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挽狂澜
衙门外,麒麟双座。
小叶子走到鸣冤鼓前,拿起鼓槌,狠狠敲击,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
衙差听到鸣冤鼓响,连忙跑出,瞧小叶子乞丐打扮,心里不屑,厉声呵斥道:“你真有冤屈难伸?你可知道乱击鸣冤鼓的下场?”
小叶子停下击鼓,毫无胆怯道:“我当真有冤情。”
衙差们再不情愿也只好禀告县令,开堂公审。
“堂下之人,有何冤情?”县令对小叶子打扰其睡觉颇为不满,连带着语气也是厌恶。
小叶子从未来过这等庄严之地,哪怕是昨日混入人群中也只远远观望,紧张难免,但仍能冷静应对:“我闻昨夜一个叫沈鹤云的含冤入狱,被打了二十大板。我今日正是为他洗刷冤屈。”
他话音未落,那些围观的百姓便按耐不住了,开始轰然讨论起“昨日夜里才审理的案子,今日又要翻案?”“若是如此,岂不是打了县令的脸?”
果然,那县令一提及沈鹤云,脸便黑下来,拍起惊堂木,制止百姓舆论,也威吓小叶子。
他语气愈显阴沉,冷哼道:“你凭什么说有冤屈?你可知祸乱公堂,其罪极重?你若是沈鹤云请来做假证,你们俩罪加一等!”
小叶子心里愤恨,但顾全大局下只好道:“我有确凿的证供表明他无罪。”
他回头望向门外人群,只见张磊应声款款走进,站在他身边,对县令文雅的作揖行礼,却是没有跪的意思。
张家在临安城的名声县令心里清楚,不计较张磊下跪与否,声色温和道:“张公子也为沈鹤云一事而来?”
“大人明鉴。沈鹤云确实无辜。”张磊说罢,呈上了七日前一女子告假归家的凭据,与城门通关文书,上面清楚记载着女子姓名,住址与批核,并叫来一名女工。
女工证明,自己与死亡女子是多年的挚交,于七日前一同出城,且二人从不认识一个叫沈鹤云的人。
县令看着告假单,脸色变了又变,显然他知道死亡女子身份,清嗓问:“这是何意?又与沈鹤云有何关系?不认识,不代表不能谋杀于强抢。出城不代表不能回来。虽然没有回城批文,但不代表沈鹤云不能通过其他阴暗的手段将其掳回。”
有些个官儿,最让人愤恨的地方,不是蠢笨判案,昏庸敷衍,而是到了贪赃枉法时,想的比谁都明白,比谁都聪明,是非黑白颠倒的理直气壮。
临安县令就是这一种。
幸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小叶子毫无惧色,凿凿有据:“我们也有其他人证证明,沈鹤云在那女子告假期间,并没有出城。”说着,他冲人群招招手。
这时,李醇快步走进堂中,行罢礼,直言:“大人明鉴。这十日内,我与沈鹤云从未分开。即使洗澡、解手有过短暂分离,但时间也不足以供他作案。”
李醇的出现,让张磊有些惊讶,但浮于神色只稍纵即逝。
他皱了皱眉,越发觉得小叶子真是将沈鹤云放在了心上。
再说这李醇何等聪明,只稍一听辨,就知其中利害,也晓得该如何帮忙。
他的证词虽然听起来怪异,会让人觉得两个大男人怎么如此形影不离,甚至向暧昧方向幻想,但确实有效。
围观的百姓纷纷议论不止,开始怀疑县令公允。
“这,也不能全然断定他无辜啊!说不定他有同伙。说不定你就是他同伙!”县令语气慌乱心虚,指着李醇呵斥。
这可真是够厚颜无耻。
小叶子刚欲开口,说自己当日也在现场,便被张磊的话打断。
张磊语气肃然,一改他以往温润如玉的形象:“不满大人,那晚草民、小叶子、李醇都在沈鹤云身边。他从赛场离开,我们本想与他一起庆祝,谁知半路上发现一个背着人形包袱的蒙面人,见其丢了具女尸与带血的刀子在我们前方后飞速离开,当即觉得事有蹊跷,恐被陷害。于是,我、李醇、小叶子随即分头包抄,只留下沈鹤云一人看守。我们本打算抓到蒙面人,带着尸体一起到衙门报案。可没想,人没抓到,衙差先到。我等却是无辜,更希望大人早日破案,还的清白。”
这话说的着实有礼,也挑不出毛病,且将矛头暗指县衙早有算计。
“没错!还有那物证。瞧瞧那女子的伤口。沈鹤云若是真凶,怎会衣衫上未溅到一滴血?”小叶子干脆的接过话茬,对着县令咄咄相逼。
原本只是瞧个热闹的民众,此刻被小叶子点醒,纷纷喊话。
“对啊,那男子昨日衣衫干净整洁得很啊。”
“我看必有蹊跷!”
