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群贾会盟
第三十二章 群贾会盟
景怀璱听他说到良人非良,略一沉吟,道:“个中委屈,不能尽述。关公子非刑名之徒,不晓得此间艰难。”关索寒复又偃卧在榻,枕臂说道:“当罪则不罪,正是大罪。”景怀璱眼波一轮,会意道:“所以,你杀的那些个,皆是示威刑部,说他们是大罪之人,你关氏俱是被罪人冤诬的。”
关索寒不再答言,只是曲起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良久又说道:“景大人的手段,如雷贯耳,今番既进了大理寺,便没打算出去。任杀任剐,招供一事就免了罢。”景怀璱听了,忽而踱至榻前,抚过关索寒手臂,下俯挨近身来,说道:“你的这个物件可是个宝贝,我若是用刑坏掉了,岂不可惜?”关索寒立时睁开眼来,怒目看他,不一时,双目恢复清明之色,道:“将死之人,何必在乎这劳什子?”
景怀璱眯起眼来又将他上下打量一番,眼光落在一对白皙的手上,指骨如削,修长似竹,于是说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景某不是蠢人,断然不会在关公子身上使寻常手段。”他絮絮说些闲话,关索寒有一搭没一搭答言。末了,景怀璱盯着他的手,道:“早年听闻,关公子不惟书剑绝世,更有一双妙手,长于机关暗器。”凑到关索寒身前,压低声音,接着道:“大理寺的监牢,未必关得住你。”
说罢,冁颜一笑,径自迈出门槛。侍立在外的狱卒忙上前去,问道:“敢问大人,这囚犯是铁桎还是木桎?”景怀璱回过头来,瞟了狱卒一眼,道:“方才说过了,书妖是斯文人,不必桎梏。”狱卒忙赔笑道:“关公子武功不弱,小人是怕他逃脱了。”景怀璱嘴角噙起一丝冷笑,道:“依你的意思,大理寺牢房左不过是个摆设,尔等看守的狱卒尽是酒囊饭袋?”此时,狱卒只恨不能连抽自己几个耳刮子。低下头去,直到景怀璱步出大理寺监牢,方才舒了口气,蓦然惊觉脊背冷汗淋漓。
景怀璱出得大理寺,行上御街,劈面见一辆绿绸马车,四角垂挂朱红流苏,不疾不徐驶过。马车里正自端坐一个白面儒生,手摇折扇,举止飘逸。约莫一炷香工夫,马车拐进一个巷子,停驻在一处乌木门扇前。门不甚阔,仅可容两人,左侧半墙茑萝,有的藤缠在门板上。
景留仙下车,随行的使女早去投进了拜帖。未几,大门訇然而启,景留仙忙去看时,卫圆灵正自含笑立在门首,朝下一揖。景留仙掩下心底沮丧,向上还礼。卫圆灵将景留仙请进门来,道:“留仙君于此宅熟稔,原不消我引领,只是家姐唯恐怠慢了客人。”
景留仙迈出三步,问道:“令姐可在?”卫圆灵应道:“自从贵阁搬来书卷典册,家姐逐日只在房里,不肯外出。只三餐饭时,容与才能唤她出门来。”景留仙叹口气,道:“那些个故纸,尽是列国皇族阴私、权贵姻戚。原是陶君近十年来翻阅的,她匆遽读完,有何益处?”卫圆灵道:“家姐要成大事,须得从家姐夫点滴处学起。”景留仙听了,不由暗地里瞟了他一眼。
正说着时,卫容与从廊下一间厢房里走出,迎面见是卫圆灵与景留仙,满脸堆笑跑到跟前来,先是与景留仙叙了礼,又说道:“景叔叔来了,阿娘是不是要出屋子了?”卫圆灵闻言,面色一滞。卫容与终究年幼,长辈之间恩怨情仇,他实在无法可想。当下见舅舅沉默,只当应允,便欢天喜地往内宅跑去。
卫圆灵看着小儿身影,只得喟然于心。景留仙则粲然一笑,道:“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令甥可是欢喜得紧。”果然,不一时,听音前来,请留仙君移步大堂。
比及卫圆灵与景留仙行至堂上,卫茂漪早自坐在上首,见了两人,忙招呼落座。景留仙啜了口香茗,问道:“你可还住得习惯?”卫茂漪在座上弓身为礼,答道:“这宅子是亡夫别业,不比外头的客舍,人声嘈杂,甚是安适。”景留仙无言可对,只得佯装品茶。
