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折花郎君
第三十章 折花郎君
卫茂漪正要呼出的气,又被生生咽下。一把拎起小儿脖颈,贴着自己坐下,道:“你还记得他?”卫容与重重点了两下头,说道:“阿爹同阿娘都是穿白衣裳的。”景留仙嗤笑一声,道:“不想陶君这等雅好风流的人物,暮年也洗尽铅华了。”卫茂漪闻言,抬起头来,定定看他,说道:“留仙君与先夫乃是至交,也当他是花柳美人么?”
一餐饭,诸人乘兴而来,因视夜一句装扮极类陶君,使得败兴而归。待人散后,卫茂漪留下视夜与听音两个。视夜情知言辞不当,趁众人去后,便跪在卫茂漪脚边请罪。
卫茂漪单手支颐扶额,倚靠在几岸上,良久,方才开言说道:“你的意思,我是晓得的。只是,留仙君何等样人物,岂会在妇人前失张失智?可见是你多心了。”说罢,教听音扶起视夜,同坐在垫褥上。缓缓说道:“我才疏力薄,要替陶国做事,须得借助外人。景留仙此人,火然泉达,但饵以重贿,他便能指点迷津。我非陶人,又不及陶君精明,欲要成事,只能仰仗他的旧识。”
视夜听罢,忙俯伏在地。卫茂漪伸臂搀她起身,望着窗外月华,说道:“我向来钦慕木棉,忠贞不二。所以前番重游陶宫,折了一枝,藏在匣子里。过了年,咱就往绛城去,你替我寻出,一并带上。”
第二日朝饭时,景留仙使女报说,阁主抱恙,不便下楼。卫茂漪听了,忙要替他端饭送水,使女又说道,阁主有令,不许人来探望。卫圆灵在一旁听得清明,轻叹口气,道:“阿姐,他是不愿见你的,你何必巴巴送饭上去?”卫茂漪会意,问道:“我目下除却他,别无倚靠。然而就眼下光景,我当何以自处?”卫圆灵放下竹箸,应道:“男女之事,阿姐拿来问我,等同于教盲人辨五色。只是有一件绝计不差,日溪阁终究是开门做买卖的,阿姐但言明你只要从他处取利,断了他的念头,想来以留仙君之颖悟,不致执拗到底。”
景留仙在竹楼上一连三四日,始得下楼来。言笑如常,先是就霜露之疾告了罪,后又说起北上入晋事。卫茂漪双眼在他身上逡巡半日,见他玉面鲜润,金体英秀,方才放下心来,道:“时下会试期临,留仙君可暂在弊寨盘桓月余,待放了榜,才好回程。”景留仙不意她看得恁般透彻,不由吊起一只眼皮来将她细审。
一月光阴,白驹过隙相似。众人换上春衫,分作两辆马车,望北而去。卫茂漪唯恐冷落了景留仙,便教卫圆灵相陪共乘。一路之上,众人说说笑笑,倒也平顺安适。孰料,马车行进绛城,在御街上又被阻住了去路。卫容与掀起车帘,探出脑袋来,道:“晋国人好生奇怪,总是喜欢围成人墙。”
正在此时,景留仙在车外说道:“看来终究还是赶上了,今日是状元郎跨马游街的日子。”卫圆灵问道:“三年前入绛城时,却是探花郎游街,怎生今番就成了状元?”景留仙笑道:“今日这个,是武状元,与卫兄所见的探花郎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这边厢,景怀瑜身穿赤罗团花朝服,骑在乌骓马上,缓辔行在御街。道路两旁,观者如堵,其盛况不逊于乃兄。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见马上的武状元颜色如玉,早红了脸,掩口轻笑。有年长些的丈人赞道:“鄂侯家长子探花郎出身,幼子中了武魁,真是一门麟凤。”
任凭街上路人怎生评说,景怀瑜心思只在三丈开外的一匹枣红马上。胯下乌骓每行出一丈,他都要回头两三遭。骑乘在枣红马上的红袍官员,眉目清妍,容光奕奕。然而腿脚僵直,细视之下,颇有几分局蹐,分明是个不惯骑马的。景怀瑜越看,越觉心中欢喜。想到这人儿逐日在庭中玉兰树下抚琴,且只弹奏一曲《广陵散》,更是情难自已。故意驻了马,待她近前。
息灵蕴含嚬,问道:“状元郎为何停下了?”景怀瑜笑道:“我要与你一道游街。”息灵蕴说道:“下官职分使然,正是陪同状元郎游街。”息灵蕴现为正六品仪制司主事,受晋帝御令,主理文试并武举跨马游街事。景怀瑜当下听了息灵蕴所言,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要你我并肩。”话尚未了,就被息灵蕴打断,只见她在马上弓身为礼,道:“状元郎说笑了,此事万万不可。”
