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冰释前嫌
第七十八章 冰释前嫌
却说,凌策听得卫茂漪同行,忙不迭问道:“令母现在长安?”此话虽无甚要紧,但其语气声口,不无焦急之状。所以,卫容与同凌熙两个,一道看向凌策。秦帝凌策自悔失言,但轻咳几下,便端出君王架势来,朗声道:“陶君既是同令母一道远来,朕合该候问一番。”卫容与忙称不敢,一边厢又偷眼去睃凌策神色,果然见他八分尴尬。
彼时,秦国铲除薛氏,内乱已清,又灭西蜀、平汉中,军威浩大。殊不知,困于兵戈,连年损耗,早剩下一副空架子,正是成于兵也毁于兵。平乱之时,虑及西域突厥生变,趁火打劫,便关闭了榷场贸易。而秦国战马,多从西域而来。久之,地广而兵削,帑虚而马羸。故此,秦国正亟需优良马匹。
说罢了家事,便要言归正传。卫容与将贩盐驼队归国之时,从西域贩来骏马与秦国,解其燃煤之急,娓娓说了一遍。末了,又道:“陶人重利,从来不管列国纷争。只要钱财到手,没有陶人弄不来的物事。”此话凌策时信的,但看卫容与年稚,便又将信将疑起来。沉吟片刻,问道:“陶君做事时,令母却在何处?”
卫容与先是一怔,继而应道:“外臣与家母,形影不离。”凌策听了,当即放下心来。命内侍取来文牒,允他在边境贩马。
是日,卫茂漪终天立在客舍门首悬望。门外稍有响动,她便探出头去看。明光大惑不解,前番在西域时,遇上暴龙食人,尚不曾见夫人失张失智。为何此次小公子进宫,夫人竟如此惶惶然。欲要上前询问,又被长庚阻住。
黄昏时分,卫容与转过巷口,悠悠向客舍行来。明光这边厢喊了一声“公子”,那边厢卫茂漪箭也似冲出客舍,直奔到儿子身前。卫容与唬了一吓,呆愣愣在原地。卫茂漪扯起卫容与衣袖,好生将人上下验看,左右翻检,长舒一口气道:“回来就好。”
卫容与无奈苦笑,道:“秦帝分明是个平易可亲之人,为何在你的口里,就成了虎狼?”卫茂漪重复儿子说话,反问道:“平易可亲?你今日所见的,当真是凌策?”卫容与点头,一边厢搀扶母亲进城,一边厢将在秦宫所见所闻,一一诉与卫茂漪知道。卫茂漪听罢,沉吟半晌,幽幽说道:“既是如此,咱也不计较许多。收拾了行装,明日就启程返晋。”
第二日鸡鸣时分,众人各各起床,盥洗了,又用罢早饭,已然天光大亮。比及行至城门口时,周遭早是熙来攘往行客多了。长庚特特买下一辆马车,教卫氏母子二人乘坐。卫容与将身靠在车厢上,语调慵懒,道:“终是不怕马上劳顿了。”
一语未落,明光探进脑袋,将一件长条物事递将过来,说道:“外头一个公子,说是赠与夫人的。”卫茂漪接在手中,解下布包,露出一柄长剑,五尺有余,剑鞘上金龙盘护,剑柄镶嵌的羊脂玉作云朵状。她顿时面色大变,忙掀起车帘,只见三丈开外,一个贵人,衣饰华美,身形颀长,正自骑坐在卷毛騧上,仰面向马车处张望。
卫容与问道:“阿娘,你在长安可是有故人?”此子聪明如许,见秦帝与母亲情状,心内早自参透到七八分田地。卫茂漪掣开宝剑,只见明晃晃秋水相似,直刺人眼目。她忽而双眸酸涩,轻声叹道:“送我此物作甚?明知我最厌刀兵。”卫容与问道:“阿娘,可要我下车称谢?”卫茂漪连连摇头,只道:“不必,不必。”
众人驶离长安,卫茂漪方才悠悠展眸,似是自语,又似是说与儿子。道:“当年离秦,曾在心里立誓,此生再不入秦。然而,今番去后,只怕有生之年,再不会踏足秦地。”人生转瞬,凌策与卫茂漪两个,经历半世沧桑,在长安重遇。过往云烟,随风而逝;前尘仇怨,涣然冰释。
在路月余,从秦入晋,众人昼宿夜行。长庚在马车外问道:“夫人,可否传信与听音、视夜,着她两个遣人迎接?”尚未等卫茂漪答话,卫容与接口道:“不消两位姨母,景叔叔早探知了咱的消息,自会安排的。”
长庚不解,疑怪道:“景叔叔是何人?”卫茂漪道:“是日溪阁主。”长庚略一思忖,惊问道:“夫人所说的额,是日溪阁主景留仙?”卫容与一叠声笑应道:“正是,正是。”
果然不出母子所料,驼队甫入秦境,日溪阁便探知消息,景留仙即刻命人前往逆迎。所以,驼队进晋不久,青鸾便携带一队人马,与其正面相逢。两队合作一队,说说笑笑,同往绛城而去。
看看将近绛城,卫氏母子在车内,闻得明光与青鸾在马上闲话。明光赞道:“青鸾马术甚好,我初时只道中原女子,多是不谙马术的。”青鸾将脑袋一扬,道:“那是你在塞外少见多怪,故而有此陋见。”明光忙不迭点头,口里却说道:“我是塞外野人,青鸾姑娘长居山明水秀处,见识自然不同凡响。”这一对小儿女,互相斗嘴,直引逗得车里两个,忍不住抿嘴浅笑。
