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断人生路
第六十一章 断人生路
慕容铮听得说慕容浩要回来,当即皱起眉头,正色说道:“他坐镇北疆,回来作甚?”慕容淼见父亲生气,者者谦谦,不敢多言。
第二日,慕容铮着人将昨日说话的嬷嬷带到偏殿,开口问道:“皇后因何病故的?”老嬷嬷哆哆嗦嗦,答道:“娘娘患有美人痨。”慕容铮但觉无端倾下半桶雪水,从头到脚寒冱裂肤。忆起凌筝脸面蜡黄,弱不胜衣,还只当是她饮食日蹙。又想起每每要触碰她,都被她躲开,以为是厌弃自己。
慕容铮神思恍惚起来,又道:“她几时得了痨病?”嬷嬷泣不成声,道:“在广成王府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每年秋冬,又是喘又是咳。生下二皇子后,就发了病。娘娘向来心事重,不肯用药,只是静养,还勒令御医不能上禀陛下。后来再要治疗时,已是药石罔效。”慕容铮听罢,眼前现出一个身影来,只穿一件薄衫,跪在中庭,满地积雪,映照如白昼。他突地心痛如刀绞,立脚不住,强撑身子坐在榻上。
亭午时分,宫里传出圣旨:着国中上下书册典籍、刻石碑碣一应诸物,凡有筝字者,一律去争,只留竹。另下诏半月不朝,民间罢婚三年,全国举哀。追赠皇后谥曰显德,祔葬帝陵。
如今看来,不知凌筝一生,究竟幸还是不幸?当年紫宸殿惊鸿一面,宫门前一见倾心,而后替嫁南燕,母仪天下,却受尽冷落,尝遍讥刺。终至于心死,然后身死。倘使凌筝在秦国嫁了个平人,一世平安顺遂,于她而言,亦是幸事。如此说来,这一面一见,端的误其终生,倒是不如不遇。然而,静思之时,不免憾恨。所以甘愿飞蛾扑火,拚命一搏。而慕容铮当年看中的,到底是西秦嫡公主,还是凌筱,都未可知。与凌筝夫妻二十年,总能生出几分情义。然而他性情惨苛,终是将仅存的一点情义消耗殆尽。其实,两人一柔一刚,最是般配,可惜都是拗性不肯和软之人,一个推来一个避让,最终教佳偶活成了怨侣。大抵人间憾事,不过如是。
燕后落葬皇陵后,慕容铮下令封禁正阳殿,自回风霜殿去了。近来追赶卫茂漪,弄伤一目,后又为凌筝薨逝激动,今番竟是失明了。他坐在桌前,眼前诸物朦胧,只觉行止有碍,难以轻易举动。正沉吟之际,一人绕过折枝牡丹屏风,大步到跟前来。
慕容铮微怒,喝问道:“谁人前来?”一个内侍慌里慌张奔将进来,一行抹汗,一行道:“大皇子走得忒急。”慕容铮抬起眼皮,但见一个青年,身穿金革黑胄,腰佩镶宝长剑。体度伟长,容貌俊秀,双目炯炯,如岩下之电。只是肤色黑黄,一望便知是久经日晒雨淋之人。内侍忙朝慕容铮禀道:“陛下,是大皇子到了。”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慕容铮并凌筝的长子慕容浩。
父子二人,形貌绝类,宛然一人。两厢对看,都不言语。良久慕容铮先自开言,声如虎吼道:“违令还朝,你是嫌自己项上人头太长久了么?”慕容浩冷笑道:“母后薨逝,父皇竟不准做儿子的回京奔丧。”
慕容铮道:“如今回来,你母后业经下葬。回与不回,有何不同?”慕容浩双拳紧捏,骨骼咯咯作响,恨道:“你若准允了我的奏疏,何至于此?”两人怒目而视,直是一豺一狼,一虎一豹,半斤八两,互不相让。
正在不可开解之时,一阵脚步遝然,另一个内侍,引着一个少年来到。这少年皮肤白皙,眉目俊雅,穿着丧服,竟有几分病弱之态。少年步到慕容浩身前,喜道:“大哥,果真是你。”慕容浩摸摸少年脑袋,道:“淼儿,你又高了。”慕容淼想起凌筝,落下眼泪来,说道:“大哥,母后临终,只恨不能见你一面。”
慕容浩闻言,心下怆然,抱着弟弟,不由得眼圈儿红了。慕容铮听得“母后临终,只恨不能见你一面”,寻思道:“她当真连死都不愿多看我一眼?”越想越气,喝道:“浩儿,你擅离职守,该当何罪?”
