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罗青红被抓
衣料被撕开的时候,在狭小的马车内发出一道清晰的“撕拉”声,罗青红被反绑了双手,一条腿被迫抬起,嘴里被塞了一团硬布子,布子的边角料子一直堵到她嗓子眼处,口中发不出声音,喉咙“哑哑”作响,嘴角处控制不住的留下两道口水。
小虎的头拱在她胸前,一下一下的顶着她,罗青红的背被迫撞击在车厢内壁上,她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连死也不敢想了,原本以为小虎图财,没想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她从最初的惊愕变成了现在的可笑。
真的可笑,太好笑了,小虎很可笑,她自己也可笑。
罗青红迎着头,半眯着眼睛,眼角处有几道浅浅的皱纹,眼泪从眼角处流出来,沿着皮肤纹理缓缓流下去。
她今年四十多岁,徐娘半老都不敢自称,没有想到她一手养大的崽子,竟然趁她之危欺负了她,眼泪没入到鬓边头发里,罗青红脑袋里一片空白。
她见过这档子事情,年轻的时候也干过这档子事情,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老了老了,还要受这种羞辱。
车厢内只有小虎喘着粗气的声音。
双手被压在身后,早已经没有了知觉,罗青红感觉自己像是大海中一具浮木,随着波浪沉沉浮浮,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夹杂着人声,偶尔有火光映到马车帘子上,一闪而过。
小虎从她胸前抬起了头,居高临下的看着她,脸在火光的映照下,半明半暗,他在黑暗中维持着满足而丑恶的笑容。
“儿子,是吗?我以为你当我是一条狗呢!”
罗青红衣衫不整的被小虎从马车里扔了下去,然后看也没有看的,驾着马车呼啸而过,飞起的尘土扑到她眼睛里,她闭着眼睛要站起来,周围越来越亮,罗青红生出满心恐惧,她想小虎不应该这样,欺负就欺负了,欺负完应该把自己带走,她的钱和珠宝还在马车上呢!那是她一辈子的心血!
往前仆仆走了几步,就被人截去前进的路,口中的硬布团被粗鲁的取了下来,硬布团擦过她的舌头和牙齿,一股子血腥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然后有人推着她往回走。
罗青红眼前模模糊糊,不肯随着官差走,于是官差不耐烦了,有人直接把她扛起来,随即手腕上一沉,是有人给她上了枷锁。
午门城鼓敲起来的声音是沉闷而悠扬的,“咚!咚!咚!”三声过后,余声回荡在宫门内外,在夜色里营造出一份庄重的气氛来。
鼓声过后,十位身穿铠甲腰部佩刀侍卫打开宫门,百官们依照品阶依次站好,鱼贯而入。
从午门进去,踏上青砖铺满的地面,走过金水桥,便是正阳殿前的广场,百官们便在旁边负责纠查的御史目光下停下脚步开始整理仪容。
等到殿内传来皇帝身边太监的宣召时,四品以上的官员才移步进入殿内,而其余的官员则恭恭敬敬站立在殿外广场上候着。
此刻,东方还未有亮光,天上偶有碎星闪烁,宛如黑幕上点缀的小颗钻石,映着人间宫殿的灯火,将长乐城变成了海上的一颗指明灯。
大贞国的早朝每五天一次,对于大贞国的百官们来讲,早起不过是短暂而又漫长人生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清晨,如同大贞国的百姓,有人同他们一起早起,忙着生计,有的还在酣然入睡,享受黎明前最后的舒适。
早起的未必不幸,晚起的未必幸福,芸芸众生,幸与不幸,如同星火,统一构成了如今的大贞国。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头戴冕旒,身穿龙袍,两手放在龙椅扶手上,昂着头居高临下看着殿内的大臣。
丞相何秦站在右侧,身穿红袍,双手垂在两边,他今年五十五岁,身份高贵,是当今皇后的亲兄长,目光直视着地面,听耳边薛屈南大将军的慷慨之言。
“……臣以为此时正是攻击阿勒族最好的时机,阿勒族率先毁‘百年和平’的盟约,于理于情都站不到正面,而我大贞国在圣上的领导下,兵强力壮,此次出征,定然能取得胜利!”
