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玉玺何在
第三十四章 玉玺何在
却说卫茂漪高阳酒馆会盟,引出群贾名实之辩,只拿无有册立诏书说事。当下卫茂漪听罢,说道:“陶君弥留之际,亲将黄玉牌付与小儿。事急从权,彼时陶国已亡,纵是没有诏书,小儿亦是他指定的储君。”满堂闻之哗然,有的说道“祖宗之法不可废”,有的说道“千百年来闻所未闻”。陶人行商做贾,却也世习儒业,故有“儒商”之称。不承想,个个迂腐至斯,咬死了名实,不肯依从。
卫茂漪悄然将视夜唤到跟前来,低语问道:“玉玺现在何处?”视夜含嚬,应道:“陶宫攻破时,若是官家不曾带在身上,必是乱中已失。”卫茂漪不由怅然,暗忖道:“这当如何是了?”抬头低头之间,恰见陶吴正自端着茶盏,啜上一口,看着周遭族人窃窃私语,忽而心生一计。
于是乎,卫茂漪站起身来,扫视了一遭座上众人,大有横扫千军之势,满堂数十条长大汉子顿时噤声如寒蝉。她朗声说道:“册立诏书,原是有的,只是现在灵修。”此言一出,好似石子击水,打出千层涟漪来。视夜看了她一眼,并不说话。众人则是交头接耳,嗡嗡好似蚊蚋。卫茂漪接着说道:“晋地去灵修,不啻千里,往来不便。诸位先且在书契上署名钤印,明年今日会盟之时,妾必定带来,供诸位一览。”
话音方落,陶彰站起身来,一行搀扶儿子,一行说道:“明年夫人将带来诏书,我等再签字画押不迟。”说罢,提步走下楼去。随之前来的数十人,亦跟在其后。视夜见了,忙上前劝阻。卫茂漪迈出几步,亦欲要拦阻,忽而通身疲软,头脑昏胀,自退坐位子上去了。
视夜劝阻不得,自折楼上,便见卫茂漪一手托腮,一手按压太阳穴处,双眼紧闭。于是凑上前去,问道:“夫人累了?”顿了一顿,接着道:“尚有六人未去。”卫茂漪说道:“我晓得的,是文商并同行的四个。”视夜说道:“陶吴也在。”卫茂漪倏地睁开眼来,看向满堂空空几案,果见一个黑布衫的中年汉子,拿着书契上下瞧看。不由好笑,他做惯了他人的卖身契,只当这是自己的卖身契么?
正在此时,文商步上前来,将数卷书契恭敬递与视夜,视夜放在卫茂漪面前。卫茂漪含笑看他,说道:“文公子辛苦,铜矿上可还顺畅?”文商答道:“托夫人洪福,并有留仙君相帮,买卖甚是平稳。”卫茂漪瞥了座上四人一眼,又道:“多谢你带他们前来,又教他们签下会盟令。”文商应道:“小公子储贰之尊,陶人自然要马首是瞻。今日有人不明就里,夫人勿忧,异日定然晓得其利害。”卫茂漪无奈一笑,道:“承你吉言了。”
待文商去后,卫茂漪起身步至陶吴几案前,与其相对而坐。道:“看你的行止,是要签字画押?你大可放心,这断不是你素日摆弄的卖身契。”陶吴赔笑道:“凡要署名的,看个仔细,总不出错。”卫茂漪闻言挑眉,说道:“你原是中山王府家奴,签下的本是死契。中山王看你为人机警,便教你去做人口买卖。你当王府被抄,身契失落,就没人知道你的过往了么?”陶吴闻言,晓得卫茂漪来时是做足了工夫的,当下起身一揖,道:“小人岂敢?”言毕,咬破手指,按下个血印来。
卫茂漪将书契在半空一抖,一点血痕鲜明殷红,于是说道:“签了会盟令的,从此便要受我统御了。”顿上一顿,又道:“买卖人口此等损人阴骘的经纪,日后便废黜了罢。我当年在中山王府见你做账,想来你长于此道。你且留在绛城,将各行货殖估价,并陶人贩卖盈余,做出一本帐来。”
正在此时,卫容与噔噔奔上楼来,一气儿跑到卫茂漪身前,搂住她的脖子,一叠声唤道:“阿娘。”卫茂漪眉眼堆笑,轻抚了他的脑袋,挥手屏退陶吴。听音与视夜亦随之上楼来,道:“夫人,掌灯时候了。”卫茂漪展眸四顾,夕阳西斜,半室昏黄,眼前小儿,眉目朦胧,不禁叹道:“竟是这般迟了。”
