘,露出象牙白折枝竹暗纹长袍,并一枚羊脂玉坠角。视夜接过酒壶,替众人斟上酒,见景留仙手中翡翠扳指,只怔怔出神。景留仙吃了一杯酒,见视夜仍是盯着,于是顺着眼光,抬起手指,笑道:“你在陶君处当是见过不少宝贝的,我这点子顽石焉能入得了你的眼?”视夜闻言回神,忙分辨道:“小奴是看留仙君今日装扮不同,故此失礼了。”
景留仙听了,便教她说出不同来。视夜只得答道:“往日留仙君都是素锦无纹的衣裳,从不佩戴金玉。今儿既穿了件竹叶纹的袍子,又有扳指坠角。”顿上一顿,又道:“这不似留仙君平素的饰装。”话到此处,瞥了一眼卫茂漪,接着说道:“却像是官家的。”
座上众人听闻,当下面色各异。听音忙拿手肘撞她,一行岔开话题道:“留仙君带来的清霜,小奴特特温了三盏。”景留仙捏了捏鼻子,低声道:“这衣裳原是伺候的婢女拾掇来的,实在花哨了,明日就换下。”卫茂漪咬了一下杯沿,道:“左不过一件衣裳,也值得你们争论。一般的衣服首饰,一人穿来一种丰姿,另一人穿来又是别一样的韵致。”说罢,朝留仙君微一颔首。听音与视夜对看一眼,正待退出,卫容与蓦得开言道:“阿爹的衣裳不花哨的。”
卫茂漪放下茶盏,踱步窗前,细雪簌簌轻飏,落在竹叶个个上,青白相衬,颜色喜人。摊开手掌,接下一朵六出冰花,转瞬化作一滴清水。卫容与正伏在竹案上,提笔习字,近日读书大有进益,亦是可喜之事。只是,屋子里但他母子两个,难免冷清。卫茂漪淡淡一笑,步至卫容与身侧,翻看他今日的字帖。正要指摘几句,视夜走将进来,附耳低言。卫茂漪面色一僵,吩咐视夜看顾好卫容与,径自跨出门来。
跃上瞭望台来,凭栏下视,恰好见一个玉冠公子,狐裘拥围,攀辕下车。侍立在侧的青衣使女,立时撑起伞来。卫茂漪跃下瞭望台,着人打开栅门,行至马车前,施施然一礼,道:“留仙君来踏贱地,先前不曾告知,有失迎迓。”景留仙见来人仍是素裳银簪,却较三年前更为清婉,忙不迭还礼,道:“是我来得唐突了,你莫要见怪。”卫茂漪微微一笑,将众人迎进寨子。
在竹楼坐定,听音端上热茶,景留仙盯视她半晌,沉吟不语。卫茂漪啜了口茶汤,道:“莫要再想了,她便是陶君的贴身使女,名叫听音,另有一个,叫做视夜的,现同在弊寨。”景留仙与陶奎林相熟,听音视夜两个陶奎林常年带在身边,故而他都是识得的。当下笑道:“听音百步辨音,视夜夜间视物如白昼,两女乖巧警觉,留在你身边,端的是个好帮手。”
卫茂漪又啜了口茶,问道:“灵修硗确,留仙君不辞迢递之苦,千里而来,所为何事?”景留仙握着茶盏,掌心微有薄寒,道:“听闻夫人归国时,绕道陶邑,在中山王府里运出一车书策绢帛。”卫茂漪挑起一眉,道:“日溪阁掌天下谍报,中山王府旧物,早是明日黄花了,留仙君也想要知道?”景留仙掌中茶盏攥紧,笑道:“夫人误会了。我日溪阁尚有几册卷轴,原是陶君相中买下的。可惜人没了,东西仍留在阁内。”卫茂漪听到“可惜人没了时”,不由眸色转深。景留仙情知话说得差了,忙举杯吃茶掩饰。
听音与视夜两个立在楼下,眼望着竹楼。听音道:“我方才听得,夫人与留仙君你我相称。”视夜道:“夫人襟怀洒落,留仙君又是官家旧识,若不如此相称,反倒生分了。”两人对觑一眼,听音吞了下口水,低声道:“我心中所想,正是你心中所想么?”见视夜不答,听音接着说道:“官家升遐多年,夫人独自养子,又是个神仙一流的人物。”话到此处,声音更低,道:“若要再醮,也合情理。”这时节,竹楼上卫茂漪立在门首,见了二人,命其添茶点灯。听音视夜正在沉吟之际,被这一声唤着实唬了一跳。
景留仙一连吃了三盏茶,身上燥热,欲要褪下狐裘,却被卫茂漪止住。景留仙道:“我见你衣衫单薄,尚不觉寒冷。堂堂七尺男儿,还不如一妇人?”卫茂漪眉头挑得较先前更高,应道:“我生长灵修,熟知此地寒温。留仙君却是北人,脱去狐裘,又无炭火,只怕有邪风入体。”又拖长了音,问道:“再者,何为堂堂七尺男儿,还不如一妇人?”景留仙一时语塞,只得将狐裘在胸前掩了又掩。卫茂漪起身,步至门首,见听音与视夜正在楼下说话,便教续茶燃灯上来。
不一时,听音掂一柄提梁壶上楼来,替两人盏中满上热茶。视夜随后,手持玄铁釭,放在几案上。景留仙见釭中灯油墨绿,于是捻起一滴落在茶盏里,浮水不沉,其状如漆。卫茂漪笑道:“这是石脂水,后山石洞尽有,我族历代以此物燃灯。”景留仙再看铁釭时,灯火极明,烛照满室,便提出要去一观。