景怀瑜是个任性惯了的,闻言展臂就去拉她的手。息灵蕴失惊,忙忙后仰躲避,险些跌下马来。景怀瑜只得讪讪收回手来,道:“你何须如此见外?”息灵蕴坐直了身子,抚平衣袖,道:“状元郎且先行。”景怀瑜只得拍马前行,孰料,行不过数里,又停下马来。
息灵蕴不敢上前去,随之停驻在去其一丈开外处。景怀瑜见状,调转马头,竟自折回息灵蕴身前来。问道:“我送你的琴谱,可还好用?桓侯家的姑娘,琴艺名擅京华,你若是喜欢,我去求阮家哥哥,教他讨《笙鹤瑶天》与你。”息灵蕴连称不敢,道:“下官微末小技,难登大雅,《广陵散》已是妄然,岂敢更求《笙鹤瑶天》?”景怀瑜笑道:“你的琴艺丝毫不逊于她,何必菲薄自谦?”说着时,身子前倾,直凑到她面上来,道:“不论你当不当值,都不许我进门。我若不送你几个些小物件,只怕你多不知道景怀瑜是何许人了。”
息灵蕴扭过脸去,双颊泛红,与擦了胭脂相似。景怀瑜见了,不由扯起嘴角,坐直了身子,蹬了两下马肚,向前行去。抬眸见一家酒馆前,一株桃树高达露台,满枝桠绮霞罗照,红离披,香烂漫,蜂围蝶阵,睹之不忍移目。
景怀瑜看看身后美人,正自定睛在桃树上。于是从马背上一跃而至酒馆露台,抽出腰间佩剑,朝树巅极盛的花枝劈砍下去。只消两三下,手臂长短一枝桃花便被握在掌中。他看看花枝,又看看楼下美人,张嘴咬下寸来长一枝红艳,飞身下楼,径至息灵蕴马前,努起嘴巴。却不知,“折花郎”之名,由此而出。
息灵蕴睁圆了两眼,看着马下赤红朝服的少年,只见他仰起脸来,紧挨上来。她文官出身,不谙马术,只是扯起缰绳,身子不觉后移。不承想,她稍移时,景怀瑜便靠将上来。一个退一步,一个进三步,终至于将息灵蕴生生挤下马来。
景怀瑜眼快手疾,展臂将息灵蕴接在怀里。息灵蕴又羞又恼,强自挣扎。景怀瑜好容易美人在怀,哪里舍得放手?但将美人揽得更紧。息灵蕴早是帽子脱落,发丝散乱,犹自被景怀瑜拥着,两人胸脯相贴,半分缝隙不留。
景怀瑜平日里是个我行我素的,又是贵家子弟,只当流言如过耳清风。息灵蕴则不然,一来门第卑小,绛城里无有倚靠,二来毕竟是女身,禁不得背后太多讥诮。当下,息灵蕴在景怀瑜怀里挣挫不出,便听得有人说道:“这女状元搭上了将来的鄂侯,十年寒窗终得回报了。”有的说道:“前番那些个科考的女才子,做官不上两三年,就个个都嫁进了鼎门豪族,这个女状元能是个例外的?”更有的说道:“这女状元夺魁时十八岁,原是想在绛城纨绔子弟里,寻个称心如意的。瞧这光景,定是相中了鄂侯家的小公子。”
息灵蕴原是个雪为胎,梅做骨的人,饶是绛城三年,沉于下僚,仍是不改初志,不肯折腰向人。今听了路人言语,心知其无恶意,但仍觉辱人太甚。心里恼怒,于是抬起头来,看向景怀瑜道:“景小公子金怀,未审收纳了多少琼闺秀玉?下臣何其有幸,能与众闺秀同列。然而下臣素好洁净,不欲与人共用一物,还望景小公子成全。”景怀瑜闻言,满面笑容顿时笼上寒霜。息灵蕴看他愣神,急急出脱怀抱,攀鞍上马。
景怀瑜正要开口辩解,才发觉嘴里仍是咬着花枝。于是扳过息灵蕴肩膀,将脸凑上前去,示意教她接过。息灵蕴好容易爬上马背,又被他一把拽下,看看周遭,论议之声不绝于耳。怨恚骤起,探手夺过花枝,扔在地下。
景怀瑜大张了嘴,好半晌不能回神。他料想到息灵蕴脸皮薄,未必肯接桃花,却万不曾想到,这小女子绝情至斯。于是,一个呆立原地,一个面向马鞍,彼此缄默,各怀心事。约莫一盏茶后,景怀瑜呵开众人让出路来,扬起马鞭,电掣而去。
少顷,景怀瑜业经来到御街尽头。一个华服少年立马当地,远望见景怀瑜来到,于是策马近前,笑道:“状元爷,我在寒舍高阳池畔水榭里,薄治了几杯水酒,屈尊状元爷到寓畅饮。”
卫茂漪正要呼出的气,又被生生咽下。一把拎起小儿脖颈,贴着自己坐下,道:“你还记得他?”卫容与重重点了两下头,说道:“阿爹同阿娘都是穿白衣裳的。”景留仙嗤笑一声,道:“不想陶君这等雅好风流的人物,暮年也洗尽铅华了。”卫茂漪闻言,抬起头来,定定看他,说道:“留仙君与先夫乃是至交,也当他是花柳美人么?”