他说完后,以薛屈南为首的武官纷纷应和。
何秦施施然站了出来,朝高位上的皇帝行了一个拱手礼,沉声道:“臣以为不妥,众所周知,阿勒族的其木格公主一向都热爱和平,愿与大贞国共同奉行百年和平之礼节,此次‘沈温里应外合通敌叛国’之事件,分明是查干巴拉暗中捣鬼!若因为此事大贞国便和阿勒族开战,枉顾其木格公主的和平之心,岂不是坐实了我天朝拥护查干巴拉的暴政?寒了以其木格公主为首热爱和平百姓们的心?”
“丞相未免太过多虑,只要我大贞国的士兵踏上阿勒族的领地,将城池收入大贞国的国土后,天下统一,到时再奉行和平政策,岂不更好?”薛屈南转身朝何秦说道。
“到底是老臣思虑过甚还是薛大将军想要以公谋私,过一把打仗的瘾?”何秦毫不避讳直言道出。
眼看朝堂之上两位爱卿就要吵的不可开交之时,皇帝开了口,他高声道:“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段爱卿,你有什么想法?”
段萧柏从百官中站出来,朝皇帝行了一个拱手礼后,便朗声道:“薛大将军骁勇善战,若是有他作主帅,阿勒族人自然抵挡不住大贞国士兵的铁蹄。”
皇帝微微向前倾身:“哦?看来谏议团是比较赞同薛将军的看法了?”
薛屈南脸上微微浮现一个笑容。
“非也,”段萧柏却微微摇头否认:“大贞国如今经济繁荣,兵强马壮,完全是因为圣上仁爱政策的盛行,如果此时我们却率先开战,有违圣上治国之根本。”
“段大人这说的和没说一个样嘛!”薛屈男有些不满:“段大人,你就别同圣上打马虎眼了,把你心里想法说出来。”
段萧柏顿了顿,继续道:“臣前几日得知,其木格公主曾派人前来大贞国请求支援,臣觉得,倘若我们以帮助其木格公主的名义去出兵,一来既是为奉行两国和平政策出力,二来其木格公主的治国理念和圣上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若是我们能帮其木格公主坐稳阿勒族可汗的位置,那么两国的‘百年和平’盟约仍能持续下去,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古打仗,无论胜败,遭罪的永远是百姓!”
朝堂之上一片沉默,过了片刻后,皇帝高声道:“段爱卿言之有理,各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也可一并说出来。”
薛屈南站了出来:“臣也觉得谏议大夫的话有道理,只是臣有个不情之请,臣愿意做主帅,领大贞国士兵去阿勒族帮助其木格公主。”
何秦此刻便插嘴道:“薛大将军真是好战!”
皇帝听了此话,便笑了:“准了,薛爱卿即日起便封为‘阿勒族先行军’主帅,三天后出发!”
薛屈南忙不迭是的行了一个跪拜礼:“臣谢皇上恩准!”
薛屈南得了一个打仗的机会,喜不胜喜,下朝之后连走路步伐都轻快许多,何秦跟在他身后叫住他:“薛将军,恭喜恭喜啊!”
薛屈南今年三十二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了此言,心中喜不胜喜,嘴上却谦虚道:“哪里哪里,刚刚在殿上本将军的言辞有些过激,还请丞相不要放在心上。”
何秦摆摆手:“你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贞国,这些客气之言便不要再提了,若要认真论起来,段大人才是要战战兢兢了。”
“正是这个道理,”薛屈南放慢脚步,和何秦统一了步伐:“段大人身为谏议大夫,朝中官员哪个没被他呛过!然而段大人毫不畏惧,依然有什么说什么,倘若我朝官员都能如段大人这般,实乃我朝幸事!”
段萧柏在他俩身后含笑道:“二位大人又在说什么呢?怎么好端端的把我扯进去了?”
