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再次出逃(一)
就在陈锦堂捏紧马鞭,打算硬闯出城的时候,离城门不远处突然发生了骚乱。
有人高喊:“快来人啊,有人抢了我的马!”
还有人喊:“那人好像是城门口贴的那个逃犯!”
城门口的士兵们顿时都停下搜车的动作,朝骚乱处看去。
“头儿,咱们怎么办?”
为首的士兵一咬牙,道:“还能怎么办?追啊!”
说完率领一众士兵朝着骚乱的方向跑了过去。
陈锦堂松了一口气,赶紧架着马车出了城外。
到邻县找了一处安全僻静的地方,陈锦堂这才将于右任从木箱中放了出来。
于右任拱手谢道:“陈大夫,小弟承蒙您和徐大夫关照,才得以安全脱身,您二位的大恩大德小弟铭记于心,日后若你们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小弟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锦堂摆手道:“我们救你并不指望你日后能报恩,只不过医者仁心,我们二人不忍看着你去死而已。从此以后咱们就桥归桥路归路,希望再也不要有任何交集了,你快走吧。”
于右任还想说什么,陈锦堂却直接转身上车不再理会他。于右任也只好作罢,向陈锦堂深深鞠了一躬后离开。
陈锦堂看着于右任离去的背影,仍不知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他本只想求得心安,却不料后来在上海竟还机缘巧合得了于右任的帮助,才逃过一个大劫。
徐如瑟在南院苦苦等待三日,这才盼回了陈锦堂。这几日她内心焦灼不安,表面上却还要跟老佛爷谈笑风生,着实被折磨得够呛,但她也深知此时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终于等到陈锦堂带着采购好的药材返回西安,而在殿上跟他眼神交汇的一刹,徐如瑟的心才真正踏实了下来。
两人一同返回北院,路上一直很有默契地一言不发,并肩进入院内插上大门的门闩后,又前后脚进入陈锦堂的房内关好门,这才坦然地彼此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徐如瑟又用目光将陈锦堂全身上下仔细打量一番,确定他没有丝毫损伤后,这才放松地坐到凳子上,心中明明想问于右任是否成功逃脱了,开口却道:“你……没事吧?”
陈锦堂又怎会不理解徐如瑟的想法?那日在城门口他可谓是九死一生,在他打算驾着马车硬闯城门的时候,脑子里牵挂的却还是眼前这个女子,他知道自己这一出事,她定然难逃干系。其实,他从头到尾都不曾怕死,他只是不敢死。他若死了,徐如瑟怎么办?他在上海的那一大家子人又要怎么办?
今日能活着回来再见到徐如瑟,陈锦堂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之前碍于慈禧在场,他不敢过多表现,现在和徐如瑟独处一室,他才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听了徐如瑟的问话,他露出难得的温柔笑容,答道:“我没事。你这几天……过得如何?”
“我?我这些天吃香喝辣,看戏听曲,过得快活极了……”徐如瑟本欲表现得轻松愉悦,却不想说到最后竟声音哽咽,双肩颤抖。
陈锦堂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叹气道:“别说了,我知道你一直在为我担心,放心吧,一切都很顺利,他已经逃走了,没人发现。”
徐如瑟擦擦眼泪,扫掉陈锦堂的手,表情倔强:“谁担心了,我是怕你不讲义气一个人跑回上海去了。”
陈锦堂沉声说道:“如瑟,我陈某人向你保证,绝对不会撇下你独自回去。当初你被带来西安也是受我牵连,若我把你一人留在这里,那还算是个人吗?”
徐如瑟见陈锦堂如此认真,心下感动,脸色也缓和不少,劝道:“好了好了,我跟你说笑的,你快坐下说话吧。”
陈锦堂见徐如瑟露出笑意,心中这才踏实下来,在她对面坐下。
“我那日听李公公说有人在城门口发现了于右任,吓得我差点向老佛爷下跪替你求情,但后来又听说抓错了人,这才勉强稳住心神。”
“那日确实有人在城门口抢了马匹冒充于右任,且时机特别巧合,只要再晚一瞬,躲在木箱中真正的于右任就会被守城士兵们发现。”
“你是说……”
“对,我怀疑是有人故意声东击西想放我们出城,应该就是他的那些同党。”
“难道说他们一直在暗中监视我们?”
