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祝融之祸
第五十八章 祝融之祸
卫茂漪自从被幽禁风满楼,易弥纶与顾蘅芜逐日前来,一个软言哄诱,一个厉语威逼,倏忽三月有余。一日宵分,栖碧梧立在窗外,唤道:“姐姐,石脂水尽取来了。”卫茂漪忙从床上爬起,低喝道:“轻着些,仔细被人听了去,不是耍处。”
栖碧梧不以为意,仍是压低了声音,道:“临海君现在京山。”卫茂漪见她不提卫柔祇,凝眉问道:“柔祇不曾来么?”栖碧梧不想说出,但半歪了脑袋,看向别处,口里道:“他两个在一处。”卫茂漪见万事齐备,亦不愿深究,便道:“明日三更,你们自上而下,将石脂水浇灌此楼,待到火起,风满楼里值夜的,必然打开牢门。适时,劳烦你带上我,一飞冲天了。”
翌日,卫茂漪欲要坐等三更火起。不料,掌灯时分,顾蘅芜推门而入,道:“今日乃是中秋,弊阁薄治了水酒,望夫人移步,前去赏月。”卫茂漪闻言,蓦然惊觉今日竟是团圆之期。想起卫容与远在晋国,不免一阵心酸。然而,想到晚来当有大事,忙安定了心神,回绝道:“我累了,正要歇息。”
顾蘅芜低眸一笑,道:“这早晚的,就要歇息。莫不是在这铁屋子三月,生出了不舍之情?还是夫人夜间别有事体?”原是说者无意,听者却思绪浪涌,唯恐被她瞧出端倪。自思楼下去,应酬两句,便折返上楼,不致过了三更。打定了主意,于是说道:“烦蘅芜君带路。”
两人一前一后,步将下楼。卫茂漪一路默念,楼高九层,上下盘曲,远超百尺。状似不经意问道:“此楼正是风满楼么?”顾蘅芜不答,反问道:“比之景留仙的日溪阁如何?”卫茂漪道:“楼高入云,非凡品可比,果然是羽族的手笔。”两人各诉怀抱,有一搭没一搭说话,转眼已至庭院。
卫茂漪从十四岁国破,辗转秦、陶、晋、西蜀、吴越诸国,园囿见识不少,但仍被眼前之境惊呆了。只见:迎面插天的玲珑石,四面群绕各色石块,间杂许多花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甚至垂山穿石,绕檐萦阶,或翠带披拂,或金绳虬曲,味芬气馥,相互缠杂。穿过一层竹篱笆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一条瀑布直泻而下,溅珠漱玉。上则薜荔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畔边是鹅卵石漫成的小径,一边绿柳翠缕周垂,一边红花丹砂吐葩。
顾蘅芜在前,穿花拂柳,径将卫茂漪引至瀑布旁一个白玉石桌前。藕色长衫的少年,见了来人,欠身为礼,道:“夫人,令郎不在,不若同孤团圆一番。”卫茂漪没好气应道:“与至亲好友共度佳期,才是团圆。不相干的人聚在一处,只怕玷辱了团圆二字。”说着时,人已然坐在石凳上,接着道:“竟陵王现下孤家寡人,自然要寻我这不相干之人。”
顾蘅芜闻言色变,忙偷眼去瞧易弥纶,见他神色如常,便放下心来。易弥纶道:“孤是没了爹娘的,夫人亦是如此。只是,令郎没了生父,母亲又不在,才端的是可怜。”卫茂漪勃然大怒,易弥纶此人,确确有惹她气苦的本事。
顾蘅芜款款坐在易弥纶身旁,替两人各斟了酒,开口道:“良辰美景,何必只说煞风景的话?”卫茂漪握着酒杯,在掌中细细摩弄,心中算计时辰。三人吃酒玩月,说些散话。骤然一阵冷风,将左近灯烛吹灭。
