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逃出升天
第五十五章 逃出升天
却说,凌筝将一地青山指与卫茂漪,告诉她说,这是自己的埋骨之地。卫茂漪吃了一惊,瞠目去看,凌筝仍是容色淡淡,因为不施粉黛,脸儿黄黄的,越是堪怜。卫茂漪燕宫两载,深知帝后不睦。慕容铮强横,是个虎狼之性的人。凌筝天生柔顺,从来与世无争,饶是受了委屈,也不强辩。其实,此二人性情最是般配,奈何慕容铮看不明白,凌筝在多年夫妻后,亦将两人姻缘恝然而置之。
卫茂漪低语道:“娘娘是得了美人痨么?”凌筝轻咳两声,道:“此处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我在对岸青山买了地,将来就葬在那里。”卫茂漪心底直叹气,口里道:“燕主早逝,帝后合葬,皆由新帝裁决。燕主后丧,合葬之事,全凭他喜好。”凌筝听罢,低低一笑,声同梦呓,道:“夫人真真是无情之人,何必戳破我的一点绮思?”
卫茂漪听了,心下不忍,宽慰道:“此事说来尚早,娘娘毋须伤怀。”凌筝骋目四顾,道:“向西去便是大秦了,我将来葬在这里,想来必能魂归故国,同我母妃在一处。”十公主生母赵昭仪,在女儿远嫁的第五个年头,便因思女成疾,命丧黄泉了。凌筝冒认了嫡公主,出降南燕,自然不能举哀,只能将悲痛和血吞下。
卫茂漪随之远眺,道:“娘娘是想家了么?”凌筝又是一声轻笑,应道:“自南来,北国只在梦中。”卫茂漪观其行止,听其言谈,双眸早已濡湿,问道:“娘娘可有后悔?”凌筝低头浅笑,道:“这一世,远嫁南燕,我绝不后悔。然,若有来世,我不愿就此度过。”
卫茂漪闻言,怔在当地。凌筝接着道:“不知夫人心下,可与我所言,乃是一般?来生来世,必不能教儿子再做孤儿。来生来世,必不能再为他人之事,奔波劳碌。”卫茂漪被人道破心事,不由两行泪流,脚步前移,喃喃道:“他为人夫,为人父,都是不得当的。”凌筝接口道:“只是咱两个,都心甘情愿罢了。”
南燕皇后,西秦九公主凌筝,从来都是个通透如水的人儿,奈何遇上慕容铮,半生糊涂。她这一世,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譬如枝头春花,是随风飘零,逐于流水?还是沾泥作絮,归于尘土?只自知而已。
两人各自黯然,便都不言语,只看山看水,凭思绪如潮,待其沉寂。俄顷,慕容铮遣来内侍催请,凌筝恋恋不舍,一步一回首,离了此地。
比及跨上轿辇,卫茂漪神思犹自游移,抬眼见卫容与正在身前,一把挽住臂膀,问道:“容与,来生来世,你可还愿做阿娘的儿子?”卫容与莫名其妙,仍是乖觉点了点头。卫茂漪噗嗤笑出声来,眸子里泪光晶莹,道:“阿娘曾与阿爹有约,来生还要做夫妻的。若是他仍是个短命的,你岂不是又要吃苦?”卫容与上前抱住卫茂漪,道:“我只想做阿娘的儿子,多少的苦都吃得的。”卫茂漪听了,忽而心痛如绞,靠在儿子肩上,低低啜泣起来。
第二日,燕主慕容铮并皇后凌氏,率领百僚臣工,前往太庙祭祖。卫茂漪母子两个,在一处高台观礼,周遭十数个大内好手环绕。卫容与看看众人分昭穆排列,而后雁行进入大祖庙。两边厢捧帛执爵诸执事官,皆是王室宗亲。慕容铮并凌筝在前,行九拜之礼。众官员随其分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一个捧帛的,做亲王装扮,绷紧了脸,只依着司礼官一声声“俯伏,兴”,身如傀儡一般,只是跪倒又站起。
卫容与看着奇怪,问道:“阿娘,那个人好生无状。”卫茂漪循着所指看去,不禁愕然。母子二人俱是心明眼亮,都瞧出了端倪。卫容与接着道:“那人极像是被逼迫而来的,世间哪个子孙祭祀祖先须得逼迫?”卫茂漪应道:“若说是这祖先不是他的祖先哩。”卫容与略一思忖,惊道:“他是幽州王慕容铎。”
原来,卫容与自被慕容铮幽囚,便做了二皇子慕容淼的陪读。两人常在一处谈论燕国皇族,对于这个北燕国主闻名久矣。慕容铎本是一国之君,前番慕容铮铁马渡江攻克北燕,慕容铎被俘至广固,封为幽州王。
卫容与两眼盯紧慕容铎,分明瞧不清面容,但好似察觉了他愤懑萦怀。于是慨叹道:“亡国之人,身如飘萍断梗,行事但俯仰由人。”卫茂漪闻言一惊,疾趋到身前,道:“容与,阿娘不愿听这话儿,阿娘只想你一世喜乐安康。”卫容与扭头看她,笑道:“阿娘因何要管陶人的事体?不正是为我谋划么?”