正在此时,青鸾大叫一声,纵马向前奔去。众人忙去瞧看时,只见尘起处,四个丽人,一般的身量,个个俱着莲青色衣衫。为首的却是一个白袍男子,羽冠绸衣,飘然若仙。卫容与在车中看得分明,喜道:“阿娘,阿娘,是景叔叔,景叔叔来接咱们了。”
却说,卫茂漪料到景留仙必定出城相迎。比及当真人来时,却生出几分情怯来。卫容与一行说着,一行跳下马车。这时节,景留仙亦率人向驼队行来。两厢相见,卫容与先自上前行礼,景留仙抚着他的膀子,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叹道:“三年不见,容与这般高了。”说毕,便拿眼偷瞄马车。卫容与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扭过头来,望向马车,喊道:“阿娘,是景叔叔到了。”
卫茂漪此时方才施施然步下马车,景留仙见状,忙上前搀扶,卫茂漪稍一错身,堪堪躲过。景留仙正自错愕,却有一人在旁说道:“小人长庚,见过日溪阁主。”
景留仙闻言回头,见是一个中年汉子,风霜满面,却依稀看出少时容颜。景留仙细看了半晌,方愕然道:“你莫不是当年陶君的亲随,那个他从塞外买来的孩子?”长庚连连点头,躬身施了一礼。景留仙看向卫茂漪,哈哈笑道:“不想你此次西行,竟带回了故人。”顿了一顿,又道:“听音与视夜,俱在城门处等候。”今番故人重逢,不免一场感恸。
卫容与下车与景留仙作陪,卫茂漪仍留在车上。又是一个时辰,绛城谯楼渐渐露出在天边。明光喜道:“绛城时到了吗?好生壮丽的城楼。”青鸾闻言,啐了一口,道:“少见多怪。”在前的几人不禁莞尔,一个头插紫玉钗的说道:“青鸾妹妹越发口没遮拦了。”青鸾撅了噘嘴,自提起缰绳望后退去。
卫茂漪褰起帘子,远望见城门口乌泱泱一片,辨不清男女。便问道:“城门口为何有这许多人?”卫容与笑道:“这是视夜、听音两位姨母,与日溪阁的姐姐们呀。”卫茂漪闻言,心头大震。她闭上眼来,复又睁开,所见的仍是黑漆漆人头攒动。卫容与一心只系在入城之事上,浑然没有看出母亲失常。卫茂漪自然不肯说破,便就此掩过,心下却暗自打定了主意。
听音、视夜两个,先于众人,直奔向马车处。卫容与探出脑袋来,唤了声“姨母”,二女喜极,一个将卫容与搂住怀里,一个背过脸去悄悄抹泪。卫茂漪施施然步下马车,笑道:“这般大了,仍是小孩子一般。”听音、视夜忙来见礼。卫茂漪将手向后一指,说道:“你两个来看,此人是谁?”说着时,长庚早移步到跟前来。
听音、视夜两个,一左一右,将他上下打量。半晌,视夜颤声问道:“你是长庚么?”长庚一目落下泪来,勉强笑道:“两位姐姐,多年不见了。”话音方落,听音“哇”地大哭出声。
这边厢,三人诉些离愁别恨。那边厢,卫圆灵着一身羽纱长袍,徐徐步将来,唤道:“阿姐。”声虽轻,却如落石,直撞卫茂漪心坎。卫茂漪抬眸,见他容色秀整,较昔日更是夺人。不禁笑道:“圆灵出落得越发好看了。”卫圆灵应道:“阿姐说笑了。”说着时,面上仍是一贯的波澜不兴,双唇却自轻轻打颤。卫茂漪握着他的手腕,附耳问道:“你的身子可好?”卫圆灵低语应道:“我早晚将养着,已然全无病态,阿姐勿念。”
听音极爱明光,自牵起他的手,问长问短。方才那个头戴紫玉簪的姑娘笑道:“听音姐姐恁的欢喜明光,何不教明光认作干娘?”有人道了声好,便有人附和。众人便这般笑笑闹闹,进城去了。
却说,凌策听得卫茂漪同行,忙不迭问道:“令母现在长安?”此话虽无甚要紧,但其语气声口,不无焦急之状。所以,卫容与同凌熙两个,一道看向凌策。秦帝凌策自悔失言,但轻咳几下,便端出君王架势来,朗声道:“陶君既是同令母一道远来,朕合该候问一番。”卫容与忙称不敢,一边厢又偷眼去睃凌策神色,果然见他八分尴尬。
彼时,秦国铲除薛氏,内乱已清,又灭西蜀、平汉中,军威浩大。殊不知,困于兵戈,连年损耗,早剩下一副空架子,正是成于兵也毁于兵。平乱之时,虑及西域突厥生变,趁火打劫,便关闭了榷场贸易。而秦国战马,多从西域而来。久之,地广而兵削,帑虚而马羸。故此,秦国正亟需优良马匹。
说罢了家事,便要言归正传。卫容与将贩盐驼队归国之时,从西域贩来骏马与秦国,解其燃煤之急,娓娓说了一遍。末了,又道:“陶人重利,从来不管列国纷争。只要钱财到手,没有陶人弄不来的物事。”此话凌策时信的,但看卫容与年稚,便又将信将疑起来。沉吟片刻,问道:“陶君做事时,令母却在何处?”