原来庭院里的,俱是一色的汉白玉柱子灯。顾蘅芜命人前去瞧看,使女报说是油尽了。顾蘅芜忙大喝周遭伺候的使女,只说是败坏了竟陵王的兴致。易弥纶举手端着酒杯,悠悠说道:“些些小事,也值得师姐动怒?油尽灯枯,原是常事,再添换就是了。”说着时,偷眼去瞧卫茂漪,一对秋水剪瞳,暗蕴杀机。
一个年幼的使女,约莫十二三岁年纪,手提油壶,两手颤颤浇淋釭台。不承想,她年幼体弱,油壶沉重,手上不稳。一个年长的使女见状,欲待上前,口里低低喝了一声。年幼的本就胆怯,唯恐行有差池,此时听罢年长的低喝,手上一抖,竟失手打翻灯盏。咣当一声,庭中众人纷纷举目瞧看,年幼的使女心里更慌,全然忘却油壶正自下倾。
蓦然,有人高声嚷道“起火了”,众人始才回神,一地琪草瑶花,顿时陷入火海之中。顾蘅芜心疼不已,离席指挥救火。卫茂漪见此光景,心下犯疑。正在这时,一个使女奔将前来,说道:“风满楼走水了。”
易弥纶闻言色变,立时起身前去查看。卫茂漪被两个使女推搡,随之步向风满楼。远望见火柱冲天,比及觑得近了,窗棂纱纸,随火起舞,鳞瓦冰雹也似地坠地。易弥纶连连向后退去,面上直欲滴出水来。卫茂漪抱臂立在一旁,算算时辰,正是三更。
看看一众使女,慌慌张张,掂盆提桶,忙进忙出,卫茂漪游目四望,果然见天幕之上,一点红斑,时大时小。身子不由向显眼处移去,易弥纶回头见卫茂漪仍在,便自顾灭火。
不一时,半天里一只巨鸟俯冲而下,直扫得众使女纷纷仆跌在地。栖碧梧揽起卫茂漪腰肢,道:“姐姐抱紧我,切莫松开。”卫茂漪依言,攀上她的膀子。栖碧梧扑打两下翅膀,斜掠而去。
易弥纶呆愣半晌,比及醒神时,一人一鸟,业经升在半空,他忙令取将大弓来。四个使女衔命抬出一架蟠龙巨弓,易弥纶挽满弓弩,嗖的一声,利箭离弦,直朝二人射来。卫茂漪看在眼中,忙道;“妹妹小心。”栖碧梧冷笑,及至利箭近身,只扑腾了两下翅膀,箭随之落地。
栖碧梧带着卫茂漪愈飞愈远,顷刻便没了踪影。卫茂漪问道:“庭院花草因何走了水?”栖碧梧两眼看向前头,应道:“你说下头花草有毒,我索性泼了石脂水,一并烧了。”卫茂漪低头下瞰,一簇火苗乱抖,暗叹道:“好一所人间仙境,实在可惜了。”
两人飞了一阵子,栖碧梧带转了数重山峰,远望见一处平地,立着一男一女,一个着绿袍,一个穿红衫。卫茂漪见了,不禁大喜,抬头去看栖碧梧,但见她满面春风乍起,心头忽而一沉。栖碧梧奋力扇动翅膀,疾疾直冲而下。
地上两人,紧几步上前,欲要相迎。不承想,栖碧梧霍然两翅一缩,身子向下坠倒。卫茂漪自然不能幸免,两人一前一后,在山坡上打了个滚,双双昏厥过去。
夜半时分,卫茂漪渐次转醒,微展凤目,见卫柔祇在侧,正自淌眼抹泪,于是嘲道:“傻丫头,又不是死了,哭甚么?”卫柔祇听了,忙伸手去捂卫茂漪的嘴,一边恨道:“你休要胡说,咒骂自己”,一边又不由得两行泪流。卫茂漪看着可怜,抬袖替她擦拭,猛可里见桌前一人,白衣飘然,恍若仙人,愕然喊道:“留仙君。”
景留仙悄然踱步床前,含笑道:“你终是醒了。若再不醒来,令妹只怕要去同蘅芜君拼命了。”一句话直逗引得卫柔祇破涕为笑,卫茂漪晓得他的好意,报之以一笑,又问道:“听闻留仙君被困广固,后来如何脱身的?”