何秦回头站住,也含着笑道:“果然不能在背后说人闲话!圣人所言不虚,本相今日算是心服口服了。”
薛屈南却摆摆手:“圣人说的是‘闲话’,本将军和丞相可是说的是段大人的好话,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段萧柏便说道:“既然薛将军说了我的闲话,那么我也有话与将军说。”
“能让谏议大夫说出来的话,本将军预感很不好啊!”薛屈南苦笑一下,随后摆出了一番洗耳恭听的姿势。
段萧柏便上前了一步:“刚刚看到内务府的姚公公,他正找将军你呢,碰见我了,便托我要是见了你,还请转告将军,烦请你去御书房一趟,圣上有事要和你私谈。”
“果然!”薛屈南听完后,一摆头,一皱眉头,朝段萧柏和何秦拱了拱手:“本将军要先行一步了,二位回头再聊。”
目送薛屈南离开后,段萧柏和何秦并排往午门外走。
何秦道:“这位薛将军,论起沙场点兵,头头是道,说上三天三夜都不觉得累,可是回头关上府门过日子,却是唯唯诺诺不得要领,奇人!奇人呀!”
段萧柏听了何丞相的话,跟着笑了起来。
因为薛屈南那位过日子的内室,便是当今圣上同胎胞妹的女儿宝乐公主。
长乐公主十四岁出嫁,十五岁生一女,十六岁丈夫归西,十七岁便挂帅出征,到了天下初定之时,已有二十六岁,到了归西之时,正是二十七岁,当今圣上还未登基之时,对这唯一的外甥女非常宠爱,及至登基之后,头一件处理的家事便是这位小公主的婚事。
此时,小公主已有二十二岁,在大贞国已属于“老姑娘”的范畴,可因贞太宗皇帝和当今圣上的宠爱,分外娇纵,圣上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年轻有为的薛屈南大将军。
薛屈南从当年汪家起义之时就一路跟着打到了长乐城,民间话本子上的少年英雄式人物,他占了一个。
年少有为,又能娶上皇家公主,薛屈南自然是春风得意,然而却不料,小公主是娶到家了,可是小公主却对他爱搭不理的,他在外打仗如何的苦头都能受得了,在家却常常被小公主的态度气哭,一旦被气哭,就独自在书房里喝闷酒,府上好事者将这些事情当做闲话传播出去了,于是小公主便又被安上了“母老虎”的美称。
薛屈南大怒,彻查了那位好事者,将其乱棍打死,这下便彻底坐实了小公主“母老虎”的名头,小公主对他愈发冷淡。
这些事情被御史传到皇帝耳朵里,于是薛屈南免不了隔三差五的就要被叫去御书房和小公主的舅舅推心置腹一番。
日子长了,百官们一看薛屈南被姚公公托着找人的时候,就知道这是薛将军府上又闹事啦!
小虎的头拱在她胸前,一下一下的顶着她,罗青红的背被迫撞击在车厢内壁上,她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连死也不敢想了,原本以为小虎图财,没想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她从最初的惊愕变成了现在的可笑。
真的可笑,太好笑了,小虎很可笑,她自己也可笑。
罗青红迎着头,半眯着眼睛,眼角处有几道浅浅的皱纹,眼泪从眼角处流出来,沿着皮肤纹理缓缓流下去。
她今年四十多岁,徐娘半老都不敢自称,没有想到她一手养大的崽子,竟然趁她之危欺负了她,眼泪没入到鬓边头发里,罗青红脑袋里一片空白。
她见过这档子事情,年轻的时候也干过这档子事情,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老了老了,还要受这种羞辱。
车厢内只有小虎喘着粗气的声音。
双手被压在身后,早已经没有了知觉,罗青红感觉自己像是大海中一具浮木,随着波浪沉沉浮浮,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夹杂着人声,偶尔有火光映到马车帘子上,一闪而过。
小虎从她胸前抬起了头,居高临下的看着她,脸在火光的映照下,半明半暗,他在黑暗中维持着满足而丑恶的笑容。
“儿子,是吗?我以为你当我是一条狗呢!”
罗青红衣衫不整的被小虎从马车里扔了下去,然后看也没有看的,驾着马车呼啸而过,飞起的尘土扑到她眼睛里,她闭着眼睛要站起来,周围越来越亮,罗青红生出满心恐惧,她想小虎不应该这样,欺负就欺负了,欺负完应该把自己带走,她的钱和珠宝还在马车上呢!那是她一辈子的心血!