“很有可能。若我们那日真把于右任交了出去,恐怕就会再次遭到他们的报复。”
徐如瑟长叹一声:“你我究竟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无论作何选择都是险象环生,无比凶险。”
“这几日我思来想去,觉得我们还是不能在西安久留,否则迟早会被逼着选择阵营,到时就真的彻底无法脱身了。”
“还用你讲,能走我们不是早就走了。”
陈锦堂沉思片刻道:“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耽搁了,那帮学生军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东窗事发只是迟早而已,若不想被牵连,你我必须尽快逃走。”
“不如……我们直接向老佛爷求情,让她放我们回上海‘完婚’如何?毕竟是你治好了她的病,她又对我又十分喜爱,说不定真能遂了我们的愿。”
“你也说她喜爱你,那又如何肯放了你?万一我们求情不成,那日后再想逃脱就更难上加难。”
“那你说该如何?难道你又买通了哪个守城的士兵?这回你敢去,我可不敢去了。”
“不,这回我想直接去找一个人帮忙。”
“谁?”
“岑大人。”
徐如瑟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锦堂道:“你莫不是急糊涂,开始胡言乱语了?”
“不,你听我说,岑大人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之前曾在维新变法中表现得十分活跃,是个思想开明之人。虽他在戊戌政变后受到牵连,但又在老佛爷移驾西安途中救驾有功,如今已然成了她老人家最信赖器重之人。若我们能说服他帮忙,那这次出逃便可成功十之八九。”
徐如瑟看到陈锦堂坚定的眼神,只得叹气道:“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无论刀山火海,我都陪你去闯一闯便是。”
事实证明,陈锦堂这次押对了宝。
陈锦堂以商量老佛爷的调养方子为由将岑春煊请到他们的住处,待其独自进入房内后,陈锦堂便关上房门,和一旁的徐如瑟一同向他跪下。
岑春煊被吓了一跳,赶忙去扶二人。
“陈大夫,徐大夫,你们这是为何啊?快快请起。”
二人却并没有起身的打算。
陈锦堂顺势扶住岑春煊的一只胳膊,说道:“岑大人,我们今日有一事相求,此事非您援手而不能成,请您务必答应。”
徐如瑟也目光恳切道:“岑大人,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您的大恩大德若今生无以为报,那来世就算我们为您做牛做马也毫无怨言。”
岑春煊再次去扶二人,道:“何须如此言重?你们先起来,起来再说。”
陈锦堂固执地不肯起身:“您若不先答应我们,我们就长跪不起。”
岑春煊故作生气状:“你们不先把事说清,叫本将如何答应?难道你们叫本将去杀人放火,本将也要答应你们?若你们实在不愿说,那就罢了,在下告辞。”
他说着便一甩衣袖,作势往门口走去。
陈锦堂和徐如瑟对看一眼,只得赶紧站起身。
陈锦堂上前一步拱手道:“岑大人请留步,是我二人唐突了,我们也实在是走投无路,别无他法,才会出此下策。”
岑春煊停下脚步,微微侧头,道:“你们有事说事,可不能再下跪了,否则本将立马就走。”
“是是,我们不跪了,岑大人,您先请坐。”徐如瑟将岑春煊让到椅子上坐下,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你们也都坐下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岑春煊饮了一口茶说道。
陈锦堂和徐如瑟各自坐下,徐如瑟向陈锦堂使了个眼色,示意还是他来说。
陈锦堂会意,开口道:“岑大人,想必您也知道草民和如瑟情投意合,已有婚约,但我们的家人都在上海,必须回去才能完婚。前几日草民收到家书,说祖母病重,等着我们回去冲喜,可老佛爷那边一直不肯放我们回乡,故我们今日斗胆请您出手相助,让我们能回去完婚尽孝。”
徐如瑟在一旁已然红了眼眶,珠泪涟涟。
“岑大人,民女回国之时已经二十五岁,这个年纪在咱们大清朝都是当娘的人了,可民女好不容易才碰上一个让民女愿意托付终生的人,您就发发慈悲,帮我们这一回吧。”
岑春煊被两人的情真意切感动,蹙眉思索片刻,道:“老佛爷如今身体大为好转,你二人确实功不可没,也罢,那本将就帮你们这次吧。”
陈锦堂和徐如瑟对视一眼,均大喜,一同再次向岑春煊叩拜,异口同声道:“多谢岑大人!”
岑春煊大步上前将两人扶起,道:“不过本将只能保你二人平安出城,至于出城后如何返回上海,就要靠你二人自己想办法了。”
陈锦堂忙拱手道:“这是自然,只要大人能放我们出城,其他事都不劳您费心了。”
岑春煊又细细打量二人,终是叹了口气,道:“没想到本将当初硬把徐大夫从上海带来西安,竟还成就了一段佳话,说起来本将也确实有责任让你们平安回去。”
他思索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过几日本将便要去山西赴任,到时你二人可先藏于本将的马车之中随我一起出城。”
陈锦堂和徐如瑟再次向岑春煊道谢,岑春煊只一摆手,并不多言,便开门走了出去。
有人高喊:“快来人啊,有人抢了我的马!”