一餐饭,诸人乘兴而来,因视夜一句装扮极类陶君,使得败兴而归。待人散后,卫茂漪留下视夜与听音两个。视夜情知言辞不当,趁众人去后,便跪在卫茂漪脚边请罪。
卫茂漪单手支颐扶额,倚靠在几岸上,良久,方才开言说道:“你的意思,我是晓得的。只是,留仙君何等样人物,岂会在妇人前失张失智?可见是你多心了。”说罢,教听音扶起视夜,同坐在垫褥上。缓缓说道:“我才疏力薄,要替陶国做事,须得借助外人。景留仙此人,火然泉达,但饵以重贿,他便能指点迷津。我非陶人,又不及陶君精明,欲要成事,只能仰仗他的旧识。”
视夜听罢,忙俯伏在地。卫茂漪伸臂搀她起身,望着窗外月华,说道:“我向来钦慕木棉,忠贞不二。所以前番重游陶宫,折了一枝,藏在匣子里。过了年,咱就往绛城去,你替我寻出,一并带上。”
第二日朝饭时,景留仙使女报说,阁主抱恙,不便下楼。卫茂漪听了,忙要替他端饭送水,使女又说道,阁主有令,不许人来探望。卫圆灵在一旁听得清明,轻叹口气,道:“阿姐,他是不愿见你的,你何必巴巴送饭上去?”卫茂漪会意,问道:“我目下除却他,别无倚靠。然而就眼下光景,我当何以自处?”卫圆灵放下竹箸,应道:“男女之事,阿姐拿来问我,等同于教盲人辨五色。只是有一件绝计不差,日溪阁终究是开门做买卖的,阿姐但言明你只要从他处取利,断了他的念头,想来以留仙君之颖悟,不致执拗到底。”
景留仙在竹楼上一连三四日,始得下楼来。言笑如常,先是就霜露之疾告了罪,后又说起北上入晋事。卫茂漪双眼在他身上逡巡半日,见他玉面鲜润,金体英秀,方才放下心来,道:“时下会试期临,留仙君可暂在弊寨盘桓月余,待放了榜,才好回程。”景留仙不意她看得恁般透彻,不由吊起一只眼皮来将她细审。
一月光阴,白驹过隙相似。众人换上春衫,分作两辆马车,望北而去。卫茂漪唯恐冷落了景留仙,便教卫圆灵相陪共乘。一路之上,众人说说笑笑,倒也平顺安适。孰料,马车行进绛城,在御街上又被阻住了去路。卫容与掀起车帘,探出脑袋来,道:“晋国人好生奇怪,总是喜欢围成人墙。”
正在此时,景留仙在车外说道:“看来终究还是赶上了,今日是状元郎跨马游街的日子。”卫圆灵问道:“三年前入绛城时,却是探花郎游街,怎生今番就成了状元?”景留仙笑道:“今日这个,是武状元,与卫兄所见的探花郎可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这边厢,景怀瑜身穿赤罗团花朝服,骑在乌骓马上,缓辔行在御街。道路两旁,观者如堵,其盛况不逊于乃兄。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见马上的武状元颜色如玉,早红了脸,掩口轻笑。有年长些的丈人赞道:“鄂侯家长子探花郎出身,幼子中了武魁,真是一门麟凤。”
任凭街上路人怎生评说,景怀瑜心思只在三丈开外的一匹枣红马上。胯下乌骓每行出一丈,他都要回头两三遭。骑乘在枣红马上的红袍官员,眉目清妍,容光奕奕。然而腿脚僵直,细视之下,颇有几分局蹐,分明是个不惯骑马的。景怀瑜越看,越觉心中欢喜。想到这人儿逐日在庭中玉兰树下抚琴,且只弹奏一曲《广陵散》,更是情难自已。故意驻了马,待她近前。
息灵蕴含嚬,问道:“状元郎为何停下了?”景怀瑜笑道:“我要与你一道游街。”息灵蕴说道:“下官职分使然,正是陪同状元郎游街。”息灵蕴现为正六品仪制司主事,受晋帝御令,主理文试并武举跨马游街事。景怀瑜当下听了息灵蕴所言,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要你我并肩。”话尚未了,就被息灵蕴打断,只见她在马上弓身为礼,道:“状元郎说笑了,此事万万不可。”