夭夭烧起二三十支高烛,楼上楼下辉彩荧煌。卫容与悄声说道:“阿娘,景叔叔来了,等在楼下好些时候。”卫茂漪闻言,蓦然一惊,看向听音、视夜,见二婢颔首,轻叹一口气,问道:“他几时来的?”听音应道:“大概日昳就在酒馆门首马车里,我下楼时,偶然见车子眼熟,上前询问,果然是留仙君。”卫茂漪默算了一下,他日昳既至,现下已是黄昏,至少等了两个时辰。想到此处,心中半是感怀半是惘然。
听音拉着卫容与下楼,视夜则将景留仙引领上楼来。卫茂漪立在露台上,仰面凝视满树桃花。景留仙走进前来,问道:“今日如何了?”卫茂漪俛面浅笑,应道:“你正在楼下,早自猜透了八九分,何消再问?”长叹一声,又道:“如今挫败一场,方才确信陶人个个精明似鬼。”
景留仙道:“你可晓之以亡国之理?”见卫茂漪不解,接着道:“陶人在外远迁有无、货卖四方,全凭历代陶君交好列国权贵。如今陶君亡国身死,朝上再无人倚靠,他们岂不心慌?你但道自己交通权宦,他们岂有不从的?”卫茂漪闻言,嗫嚅道:“官商相通,从中取便,正是陶人的经商之道?”景留仙道:“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纵是不做官,朝上有人,凡事好行。”顿了一顿,又道:“我原是要慢慢告诉你的,不想你忒心急。”
视夜摆上饭食后,自退下楼去。景留仙自斟了两杯酒,道:“此是我自酿的花酒,名作夭桃。”说着时,将一杯酒推到卫茂漪面前来,笑道:“平生初次酿造桃花酒,淡薄勿怪。”卫茂漪一口吃了,但觉花香盈齿,绵柔满口。说道:“留仙君素有‘酒仙’之称,自酿的酒千金难求。妾有幸吃得一杯,岂敢说是见怪?”放下酒杯,瞟了眼楼下,接着道:“我有个妹妹,于酿酒之术,颇有几分天赋。留仙君不嫌弃,权收她为徒,总不致绝技失传。”景留仙撇嘴一笑,道:“你的妹妹,可是夭夭姑娘?”
卫茂漪腹中饥馁,吃了两碗索饼,并几样南方小菜,方才满足。拿帕子拭了拭嘴角,问道:“留仙君可知陶国玉玺在何处?”景留仙见卫茂漪手不释箸,只是埋首混吃,不由目瞪口呆。听得她发问,忙醒神过来,道:“此事阁中并未得到消息。”卫茂漪不由匿笑,道:“与妾逆料不差。只是,留仙君可能另替打磨一枚出来?”顿了一顿,接着道:“想来日溪阁图鉴里,定有列国玉玺形制。”
景留仙初时听得,尚不清明其话中意思。比及说到图鉴,登时明了,卫茂漪是要赝造陶国玉玺。着实吃了一惊,问道:“你要做甚?”卫茂漪冷哼一声,道:“陶国覆灭,传国玉玺亦是名存实亡。这伙陶人既是只认诏书,给他们便是。至于真假,孰能辨得?”景留仙口里不答,心下暗叹这妇人胆子忒大。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陶人常年奔走四境,个个炼就了一对火眼金睛,察见渊鱼,岂是好糊弄的?”卫茂漪冷嗤一声,道:“碧眼胡亦只认得珍宝,岂能辨得出画影图形?”
景留仙还待再行劝阻,卫茂漪摆手一扬,笑道:“时辰不早了,想是要宵禁。再不家去,只得蜗居在这小酒馆里了。”景留仙见她下了逐客令,翘起的舌头软塌下来,起身告辞。两人一前一后步下楼来,卫容与忙离弦箭似的射向卫茂漪跟前。
比及景留仙上车离去,卫茂漪又同夭夭说上几句私密话,才挽着卫容与,视夜听音两个在外驾车,往宅子行去。卫茂漪在车内说道:“我记得中山王府遗留的卷轴里,有他的日志,你两个明日替我找出。”视夜与听音,听她声音幽幽,好似飘在半空之中,两人对看一眼,出声应诺。
此时,月淡星疏,驶出御街时,夹道民居灯火如豆,只马车一角的羊角灯笼,尚能照耀一丈之地。视夜忆起卫茂漪日间所言,册立诏书正在灵修,满腹心事,不免狐疑。正听得马蹄哒哒之声,蓦然一团白影闪过,听音与视夜连忙收紧缰绳。比及驻马定睛去看时,周遭阒寂无人,惟有孤月残影。
卫茂漪褰起车帘,问道:“可是有事?”听音回身,失笑道:“想是闹扰了一日,我两个眼多花了,以为是撞上鬼。”卫茂漪闻言,秋波一轮,道:“鬼是没有,无礼同乘的却是有一个。”话声未落,半个身子钻将出来,仰面看向车顶。视夜与听音俱各一惊,亦随之上望。