翌日,风飏四起,雪花如絮,两人各撑了伞,行在山道上。地上积雪糁粉,踩在脚下,不时有咯吱之声。约莫一炷香工夫,两人抵达一处岩穴,卫茂漪道:“洞内多有虫蛇,我先进去,留仙君好生着。”说罢,拂开藤葛,自进内去了。袖中将出一柄小小烛台,循着水滴之声,步至一处石罅,待烛台里石脂水覆了底,轻轻呵出口气,霎时周遭煌萤,上下映照。
卫茂漪正待去迎景留仙,但闻得身后枯枝碎裂,回过身来,紧几步上前,道:“洞里路径不熟,怎生就进来了?若是蜇伤咬坏了,我是担不起的。”景留仙浅浅一笑,接过烛台,径自往前行去。脚下是一汪淙淙绿泉,石隙叮叮有声。景留仙一手执烛台,一手在绿泉里抚过,只觉滑腻如脂。
卫茂漪复又将烛台接过,景留仙站起身来,衣襟里探出一方白罗帕子,将手指一一擦拭。拈起帕子,正不知是弃是留,忽而想到烛台冰凉,便将帕子系在台柄,说道:“这物件寒凉,仔细伤了手。”
岩穴宽深仅十丈,不一时,两人绕回洞口。景留仙笑道:“先前只在书册里读到过石脂水,不想今日得以亲睹,都是托了你的福。”卫茂漪道:“此地岩穴千年来不动如斯,若说是托了我的福,留仙君当真是折煞我了。”景留仙又道:“我若是不认得你,又岂能来此?不到此地,便不能够有幸见到此物。”
两人因话答话,行至寨子时,正是亭午时分,于是各各回房。不一时,听音来报说饭菜齐备。大荒山上初建寨子时,别筑了一所竹楼,较别个弘敞,中有圆桌,可容十人,原是族中长老议事的所在。废置多年,今权作飨客之用。
灵修今年风雪,百年难得一遇,方才出外一遭,鞋袜多沾湿了。卫茂漪正自换装,闻得听音所言,先是应了一声,又说道:“留仙君处,我自去请,你且唤容与去。”听音先是一怔,随即应诺,步下楼去,不知是否雪滑,竟险些跌倒。
卫茂漪重整了云鬓,撑伞步至景留仙竹楼下。景留仙听出是卫茂漪,忙起身开门去迎,只见楼下一个丽人,身上月白缎袄,系一条素色绵裙,头上挽一支如意头银簪,撑着一柄白绸伞。身后绿竹猗猗,翠碧竹叶上,几点细雪如珠似玉。远望去,美人入画,妙合画里。景留仙一时忘却今夕何夕,只呆看着眼前风华。
卫茂漪蹙眉望着楼上之人,脱去狐裘,只穿着一件象牙白折枝竹暗纹长袍,腰上勒着金黄绒辫鞓带,愈发是云端之人了。然而,神色怔忡,似染痴病,不免添俗。卫茂漪一连唤上三声留仙君,景留仙方才回神,忙告了罪,奔下楼来。
比及行至卫茂漪身前,只见她将手中绸伞微微向上一抬,又往身上一指。景留仙会意,自悔失态,忙击了两掌。声落处,两个使女悄然步上前来,一个替他披上狐裘,一个张开伞来,恭谨奉上。
景留仙笑道:“往常多是听音视夜两个来,今日如何是你?”卫茂漪淡淡一笑,应道:“今日带留仙君穴洞里看了石脂水,心底便想了个主意。”面色转而凝肃,接着道:“这些年,我灵修日常动用全赖亡夫留下的一点薄财。然而,坐吃山空,终非成法。我看这石脂水不惟燃灯可用,更能膏车,不知外界估价几何?”
景留仙稍作犹疑,问道:“陶君富甲天下,若论钱财,何须你来操劳?”卫茂漪道:“他乃陶人,我灵修族人还待自食其力才是。”景留仙饶有兴味看她半晌,说道:“此事容我三思。”正说之时,远望见视夜立在雪地里,伸长了脑袋看着两人。卫茂漪紧几步上前,问道:“容与到了么?”
席间,听音温酒,视夜在旁侍立。景留仙脱去狐裘,露出象牙白折枝竹暗纹长袍,并一枚羊脂玉坠角。视夜接过酒壶,替众人斟上酒,见景留仙手中翡翠扳指,只怔怔出神。景留仙吃了一杯酒,见视夜仍是盯着,于是顺着眼光,抬起手指,笑道:“你在陶君处当是见过不少宝贝的,我这点子顽石焉能入得了你的眼?”视夜闻言回神,忙分辨道:“小奴是看留仙君今日装扮不同,故此失礼了。”
景留仙听了,便教她说出不同来。视夜只得答道:“往日留仙君都是素锦无纹的衣裳,从不佩戴金玉。今儿既穿了件竹叶纹的袍子,又有扳指坠角。”顿上一顿,又道:“这不似留仙君平素的饰装。”话到此处,瞥了一眼卫茂漪,接着说道:“却像是官家的。”
座上众人听闻,当下面色各异。听音忙拿手肘撞她,一行岔开话题道:“留仙君带来的清霜,小奴特特温了三盏。”景留仙捏了捏鼻子,低声道:“这衣裳原是伺候的婢女拾掇来的,实在花哨了,明日就换下。”卫茂漪咬了一下杯沿,道:“左不过一件衣裳,也值得你们争论。一般的衣服首饰,一人穿来一种丰姿,另一人穿来又是别一样的韵致。”说罢,朝留仙君微一颔首。听音与视夜对看一眼,正待退出,卫容与蓦得开言道:“阿爹的衣裳不花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