卫茂漪满眼疼惜,嗫嚅道:“太早了,太早了。我既盼你长大,却又怕你长大。”卫容与一手攀上她的肩,说道:“阿娘,我将来要重开陶国宗祠,四时飨奉,年年袷祭。”卫茂漪张口答不出话来,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袷祭讫,母子两个在高台半日,只觉身子困乏,便往寝处而去。正行之间,只见一个宫娥劈面走来,开口说道:“皇后娘娘宣召陶夫人。”卫茂漪定睛细觑,这小宫娥的的是正阳殿的,只是身形长大了不少。她心下狐疑,口里不肯说破,但随她前往。行了几步,宫娥对侍卫道:“夫人如厕,你们且在此等候。”说着时,暗地里掐了一下卫茂漪掌心。
众侍卫不敢答应,宫娥接着道:“卫公子在此,你们还怕夫人跑了不成?”说罢,径自拉起卫茂漪,朝一处偏殿行去。两人先后迈进殿来,宫娥掩上房门,抬手将面皮撕下,顷刻现出真容来,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景留仙的贴身使女青鸾。
青鸾弓身一礼,道:“事急从权,奴婢唐突了,夫人勿怪。”卫茂漪问道:“是留仙君来了么?”青鸾道:“阁主现在广固城内,特着奴婢营救夫人与公子。”卫茂漪含嚬道:“如今虽是身离燕宫,然而,你也看到了,凡我母子行处,总有十来个大内的高手跟随。”
青鸾将面皮递与卫茂漪,道:“阁主查阅古籍,新近精研出了易容妙法。”卫茂漪拿在手中,仔细瞧看,见是一张人皮面具,于是问道:“人皮是何处得来的?”青鸾一怔,讪讪道:“新死未久的尸体上刳下的。”
卫茂漪吸了一口气,将面具送还,道:“令阁主有心了。太庙外可有人接应?”青鸾道:“阁主亲来相迎。”卫茂漪摇首道:“留仙君太过打眼,不宜亲来,指派几个心腹就是。”顿上一顿,又道:“先替我救出容与去,我自有法子脱身。”
当下二人计较已定。是夜,青鸾摸进卫茂漪母子寝处,将卫容与易容做宫娥模样,自改成卫容与形容,三人围坐一处静等天亮。
第二日起驾时,卫茂漪带领卫容与前去凌筝处请安。凌筝见了两人,笑道:“容与在母亲身边,愈发含羞答答的。”卫茂漪一行应一声“娘娘说笑了”,一行偷眼去瞄皇后仪仗队伍里的一个小宫娥。这小宫娥但压低了脑袋,不肯抬头。
不一时,大队上路。约莫三五里,小宫娥挨到燕后贴身嬷嬷前,手捂着肚子,道:“嬷嬷,朝饭吃坏了肚子。”老嬷嬷皱起了眉头,问道:“你嗓子是为何?”宫娥忙轻咳了两声,道:“大概是染了风寒。”嬷嬷一听是有病在身,忙教她躲远,切莫亲近燕后。小宫娥得了大赦,提起衣裙,奔入林子,瞬间没了踪影。
一气儿跑了百来丈,回头看时,队伍直如长蛇一般,缓缓而行。宫娥喘气连连,抬手去撕面皮,却不得法。正苦恼之时,但听得有人说道:“你的脸是不要了么?”卫容与心头一喜,见一个男子,身穿青布衫,英英玉仪,正自走来。
卫容与不顾脚痛,疾步迎上前去,叫道:“景叔叔,快救救阿娘。”景留仙行到跟前,在卫容与脸颊边摸索一遭,旋即在太阳穴处用力一扯,揭下一张面皮来,口里说道:“你母亲那里,我自有计较,你先出城去。”说罢,展臂一挥,两个少女变戏法似地立在一旁。得了主人命令,便一左一右护持了卫容与。卫容与抓着景留仙衣襟,恳求道:“景叔叔,燕主要是知道我跑了,阿娘必然受累,景叔叔务要将阿娘救出。”景留仙拍拍小儿脑袋,面上云淡风轻,字句铿锵道:“救不得她,我也不必回绛城去了。”
却说,凌筝将一地青山指与卫茂漪,告诉她说,这是自己的埋骨之地。卫茂漪吃了一惊,瞠目去看,凌筝仍是容色淡淡,因为不施粉黛,脸儿黄黄的,越是堪怜。卫茂漪燕宫两载,深知帝后不睦。慕容铮强横,是个虎狼之性的人。凌筝天生柔顺,从来与世无争,饶是受了委屈,也不强辩。其实,此二人性情最是般配,奈何慕容铮看不明白,凌筝在多年夫妻后,亦将两人姻缘恝然而置之。
卫茂漪低语道:“娘娘是得了美人痨么?”凌筝轻咳两声,道:“此处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我在对岸青山买了地,将来就葬在那里。”卫茂漪心底直叹气,口里道:“燕主早逝,帝后合葬,皆由新帝裁决。燕主后丧,合葬之事,全凭他喜好。”凌筝听罢,低低一笑,声同梦呓,道:“夫人真真是无情之人,何必戳破我的一点绮思?”