景留仙立在当地,手上折扇摇了两摇,答道:“区区一个南燕国主,还困我不得。”原来,景留仙在广固,不能出城。延捱了一月光景,有谍报说,卫茂漪被幽禁在了风满楼。他立时着人将消息传与慕容铮知道。慕容铮晓得卫茂漪已然离开广固,自然开禁。末了,景留仙道:“此地终究是楚国地界,铁马杀神不敢轻易胡为。”
卫茂漪接过卫柔祇递来的热茶,轻啜一口,问道:“我好像记得,碧姑娘是同我一道跌落的,她目下如何了?”卫柔祇面上一僵,景留仙答道:“她中毒了。”顿上一顿,接着道:“碧姑娘要焚毁风满楼里花木,又不识得有毒无毒,只一并浇上了石脂水。不想,却被扎上了手指。”
卫茂漪忙问道:“可有解毒之法?”景留仙将身子向前略移了移,答道:“我不通医理,况风满楼花草,本非常物,所以非常法可解。”卫茂漪闻言,不由抓紧了被角,手背泛出骨白之色。卫柔祇接口道:“她生在羽族,羽族宗主大概有法子,教她回一趟天空之城就是了。”
卫茂漪听罢,先自欢喜,比及想起初遇栖碧梧时,手足俱戴铁链,赤金双翼被铁索绑缚,不由转喜为悲,叹道:“羽族视她为不详,风蹑景未必相帮。”景留仙道:“羽族南宗的宗主是个以利为重的,又素来与我有几分交情。但赂以厚币,不怕他回绝。”卫茂漪听了,连连道谢。景留仙忙说道;“她是救你性命的恩人,我岂能坐视不理?”此话一出,两人俱各缄默,都不言语,卫柔祇则是掩口巧笑。卫茂漪又问道:“何人随碧姑娘前往天空之城?”
卫茂漪自从被幽禁风满楼,易弥纶与顾蘅芜逐日前来,一个软言哄诱,一个厉语威逼,倏忽三月有余。一日宵分,栖碧梧立在窗外,唤道:“姐姐,石脂水尽取来了。”卫茂漪忙从床上爬起,低喝道:“轻着些,仔细被人听了去,不是耍处。”
栖碧梧不以为意,仍是压低了声音,道:“临海君现在京山。”卫茂漪见她不提卫柔祇,凝眉问道:“柔祇不曾来么?”栖碧梧不想说出,但半歪了脑袋,看向别处,口里道:“他两个在一处。”卫茂漪见万事齐备,亦不愿深究,便道:“明日三更,你们自上而下,将石脂水浇灌此楼,待到火起,风满楼里值夜的,必然打开牢门。适时,劳烦你带上我,一飞冲天了。”
翌日,卫茂漪欲要坐等三更火起。不料,掌灯时分,顾蘅芜推门而入,道:“今日乃是中秋,弊阁薄治了水酒,望夫人移步,前去赏月。”卫茂漪闻言,蓦然惊觉今日竟是团圆之期。想起卫容与远在晋国,不免一阵心酸。然而,想到晚来当有大事,忙安定了心神,回绝道:“我累了,正要歇息。”
顾蘅芜低眸一笑,道:“这早晚的,就要歇息。莫不是在这铁屋子三月,生出了不舍之情?还是夫人夜间别有事体?”原是说者无意,听者却思绪浪涌,唯恐被她瞧出端倪。自思楼下去,应酬两句,便折返上楼,不致过了三更。打定了主意,于是说道:“烦蘅芜君带路。”
两人一前一后,步将下楼。卫茂漪一路默念,楼高九层,上下盘曲,远超百尺。状似不经意问道:“此楼正是风满楼么?”顾蘅芜不答,反问道:“比之景留仙的日溪阁如何?”卫茂漪道:“楼高入云,非凡品可比,果然是羽族的手笔。”两人各诉怀抱,有一搭没一搭说话,转眼已至庭院。