“说不定真是冤案!”
县令见民心所向,若不秉公办理,府尹必是放不过自己。
对他而言,宋奇的钱少了也就少了,可官职万不能丢。
“这……确实存疑。沈鹤云兴许真的只是路过,碰巧赶上凶手抛尸。既如此,先将他放了。待本官好好勘查,再做定论。”县令这一番话,给自己台阶下,也不得罪民众与张家,言外之意则是此次凶案就此作罢。
命令下达。沈鹤云没一会儿就被两个衙差搀扶着来到公堂。
小叶子这才望见昨日那二十大板打得有多狠,心中疼惜,狠狠剜了眼县令,忙去搀扶。
沈鹤云苦撑在公堂的栏柱上,脸色苍白,但不想小叶子为他担心,扯开干裂的嘴角,投以微笑。
随后,他望见张磊与小叶子同在公堂之上,有些惊疑。
自他那日与张磊冲撞后,就再没与他见过。
但瞧张磊应是前来搭救他。
他对义兄那一巴掌的怨气早就没了,今日所为更为感激。
张磊走近沈鹤云,与小叶子左右搀扶,皱眉道:“先搬回家吧。至少先养好伤。莫与兄长怄气。”
沈鹤云本想推拒,却迎上小叶子奕奕目光,想了想,也是,若再刻意疏离,未免太不近人情,太不知好歹,便点头答应。
小叶子拂上沈鹤云的另一边肩膀,扯着嘴角假笑道:“怎么样,那二十棍杖的苦,可有把你打得半身不遂?”
沈鹤云听到小叶子的声音,一夜空悬着的心终于有了安放之地,他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压在小叶子身上,语气微弱却带着轻快,“笑话,再来二十杖,你哥哥都受得住!不管怎的,没白疼你。一夜未眠吧,瞧你那黑眼圈,可真难看。”
“哟,还有闲工夫说打情骂俏。我看你是不疼啊。”李醇调侃的插话。
小叶子很是嫌弃的踩了李醇一脚,将其赶到一边,默默承受着来自沈鹤云的重量,心里甜意漫开。
张磊斜眼瞧着二人嬉笑打骂,玩味道:“你们的关系何时开始如此密切?”
沈鹤云本想回答张磊,小叶子与他患难与共多次,早已结拜兄弟,却被身旁的小叶子戳了下腰腹。
他心中存疑,却也适时地闭了嘴。
三人的氛围忽然有些冷滞。
李醇极为有眼力,打着哈哈,推搡着三人一起除了衙门。
谁知,四人还未到大门,便听见前方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原是采茶女的父母前来认领尸体时,确认了那个被匕首刺得血肉模糊的女孩,正是他们的女儿。
采茶女父母见了沈鹤云,发了狂地冲过来,掐住他咽喉,号道:“你就是杀害我女儿的凶手!为什么县令放了你,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
沈鹤云被掐得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加之杖刑未好,毫无力气躲避。
亏得小叶子与李醇,及时推开夫妇。
小叶子瞧见沈鹤云涨红的脸,分外心疼,向那对夫妇大吼道:“都说了沈鹤云没杀你们女儿。天理就是惩治你们这些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人的。”
最后一句有点重。
小叶子刚想圆一下,就见那妇人哭嚎着指着张磊咒骂:“你们怎有脸与我说天理?张家家大业大,竟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你们等着!那些个破事,我定要捅得人尽皆知,为我女儿讨个公道!”