卫茂漪道:“前番贵阁送来的书卷,妾业经翻看七七八八,且须留心处,俱教视夜誊抄了一份。我是个糊涂人,不知是否留心了错处。”景留仙会意,道:“待会子,教视夜取来,瞧上一番就是了。”卫茂漪自呷了口茶,接着道:“我依中山王府得来的名册,知会晋、齐、秦三地的各行陶人头目会盟,就定在了明日。”
景留仙端着茶盏的手不由一抖,茶汤溅出几点水花,他忙说道:“你好生鲁莽,须知在外的陶人个个目能语、额能瞬,你现在名不正言不顺,如何应付?”言讫,见堂上诸人都目视自己,情知失言,拱手为礼,道:“我一时情急,你莫要见怪。”卫茂漪挑眉看他,咬字问道:“何为名不正言不顺?”景留仙道:“陶君兵谏登上大位,国人难免不尽信服。你虽是陶君封的漪夫人,然非是皇后,又是外族。令郎生养灵修,陶君又无有册立诏书传世。”顿上一顿,又说道:“纵是欲要皇太后垂帘听政,只怕名实不副。”
卫茂漪俛面沉默,半晌方道:“陶人秉性,妾看亡夫行止,便知其一二。然而,迟早都要见上一面,既是如此,早来为妙。”景留仙见她心意坚决,只得说若到了难为之地,定会相帮。又问道:“会盟之地在何处?”卫茂漪抬起眼来,望向堂外,应道:“正在夭夭打理的高阳酒馆,自家的地界,不怕有人放肆。”
第二日,卫茂漪鸡鸣时就已起身,先将今日合该到来之人,一行在心底默记一番,一行擦拭素白瓷瓮,直至翻滚熟烂了,才仔细梳洗。嗣后来到卫容与房里,替他穿戴。母子两个吃了朝饭,带上听音、视夜两个,径望御街高阳馆而去。
夭夭天未明时,便指挥伙计将酒馆内外扫洒一新,自站在门首翘望。半个时辰后,果见一乘青幄小车碌碌驶来,驾车的是两个青衫女子。面上立时浮起笑意,忙不迭跳下石阶,迎将上去。与视夜、听音见礼讫,便见卫茂漪挽着卫容与步出马车。
卫茂漪握起夭夭的手,说道:“今日劳烦你了。”夭夭笑道:“酒馆原就是阿姐的,我只是替阿姐做事,何来劳烦之说?”卫茂漪蹙起眉头,佯怒道:“说甚么你的我的,这话以后切莫再提。”夭夭吐了吐舌头,拉着卫茂漪的手,径自上了二楼。
乌木桌椅棋子般布列,最前端一条长桌,两个紫檀木太师椅。夭夭笑道:“我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如有不合宜的,阿姐可要明说才是。”卫茂漪轻拍了两下她的手,宽慰道:“今日只是会友,你莫要慌张。”说着时,移步到露台,一株桃树丹霞照日,煜人眼目。细审之下,却见树巅分明缺了一枝。于是手指桃树,疑怪道:“何人砍去了一枝桃花?”夭夭不由轻笑出声,答道:“是被野猫叼去了。”见卫茂漪不解,便将景怀瑜跨马游街,折花送佳人之事,说与她听。卫茂漪亦随之笑道:“景家大公子是个刻板的,不想小公子却是个风流胚子。”
二人说笑了一会子,卫茂漪问道:“可有空置的厢房?”夭夭点头,领着一行人下楼,绕过一架云母屏风,便是一间小小抱厦。只一张床榻,三四个小凳,五人立在当地,竟有几分拥挤。夭夭道:“高阳馆只卖酒食,不供住店,阿姐权且忍耐一二。”正说之时,外头有人报说文家人来了。卫茂漪看向听音与视夜道:“想来是文商到了,自从三年前我救下他父亲,文家上下甚敢恩德。文商此人,寡言稳重,知恩图报,是个得力的人,你两个替我好生款待。待人齐后,我再出去。”
孰料,日中时分,楼上仍只是坐了三五人,夭夭好茶好酒款待。推门进来,坐在小凳上,道:“陶人精明,名不虚传。眼看中饭了,阿姐要吃些么?”卫茂漪闻言,轻轻颔首。夭夭自顾自说道:“说来也怪,对过的酒馆是新来了厨子么?我在此三年,从不曾见门前恁般车水马龙过。”卫茂漪正自沉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全副心思顿时被她一句“对过酒楼从不曾恁般车水马龙过”,如磁石般吸住。忙抬起头来,定睛看她。夭夭被她唬了一跳,忙问道:“阿姐,可是有事?”