卫茂漪从十四岁国破,辗转秦、陶、晋、西蜀、吴越诸国,园囿见识不少,但仍被眼前之境惊呆了。只见:迎面插天的玲珑石,四面群绕各色石块,间杂许多花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甚至垂山穿石,绕檐萦阶,或翠带披拂,或金绳虬曲,味芬气馥,相互缠杂。穿过一层竹篱笆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一条瀑布直泻而下,溅珠漱玉。上则薜荔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畔边是鹅卵石漫成的小径,一边绿柳翠缕周垂,一边红花丹砂吐葩。
顾蘅芜在前,穿花拂柳,径将卫茂漪引至瀑布旁一个白玉石桌前。藕色长衫的少年,见了来人,欠身为礼,道:“夫人,令郎不在,不若同孤团圆一番。”卫茂漪没好气应道:“与至亲好友共度佳期,才是团圆。不相干的人聚在一处,只怕玷辱了团圆二字。”说着时,人已然坐在石凳上,接着道:“竟陵王现下孤家寡人,自然要寻我这不相干之人。”
顾蘅芜闻言色变,忙偷眼去瞧易弥纶,见他神色如常,便放下心来。易弥纶道:“孤是没了爹娘的,夫人亦是如此。只是,令郎没了生父,母亲又不在,才端的是可怜。”卫茂漪勃然大怒,易弥纶此人,确确有惹她气苦的本事。
顾蘅芜款款坐在易弥纶身旁,替两人各斟了酒,开口道:“良辰美景,何必只说煞风景的话?”卫茂漪握着酒杯,在掌中细细摩弄,心中算计时辰。三人吃酒玩月,说些散话。骤然一阵冷风,将左近灯烛吹灭。
原来庭院里的,俱是一色的汉白玉柱子灯。顾蘅芜命人前去瞧看,使女报说是油尽了。顾蘅芜忙大喝周遭伺候的使女,只说是败坏了竟陵王的兴致。易弥纶举手端着酒杯,悠悠说道:“些些小事,也值得师姐动怒?油尽灯枯,原是常事,再添换就是了。”说着时,偷眼去瞧卫茂漪,一对秋水剪瞳,暗蕴杀机。
一个年幼的使女,约莫十二三岁年纪,手提油壶,两手颤颤浇淋釭台。不承想,她年幼体弱,油壶沉重,手上不稳。一个年长的使女见状,欲待上前,口里低低喝了一声。年幼的本就胆怯,唯恐行有差池,此时听罢年长的低喝,手上一抖,竟失手打翻灯盏。咣当一声,庭中众人纷纷举目瞧看,年幼的使女心里更慌,全然忘却油壶正自下倾。
蓦然,有人高声嚷道“起火了”,众人始才回神,一地琪草瑶花,顿时陷入火海之中。顾蘅芜心疼不已,离席指挥救火。卫茂漪见此光景,心下犯疑。正在这时,一个使女奔将前来,说道:“风满楼走水了。”
易弥纶闻言色变,立时起身前去查看。卫茂漪被两个使女推搡,随之步向风满楼。远望见火柱冲天,比及觑得近了,窗棂纱纸,随火起舞,鳞瓦冰雹也似地坠地。易弥纶连连向后退去,面上直欲滴出水来。卫茂漪抱臂立在一旁,算算时辰,正是三更。
看看一众使女,慌慌张张,掂盆提桶,忙进忙出,卫茂漪游目四望,果然见天幕之上,一点红斑,时大时小。身子不由向显眼处移去,易弥纶回头见卫茂漪仍在,便自顾灭火。
不一时,半天里一只巨鸟俯冲而下,直扫得众使女纷纷仆跌在地。栖碧梧揽起卫茂漪腰肢,道:“姐姐抱紧我,切莫松开。”卫茂漪依言,攀上她的膀子。栖碧梧扑打两下翅膀,斜掠而去。