小叶子和沈鹤云听得云里雾里。
他们认为张家向来端正为商,不结党不避税,这是临安城都知道的啊。
倒是一旁的李醇挑眉静观,若有所思。
而张磊则变了脸色,斜眼示意身旁的随从,去打点采茶女的身后事,并给些抚恤金聊表心意。
但老夫妇不肯罢休,拒了张磊的施舍,要与张家认死理。
此刻正午,骄阳似火。
人心,又何尝不是撮盐入火?
小叶子与沈鹤云走在张磊身后,一路沉默不语。
他们都在想,那夫妇说的话有几分可信。
张磊与张韶成的善德在整个临安都是被市井传颂的,他们怎会做出背徳的勾当?
可走在他们面前的张磊,显然有些心浮气躁。
四人走着走着,李醇先行告辞。
沈鹤云实在是受不了寡言的气氛,拉了小叶子的衣袖,特意慢了步子,低头轻问:“你那时,为什么会在巷口?”
小叶子眼神闪躲,面色不惊,但心里有些失措。
他不愿告诉沈鹤云实情,生怕沈鹤云恼怒,可一时找不到合理的措辞,只得用巧合搪塞。
沈鹤云不信,但见其心虚,又欲说还休,更加怀疑,暗自想着,似乎,往日自己危难时都得小叶子相助。
是凑巧还是刻意?
想到这儿,两人已不知不觉到了张家大门前。
张磊率先进门,似有急事。
余下两人便在门前暂别。
小叶子见沈鹤云不再追问,轻嘘一口气,笑道:“好好养着啊。以后你可长点心,别总踩狗屎。我们是结拜兄弟。你死了,难道我真要与你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可不干。”
此话不假,小叶子内心,绝不愿意沈鹤云有任何危难。
沈鹤云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烈阳,小叶子的笑容却让他浮躁炎热的心如缕清风。
他灿灿一笑,淡淡道:“做哥哥的,也会一辈子保护好弟弟。”
小叶子走到鸣冤鼓前,拿起鼓槌,狠狠敲击,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
衙差听到鸣冤鼓响,连忙跑出,瞧小叶子乞丐打扮,心里不屑,厉声呵斥道:“你真有冤屈难伸?你可知道乱击鸣冤鼓的下场?”
小叶子停下击鼓,毫无胆怯道:“我当真有冤情。”
衙差们再不情愿也只好禀告县令,开堂公审。
“堂下之人,有何冤情?”县令对小叶子打扰其睡觉颇为不满,连带着语气也是厌恶。
小叶子从未来过这等庄严之地,哪怕是昨日混入人群中也只远远观望,紧张难免,但仍能冷静应对:“我闻昨夜一个叫沈鹤云的含冤入狱,被打了二十大板。我今日正是为他洗刷冤屈。”
他话音未落,那些围观的百姓便按耐不住了,开始轰然讨论起“昨日夜里才审理的案子,今日又要翻案?”“若是如此,岂不是打了县令的脸?”
果然,那县令一提及沈鹤云,脸便黑下来,拍起惊堂木,制止百姓舆论,也威吓小叶子。
他语气愈显阴沉,冷哼道:“你凭什么说有冤屈?你可知祸乱公堂,其罪极重?你若是沈鹤云请来做假证,你们俩罪加一等!”
小叶子心里愤恨,但顾全大局下只好道:“我有确凿的证供表明他无罪。”
他回头望向门外人群,只见张磊应声款款走进,站在他身边,对县令文雅的作揖行礼,却是没有跪的意思。
张家在临安城的名声县令心里清楚,不计较张磊下跪与否,声色温和道:“张公子也为沈鹤云一事而来?”
