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偏心
地牢里牢房和审讯的地方是分开的,不过中间直隔了道墙。墙体不厚,在牢房能隐隐约约听到对面谈话。这也是问供的一种方式。
若是多人犯案,就一个一个的审讯。被审讯人的声音稍微大一些,牢房的人便能听到。若是用了刑,鞭打声、嚎叫声、怒骂声都会一丝不漏的传进待审人的耳中,从心理上便击垮了他们。
秦烟把胳膊受伤之人带到了审讯房,另一个人则由齐勉审讯。
两人都曾是陈宁手下的士兵,只是不知何时竟开始作奸犯科,做这些丧尽天良之事。他们曾听陈宁说过连城内有这样一间地牢,进去之人莫不受非人待遇。可这些也只是听说,未曾亲眼见过。
受伤之人被一脚踹在膝盖肘,登时便侧了膀子,单膝跪地。
秦烟仰杨下巴,那人眼上的黑布条被解开。那人瞳孔暗了一瞬,周围的事物才清晰起来,连带清晰的还有两米之外的秦烟。
秦烟正侧坐在椅子上,一只胳膊架在桌上,另一只的手里拿着一支弓弩。
弓弩已上了箭,只待食指轻轻一扣,便能立刻取人性命。秦烟慢条斯理地将弩箭对准了那人的眉心,目光缓缓地由弩身转向地上那人:“这把弩箭是我亲自改造的,射力极强,能直接穿透人的身体,箭也会随着箭口而出,与插在你胳膊上那支不同。你身上那支若是拔了箭,止了血,还能活命。我这支,射出去,必死无疑。你想不想试试?”
身侧的烛火燃得极高,秦烟一边脸照在烛火下,另一侧脸隐在阴影里,眼里浸满了如冷箭一般都寒意。阴冷潮湿的地牢里,那寒意从后背而生,直起鸡皮疙瘩。
那人顾不得胳膊疼痛,另一只腿跪下,额头磕在地上,发出重重的闷响:“王爷,这、这真不是我,我也是被逼的。”
“被谁逼的?”
那人眼神四处躲闪:“我、我并不知上头的人是谁,那人只是让我们把人带到下一个接头点,其他的我真的不知……”
秦烟换了把弓弩,食指扣动,那人还未反应过来,另一只胳膊便被射中。
“两条腿,你还有两次机会。”
“啊——”那人大喊几声,冷汗直流,“我说、我说,那个人总是穿着一件黑色斗篷,看不清脸,声音听起来像是四五十岁,哦,对了,那人手背上有烧伤。王爷,我真的不知道了……”
秦烟淡淡道:“还有谁知道?”
“还有谁,还有谁?”那人张着嘴,瞪着眼睛,极力想着,“还有,哦,还有张鸣,跟我一起的那个,对,就是他,他和那个人关系似乎不错,那个人来时,总是先跟他说。还有,我做这个也是他教唆的,他说任务完成后会有人给很多钱,就是他,他一定知道。”
隔壁牢房里,齐勉蹲在张鸣面前,露出一个嘲讽又同情的笑容:“听到了?你在极力维护的伙伴把你卖了,就这么一会功夫,把责任全部推到了你身上。你却还在咬死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同时,还维护了他一把,这样的人哪里值得你维护?”
张鸣脸上不知是何表情,他们是同伴,当初是他说陈将军太过严苛,又没什么前途,他才跟着他私逃出去的。他怎么能转眼间就把他卖了?
生命值得敬畏,生死面前,人心里所有的丑陋与不堪才能铺陈开来。人都是自私的,一丝活着的希望,可以将义气、将曾经的豪言壮志,全部推翻。
那才是赤裸裸的人性。
太可笑了。
张鸣承自认做的事罪无可恕,死后该下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超生,可那个妄图把脏水全泼到他身上的人,更是该挫骨扬灰。
被带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对策,两人可都保命,可既然如此,他死,他也别想活。
“你说得对,没什么好维护的。我确实知道那个人是谁,不过有一点我不认,他不是我教唆的,我没有教唆任何人,相反,是他教唆的我,渔城内还有很多被他教唆的人,陈宁将军手下也有很多人听到这个时蠢蠢欲动。还有,你们该把重点放在渔城的城主身上。”
渔城?
那个长得贼眉鼠眼,又一脸无能懦弱的城主?