慕容浩放下慕容淼,昂首道:“一切罪过,但凭父皇圣裁。”慕容铮怒极,道了声好,便下令将慕容浩下狱。慕容淼见状,跪伏在地,替兄长求情。慕容铮不肯,眼看侍卫围拢上来。慕容淼只得恳告道:“大皇兄不远万里,只为祭奠母后。父皇若将大皇兄投进天牢,唯恐母后地下不宁。”
当下,慕容铮听罢,怒气顿收,看向慕容浩道:“将来再收拾你。”慕容淼称谢不迭,拉起慕容浩,就往外疾走。甫一出离飞霜殿,慕容淼道:“父皇思念母后,一只眼睛又瞎了,难免心绪躁怒,大哥多体谅一二。他非是要将大哥下狱,不过唬吓你罢了。”慕容浩轻嗤一声,道:“母后在世时,他不知珍惜,现下故作深情,是要给哪个看?”慕容浩年长于慕容淼,幼年多番亲见慕容铮欺辱凌筝,父子怨嫌,便由此萌。由此而观,燕国慕容,父子夫妇,当真应了“无仇不成父子,无怨不成夫妻”的俗谚。
却说,卫茂漪与卫柔祇两个,以石脂水退敌,迫走了燕兵,又怕慕容铮再行报复,便商议遣散族人。当下,寨子里十来个黄发垂髫,面面相觑,只觉前途茫茫。一个孩子说道:“大王姬,爹娘都死了,我要往何处去?”卫茂漪看看族人围在一处,愁容满脸,情知出山不是良策,然而目下是无法可想的。于是道:“我要往晋国去,虽可捎带上你们。然而路途遥迢,你们或年纪高迈,或弱龄尚稚,只怕吃不住艰苦。况且南北大差,纵是到了晋国,难免水土不服。”
卫柔祇看看阿姐,柳眉交缠,又看看族人,垂头丧气,好一片愁云惨雾!好半晌,开言道:“他们可暂住梁宫。”卫茂漪与景留仙闻言,齐齐看向她。景留仙笑道:“我却是忘了,临海君最是乐善好施的。”
卫茂漪则是拿眼在她身上逡巡一番,柳眉未展,问道:“梁宫里的流民,还没有遣散么?”卫柔祇嗫嚅道:“他们无有生理,撵将出去,不是教他们送死么?”卫茂漪微怒,凝睇她的双瞳,又问道:“夜锦同你是一般的想头么?”卫柔祇不答,但扭过脸去。卫茂漪叹口气,道:“南边战事连连,你夫妻两个须得早做打算。”歇了一歇,接着道:“你如今大了,凡事自有计较,我不能事事都替你烦恼。”
景留仙在一侧,见姐妹两个话到深处,生出惆怅来,忙发辞止之道:“贼兵败走,只怕添换新敌。”此一语惊醒姐妹二人,当即决计带领族人北上金陵。
灵修族人多不谙骑术,更兼是老人孩童,只得徒步而行,所以一路迟缓,迤逦北上。景留仙自坐在马车里,在前开路,卫茂漪姐妹两个引领族人在后。正行之间,只见一伙男女,足有五六十之数,人人衣衫破弊、个个瘦骨嶙峋,都担锄荷镐,蔫蔫走在路上。
不一时,一个黑甲卫士,跨坐驽马,从后赶来,朝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背上便是一鞭,嘴里骂骂咧咧道:“吃了饭的,走起路来像死尸一样,天黑到不了地方,教你们明日都喝西北风。”说罢,朝人群随意挥舞长鞭。一个老人吃不住打,趔趄几步,扑倒在地。黑甲卫士拍马近前,喝道:“还不起身,是等谁来扶么?”老人几番挣扎,终是无力站起。卫士大怒,扬鞭抽打,不意竟落在马肚上。驽马虽劣,却极是性烈,立时蹬起四蹄。眼看着马蹄踩踏上身,唬得老人浑身打颤,闭上眼睛,不敢开看。