还有人喊:“那人好像是城门口贴的那个逃犯!”
城门口的士兵们顿时都停下搜车的动作,朝骚乱处看去。
“头儿,咱们怎么办?”
为首的士兵一咬牙,道:“还能怎么办?追啊!”
说完率领一众士兵朝着骚乱的方向跑了过去。
陈锦堂松了一口气,赶紧架着马车出了城外。
到邻县找了一处安全僻静的地方,陈锦堂这才将于右任从木箱中放了出来。
于右任拱手谢道:“陈大夫,小弟承蒙您和徐大夫关照,才得以安全脱身,您二位的大恩大德小弟铭记于心,日后若你们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小弟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锦堂摆手道:“我们救你并不指望你日后能报恩,只不过医者仁心,我们二人不忍看着你去死而已。从此以后咱们就桥归桥路归路,希望再也不要有任何交集了,你快走吧。”
于右任还想说什么,陈锦堂却直接转身上车不再理会他。于右任也只好作罢,向陈锦堂深深鞠了一躬后离开。
陈锦堂看着于右任离去的背影,仍不知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他本只想求得心安,却不料后来在上海竟还机缘巧合得了于右任的帮助,才逃过一个大劫。
徐如瑟在南院苦苦等待三日,这才盼回了陈锦堂。这几日她内心焦灼不安,表面上却还要跟老佛爷谈笑风生,着实被折磨得够呛,但她也深知此时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终于等到陈锦堂带着采购好的药材返回西安,而在殿上跟他眼神交汇的一刹,徐如瑟的心才真正踏实了下来。
两人一同返回北院,路上一直很有默契地一言不发,并肩进入院内插上大门的门闩后,又前后脚进入陈锦堂的房内关好门,这才坦然地彼此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徐如瑟又用目光将陈锦堂全身上下仔细打量一番,确定他没有丝毫损伤后,这才放松地坐到凳子上,心中明明想问于右任是否成功逃脱了,开口却道:“你……没事吧?”
陈锦堂又怎会不理解徐如瑟的想法?那日在城门口他可谓是九死一生,在他打算驾着马车硬闯城门的时候,脑子里牵挂的却还是眼前这个女子,他知道自己这一出事,她定然难逃干系。其实,他从头到尾都不曾怕死,他只是不敢死。他若死了,徐如瑟怎么办?他在上海的那一大家子人又要怎么办?
今日能活着回来再见到徐如瑟,陈锦堂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之前碍于慈禧在场,他不敢过多表现,现在和徐如瑟独处一室,他才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听了徐如瑟的问话,他露出难得的温柔笑容,答道:“我没事。你这几天……过得如何?”
“我?我这些天吃香喝辣,看戏听曲,过得快活极了……”徐如瑟本欲表现得轻松愉悦,却不想说到最后竟声音哽咽,双肩颤抖。
陈锦堂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叹气道:“别说了,我知道你一直在为我担心,放心吧,一切都很顺利,他已经逃走了,没人发现。”
徐如瑟擦擦眼泪,扫掉陈锦堂的手,表情倔强:“谁担心了,我是怕你不讲义气一个人跑回上海去了。”
陈锦堂沉声说道:“如瑟,我陈某人向你保证,绝对不会撇下你独自回去。当初你被带来西安也是受我牵连,若我把你一人留在这里,那还算是个人吗?”
徐如瑟见陈锦堂如此认真,心下感动,脸色也缓和不少,劝道:“好了好了,我跟你说笑的,你快坐下说话吧。”
陈锦堂见徐如瑟露出笑意,心中这才踏实下来,在她对面坐下。
“我那日听李公公说有人在城门口发现了于右任,吓得我差点向老佛爷下跪替你求情,但后来又听说抓错了人,这才勉强稳住心神。”
“那日确实有人在城门口抢了马匹冒充于右任,且时机特别巧合,只要再晚一瞬,躲在木箱中真正的于右任就会被守城士兵们发现。”
“你是说……”
“对,我怀疑是有人故意声东击西想放我们出城,应该就是他的那些同党。”
“难道说他们一直在暗中监视我们?”