卫容与先是一怔,继而应道:“外臣与家母,形影不离。”凌策听了,当即放下心来。命内侍取来文牒,允他在边境贩马。
是日,卫茂漪终天立在客舍门首悬望。门外稍有响动,她便探出头去看。明光大惑不解,前番在西域时,遇上暴龙食人,尚不曾见夫人失张失智。为何此次小公子进宫,夫人竟如此惶惶然。欲要上前询问,又被长庚阻住。
黄昏时分,卫容与转过巷口,悠悠向客舍行来。明光这边厢喊了一声“公子”,那边厢卫茂漪箭也似冲出客舍,直奔到儿子身前。卫容与唬了一吓,呆愣愣在原地。卫茂漪扯起卫容与衣袖,好生将人上下验看,左右翻检,长舒一口气道:“回来就好。”
卫容与无奈苦笑,道:“秦帝分明是个平易可亲之人,为何在你的口里,就成了虎狼?”卫茂漪重复儿子说话,反问道:“平易可亲?你今日所见的,当真是凌策?”卫容与点头,一边厢搀扶母亲进城,一边厢将在秦宫所见所闻,一一诉与卫茂漪知道。卫茂漪听罢,沉吟半晌,幽幽说道:“既是如此,咱也不计较许多。收拾了行装,明日就启程返晋。”
第二日鸡鸣时分,众人各各起床,盥洗了,又用罢早饭,已然天光大亮。比及行至城门口时,周遭早是熙来攘往行客多了。长庚特特买下一辆马车,教卫氏母子二人乘坐。卫容与将身靠在车厢上,语调慵懒,道:“终是不怕马上劳顿了。”
一语未落,明光探进脑袋,将一件长条物事递将过来,说道:“外头一个公子,说是赠与夫人的。”卫茂漪接在手中,解下布包,露出一柄长剑,五尺有余,剑鞘上金龙盘护,剑柄镶嵌的羊脂玉作云朵状。她顿时面色大变,忙掀起车帘,只见三丈开外,一个贵人,衣饰华美,身形颀长,正自骑坐在卷毛騧上,仰面向马车处张望。
卫容与问道:“阿娘,你在长安可是有故人?”此子聪明如许,见秦帝与母亲情状,心内早自参透到七八分田地。卫茂漪掣开宝剑,只见明晃晃秋水相似,直刺人眼目。她忽而双眸酸涩,轻声叹道:“送我此物作甚?明知我最厌刀兵。”卫容与问道:“阿娘,可要我下车称谢?”卫茂漪连连摇头,只道:“不必,不必。”
众人驶离长安,卫茂漪方才悠悠展眸,似是自语,又似是说与儿子。道:“当年离秦,曾在心里立誓,此生再不入秦。然而,今番去后,只怕有生之年,再不会踏足秦地。”人生转瞬,凌策与卫茂漪两个,经历半世沧桑,在长安重遇。过往云烟,随风而逝;前尘仇怨,涣然冰释。
在路月余,从秦入晋,众人昼宿夜行。长庚在马车外问道:“夫人,可否传信与听音、视夜,着她两个遣人迎接?”尚未等卫茂漪答话,卫容与接口道:“不消两位姨母,景叔叔早探知了咱的消息,自会安排的。”
长庚不解,疑怪道:“景叔叔是何人?”卫茂漪道:“是日溪阁主。”长庚略一思忖,惊问道:“夫人所说的额,是日溪阁主景留仙?”卫容与一叠声笑应道:“正是,正是。”
果然不出母子所料,驼队甫入秦境,日溪阁便探知消息,景留仙即刻命人前往逆迎。所以,驼队进晋不久,青鸾便携带一队人马,与其正面相逢。两队合作一队,说说笑笑,同往绛城而去。
看看将近绛城,卫氏母子在车内,闻得明光与青鸾在马上闲话。明光赞道:“青鸾马术甚好,我初时只道中原女子,多是不谙马术的。”青鸾将脑袋一扬,道:“那是你在塞外少见多怪,故而有此陋见。”明光忙不迭点头,口里却说道:“我是塞外野人,青鸾姑娘长居山明水秀处,见识自然不同凡响。”这一对小儿女,互相斗嘴,直引逗得车里两个,忍不住抿嘴浅笑。