等待许久,马蹄未落,马嘶渐稀。老人心中奇怪,缓缓睁开眼来,只见一个美妇,揪起一撮鬃毛,马儿俯首帖耳,一副温驯模样。马上卫士见状,喝问道:“你是何人?”说着时,又是一鞭飞出。孰料,这一鞭在半空里打了个回旋,竟是打在自己身上。只听得“哎呦”一声,卫士跌下马来。
卫茂漪上前,俯看他道:“你是燕人么?”卫士才知,眼前两个美妇,绝非常人,立时重重点头。卫茂漪又问道:“你押送的,都是俘虏?”卫士一手捂着膀子,应道:“不是俘虏,是别国百姓。”卫茂漪回头看了一眼,众人各各惊恐,又问他道:“你要将他们押解何处?”卫士道:“五十里外,有一处铁矿。上官派我将人押到铁矿,看守他们挖矿。”
闻言,卫茂漪大为不解,寻思道:“燕人为何大开矿藏?”景留仙在车内,早闻得声响,踱近前来,解释道:“铸铁炼兵,自然须索铁矿。燕主现下正大肆兴兵,岂能没有兵刃?”卫茂漪抿紧双唇,目眦欲裂,恨道:“慕容铮只为一己之私,便要荼毒生灵,早晚报应。”倏然眼波一轮,笑道:“我若是炸毁铁矿,他当以何肆虐?”
慕容铮听得说慕容浩要回来,当即皱起眉头,正色说道:“他坐镇北疆,回来作甚?”慕容淼见父亲生气,者者谦谦,不敢多言。
第二日,慕容铮着人将昨日说话的嬷嬷带到偏殿,开口问道:“皇后因何病故的?”老嬷嬷哆哆嗦嗦,答道:“娘娘患有美人痨。”慕容铮但觉无端倾下半桶雪水,从头到脚寒冱裂肤。忆起凌筝脸面蜡黄,弱不胜衣,还只当是她饮食日蹙。又想起每每要触碰她,都被她躲开,以为是厌弃自己。
慕容铮神思恍惚起来,又道:“她几时得了痨病?”嬷嬷泣不成声,道:“在广成王府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每年秋冬,又是喘又是咳。生下二皇子后,就发了病。娘娘向来心事重,不肯用药,只是静养,还勒令御医不能上禀陛下。后来再要治疗时,已是药石罔效。”慕容铮听罢,眼前现出一个身影来,只穿一件薄衫,跪在中庭,满地积雪,映照如白昼。他突地心痛如刀绞,立脚不住,强撑身子坐在榻上。
亭午时分,宫里传出圣旨:着国中上下书册典籍、刻石碑碣一应诸物,凡有筝字者,一律去争,只留竹。另下诏半月不朝,民间罢婚三年,全国举哀。追赠皇后谥曰显德,祔葬帝陵。
如今看来,不知凌筝一生,究竟幸还是不幸?当年紫宸殿惊鸿一面,宫门前一见倾心,而后替嫁南燕,母仪天下,却受尽冷落,尝遍讥刺。终至于心死,然后身死。倘使凌筝在秦国嫁了个平人,一世平安顺遂,于她而言,亦是幸事。如此说来,这一面一见,端的误其终生,倒是不如不遇。然而,静思之时,不免憾恨。所以甘愿飞蛾扑火,拚命一搏。而慕容铮当年看中的,到底是西秦嫡公主,还是凌筱,都未可知。与凌筝夫妻二十年,总能生出几分情义。然而他性情惨苛,终是将仅存的一点情义消耗殆尽。其实,两人一柔一刚,最是般配,可惜都是拗性不肯和软之人,一个推来一个避让,最终教佳偶活成了怨侣。大抵人间憾事,不过如是。