景怀瑜是个任性惯了的,闻言展臂就去拉她的手。息灵蕴失惊,忙忙后仰躲避,险些跌下马来。景怀瑜只得讪讪收回手来,道:“你何须如此见外?”息灵蕴坐直了身子,抚平衣袖,道:“状元郎且先行。”景怀瑜只得拍马前行,孰料,行不过数里,又停下马来。
息灵蕴不敢上前去,随之停驻在去其一丈开外处。景怀瑜见状,调转马头,竟自折回息灵蕴身前来。问道:“我送你的琴谱,可还好用?桓侯家的姑娘,琴艺名擅京华,你若是喜欢,我去求阮家哥哥,教他讨《笙鹤瑶天》与你。”息灵蕴连称不敢,道:“下官微末小技,难登大雅,《广陵散》已是妄然,岂敢更求《笙鹤瑶天》?”景怀瑜笑道:“你的琴艺丝毫不逊于她,何必菲薄自谦?”说着时,身子前倾,直凑到她面上来,道:“不论你当不当值,都不许我进门。我若不送你几个些小物件,只怕你多不知道景怀瑜是何许人了。”
息灵蕴扭过脸去,双颊泛红,与擦了胭脂相似。景怀瑜见了,不由扯起嘴角,坐直了身子,蹬了两下马肚,向前行去。抬眸见一家酒馆前,一株桃树高达露台,满枝桠绮霞罗照,红离披,香烂漫,蜂围蝶阵,睹之不忍移目。
景怀瑜看看身后美人,正自定睛在桃树上。于是从马背上一跃而至酒馆露台,抽出腰间佩剑,朝树巅极盛的花枝劈砍下去。只消两三下,手臂长短一枝桃花便被握在掌中。他看看花枝,又看看楼下美人,张嘴咬下寸来长一枝红艳,飞身下楼,径至息灵蕴马前,努起嘴巴。却不知,“折花郎”之名,由此而出。
息灵蕴睁圆了两眼,看着马下赤红朝服的少年,只见他仰起脸来,紧挨上来。她文官出身,不谙马术,只是扯起缰绳,身子不觉后移。不承想,她稍移时,景怀瑜便靠将上来。一个退一步,一个进三步,终至于将息灵蕴生生挤下马来。
景怀瑜眼快手疾,展臂将息灵蕴接在怀里。息灵蕴又羞又恼,强自挣扎。景怀瑜好容易美人在怀,哪里舍得放手?但将美人揽得更紧。息灵蕴早是帽子脱落,发丝散乱,犹自被景怀瑜拥着,两人胸脯相贴,半分缝隙不留。
景怀瑜平日里是个我行我素的,又是贵家子弟,只当流言如过耳清风。息灵蕴则不然,一来门第卑小,绛城里无有倚靠,二来毕竟是女身,禁不得背后太多讥诮。当下,息灵蕴在景怀瑜怀里挣挫不出,便听得有人说道:“这女状元搭上了将来的鄂侯,十年寒窗终得回报了。”有的说道:“前番那些个科考的女才子,做官不上两三年,就个个都嫁进了鼎门豪族,这个女状元能是个例外的?”更有的说道:“这女状元夺魁时十八岁,原是想在绛城纨绔子弟里,寻个称心如意的。瞧这光景,定是相中了鄂侯家的小公子。”
息灵蕴原是个雪为胎,梅做骨的人,饶是绛城三年,沉于下僚,仍是不改初志,不肯折腰向人。今听了路人言语,心知其无恶意,但仍觉辱人太甚。心里恼怒,于是抬起头来,看向景怀瑜道:“景小公子金怀,未审收纳了多少琼闺秀玉?下臣何其有幸,能与众闺秀同列。然而下臣素好洁净,不欲与人共用一物,还望景小公子成全。”景怀瑜闻言,满面笑容顿时笼上寒霜。息灵蕴看他愣神,急急出脱怀抱,攀鞍上马。
景怀瑜正要开口辩解,才发觉嘴里仍是咬着花枝。于是扳过息灵蕴肩膀,将脸凑上前去,示意教她接过。息灵蕴好容易爬上马背,又被他一把拽下,看看周遭,论议之声不绝于耳。怨恚骤起,探手夺过花枝,扔在地下。
景怀瑜大张了嘴,好半晌不能回神。他料想到息灵蕴脸皮薄,未必肯接桃花,却万不曾想到,这小女子绝情至斯。于是,一个呆立原地,一个面向马鞍,彼此缄默,各怀心事。约莫一盏茶后,景怀瑜呵开众人让出路来,扬起马鞭,电掣而去。
少顷,景怀瑜业经来到御街尽头。一个华服少年立马当地,远望见景怀瑜来到,于是策马近前,笑道:“状元爷,我在寒舍高阳池畔水榭里,薄治了几杯水酒,屈尊状元爷到寓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