他还记得那天刚到渔城时战南王和那个城主的对话,新舍未建,旧棚已拆,城墙下围着的那些百姓,难道都是打算被他送往都京的吗?除了那些,会不会还有?祈州城呢?
祈州城地势较高,虽居东南,境内却多山,雨季来临时,山洪、塌陷,并未比渔城要好多少。祈州城是否也为此一环?渔城、祈州城……封地内还有多少牵涉其中?
只是照现在来看,背后之人的目标恐怕不只是陛下,还有战南王。一旦众多流民侵入都京,若是陛下怪罪,只怕战南王不保。到时都京动荡,而东南封地无人统管,多年之前的骚乱必然再次上演。趁乱之际,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只是这个背后之人究竟是谁,竟然可以将手伸到战南王的封地。况且东南富沃,这个人用了什么手段才能联合众人。雨季一到,行动开始,只怕是早就计划好的。敢在战南王的眼皮子底下做手脚,还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莫非是谨安王?
可据说谨安王自入封地,一向深居简出,战南王这人又一向眼里容不得沙子,有一点异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谨安王又是如何与众城主取得联系,又是凭借什么让这些听命与他呢?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是不是谨安王,还得问问各位城主。
秦烟从审讯房过来,看到齐勉若有所思的样子,玩心大起,站在齐勉背后,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左肩,又立马往右侧了一步。
电光火石之间,齐勉转身的同时一拳从左侧旋转而过,秦烟避之不急,生生挨了一拳。
“哎呦!”秦烟捂着脸,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齐勉,“齐大人,你何时添了一个打人的毛病?”
齐勉收回拳头,才发现是秦烟,立马后退一步,抱歉道:“抱歉,王爷,我以为是……”
“你以为是什么!一句抱歉就完了吗?不知道打人不打脸?你知道连城内有多少姑娘为我这张脸所倾倒吗?”秦烟也是被打懵了,质问起来像连珠炮一样。
齐勉自知理亏,诚心诚意道:“要不你打回来?”
“行啊。”
齐勉倒是没多意外,秦烟这个人不占人便宜,绝不会让别人占了便宜,更别提无缘无故被打了一拳,他能忍得下才怪。
秦烟拿开捂着脸的手,齐勉看到秦烟左脸上红了一块。
秦烟活动活动筋骨,半眯着眼,似要向齐勉宣战:“齐大人,要不这样,咱们对练一场,本王就不与你计较了,如何?”
齐勉不欲与人争高下,犹豫道:“不好吧?”
“点到为止,胜负如何无所谓”秦烟铁了心要与齐勉对打一场,自从上次刺杀齐勉一刀抵百箭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定要和齐勉比试一场,无谓其他,只关欣赏。
看秦烟的架势,若是不答应他,他或许真能当场开始,逼他对打,齐勉只能点点头:“好吧。”
秦烟眼见的兴奋起来,连被打一拳的不爽都霎时间烟消云散。
“王爷,”一个侍卫进来,并递上一个纸条,“渔城城主传往祈州城的。”
秦烟打开,里面只有两句话—王爷已到渔城,巡视之后回连城。
秦烟哼笑一声:“昨日才把人从他周围调走,今日便通风报信,看来是本王没给他教训,让他连姓什么都忘了。”
“王爷,还有一封信,是秦小将军送来的。”
秦知遇?
拆了信封,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简单来讲,大概就是:“叔叔,事情如何?你何时回?下个月崎阳伯大寿,已下了请帖,可有把握在此之前回京?前几日和傅川尧闹了些矛盾……”
秦烟问道:“秦知遇和傅川尧闹矛盾这事你知道吗?”
“知道。”
“什么时候?”
“你离京的第三日。”齐勉补了一句,“小矛盾。”
秦烟松了口气:“一点小矛盾也值得写上来跟我絮叨。”
“信封里还有一张,是陛下给齐大人的,陛下不便另传,你转交给齐大人吧。”
秦知遇还在信上画了幅画,是个气嘟嘟的小孩,秦烟立即便想到这小孩就是秦知遇自己。
“哼,齐大人出京竟还瞒着我。”
秦烟哈哈笑出声:“齐大人,秦知遇这小子把你记恨上了。”
齐勉不明所以。
秦烟把信封递给齐勉:“里面还有一封信,是陛下给你的。”
齐勉以为自己听错了,怔了一会儿,直到秦烟将信封塞到他手里,感受到板正又绵的封纸,他才反应过来。
陛下给他书信了,从皇宫递信多有不便,可秦知遇给秦烟家书时,李黛清还是传了一封给他,她会说什么,询问案子进展如何,询问流民如何,会不会也询问他如何?