燕后落葬皇陵后,慕容铮下令封禁正阳殿,自回风霜殿去了。近来追赶卫茂漪,弄伤一目,后又为凌筝薨逝激动,今番竟是失明了。他坐在桌前,眼前诸物朦胧,只觉行止有碍,难以轻易举动。正沉吟之际,一人绕过折枝牡丹屏风,大步到跟前来。
慕容铮微怒,喝问道:“谁人前来?”一个内侍慌里慌张奔将进来,一行抹汗,一行道:“大皇子走得忒急。”慕容铮抬起眼皮,但见一个青年,身穿金革黑胄,腰佩镶宝长剑。体度伟长,容貌俊秀,双目炯炯,如岩下之电。只是肤色黑黄,一望便知是久经日晒雨淋之人。内侍忙朝慕容铮禀道:“陛下,是大皇子到了。”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慕容铮并凌筝的长子慕容浩。
父子二人,形貌绝类,宛然一人。两厢对看,都不言语。良久慕容铮先自开言,声如虎吼道:“违令还朝,你是嫌自己项上人头太长久了么?”慕容浩冷笑道:“母后薨逝,父皇竟不准做儿子的回京奔丧。”
慕容铮道:“如今回来,你母后业经下葬。回与不回,有何不同?”慕容浩双拳紧捏,骨骼咯咯作响,恨道:“你若准允了我的奏疏,何至于此?”两人怒目而视,直是一豺一狼,一虎一豹,半斤八两,互不相让。
正在不可开解之时,一阵脚步遝然,另一个内侍,引着一个少年来到。这少年皮肤白皙,眉目俊雅,穿着丧服,竟有几分病弱之态。少年步到慕容浩身前,喜道:“大哥,果真是你。”慕容浩摸摸少年脑袋,道:“淼儿,你又高了。”慕容淼想起凌筝,落下眼泪来,说道:“大哥,母后临终,只恨不能见你一面。”
慕容浩闻言,心下怆然,抱着弟弟,不由得眼圈儿红了。慕容铮听得“母后临终,只恨不能见你一面”,寻思道:“她当真连死都不愿多看我一眼?”越想越气,喝道:“浩儿,你擅离职守,该当何罪?”
慕容浩放下慕容淼,昂首道:“一切罪过,但凭父皇圣裁。”慕容铮怒极,道了声好,便下令将慕容浩下狱。慕容淼见状,跪伏在地,替兄长求情。慕容铮不肯,眼看侍卫围拢上来。慕容淼只得恳告道:“大皇兄不远万里,只为祭奠母后。父皇若将大皇兄投进天牢,唯恐母后地下不宁。”
当下,慕容铮听罢,怒气顿收,看向慕容浩道:“将来再收拾你。”慕容淼称谢不迭,拉起慕容浩,就往外疾走。甫一出离飞霜殿,慕容淼道:“父皇思念母后,一只眼睛又瞎了,难免心绪躁怒,大哥多体谅一二。他非是要将大哥下狱,不过唬吓你罢了。”慕容浩轻嗤一声,道:“母后在世时,他不知珍惜,现下故作深情,是要给哪个看?”慕容浩年长于慕容淼,幼年多番亲见慕容铮欺辱凌筝,父子怨嫌,便由此萌。由此而观,燕国慕容,父子夫妇,当真应了“无仇不成父子,无怨不成夫妻”的俗谚。
却说,卫茂漪与卫柔祇两个,以石脂水退敌,迫走了燕兵,又怕慕容铮再行报复,便商议遣散族人。当下,寨子里十来个黄发垂髫,面面相觑,只觉前途茫茫。一个孩子说道:“大王姬,爹娘都死了,我要往何处去?”卫茂漪看看族人围在一处,愁容满脸,情知出山不是良策,然而目下是无法可想的。于是道:“我要往晋国去,虽可捎带上你们。然而路途遥迢,你们或年纪高迈,或弱龄尚稚,只怕吃不住艰苦。况且南北大差,纵是到了晋国,难免水土不服。”
