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魁星寥落
第八十一章 魁星寥落
正在朝堂乱嚷嚷一片之际,一个绿袍小官,簇亮的衣裳,独立在一处,不时拿眼睃向内殿。周遭同僚围拢一处,论议纷纷,他自岿然自处。细觑之下,此子眉目如画,不是别人,正是息灵蕴。
这个昔日的女状元,因为官卑职小,只得立在殿外。殿内一般众臣正自细究晋帝生死,裕王龙棣萼似有难言之隐,终拂袖而去。他一去,殿内殿外,霎时炸锅一般,油烹鼎沸,个个作势欲要闯宫。
息灵蕴冷眼瞧着,心头微哂。这干稳坐云端之人,无不爱惜官位声名,岂肯当真闯宫?她又看了一会子,自退将出来,往宫外行去。她心中感念晋帝知遇,然而多年沉郁下僚,早将一腔忠忱冲淡了。纵是记挂晋帝安危,彼时只是无可奈何。
出得宫门,径望御街而去。今日原是与沈玥有约,只怕去得晚了,这小妮子又吃醉了。息灵蕴来到高阳酒馆,夭夭就将她引至二楼一处靠窗雅座。果不其然,沈玥正自歪头晃脑,指尖旋动一只錾银杯,两颊早是飞上红霞。
息灵蕴在对过坐下,道:“你怎生就吃醉了?”沈玥扭过头来,饧着一双星眼,道:“昔年在家乡时,号称千杯不醉。谁知到了绛城,就不胜酒力了。”顿上一顿,自嘲道:“兴许是绛城美酒太过醇厚之故。”息灵蕴不听她分说,自躲过银杯。沈玥轻笑一声,问道:“灵姐今日为何迟了?”
息灵蕴自斟一杯,抿了一口,唇齿清冽,应道:“殿上诸公都在问询陛下近况。”沈玥将脑袋向下一滑,笑道:“陛下驾崩,必然朝堂震荡,那干豪戚贵里自是要追问底里的。只是你我,一个户部书令史,专司民间婚嫁,一个承平斋教习,只管教习弓马,这些个大事原是不便参与的,免得惹人不快。”息灵蕴忙止之道:“玥儿慎言!”
沈玥将手一摆,道:“你我既是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怕因言致祸?现下哪个大官儿要来管咱两个?”说着时,又是一杯酒下肚,接着道:“我出身乡野,家里祖上曾经做过盗贼,自小学些武艺傍身,本就胸无大志。渐渐长大,因为天生有几分力气,被乡人撺掇考取功名,不料竟得了武状元,原也只想混沌度日,万不承想最终却做了书斋教习。”说到此处,忍不住哈哈大笑,又道:“究竟是因你我朝上无人?还是你我皆是女身?”息灵蕴听着,不再阻止。因为沈玥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想。
二人又吃了一会子酒,息灵蕴道:“不知现下南征如何了?”沈玥应道:“听说是渡江南下了。”息灵蕴道:“小厉王原是个有能耐的,并非纨绔。”沈玥轻嗤道:“他身旁有鄂侯景怀瑜,还有熊老将军祖上。只他是个能听人劝的,总不出大差。”息灵蕴听到此处,忽而心底悠悠一荡,继而针刺绵密。
沈玥见她手捂胸口,状貌颇为苦痛,忙放下錾银杯,急切问道:“灵姐如何了?”息灵蕴连连摆手,答道:“方才酒吃得急了。”沈玥不疑有他,自说道:“听闻小厉王临行,陛下密诏南下,原是要他建些功勋,将来好教他承继大统。眼下裕王独大,陛下一旦公车宴驾,只怕终成梦话泡影。”