卫茂漪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道:“夭夭,你替我唤视夜前来。”夭夭领命而去,少顷,视夜推门进来,还未开言,卫茂漪便道:“视夜,你且去对过酒楼看看,勿要教人瞧见你的形容。”视夜听得糊涂,一头尽是雾水。卫茂漪附耳向她低语几句,视夜明了,疾步出抱厦。向夭夭讨了一条素罗帕子,遮在面上,悄然步入对过酒楼。
景怀璱听他说到良人非良,略一沉吟,道:“个中委屈,不能尽述。关公子非刑名之徒,不晓得此间艰难。”关索寒复又偃卧在榻,枕臂说道:“当罪则不罪,正是大罪。”景怀璱眼波一轮,会意道:“所以,你杀的那些个,皆是示威刑部,说他们是大罪之人,你关氏俱是被罪人冤诬的。”
关索寒不再答言,只是曲起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良久又说道:“景大人的手段,如雷贯耳,今番既进了大理寺,便没打算出去。任杀任剐,招供一事就免了罢。”景怀璱听了,忽而踱至榻前,抚过关索寒手臂,下俯挨近身来,说道:“你的这个物件可是个宝贝,我若是用刑坏掉了,岂不可惜?”关索寒立时睁开眼来,怒目看他,不一时,双目恢复清明之色,道:“将死之人,何必在乎这劳什子?”
景怀璱眯起眼来又将他上下打量一番,眼光落在一对白皙的手上,指骨如削,修长似竹,于是说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景某不是蠢人,断然不会在关公子身上使寻常手段。”他絮絮说些闲话,关索寒有一搭没一搭答言。末了,景怀璱盯着他的手,道:“早年听闻,关公子不惟书剑绝世,更有一双妙手,长于机关暗器。”凑到关索寒身前,压低声音,接着道:“大理寺的监牢,未必关得住你。”
说罢,冁颜一笑,径自迈出门槛。侍立在外的狱卒忙上前去,问道:“敢问大人,这囚犯是铁桎还是木桎?”景怀璱回过头来,瞟了狱卒一眼,道:“方才说过了,书妖是斯文人,不必桎梏。”狱卒忙赔笑道:“关公子武功不弱,小人是怕他逃脱了。”景怀璱嘴角噙起一丝冷笑,道:“依你的意思,大理寺牢房左不过是个摆设,尔等看守的狱卒尽是酒囊饭袋?”此时,狱卒只恨不能连抽自己几个耳刮子。低下头去,直到景怀璱步出大理寺监牢,方才舒了口气,蓦然惊觉脊背冷汗淋漓。
景怀璱出得大理寺,行上御街,劈面见一辆绿绸马车,四角垂挂朱红流苏,不疾不徐驶过。马车里正自端坐一个白面儒生,手摇折扇,举止飘逸。约莫一炷香工夫,马车拐进一个巷子,停驻在一处乌木门扇前。门不甚阔,仅可容两人,左侧半墙茑萝,有的藤缠在门板上。
景留仙下车,随行的使女早去投进了拜帖。未几,大门訇然而启,景留仙忙去看时,卫圆灵正自含笑立在门首,朝下一揖。景留仙掩下心底沮丧,向上还礼。卫圆灵将景留仙请进门来,道:“留仙君于此宅熟稔,原不消我引领,只是家姐唯恐怠慢了客人。”
景留仙迈出三步,问道:“令姐可在?”卫圆灵应道:“自从贵阁搬来书卷典册,家姐逐日只在房里,不肯外出。只三餐饭时,容与才能唤她出门来。”景留仙叹口气,道:“那些个故纸,尽是列国皇族阴私、权贵姻戚。原是陶君近十年来翻阅的,她匆遽读完,有何益处?”卫圆灵道:“家姐要成大事,须得从家姐夫点滴处学起。”景留仙听了,不由暗地里瞟了他一眼。
正说着时,卫容与从廊下一间厢房里走出,迎面见是卫圆灵与景留仙,满脸堆笑跑到跟前来,先是与景留仙叙了礼,又说道:“景叔叔来了,阿娘是不是要出屋子了?”卫圆灵闻言,面色一滞。卫容与终究年幼,长辈之间恩怨情仇,他实在无法可想。当下见舅舅沉默,只当应允,便欢天喜地往内宅跑去。
卫圆灵看着小儿身影,只得喟然于心。景留仙则粲然一笑,道:“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令甥可是欢喜得紧。”果然,不一时,听音前来,请留仙君移步大堂。
比及卫圆灵与景留仙行至堂上,卫茂漪早自坐在上首,见了两人,忙招呼落座。景留仙啜了口香茗,问道:“你可还住得习惯?”卫茂漪在座上弓身为礼,答道:“这宅子是亡夫别业,不比外头的客舍,人声嘈杂,甚是安适。”景留仙无言可对,只得佯装品茶。