卫茂漪听了,心下不忍,宽慰道:“此事说来尚早,娘娘毋须伤怀。”凌筝骋目四顾,道:“向西去便是大秦了,我将来葬在这里,想来必能魂归故国,同我母妃在一处。”十公主生母赵昭仪,在女儿远嫁的第五个年头,便因思女成疾,命丧黄泉了。凌筝冒认了嫡公主,出降南燕,自然不能举哀,只能将悲痛和血吞下。
卫茂漪随之远眺,道:“娘娘是想家了么?”凌筝又是一声轻笑,应道:“自南来,北国只在梦中。”卫茂漪观其行止,听其言谈,双眸早已濡湿,问道:“娘娘可有后悔?”凌筝低头浅笑,道:“这一世,远嫁南燕,我绝不后悔。然,若有来世,我不愿就此度过。”
卫茂漪闻言,怔在当地。凌筝接着道:“不知夫人心下,可与我所言,乃是一般?来生来世,必不能教儿子再做孤儿。来生来世,必不能再为他人之事,奔波劳碌。”卫茂漪被人道破心事,不由两行泪流,脚步前移,喃喃道:“他为人夫,为人父,都是不得当的。”凌筝接口道:“只是咱两个,都心甘情愿罢了。”
南燕皇后,西秦九公主凌筝,从来都是个通透如水的人儿,奈何遇上慕容铮,半生糊涂。她这一世,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譬如枝头春花,是随风飘零,逐于流水?还是沾泥作絮,归于尘土?只自知而已。
两人各自黯然,便都不言语,只看山看水,凭思绪如潮,待其沉寂。俄顷,慕容铮遣来内侍催请,凌筝恋恋不舍,一步一回首,离了此地。
比及跨上轿辇,卫茂漪神思犹自游移,抬眼见卫容与正在身前,一把挽住臂膀,问道:“容与,来生来世,你可还愿做阿娘的儿子?”卫容与莫名其妙,仍是乖觉点了点头。卫茂漪噗嗤笑出声来,眸子里泪光晶莹,道:“阿娘曾与阿爹有约,来生还要做夫妻的。若是他仍是个短命的,你岂不是又要吃苦?”卫容与上前抱住卫茂漪,道:“我只想做阿娘的儿子,多少的苦都吃得的。”卫茂漪听了,忽而心痛如绞,靠在儿子肩上,低低啜泣起来。
第二日,燕主慕容铮并皇后凌氏,率领百僚臣工,前往太庙祭祖。卫茂漪母子两个,在一处高台观礼,周遭十数个大内好手环绕。卫容与看看众人分昭穆排列,而后雁行进入大祖庙。两边厢捧帛执爵诸执事官,皆是王室宗亲。慕容铮并凌筝在前,行九拜之礼。众官员随其分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一个捧帛的,做亲王装扮,绷紧了脸,只依着司礼官一声声“俯伏,兴”,身如傀儡一般,只是跪倒又站起。
卫容与看着奇怪,问道:“阿娘,那个人好生无状。”卫茂漪循着所指看去,不禁愕然。母子二人俱是心明眼亮,都瞧出了端倪。卫容与接着道:“那人极像是被逼迫而来的,世间哪个子孙祭祀祖先须得逼迫?”卫茂漪应道:“若说是这祖先不是他的祖先哩。”卫容与略一思忖,惊道:“他是幽州王慕容铎。”
原来,卫容与自被慕容铮幽囚,便做了二皇子慕容淼的陪读。两人常在一处谈论燕国皇族,对于这个北燕国主闻名久矣。慕容铎本是一国之君,前番慕容铮铁马渡江攻克北燕,慕容铎被俘至广固,封为幽州王。
卫容与两眼盯紧慕容铎,分明瞧不清面容,但好似察觉了他愤懑萦怀。于是慨叹道:“亡国之人,身如飘萍断梗,行事但俯仰由人。”卫茂漪闻言一惊,疾趋到身前,道:“容与,阿娘不愿听这话儿,阿娘只想你一世喜乐安康。”卫容与扭头看她,笑道:“阿娘因何要管陶人的事体?不正是为我谋划么?”