息灵蕴唬得忙用手去遮她的嘴巴,沈玥笑道:“绛城上下,这般思想的,不只我一个。”息灵蕴哄道:“敢于在人稠众广处,这般说话的,却只你一个。”沈玥只得笑道:“玥儿听灵姐的就是了。”
这两人自午时直吃到申时,始才起身下楼。沈玥自去柜台处会账,一行将出一贯钱,一行说道:“姑娘安心,南征军队势如破竹,现下早渡江往南去了。”夭夭听了,忙扔下纸笔,急道:“不是前去阻挡燕兵北上么?怎生就南渡了?”沈玥道:“这是朝堂中事,姑娘莫要问这许多。”
息灵蕴与沈玥互相搀扶,径望息府行去。沈玥调笑道:“灵姐,你当值之时,却来饮酒作乐,不怕御史参你?”息灵蕴拉长声音,笑道:“白日纵酒,方是英雄本色。”沈玥道了一声好,二人携手,缓缓而行,直引得路人纷纷注目。
息府门首,梅香早立在门外,远望见二人,一个绿袍,一个红衫,忙三步作两步迎将上去。一边厢扶着息灵蕴,一边厢怪道:“沈大人,我家姑娘原是滴酒不沾的。自从与你交好,时常吃得大醉,真真丢了读书人的斯文体面。”又扯起息灵蕴衣袖,恨道:“白日里身着官服吃酒,姑娘是不要做官了么?”沈玥手指梅香,笑向息灵蕴道:“这妮子好得紧,待你最是忠心。”息灵蕴觑了梅香一眼,应道:“她从小伴我长大,妹妹一般的。”
说话之间,三人已至息府门首。息灵蕴邀沈玥宿夜,沈玥道:“承平斋里还有箭矢待我拾掇,明日要用的。”息灵蕴便不再强留,二人就此作别。殊不知,此一别,遍经生死,经年不复相见。
沈玥折回高阳酒馆,一个小厮牵来一马。夭夭早在店里见了,一阵青烟似的奔到跟前,一把抢过马缰绳。沈玥见状,笑道:“你这小蹄子,每番到你店里,都要细问南征景况,难不成行伍里有你相好的?”夭夭面上一红,却不答话,只攥紧缰绳。沈玥“唉”了一声,道:“我现下不在朝中,今日说与你的,尽是在承平斋听来的。”夭夭听了,低下头来,沈玥趁势夺过缰绳,翻身上马,口里说道:“姑娘,沙场之上,生死由天。”
沈玥在绛城未谋私宅,曾经是赁屋居住。后任承平斋骑射教习,索性吃住都在书院。她快马加鞭,赶在城门关闭前出城,径趋西郊。看看杂树丰茂,道路转幽,一堵高墙隐在林后,时出时没。那地界正是承平斋演武场,每年四月初四,必有骑射之会,绛城万人空巷。奈何今年晋帝病重,骑射会暂且搁置了。沈玥念及此处,许是怀念昔年盛况,竟是有些失神。猛可里,一团黑影掠过,胯下飒露紫仰天长嘶,四蹄扬起。
沈玥一惊,连忙收紧缰绳。正要开口去骂,却看清来人正是自己学生。只见这厮满头大汗水,上前拉住马笼头,含混道:“沈先生,学生腰牌丢了,快快救救学生。”沈玥听得不明底里,忙来询问。
原来,此子名叫何谓,乃是承平斋贡生。承平斋仿国子监制,学生有荫生贡生之别。绛城贵族子弟,凭借祖上恩荫入学,是为荫生,又名恩生。国内州县,选择成绩优异者,送入承平斋,即是贡生。荫生不必科考,推恩荫补,自可做官,而贡生仍须武举。
这何谓今日有事外出,返回之时,不慎失落通行腰牌。承平斋规矩严苛,不拘师生,出入必得手持腰牌。如无腰牌,绝计不得入内。当下沈玥听了,忙探进衣襟里去,直至触到一块硬物,方才安下心来。这腰牌黑檀木所制,一面是承平斋徽记,一面是持有人之名姓,所以不得相互借用。
说罢,何谓几欲哭将出来。沈玥无奈,问道:“你的腰牌遗失在何处?”何谓打了一躬,答道:“学生今日归家探望,回来迟了,路上走得急,不知丢在哪里。”顿了一顿,将手向前一指,道:“大概是丢在林子里了。”