卫茂漪道:“前番贵阁送来的书卷,妾业经翻看七七八八,且须留心处,俱教视夜誊抄了一份。我是个糊涂人,不知是否留心了错处。”景留仙会意,道:“待会子,教视夜取来,瞧上一番就是了。”卫茂漪自呷了口茶,接着道:“我依中山王府得来的名册,知会晋、齐、秦三地的各行陶人头目会盟,就定在了明日。”
景留仙端着茶盏的手不由一抖,茶汤溅出几点水花,他忙说道:“你好生鲁莽,须知在外的陶人个个目能语、额能瞬,你现在名不正言不顺,如何应付?”言讫,见堂上诸人都目视自己,情知失言,拱手为礼,道:“我一时情急,你莫要见怪。”卫茂漪挑眉看他,咬字问道:“何为名不正言不顺?”景留仙道:“陶君兵谏登上大位,国人难免不尽信服。你虽是陶君封的漪夫人,然非是皇后,又是外族。令郎生养灵修,陶君又无有册立诏书传世。”顿上一顿,又说道:“纵是欲要皇太后垂帘听政,只怕名实不副。”
卫茂漪俛面沉默,半晌方道:“陶人秉性,妾看亡夫行止,便知其一二。然而,迟早都要见上一面,既是如此,早来为妙。”景留仙见她心意坚决,只得说若到了难为之地,定会相帮。又问道:“会盟之地在何处?”卫茂漪抬起眼来,望向堂外,应道:“正在夭夭打理的高阳酒馆,自家的地界,不怕有人放肆。”
第二日,卫茂漪鸡鸣时就已起身,先将今日合该到来之人,一行在心底默记一番,一行擦拭素白瓷瓮,直至翻滚熟烂了,才仔细梳洗。嗣后来到卫容与房里,替他穿戴。母子两个吃了朝饭,带上听音、视夜两个,径望御街高阳馆而去。
夭夭天未明时,便指挥伙计将酒馆内外扫洒一新,自站在门首翘望。半个时辰后,果见一乘青幄小车碌碌驶来,驾车的是两个青衫女子。面上立时浮起笑意,忙不迭跳下石阶,迎将上去。与视夜、听音见礼讫,便见卫茂漪挽着卫容与步出马车。
卫茂漪握起夭夭的手,说道:“今日劳烦你了。”夭夭笑道:“酒馆原就是阿姐的,我只是替阿姐做事,何来劳烦之说?”卫茂漪蹙起眉头,佯怒道:“说甚么你的我的,这话以后切莫再提。”夭夭吐了吐舌头,拉着卫茂漪的手,径自上了二楼。
乌木桌椅棋子般布列,最前端一条长桌,两个紫檀木太师椅。夭夭笑道:“我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如有不合宜的,阿姐可要明说才是。”卫茂漪轻拍了两下她的手,宽慰道:“今日只是会友,你莫要慌张。”说着时,移步到露台,一株桃树丹霞照日,煜人眼目。细审之下,却见树巅分明缺了一枝。于是手指桃树,疑怪道:“何人砍去了一枝桃花?”夭夭不由轻笑出声,答道:“是被野猫叼去了。”见卫茂漪不解,便将景怀瑜跨马游街,折花送佳人之事,说与她听。卫茂漪亦随之笑道:“景家大公子是个刻板的,不想小公子却是个风流胚子。”
二人说笑了一会子,卫茂漪问道:“可有空置的厢房?”夭夭点头,领着一行人下楼,绕过一架云母屏风,便是一间小小抱厦。只一张床榻,三四个小凳,五人立在当地,竟有几分拥挤。夭夭道:“高阳馆只卖酒食,不供住店,阿姐权且忍耐一二。”正说之时,外头有人报说文家人来了。卫茂漪看向听音与视夜道:“想来是文商到了,自从三年前我救下他父亲,文家上下甚敢恩德。文商此人,寡言稳重,知恩图报,是个得力的人,你两个替我好生款待。待人齐后,我再出去。”
孰料,日中时分,楼上仍只是坐了三五人,夭夭好茶好酒款待。推门进来,坐在小凳上,道:“陶人精明,名不虚传。眼看中饭了,阿姐要吃些么?”卫茂漪闻言,轻轻颔首。夭夭自顾自说道:“说来也怪,对过的酒馆是新来了厨子么?我在此三年,从不曾见门前恁般车水马龙过。”卫茂漪正自沉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全副心思顿时被她一句“对过酒楼从不曾恁般车水马龙过”,如磁石般吸住。忙抬起头来,定睛看她。夭夭被她唬了一跳,忙问道:“阿姐,可是有事?”
卫茂漪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道:“夭夭,你替我唤视夜前来。”夭夭领命而去,少顷,视夜推门进来,还未开言,卫茂漪便道:“视夜,你且去对过酒楼看看,勿要教人瞧见你的形容。”视夜听得糊涂,一头尽是雾水。卫茂漪附耳向她低语几句,视夜明了,疾步出抱厦。向夭夭讨了一条素罗帕子,遮在面上,悄然步入对过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