往前仆仆走了几步,就被人截去前进的路,口中的硬布团被粗鲁的取了下来,硬布团擦过她的舌头和牙齿,一股子血腥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然后有人推着她往回走。
罗青红眼前模模糊糊,不肯随着官差走,于是官差不耐烦了,有人直接把她扛起来,随即手腕上一沉,是有人给她上了枷锁。
午门城鼓敲起来的声音是沉闷而悠扬的,“咚!咚!咚!”三声过后,余声回荡在宫门内外,在夜色里营造出一份庄重的气氛来。
鼓声过后,十位身穿铠甲腰部佩刀侍卫打开宫门,百官们依照品阶依次站好,鱼贯而入。
从午门进去,踏上青砖铺满的地面,走过金水桥,便是正阳殿前的广场,百官们便在旁边负责纠查的御史目光下停下脚步开始整理仪容。
等到殿内传来皇帝身边太监的宣召时,四品以上的官员才移步进入殿内,而其余的官员则恭恭敬敬站立在殿外广场上候着。
此刻,东方还未有亮光,天上偶有碎星闪烁,宛如黑幕上点缀的小颗钻石,映着人间宫殿的灯火,将长乐城变成了海上的一颗指明灯。
大贞国的早朝每五天一次,对于大贞国的百官们来讲,早起不过是短暂而又漫长人生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清晨,如同大贞国的百姓,有人同他们一起早起,忙着生计,有的还在酣然入睡,享受黎明前最后的舒适。
早起的未必不幸,晚起的未必幸福,芸芸众生,幸与不幸,如同星火,统一构成了如今的大贞国。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头戴冕旒,身穿龙袍,两手放在龙椅扶手上,昂着头居高临下看着殿内的大臣。
丞相何秦站在右侧,身穿红袍,双手垂在两边,他今年五十五岁,身份高贵,是当今皇后的亲兄长,目光直视着地面,听耳边薛屈南大将军的慷慨之言。
“……臣以为此时正是攻击阿勒族最好的时机,阿勒族率先毁‘百年和平’的盟约,于理于情都站不到正面,而我大贞国在圣上的领导下,兵强力壮,此次出征,定然能取得胜利!”
他说完后,以薛屈南为首的武官纷纷应和。
何秦施施然站了出来,朝高位上的皇帝行了一个拱手礼,沉声道:“臣以为不妥,众所周知,阿勒族的其木格公主一向都热爱和平,愿与大贞国共同奉行百年和平之礼节,此次‘沈温里应外合通敌叛国’之事件,分明是查干巴拉暗中捣鬼!若因为此事大贞国便和阿勒族开战,枉顾其木格公主的和平之心,岂不是坐实了我天朝拥护查干巴拉的暴政?寒了以其木格公主为首热爱和平百姓们的心?”
“丞相未免太过多虑,只要我大贞国的士兵踏上阿勒族的领地,将城池收入大贞国的国土后,天下统一,到时再奉行和平政策,岂不更好?”薛屈南转身朝何秦说道。
“到底是老臣思虑过甚还是薛大将军想要以公谋私,过一把打仗的瘾?”何秦毫不避讳直言道出。
眼看朝堂之上两位爱卿就要吵的不可开交之时,皇帝开了口,他高声道:“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段爱卿,你有什么想法?”
段萧柏从百官中站出来,朝皇帝行了一个拱手礼后,便朗声道:“薛大将军骁勇善战,若是有他作主帅,阿勒族人自然抵挡不住大贞国士兵的铁蹄。”
皇帝微微向前倾身:“哦?看来谏议团是比较赞同薛将军的看法了?”
薛屈南脸上微微浮现一个笑容。
“非也,”段萧柏却微微摇头否认:“大贞国如今经济繁荣,兵强马壮,完全是因为圣上仁爱政策的盛行,如果此时我们却率先开战,有违圣上治国之根本。”
“段大人这说的和没说一个样嘛!”薛屈男有些不满:“段大人,你就别同圣上打马虎眼了,把你心里想法说出来。”
段萧柏顿了顿,继续道:“臣前几日得知,其木格公主曾派人前来大贞国请求支援,臣觉得,倘若我们以帮助其木格公主的名义去出兵,一来既是为奉行两国和平政策出力,二来其木格公主的治国理念和圣上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若是我们能帮其木格公主坐稳阿勒族可汗的位置,那么两国的‘百年和平’盟约仍能持续下去,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古打仗,无论胜败,遭罪的永远是百姓!”