易弥纶呆愣半晌,比及醒神时,一人一鸟,业经升在半空,他忙令取将大弓来。四个使女衔命抬出一架蟠龙巨弓,易弥纶挽满弓弩,嗖的一声,利箭离弦,直朝二人射来。卫茂漪看在眼中,忙道;“妹妹小心。”栖碧梧冷笑,及至利箭近身,只扑腾了两下翅膀,箭随之落地。
栖碧梧带着卫茂漪愈飞愈远,顷刻便没了踪影。卫茂漪问道:“庭院花草因何走了水?”栖碧梧两眼看向前头,应道:“你说下头花草有毒,我索性泼了石脂水,一并烧了。”卫茂漪低头下瞰,一簇火苗乱抖,暗叹道:“好一所人间仙境,实在可惜了。”
两人飞了一阵子,栖碧梧带转了数重山峰,远望见一处平地,立着一男一女,一个着绿袍,一个穿红衫。卫茂漪见了,不禁大喜,抬头去看栖碧梧,但见她满面春风乍起,心头忽而一沉。栖碧梧奋力扇动翅膀,疾疾直冲而下。
地上两人,紧几步上前,欲要相迎。不承想,栖碧梧霍然两翅一缩,身子向下坠倒。卫茂漪自然不能幸免,两人一前一后,在山坡上打了个滚,双双昏厥过去。
夜半时分,卫茂漪渐次转醒,微展凤目,见卫柔祇在侧,正自淌眼抹泪,于是嘲道:“傻丫头,又不是死了,哭甚么?”卫柔祇听了,忙伸手去捂卫茂漪的嘴,一边恨道:“你休要胡说,咒骂自己”,一边又不由得两行泪流。卫茂漪看着可怜,抬袖替她擦拭,猛可里见桌前一人,白衣飘然,恍若仙人,愕然喊道:“留仙君。”
景留仙悄然踱步床前,含笑道:“你终是醒了。若再不醒来,令妹只怕要去同蘅芜君拼命了。”一句话直逗引得卫柔祇破涕为笑,卫茂漪晓得他的好意,报之以一笑,又问道:“听闻留仙君被困广固,后来如何脱身的?”
景留仙立在当地,手上折扇摇了两摇,答道:“区区一个南燕国主,还困我不得。”原来,景留仙在广固,不能出城。延捱了一月光景,有谍报说,卫茂漪被幽禁在了风满楼。他立时着人将消息传与慕容铮知道。慕容铮晓得卫茂漪已然离开广固,自然开禁。末了,景留仙道:“此地终究是楚国地界,铁马杀神不敢轻易胡为。”
卫茂漪接过卫柔祇递来的热茶,轻啜一口,问道:“我好像记得,碧姑娘是同我一道跌落的,她目下如何了?”卫柔祇面上一僵,景留仙答道:“她中毒了。”顿上一顿,接着道:“碧姑娘要焚毁风满楼里花木,又不识得有毒无毒,只一并浇上了石脂水。不想,却被扎上了手指。”
卫茂漪忙问道:“可有解毒之法?”景留仙将身子向前略移了移,答道:“我不通医理,况风满楼花草,本非常物,所以非常法可解。”卫茂漪闻言,不由抓紧了被角,手背泛出骨白之色。卫柔祇接口道:“她生在羽族,羽族宗主大概有法子,教她回一趟天空之城就是了。”
卫茂漪听罢,先自欢喜,比及想起初遇栖碧梧时,手足俱戴铁链,赤金双翼被铁索绑缚,不由转喜为悲,叹道:“羽族视她为不详,风蹑景未必相帮。”景留仙道:“羽族南宗的宗主是个以利为重的,又素来与我有几分交情。但赂以厚币,不怕他回绝。”卫茂漪听了,连连道谢。景留仙忙说道;“她是救你性命的恩人,我岂能坐视不理?”此话一出,两人俱各缄默,都不言语,卫柔祇则是掩口巧笑。卫茂漪又问道:“何人随碧姑娘前往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