沈玥听了,将身半倚在马背上,饶有兴味看他,问道:“官道你不走,为何要钻入密林去?”何谓一听,低下头去,嗫嚅道:“先生不知,这林子里有捷径,可直通承平斋。”沈玥听了,将信将疑,口里道:“我却是未曾听过的。”虽如此,仍是随何谓望密林深处去了。
师徒两个,一前一后,摸黑拨草前行。沈玥问道:“身上的伤如何了?”何谓闻言,忙去抓自己手腕,腕骨处正有一片淤青。沈玥又道:“阮晔他们可有再欺辱于你?”何谓吃了一下,嘴里支支吾吾,半日蹦不出一个字。沈玥将手一摆,道:“你将来是要武试的,恁的软懦,如何带兵?”何谓连连称是,沈玥接着道:“前日我去桓侯府上拜会,欲要教他管教族中子侄,被门子挡了回来。”何谓打断道:“阮十六郎与桓侯应是同辈。”
沈玥一愕,驳斥道:“既是平辈,更应管教的。不则族人在外为非作歹,更是有辱桓侯门楣。”说到此处,沈玥叹了口气,道:“原以为山长不是出自绛城豪族,能替你做主,不承想竟是个胆小怕事的。”
两人一行说活,一行前行,渐至丛树邃密。松柏环绕,冷月当空。沈玥忽觉脊背寒栗,瑟瑟之意浓。她不由问道:“此地当真能够绕回书院么?”何谓正自在前行走,闻言,身子一僵,应道:“更够绕回书院的。”说罢,转过身来,袖子里将出一个水壶,拔下塞子,道:“行了一路,先生权且饮些罢。”
沈玥吃了半日酒,早是口里能喷出火来。当下接过,一气儿喝了罄尽,咂咂朱唇,意犹未尽。将水壶掷于何谓,待要教他前行,口里却发不出一言,随即四肢乏力,身子不觉瘫软下去。
正在朝堂乱嚷嚷一片之际,一个绿袍小官,簇亮的衣裳,独立在一处,不时拿眼睃向内殿。周遭同僚围拢一处,论议纷纷,他自岿然自处。细觑之下,此子眉目如画,不是别人,正是息灵蕴。
这个昔日的女状元,因为官卑职小,只得立在殿外。殿内一般众臣正自细究晋帝生死,裕王龙棣萼似有难言之隐,终拂袖而去。他一去,殿内殿外,霎时炸锅一般,油烹鼎沸,个个作势欲要闯宫。
息灵蕴冷眼瞧着,心头微哂。这干稳坐云端之人,无不爱惜官位声名,岂肯当真闯宫?她又看了一会子,自退将出来,往宫外行去。她心中感念晋帝知遇,然而多年沉郁下僚,早将一腔忠忱冲淡了。纵是记挂晋帝安危,彼时只是无可奈何。
出得宫门,径望御街而去。今日原是与沈玥有约,只怕去得晚了,这小妮子又吃醉了。息灵蕴来到高阳酒馆,夭夭就将她引至二楼一处靠窗雅座。果不其然,沈玥正自歪头晃脑,指尖旋动一只錾银杯,两颊早是飞上红霞。
息灵蕴在对过坐下,道:“你怎生就吃醉了?”沈玥扭过头来,饧着一双星眼,道:“昔年在家乡时,号称千杯不醉。谁知到了绛城,就不胜酒力了。”顿上一顿,自嘲道:“兴许是绛城美酒太过醇厚之故。”息灵蕴不听她分说,自躲过银杯。沈玥轻笑一声,问道:“灵姐今日为何迟了?”
息灵蕴自斟一杯,抿了一口,唇齿清冽,应道:“殿上诸公都在问询陛下近况。”沈玥将脑袋向下一滑,笑道:“陛下驾崩,必然朝堂震荡,那干豪戚贵里自是要追问底里的。只是你我,一个户部书令史,专司民间婚嫁,一个承平斋教习,只管教习弓马,这些个大事原是不便参与的,免得惹人不快。”息灵蕴忙止之道:“玥儿慎言!”