却说卫茂漪高阳酒馆会盟,引出群贾名实之辩,只拿无有册立诏书说事。当下卫茂漪听罢,说道:“陶君弥留之际,亲将黄玉牌付与小儿。事急从权,彼时陶国已亡,纵是没有诏书,小儿亦是他指定的储君。”满堂闻之哗然,有的说道“祖宗之法不可废”,有的说道“千百年来闻所未闻”。陶人行商做贾,却也世习儒业,故有“儒商”之称。不承想,个个迂腐至斯,咬死了名实,不肯依从。
卫茂漪悄然将视夜唤到跟前来,低语问道:“玉玺现在何处?”视夜含嚬,应道:“陶宫攻破时,若是官家不曾带在身上,必是乱中已失。”卫茂漪不由怅然,暗忖道:“这当如何是了?”抬头低头之间,恰见陶吴正自端着茶盏,啜上一口,看着周遭族人窃窃私语,忽而心生一计。
于是乎,卫茂漪站起身来,扫视了一遭座上众人,大有横扫千军之势,满堂数十条长大汉子顿时噤声如寒蝉。她朗声说道:“册立诏书,原是有的,只是现在灵修。”此言一出,好似石子击水,打出千层涟漪来。视夜看了她一眼,并不说话。众人则是交头接耳,嗡嗡好似蚊蚋。卫茂漪接着说道:“晋地去灵修,不啻千里,往来不便。诸位先且在书契上署名钤印,明年今日会盟之时,妾必定带来,供诸位一览。”
话音方落,陶彰站起身来,一行搀扶儿子,一行说道:“明年夫人将带来诏书,我等再签字画押不迟。”说罢,提步走下楼去。随之前来的数十人,亦跟在其后。视夜见了,忙上前劝阻。卫茂漪迈出几步,亦欲要拦阻,忽而通身疲软,头脑昏胀,自退坐位子上去了。
视夜劝阻不得,自折楼上,便见卫茂漪一手托腮,一手按压太阳穴处,双眼紧闭。于是凑上前去,问道:“夫人累了?”顿了一顿,接着道:“尚有六人未去。”卫茂漪说道:“我晓得的,是文商并同行的四个。”视夜说道:“陶吴也在。”卫茂漪倏地睁开眼来,看向满堂空空几案,果见一个黑布衫的中年汉子,拿着书契上下瞧看。不由好笑,他做惯了他人的卖身契,只当这是自己的卖身契么?
正在此时,文商步上前来,将数卷书契恭敬递与视夜,视夜放在卫茂漪面前。卫茂漪含笑看他,说道:“文公子辛苦,铜矿上可还顺畅?”文商答道:“托夫人洪福,并有留仙君相帮,买卖甚是平稳。”卫茂漪瞥了座上四人一眼,又道:“多谢你带他们前来,又教他们签下会盟令。”文商应道:“小公子储贰之尊,陶人自然要马首是瞻。今日有人不明就里,夫人勿忧,异日定然晓得其利害。”卫茂漪无奈一笑,道:“承你吉言了。”
待文商去后,卫茂漪起身步至陶吴几案前,与其相对而坐。道:“看你的行止,是要签字画押?你大可放心,这断不是你素日摆弄的卖身契。”陶吴赔笑道:“凡要署名的,看个仔细,总不出错。”卫茂漪闻言挑眉,说道:“你原是中山王府家奴,签下的本是死契。中山王看你为人机警,便教你去做人口买卖。你当王府被抄,身契失落,就没人知道你的过往了么?”陶吴闻言,晓得卫茂漪来时是做足了工夫的,当下起身一揖,道:“小人岂敢?”言毕,咬破手指,按下个血印来。
卫茂漪将书契在半空一抖,一点血痕鲜明殷红,于是说道:“签了会盟令的,从此便要受我统御了。”顿上一顿,又道:“买卖人口此等损人阴骘的经纪,日后便废黜了罢。我当年在中山王府见你做账,想来你长于此道。你且留在绛城,将各行货殖估价,并陶人贩卖盈余,做出一本帐来。”
正在此时,卫容与噔噔奔上楼来,一气儿跑到卫茂漪身前,搂住她的脖子,一叠声唤道:“阿娘。”卫茂漪眉眼堆笑,轻抚了他的脑袋,挥手屏退陶吴。听音与视夜亦随之上楼来,道:“夫人,掌灯时候了。”卫茂漪展眸四顾,夕阳西斜,半室昏黄,眼前小儿,眉目朦胧,不禁叹道:“竟是这般迟了。”
夭夭烧起二三十支高烛,楼上楼下辉彩荧煌。卫容与悄声说道:“阿娘,景叔叔来了,等在楼下好些时候。”卫茂漪闻言,蓦然一惊,看向听音、视夜,见二婢颔首,轻叹一口气,问道:“他几时来的?”听音应道:“大概日昳就在酒馆门首马车里,我下楼时,偶然见车子眼熟,上前询问,果然是留仙君。”卫茂漪默算了一下,他日昳既至,现下已是黄昏,至少等了两个时辰。想到此处,心中半是感怀半是惘然。