“大人明鉴。沈鹤云确实无辜。”张磊说罢,呈上了七日前一女子告假归家的凭据,与城门通关文书,上面清楚记载着女子姓名,住址与批核,并叫来一名女工。
女工证明,自己与死亡女子是多年的挚交,于七日前一同出城,且二人从不认识一个叫沈鹤云的人。
县令看着告假单,脸色变了又变,显然他知道死亡女子身份,清嗓问:“这是何意?又与沈鹤云有何关系?不认识,不代表不能谋杀于强抢。出城不代表不能回来。虽然没有回城批文,但不代表沈鹤云不能通过其他阴暗的手段将其掳回。”
有些个官儿,最让人愤恨的地方,不是蠢笨判案,昏庸敷衍,而是到了贪赃枉法时,想的比谁都明白,比谁都聪明,是非黑白颠倒的理直气壮。
临安县令就是这一种。
幸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小叶子毫无惧色,凿凿有据:“我们也有其他人证证明,沈鹤云在那女子告假期间,并没有出城。”说着,他冲人群招招手。
这时,李醇快步走进堂中,行罢礼,直言:“大人明鉴。这十日内,我与沈鹤云从未分开。即使洗澡、解手有过短暂分离,但时间也不足以供他作案。”
李醇的出现,让张磊有些惊讶,但浮于神色只稍纵即逝。
他皱了皱眉,越发觉得小叶子真是将沈鹤云放在了心上。
再说这李醇何等聪明,只稍一听辨,就知其中利害,也晓得该如何帮忙。
他的证词虽然听起来怪异,会让人觉得两个大男人怎么如此形影不离,甚至向暧昧方向幻想,但确实有效。
围观的百姓纷纷议论不止,开始怀疑县令公允。
“这,也不能全然断定他无辜啊!说不定他有同伙。说不定你就是他同伙!”县令语气慌乱心虚,指着李醇呵斥。
这可真是够厚颜无耻。
小叶子刚欲开口,说自己当日也在现场,便被张磊的话打断。
张磊语气肃然,一改他以往温润如玉的形象:“不满大人,那晚草民、小叶子、李醇都在沈鹤云身边。他从赛场离开,我们本想与他一起庆祝,谁知半路上发现一个背着人形包袱的蒙面人,见其丢了具女尸与带血的刀子在我们前方后飞速离开,当即觉得事有蹊跷,恐被陷害。于是,我、李醇、小叶子随即分头包抄,只留下沈鹤云一人看守。我们本打算抓到蒙面人,带着尸体一起到衙门报案。可没想,人没抓到,衙差先到。我等却是无辜,更希望大人早日破案,还的清白。”
这话说的着实有礼,也挑不出毛病,且将矛头暗指县衙早有算计。
“没错!还有那物证。瞧瞧那女子的伤口。沈鹤云若是真凶,怎会衣衫上未溅到一滴血?”小叶子干脆的接过话茬,对着县令咄咄相逼。
原本只是瞧个热闹的民众,此刻被小叶子点醒,纷纷喊话。
“对啊,那男子昨日衣衫干净整洁得很啊。”
“我看必有蹊跷!”
“说不定真是冤案!”
县令见民心所向,若不秉公办理,府尹必是放不过自己。
对他而言,宋奇的钱少了也就少了,可官职万不能丢。
“这……确实存疑。沈鹤云兴许真的只是路过,碰巧赶上凶手抛尸。既如此,先将他放了。待本官好好勘查,再做定论。”县令这一番话,给自己台阶下,也不得罪民众与张家,言外之意则是此次凶案就此作罢。
命令下达。沈鹤云没一会儿就被两个衙差搀扶着来到公堂。
小叶子这才望见昨日那二十大板打得有多狠,心中疼惜,狠狠剜了眼县令,忙去搀扶。
沈鹤云苦撑在公堂的栏柱上,脸色苍白,但不想小叶子为他担心,扯开干裂的嘴角,投以微笑。
随后,他望见张磊与小叶子同在公堂之上,有些惊疑。
自他那日与张磊冲撞后,就再没与他见过。
但瞧张磊应是前来搭救他。
他对义兄那一巴掌的怨气早就没了,今日所为更为感激。
张磊走近沈鹤云,与小叶子左右搀扶,皱眉道:“先搬回家吧。至少先养好伤。莫与兄长怄气。”
沈鹤云本想推拒,却迎上小叶子奕奕目光,想了想,也是,若再刻意疏离,未免太不近人情,太不知好歹,便点头答应。
小叶子拂上沈鹤云的另一边肩膀,扯着嘴角假笑道:“怎么样,那二十棍杖的苦,可有把你打得半身不遂?”