沈玥将手一摆,道:“你我既是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怕因言致祸?现下哪个大官儿要来管咱两个?”说着时,又是一杯酒下肚,接着道:“我出身乡野,家里祖上曾经做过盗贼,自小学些武艺傍身,本就胸无大志。渐渐长大,因为天生有几分力气,被乡人撺掇考取功名,不料竟得了武状元,原也只想混沌度日,万不承想最终却做了书斋教习。”说到此处,忍不住哈哈大笑,又道:“究竟是因你我朝上无人?还是你我皆是女身?”息灵蕴听着,不再阻止。因为沈玥所言,正是自己心中所想。
二人又吃了一会子酒,息灵蕴道:“不知现下南征如何了?”沈玥应道:“听说是渡江南下了。”息灵蕴道:“小厉王原是个有能耐的,并非纨绔。”沈玥轻嗤道:“他身旁有鄂侯景怀瑜,还有熊老将军祖上。只他是个能听人劝的,总不出大差。”息灵蕴听到此处,忽而心底悠悠一荡,继而针刺绵密。
沈玥见她手捂胸口,状貌颇为苦痛,忙放下錾银杯,急切问道:“灵姐如何了?”息灵蕴连连摆手,答道:“方才酒吃得急了。”沈玥不疑有他,自说道:“听闻小厉王临行,陛下密诏南下,原是要他建些功勋,将来好教他承继大统。眼下裕王独大,陛下一旦公车宴驾,只怕终成梦话泡影。”
息灵蕴唬得忙用手去遮她的嘴巴,沈玥笑道:“绛城上下,这般思想的,不只我一个。”息灵蕴哄道:“敢于在人稠众广处,这般说话的,却只你一个。”沈玥只得笑道:“玥儿听灵姐的就是了。”
这两人自午时直吃到申时,始才起身下楼。沈玥自去柜台处会账,一行将出一贯钱,一行说道:“姑娘安心,南征军队势如破竹,现下早渡江往南去了。”夭夭听了,忙扔下纸笔,急道:“不是前去阻挡燕兵北上么?怎生就南渡了?”沈玥道:“这是朝堂中事,姑娘莫要问这许多。”
息灵蕴与沈玥互相搀扶,径望息府行去。沈玥调笑道:“灵姐,你当值之时,却来饮酒作乐,不怕御史参你?”息灵蕴拉长声音,笑道:“白日纵酒,方是英雄本色。”沈玥道了一声好,二人携手,缓缓而行,直引得路人纷纷注目。
息府门首,梅香早立在门外,远望见二人,一个绿袍,一个红衫,忙三步作两步迎将上去。一边厢扶着息灵蕴,一边厢怪道:“沈大人,我家姑娘原是滴酒不沾的。自从与你交好,时常吃得大醉,真真丢了读书人的斯文体面。”又扯起息灵蕴衣袖,恨道:“白日里身着官服吃酒,姑娘是不要做官了么?”沈玥手指梅香,笑向息灵蕴道:“这妮子好得紧,待你最是忠心。”息灵蕴觑了梅香一眼,应道:“她从小伴我长大,妹妹一般的。”
说话之间,三人已至息府门首。息灵蕴邀沈玥宿夜,沈玥道:“承平斋里还有箭矢待我拾掇,明日要用的。”息灵蕴便不再强留,二人就此作别。殊不知,此一别,遍经生死,经年不复相见。
沈玥折回高阳酒馆,一个小厮牵来一马。夭夭早在店里见了,一阵青烟似的奔到跟前,一把抢过马缰绳。沈玥见状,笑道:“你这小蹄子,每番到你店里,都要细问南征景况,难不成行伍里有你相好的?”夭夭面上一红,却不答话,只攥紧缰绳。沈玥“唉”了一声,道:“我现下不在朝中,今日说与你的,尽是在承平斋听来的。”夭夭听了,低下头来,沈玥趁势夺过缰绳,翻身上马,口里说道:“姑娘,沙场之上,生死由天。”