卫茂漪满眼疼惜,嗫嚅道:“太早了,太早了。我既盼你长大,却又怕你长大。”卫容与一手攀上她的肩,说道:“阿娘,我将来要重开陶国宗祠,四时飨奉,年年袷祭。”卫茂漪张口答不出话来,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袷祭讫,母子两个在高台半日,只觉身子困乏,便往寝处而去。正行之间,只见一个宫娥劈面走来,开口说道:“皇后娘娘宣召陶夫人。”卫茂漪定睛细觑,这小宫娥的的是正阳殿的,只是身形长大了不少。她心下狐疑,口里不肯说破,但随她前往。行了几步,宫娥对侍卫道:“夫人如厕,你们且在此等候。”说着时,暗地里掐了一下卫茂漪掌心。
众侍卫不敢答应,宫娥接着道:“卫公子在此,你们还怕夫人跑了不成?”说罢,径自拉起卫茂漪,朝一处偏殿行去。两人先后迈进殿来,宫娥掩上房门,抬手将面皮撕下,顷刻现出真容来,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景留仙的贴身使女青鸾。
青鸾弓身一礼,道:“事急从权,奴婢唐突了,夫人勿怪。”卫茂漪问道:“是留仙君来了么?”青鸾道:“阁主现在广固城内,特着奴婢营救夫人与公子。”卫茂漪含嚬道:“如今虽是身离燕宫,然而,你也看到了,凡我母子行处,总有十来个大内的高手跟随。”
青鸾将面皮递与卫茂漪,道:“阁主查阅古籍,新近精研出了易容妙法。”卫茂漪拿在手中,仔细瞧看,见是一张人皮面具,于是问道:“人皮是何处得来的?”青鸾一怔,讪讪道:“新死未久的尸体上刳下的。”
卫茂漪吸了一口气,将面具送还,道:“令阁主有心了。太庙外可有人接应?”青鸾道:“阁主亲来相迎。”卫茂漪摇首道:“留仙君太过打眼,不宜亲来,指派几个心腹就是。”顿上一顿,又道:“先替我救出容与去,我自有法子脱身。”
当下二人计较已定。是夜,青鸾摸进卫茂漪母子寝处,将卫容与易容做宫娥模样,自改成卫容与形容,三人围坐一处静等天亮。
第二日起驾时,卫茂漪带领卫容与前去凌筝处请安。凌筝见了两人,笑道:“容与在母亲身边,愈发含羞答答的。”卫茂漪一行应一声“娘娘说笑了”,一行偷眼去瞄皇后仪仗队伍里的一个小宫娥。这小宫娥但压低了脑袋,不肯抬头。
不一时,大队上路。约莫三五里,小宫娥挨到燕后贴身嬷嬷前,手捂着肚子,道:“嬷嬷,朝饭吃坏了肚子。”老嬷嬷皱起了眉头,问道:“你嗓子是为何?”宫娥忙轻咳了两声,道:“大概是染了风寒。”嬷嬷一听是有病在身,忙教她躲远,切莫亲近燕后。小宫娥得了大赦,提起衣裙,奔入林子,瞬间没了踪影。
一气儿跑了百来丈,回头看时,队伍直如长蛇一般,缓缓而行。宫娥喘气连连,抬手去撕面皮,却不得法。正苦恼之时,但听得有人说道:“你的脸是不要了么?”卫容与心头一喜,见一个男子,身穿青布衫,英英玉仪,正自走来。
卫容与不顾脚痛,疾步迎上前去,叫道:“景叔叔,快救救阿娘。”景留仙行到跟前,在卫容与脸颊边摸索一遭,旋即在太阳穴处用力一扯,揭下一张面皮来,口里说道:“你母亲那里,我自有计较,你先出城去。”说罢,展臂一挥,两个少女变戏法似地立在一旁。得了主人命令,便一左一右护持了卫容与。卫容与抓着景留仙衣襟,恳求道:“景叔叔,燕主要是知道我跑了,阿娘必然受累,景叔叔务要将阿娘救出。”景留仙拍拍小儿脑袋,面上云淡风轻,字句铿锵道:“救不得她,我也不必回绛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