沈鹤云听到小叶子的声音,一夜空悬着的心终于有了安放之地,他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压在小叶子身上,语气微弱却带着轻快,“笑话,再来二十杖,你哥哥都受得住!不管怎的,没白疼你。一夜未眠吧,瞧你那黑眼圈,可真难看。”
“哟,还有闲工夫说打情骂俏。我看你是不疼啊。”李醇调侃的插话。
小叶子很是嫌弃的踩了李醇一脚,将其赶到一边,默默承受着来自沈鹤云的重量,心里甜意漫开。
张磊斜眼瞧着二人嬉笑打骂,玩味道:“你们的关系何时开始如此密切?”
沈鹤云本想回答张磊,小叶子与他患难与共多次,早已结拜兄弟,却被身旁的小叶子戳了下腰腹。
他心中存疑,却也适时地闭了嘴。
三人的氛围忽然有些冷滞。
李醇极为有眼力,打着哈哈,推搡着三人一起除了衙门。
谁知,四人还未到大门,便听见前方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原是采茶女的父母前来认领尸体时,确认了那个被匕首刺得血肉模糊的女孩,正是他们的女儿。
采茶女父母见了沈鹤云,发了狂地冲过来,掐住他咽喉,号道:“你就是杀害我女儿的凶手!为什么县令放了你,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
沈鹤云被掐得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加之杖刑未好,毫无力气躲避。
亏得小叶子与李醇,及时推开夫妇。
小叶子瞧见沈鹤云涨红的脸,分外心疼,向那对夫妇大吼道:“都说了沈鹤云没杀你们女儿。天理就是惩治你们这些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人的。”
最后一句有点重。
小叶子刚想圆一下,就见那妇人哭嚎着指着张磊咒骂:“你们怎有脸与我说天理?张家家大业大,竟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你们等着!那些个破事,我定要捅得人尽皆知,为我女儿讨个公道!”
小叶子和沈鹤云听得云里雾里。
他们认为张家向来端正为商,不结党不避税,这是临安城都知道的啊。
倒是一旁的李醇挑眉静观,若有所思。
而张磊则变了脸色,斜眼示意身旁的随从,去打点采茶女的身后事,并给些抚恤金聊表心意。
但老夫妇不肯罢休,拒了张磊的施舍,要与张家认死理。
此刻正午,骄阳似火。
人心,又何尝不是撮盐入火?
小叶子与沈鹤云走在张磊身后,一路沉默不语。
他们都在想,那夫妇说的话有几分可信。
张磊与张韶成的善德在整个临安都是被市井传颂的,他们怎会做出背徳的勾当?
可走在他们面前的张磊,显然有些心浮气躁。
四人走着走着,李醇先行告辞。
沈鹤云实在是受不了寡言的气氛,拉了小叶子的衣袖,特意慢了步子,低头轻问:“你那时,为什么会在巷口?”
小叶子眼神闪躲,面色不惊,但心里有些失措。
他不愿告诉沈鹤云实情,生怕沈鹤云恼怒,可一时找不到合理的措辞,只得用巧合搪塞。
沈鹤云不信,但见其心虚,又欲说还休,更加怀疑,暗自想着,似乎,往日自己危难时都得小叶子相助。
是凑巧还是刻意?
想到这儿,两人已不知不觉到了张家大门前。
张磊率先进门,似有急事。
余下两人便在门前暂别。
小叶子见沈鹤云不再追问,轻嘘一口气,笑道:“好好养着啊。以后你可长点心,别总踩狗屎。我们是结拜兄弟。你死了,难道我真要与你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可不干。”
此话不假,小叶子内心,绝不愿意沈鹤云有任何危难。
沈鹤云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烈阳,小叶子的笑容却让他浮躁炎热的心如缕清风。
他灿灿一笑,淡淡道:“做哥哥的,也会一辈子保护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