听音拉着卫容与下楼,视夜则将景留仙引领上楼来。卫茂漪立在露台上,仰面凝视满树桃花。景留仙走进前来,问道:“今日如何了?”卫茂漪俛面浅笑,应道:“你正在楼下,早自猜透了八九分,何消再问?”长叹一声,又道:“如今挫败一场,方才确信陶人个个精明似鬼。”
景留仙道:“你可晓之以亡国之理?”见卫茂漪不解,接着道:“陶人在外远迁有无、货卖四方,全凭历代陶君交好列国权贵。如今陶君亡国身死,朝上再无人倚靠,他们岂不心慌?你但道自己交通权宦,他们岂有不从的?”卫茂漪闻言,嗫嚅道:“官商相通,从中取便,正是陶人的经商之道?”景留仙道:“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纵是不做官,朝上有人,凡事好行。”顿了一顿,又道:“我原是要慢慢告诉你的,不想你忒心急。”
视夜摆上饭食后,自退下楼去。景留仙自斟了两杯酒,道:“此是我自酿的花酒,名作夭桃。”说着时,将一杯酒推到卫茂漪面前来,笑道:“平生初次酿造桃花酒,淡薄勿怪。”卫茂漪一口吃了,但觉花香盈齿,绵柔满口。说道:“留仙君素有‘酒仙’之称,自酿的酒千金难求。妾有幸吃得一杯,岂敢说是见怪?”放下酒杯,瞟了眼楼下,接着道:“我有个妹妹,于酿酒之术,颇有几分天赋。留仙君不嫌弃,权收她为徒,总不致绝技失传。”景留仙撇嘴一笑,道:“你的妹妹,可是夭夭姑娘?”
卫茂漪腹中饥馁,吃了两碗索饼,并几样南方小菜,方才满足。拿帕子拭了拭嘴角,问道:“留仙君可知陶国玉玺在何处?”景留仙见卫茂漪手不释箸,只是埋首混吃,不由目瞪口呆。听得她发问,忙醒神过来,道:“此事阁中并未得到消息。”卫茂漪不由匿笑,道:“与妾逆料不差。只是,留仙君可能另替打磨一枚出来?”顿了一顿,接着道:“想来日溪阁图鉴里,定有列国玉玺形制。”
景留仙初时听得,尚不清明其话中意思。比及说到图鉴,登时明了,卫茂漪是要赝造陶国玉玺。着实吃了一惊,问道:“你要做甚?”卫茂漪冷哼一声,道:“陶国覆灭,传国玉玺亦是名存实亡。这伙陶人既是只认诏书,给他们便是。至于真假,孰能辨得?”景留仙口里不答,心下暗叹这妇人胆子忒大。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陶人常年奔走四境,个个炼就了一对火眼金睛,察见渊鱼,岂是好糊弄的?”卫茂漪冷嗤一声,道:“碧眼胡亦只认得珍宝,岂能辨得出画影图形?”
景留仙还待再行劝阻,卫茂漪摆手一扬,笑道:“时辰不早了,想是要宵禁。再不家去,只得蜗居在这小酒馆里了。”景留仙见她下了逐客令,翘起的舌头软塌下来,起身告辞。两人一前一后步下楼来,卫容与忙离弦箭似的射向卫茂漪跟前。
比及景留仙上车离去,卫茂漪又同夭夭说上几句私密话,才挽着卫容与,视夜听音两个在外驾车,往宅子行去。卫茂漪在车内说道:“我记得中山王府遗留的卷轴里,有他的日志,你两个明日替我找出。”视夜与听音,听她声音幽幽,好似飘在半空之中,两人对看一眼,出声应诺。
此时,月淡星疏,驶出御街时,夹道民居灯火如豆,只马车一角的羊角灯笼,尚能照耀一丈之地。视夜忆起卫茂漪日间所言,册立诏书正在灵修,满腹心事,不免狐疑。正听得马蹄哒哒之声,蓦然一团白影闪过,听音与视夜连忙收紧缰绳。比及驻马定睛去看时,周遭阒寂无人,惟有孤月残影。
卫茂漪褰起车帘,问道:“可是有事?”听音回身,失笑道:“想是闹扰了一日,我两个眼多花了,以为是撞上鬼。”卫茂漪闻言,秋波一轮,道:“鬼是没有,无礼同乘的却是有一个。”话声未落,半个身子钻将出来,仰面看向车顶。视夜与听音俱各一惊,亦随之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