“很有可能。若我们那日真把于右任交了出去,恐怕就会再次遭到他们的报复。”
徐如瑟长叹一声:“你我究竟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无论作何选择都是险象环生,无比凶险。”
“这几日我思来想去,觉得我们还是不能在西安久留,否则迟早会被逼着选择阵营,到时就真的彻底无法脱身了。”
“还用你讲,能走我们不是早就走了。”
陈锦堂沉思片刻道:“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耽搁了,那帮学生军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东窗事发只是迟早而已,若不想被牵连,你我必须尽快逃走。”
“不如……我们直接向老佛爷求情,让她放我们回上海‘完婚’如何?毕竟是你治好了她的病,她又对我又十分喜爱,说不定真能遂了我们的愿。”
“你也说她喜爱你,那又如何肯放了你?万一我们求情不成,那日后再想逃脱就更难上加难。”
“那你说该如何?难道你又买通了哪个守城的士兵?这回你敢去,我可不敢去了。”
“不,这回我想直接去找一个人帮忙。”
“谁?”
“岑大人。”
徐如瑟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锦堂道:“你莫不是急糊涂,开始胡言乱语了?”
“不,你听我说,岑大人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之前曾在维新变法中表现得十分活跃,是个思想开明之人。虽他在戊戌政变后受到牵连,但又在老佛爷移驾西安途中救驾有功,如今已然成了她老人家最信赖器重之人。若我们能说服他帮忙,那这次出逃便可成功十之八九。”
徐如瑟看到陈锦堂坚定的眼神,只得叹气道:“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无论刀山火海,我都陪你去闯一闯便是。”
事实证明,陈锦堂这次押对了宝。
陈锦堂以商量老佛爷的调养方子为由将岑春煊请到他们的住处,待其独自进入房内后,陈锦堂便关上房门,和一旁的徐如瑟一同向他跪下。
岑春煊被吓了一跳,赶忙去扶二人。
“陈大夫,徐大夫,你们这是为何啊?快快请起。”
二人却并没有起身的打算。
陈锦堂顺势扶住岑春煊的一只胳膊,说道:“岑大人,我们今日有一事相求,此事非您援手而不能成,请您务必答应。”
徐如瑟也目光恳切道:“岑大人,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您的大恩大德若今生无以为报,那来世就算我们为您做牛做马也毫无怨言。”
岑春煊再次去扶二人,道:“何须如此言重?你们先起来,起来再说。”
陈锦堂固执地不肯起身:“您若不先答应我们,我们就长跪不起。”
岑春煊故作生气状:“你们不先把事说清,叫本将如何答应?难道你们叫本将去杀人放火,本将也要答应你们?若你们实在不愿说,那就罢了,在下告辞。”
他说着便一甩衣袖,作势往门口走去。
陈锦堂和徐如瑟对看一眼,只得赶紧站起身。
陈锦堂上前一步拱手道:“岑大人请留步,是我二人唐突了,我们也实在是走投无路,别无他法,才会出此下策。”
岑春煊停下脚步,微微侧头,道:“你们有事说事,可不能再下跪了,否则本将立马就走。”
“是是,我们不跪了,岑大人,您先请坐。”徐如瑟将岑春煊让到椅子上坐下,又给他倒了一杯茶。
“你们也都坐下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岑春煊饮了一口茶说道。
陈锦堂和徐如瑟各自坐下,徐如瑟向陈锦堂使了个眼色,示意还是他来说。
陈锦堂会意,开口道:“岑大人,想必您也知道草民和如瑟情投意合,已有婚约,但我们的家人都在上海,必须回去才能完婚。前几日草民收到家书,说祖母病重,等着我们回去冲喜,可老佛爷那边一直不肯放我们回乡,故我们今日斗胆请您出手相助,让我们能回去完婚尽孝。”
徐如瑟在一旁已然红了眼眶,珠泪涟涟。
“岑大人,民女回国之时已经二十五岁,这个年纪在咱们大清朝都是当娘的人了,可民女好不容易才碰上一个让民女愿意托付终生的人,您就发发慈悲,帮我们这一回吧。”
岑春煊被两人的情真意切感动,蹙眉思索片刻,道:“老佛爷如今身体大为好转,你二人确实功不可没,也罢,那本将就帮你们这次吧。”
陈锦堂和徐如瑟对视一眼,均大喜,一同再次向岑春煊叩拜,异口同声道:“多谢岑大人!”
岑春煊大步上前将两人扶起,道:“不过本将只能保你二人平安出城,至于出城后如何返回上海,就要靠你二人自己想办法了。”
陈锦堂忙拱手道:“这是自然,只要大人能放我们出城,其他事都不劳您费心了。”
岑春煊又细细打量二人,终是叹了口气,道:“没想到本将当初硬把徐大夫从上海带来西安,竟还成就了一段佳话,说起来本将也确实有责任让你们平安回去。”
他思索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过几日本将便要去山西赴任,到时你二人可先藏于本将的马车之中随我一起出城。”
陈锦堂和徐如瑟再次向岑春煊道谢,岑春煊只一摆手,并不多言,便开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