正在此时,青鸾大叫一声,纵马向前奔去。众人忙去瞧看时,只见尘起处,四个丽人,一般的身量,个个俱着莲青色衣衫。为首的却是一个白袍男子,羽冠绸衣,飘然若仙。卫容与在车中看得分明,喜道:“阿娘,阿娘,是景叔叔,景叔叔来接咱们了。”
却说,卫茂漪料到景留仙必定出城相迎。比及当真人来时,却生出几分情怯来。卫容与一行说着,一行跳下马车。这时节,景留仙亦率人向驼队行来。两厢相见,卫容与先自上前行礼,景留仙抚着他的膀子,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叹道:“三年不见,容与这般高了。”说毕,便拿眼偷瞄马车。卫容与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扭过头来,望向马车,喊道:“阿娘,是景叔叔到了。”
卫茂漪此时方才施施然步下马车,景留仙见状,忙上前搀扶,卫茂漪稍一错身,堪堪躲过。景留仙正自错愕,却有一人在旁说道:“小人长庚,见过日溪阁主。”
景留仙闻言回头,见是一个中年汉子,风霜满面,却依稀看出少时容颜。景留仙细看了半晌,方愕然道:“你莫不是当年陶君的亲随,那个他从塞外买来的孩子?”长庚连连点头,躬身施了一礼。景留仙看向卫茂漪,哈哈笑道:“不想你此次西行,竟带回了故人。”顿了一顿,又道:“听音与视夜,俱在城门处等候。”今番故人重逢,不免一场感恸。
卫容与下车与景留仙作陪,卫茂漪仍留在车上。又是一个时辰,绛城谯楼渐渐露出在天边。明光喜道:“绛城时到了吗?好生壮丽的城楼。”青鸾闻言,啐了一口,道:“少见多怪。”在前的几人不禁莞尔,一个头插紫玉钗的说道:“青鸾妹妹越发口没遮拦了。”青鸾撅了噘嘴,自提起缰绳望后退去。
卫茂漪褰起帘子,远望见城门口乌泱泱一片,辨不清男女。便问道:“城门口为何有这许多人?”卫容与笑道:“这是视夜、听音两位姨母,与日溪阁的姐姐们呀。”卫茂漪闻言,心头大震。她闭上眼来,复又睁开,所见的仍是黑漆漆人头攒动。卫容与一心只系在入城之事上,浑然没有看出母亲失常。卫茂漪自然不肯说破,便就此掩过,心下却暗自打定了主意。
听音、视夜两个,先于众人,直奔向马车处。卫容与探出脑袋来,唤了声“姨母”,二女喜极,一个将卫容与搂住怀里,一个背过脸去悄悄抹泪。卫茂漪施施然步下马车,笑道:“这般大了,仍是小孩子一般。”听音、视夜忙来见礼。卫茂漪将手向后一指,说道:“你两个来看,此人是谁?”说着时,长庚早移步到跟前来。
听音、视夜两个,一左一右,将他上下打量。半晌,视夜颤声问道:“你是长庚么?”长庚一目落下泪来,勉强笑道:“两位姐姐,多年不见了。”话音方落,听音“哇”地大哭出声。
这边厢,三人诉些离愁别恨。那边厢,卫圆灵着一身羽纱长袍,徐徐步将来,唤道:“阿姐。”声虽轻,却如落石,直撞卫茂漪心坎。卫茂漪抬眸,见他容色秀整,较昔日更是夺人。不禁笑道:“圆灵出落得越发好看了。”卫圆灵应道:“阿姐说笑了。”说着时,面上仍是一贯的波澜不兴,双唇却自轻轻打颤。卫茂漪握着他的手腕,附耳问道:“你的身子可好?”卫圆灵低语应道:“我早晚将养着,已然全无病态,阿姐勿念。”
听音极爱明光,自牵起他的手,问长问短。方才那个头戴紫玉簪的姑娘笑道:“听音姐姐恁的欢喜明光,何不教明光认作干娘?”有人道了声好,便有人附和。众人便这般笑笑闹闹,进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