朝堂之上一片沉默,过了片刻后,皇帝高声道:“段爱卿言之有理,各位爱卿还有什么看法?也可一并说出来。”
薛屈南站了出来:“臣也觉得谏议大夫的话有道理,只是臣有个不情之请,臣愿意做主帅,领大贞国士兵去阿勒族帮助其木格公主。”
何秦此刻便插嘴道:“薛大将军真是好战!”
皇帝听了此话,便笑了:“准了,薛爱卿即日起便封为‘阿勒族先行军’主帅,三天后出发!”
薛屈南忙不迭是的行了一个跪拜礼:“臣谢皇上恩准!”
薛屈南得了一个打仗的机会,喜不胜喜,下朝之后连走路步伐都轻快许多,何秦跟在他身后叫住他:“薛将军,恭喜恭喜啊!”
薛屈南今年三十二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了此言,心中喜不胜喜,嘴上却谦虚道:“哪里哪里,刚刚在殿上本将军的言辞有些过激,还请丞相不要放在心上。”
何秦摆摆手:“你我同朝为官,都是为了大贞国,这些客气之言便不要再提了,若要认真论起来,段大人才是要战战兢兢了。”
“正是这个道理,”薛屈南放慢脚步,和何秦统一了步伐:“段大人身为谏议大夫,朝中官员哪个没被他呛过!然而段大人毫不畏惧,依然有什么说什么,倘若我朝官员都能如段大人这般,实乃我朝幸事!”
段萧柏在他俩身后含笑道:“二位大人又在说什么呢?怎么好端端的把我扯进去了?”
何秦回头站住,也含着笑道:“果然不能在背后说人闲话!圣人所言不虚,本相今日算是心服口服了。”
薛屈南却摆摆手:“圣人说的是‘闲话’,本将军和丞相可是说的是段大人的好话,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段萧柏便说道:“既然薛将军说了我的闲话,那么我也有话与将军说。”
“能让谏议大夫说出来的话,本将军预感很不好啊!”薛屈南苦笑一下,随后摆出了一番洗耳恭听的姿势。
段萧柏便上前了一步:“刚刚看到内务府的姚公公,他正找将军你呢,碰见我了,便托我要是见了你,还请转告将军,烦请你去御书房一趟,圣上有事要和你私谈。”
“果然!”薛屈南听完后,一摆头,一皱眉头,朝段萧柏和何秦拱了拱手:“本将军要先行一步了,二位回头再聊。”
目送薛屈南离开后,段萧柏和何秦并排往午门外走。
何秦道:“这位薛将军,论起沙场点兵,头头是道,说上三天三夜都不觉得累,可是回头关上府门过日子,却是唯唯诺诺不得要领,奇人!奇人呀!”
段萧柏听了何丞相的话,跟着笑了起来。
因为薛屈南那位过日子的内室,便是当今圣上同胎胞妹的女儿宝乐公主。
长乐公主十四岁出嫁,十五岁生一女,十六岁丈夫归西,十七岁便挂帅出征,到了天下初定之时,已有二十六岁,到了归西之时,正是二十七岁,当今圣上还未登基之时,对这唯一的外甥女非常宠爱,及至登基之后,头一件处理的家事便是这位小公主的婚事。
此时,小公主已有二十二岁,在大贞国已属于“老姑娘”的范畴,可因贞太宗皇帝和当今圣上的宠爱,分外娇纵,圣上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年轻有为的薛屈南大将军。
薛屈南从当年汪家起义之时就一路跟着打到了长乐城,民间话本子上的少年英雄式人物,他占了一个。
年少有为,又能娶上皇家公主,薛屈南自然是春风得意,然而却不料,小公主是娶到家了,可是小公主却对他爱搭不理的,他在外打仗如何的苦头都能受得了,在家却常常被小公主的态度气哭,一旦被气哭,就独自在书房里喝闷酒,府上好事者将这些事情当做闲话传播出去了,于是小公主便又被安上了“母老虎”的美称。
薛屈南大怒,彻查了那位好事者,将其乱棍打死,这下便彻底坐实了小公主“母老虎”的名头,小公主对他愈发冷淡。
这些事情被御史传到皇帝耳朵里,于是薛屈南免不了隔三差五的就要被叫去御书房和小公主的舅舅推心置腹一番。
日子长了,百官们一看薛屈南被姚公公托着找人的时候,就知道这是薛将军府上又闹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