沈玥在绛城未谋私宅,曾经是赁屋居住。后任承平斋骑射教习,索性吃住都在书院。她快马加鞭,赶在城门关闭前出城,径趋西郊。看看杂树丰茂,道路转幽,一堵高墙隐在林后,时出时没。那地界正是承平斋演武场,每年四月初四,必有骑射之会,绛城万人空巷。奈何今年晋帝病重,骑射会暂且搁置了。沈玥念及此处,许是怀念昔年盛况,竟是有些失神。猛可里,一团黑影掠过,胯下飒露紫仰天长嘶,四蹄扬起。
沈玥一惊,连忙收紧缰绳。正要开口去骂,却看清来人正是自己学生。只见这厮满头大汗水,上前拉住马笼头,含混道:“沈先生,学生腰牌丢了,快快救救学生。”沈玥听得不明底里,忙来询问。
原来,此子名叫何谓,乃是承平斋贡生。承平斋仿国子监制,学生有荫生贡生之别。绛城贵族子弟,凭借祖上恩荫入学,是为荫生,又名恩生。国内州县,选择成绩优异者,送入承平斋,即是贡生。荫生不必科考,推恩荫补,自可做官,而贡生仍须武举。
这何谓今日有事外出,返回之时,不慎失落通行腰牌。承平斋规矩严苛,不拘师生,出入必得手持腰牌。如无腰牌,绝计不得入内。当下沈玥听了,忙探进衣襟里去,直至触到一块硬物,方才安下心来。这腰牌黑檀木所制,一面是承平斋徽记,一面是持有人之名姓,所以不得相互借用。
说罢,何谓几欲哭将出来。沈玥无奈,问道:“你的腰牌遗失在何处?”何谓打了一躬,答道:“学生今日归家探望,回来迟了,路上走得急,不知丢在哪里。”顿了一顿,将手向前一指,道:“大概是丢在林子里了。”
沈玥听了,将身半倚在马背上,饶有兴味看他,问道:“官道你不走,为何要钻入密林去?”何谓一听,低下头去,嗫嚅道:“先生不知,这林子里有捷径,可直通承平斋。”沈玥听了,将信将疑,口里道:“我却是未曾听过的。”虽如此,仍是随何谓望密林深处去了。
师徒两个,一前一后,摸黑拨草前行。沈玥问道:“身上的伤如何了?”何谓闻言,忙去抓自己手腕,腕骨处正有一片淤青。沈玥又道:“阮晔他们可有再欺辱于你?”何谓吃了一下,嘴里支支吾吾,半日蹦不出一个字。沈玥将手一摆,道:“你将来是要武试的,恁的软懦,如何带兵?”何谓连连称是,沈玥接着道:“前日我去桓侯府上拜会,欲要教他管教族中子侄,被门子挡了回来。”何谓打断道:“阮十六郎与桓侯应是同辈。”
沈玥一愕,驳斥道:“既是平辈,更应管教的。不则族人在外为非作歹,更是有辱桓侯门楣。”说到此处,沈玥叹了口气,道:“原以为山长不是出自绛城豪族,能替你做主,不承想竟是个胆小怕事的。”
两人一行说活,一行前行,渐至丛树邃密。松柏环绕,冷月当空。沈玥忽觉脊背寒栗,瑟瑟之意浓。她不由问道:“此地当真能够绕回书院么?”何谓正自在前行走,闻言,身子一僵,应道:“更够绕回书院的。”说罢,转过身来,袖子里将出一个水壶,拔下塞子,道:“行了一路,先生权且饮些罢。”
沈玥吃了半日酒,早是口里能喷出火来。当下接过,一气儿喝了罄尽,咂咂朱唇,意犹未尽。将水壶掷于何谓,待要教他前行,口里却发不出一言,随即四肢乏力,身子不觉瘫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