卫柔祇看看阿姐,柳眉交缠,又看看族人,垂头丧气,好一片愁云惨雾!好半晌,开言道:“他们可暂住梁宫。”卫茂漪与景留仙闻言,齐齐看向她。景留仙笑道:“我却是忘了,临海君最是乐善好施的。”
卫茂漪则是拿眼在她身上逡巡一番,柳眉未展,问道:“梁宫里的流民,还没有遣散么?”卫柔祇嗫嚅道:“他们无有生理,撵将出去,不是教他们送死么?”卫茂漪微怒,凝睇她的双瞳,又问道:“夜锦同你是一般的想头么?”卫柔祇不答,但扭过脸去。卫茂漪叹口气,道:“南边战事连连,你夫妻两个须得早做打算。”歇了一歇,接着道:“你如今大了,凡事自有计较,我不能事事都替你烦恼。”
景留仙在一侧,见姐妹两个话到深处,生出惆怅来,忙发辞止之道:“贼兵败走,只怕添换新敌。”此一语惊醒姐妹二人,当即决计带领族人北上金陵。
灵修族人多不谙骑术,更兼是老人孩童,只得徒步而行,所以一路迟缓,迤逦北上。景留仙自坐在马车里,在前开路,卫茂漪姐妹两个引领族人在后。正行之间,只见一伙男女,足有五六十之数,人人衣衫破弊、个个瘦骨嶙峋,都担锄荷镐,蔫蔫走在路上。
不一时,一个黑甲卫士,跨坐驽马,从后赶来,朝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背上便是一鞭,嘴里骂骂咧咧道:“吃了饭的,走起路来像死尸一样,天黑到不了地方,教你们明日都喝西北风。”说罢,朝人群随意挥舞长鞭。一个老人吃不住打,趔趄几步,扑倒在地。黑甲卫士拍马近前,喝道:“还不起身,是等谁来扶么?”老人几番挣扎,终是无力站起。卫士大怒,扬鞭抽打,不意竟落在马肚上。驽马虽劣,却极是性烈,立时蹬起四蹄。眼看着马蹄踩踏上身,唬得老人浑身打颤,闭上眼睛,不敢开看。
等待许久,马蹄未落,马嘶渐稀。老人心中奇怪,缓缓睁开眼来,只见一个美妇,揪起一撮鬃毛,马儿俯首帖耳,一副温驯模样。马上卫士见状,喝问道:“你是何人?”说着时,又是一鞭飞出。孰料,这一鞭在半空里打了个回旋,竟是打在自己身上。只听得“哎呦”一声,卫士跌下马来。
卫茂漪上前,俯看他道:“你是燕人么?”卫士才知,眼前两个美妇,绝非常人,立时重重点头。卫茂漪又问道:“你押送的,都是俘虏?”卫士一手捂着膀子,应道:“不是俘虏,是别国百姓。”卫茂漪回头看了一眼,众人各各惊恐,又问他道:“你要将他们押解何处?”卫士道:“五十里外,有一处铁矿。上官派我将人押到铁矿,看守他们挖矿。”
闻言,卫茂漪大为不解,寻思道:“燕人为何大开矿藏?”景留仙在车内,早闻得声响,踱近前来,解释道:“铸铁炼兵,自然须索铁矿。燕主现下正大肆兴兵,岂能没有兵刃?”卫茂漪抿紧双唇,目眦欲裂,恨道:“慕容铮只为一己之私,便要荼毒生灵,早晚报应。”倏然眼波一轮,笑道:“我若是炸毁铁矿,他当以何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