心跳极速,寂静的地牢里,他仿佛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
书信展开来。
“见信安好……”
是她的字迹,是她亲笔所书。
“旧伤可愈?情况如何?此行山高水长,艰险未知,切切自保为上。”
二十余字,不长,却受宠若惊。
秦烟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啧啧道:“陛下还真是偏心。”
若是多人犯案,就一个一个的审讯。被审讯人的声音稍微大一些,牢房的人便能听到。若是用了刑,鞭打声、嚎叫声、怒骂声都会一丝不漏的传进待审人的耳中,从心理上便击垮了他们。
秦烟把胳膊受伤之人带到了审讯房,另一个人则由齐勉审讯。
两人都曾是陈宁手下的士兵,只是不知何时竟开始作奸犯科,做这些丧尽天良之事。他们曾听陈宁说过连城内有这样一间地牢,进去之人莫不受非人待遇。可这些也只是听说,未曾亲眼见过。
受伤之人被一脚踹在膝盖肘,登时便侧了膀子,单膝跪地。
秦烟仰杨下巴,那人眼上的黑布条被解开。那人瞳孔暗了一瞬,周围的事物才清晰起来,连带清晰的还有两米之外的秦烟。
秦烟正侧坐在椅子上,一只胳膊架在桌上,另一只的手里拿着一支弓弩。
弓弩已上了箭,只待食指轻轻一扣,便能立刻取人性命。秦烟慢条斯理地将弩箭对准了那人的眉心,目光缓缓地由弩身转向地上那人:“这把弩箭是我亲自改造的,射力极强,能直接穿透人的身体,箭也会随着箭口而出,与插在你胳膊上那支不同。你身上那支若是拔了箭,止了血,还能活命。我这支,射出去,必死无疑。你想不想试试?”
身侧的烛火燃得极高,秦烟一边脸照在烛火下,另一侧脸隐在阴影里,眼里浸满了如冷箭一般都寒意。阴冷潮湿的地牢里,那寒意从后背而生,直起鸡皮疙瘩。
那人顾不得胳膊疼痛,另一只腿跪下,额头磕在地上,发出重重的闷响:“王爷,这、这真不是我,我也是被逼的。”
“被谁逼的?”
那人眼神四处躲闪:“我、我并不知上头的人是谁,那人只是让我们把人带到下一个接头点,其他的我真的不知……”
秦烟换了把弓弩,食指扣动,那人还未反应过来,另一只胳膊便被射中。
“两条腿,你还有两次机会。”
“啊——”那人大喊几声,冷汗直流,“我说、我说,那个人总是穿着一件黑色斗篷,看不清脸,声音听起来像是四五十岁,哦,对了,那人手背上有烧伤。王爷,我真的不知道了……”
秦烟淡淡道:“还有谁知道?”
“还有谁,还有谁?”那人张着嘴,瞪着眼睛,极力想着,“还有,哦,还有张鸣,跟我一起的那个,对,就是他,他和那个人关系似乎不错,那个人来时,总是先跟他说。还有,我做这个也是他教唆的,他说任务完成后会有人给很多钱,就是他,他一定知道。”
隔壁牢房里,齐勉蹲在张鸣面前,露出一个嘲讽又同情的笑容:“听到了?你在极力维护的伙伴把你卖了,就这么一会功夫,把责任全部推到了你身上。你却还在咬死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同时,还维护了他一把,这样的人哪里值得你维护?”
张鸣脸上不知是何表情,他们是同伴,当初是他说陈将军太过严苛,又没什么前途,他才跟着他私逃出去的。他怎么能转眼间就把他卖了?
生命值得敬畏,生死面前,人心里所有的丑陋与不堪才能铺陈开来。人都是自私的,一丝活着的希望,可以将义气、将曾经的豪言壮志,全部推翻。
那才是赤裸裸的人性。
太可笑了。
张鸣承自认做的事罪无可恕,死后该下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超生,可那个妄图把脏水全泼到他身上的人,更是该挫骨扬灰。
被带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对策,两人可都保命,可既然如此,他死,他也别想活。
“你说得对,没什么好维护的。我确实知道那个人是谁,不过有一点我不认,他不是我教唆的,我没有教唆任何人,相反,是他教唆的我,渔城内还有很多被他教唆的人,陈宁将军手下也有很多人听到这个时蠢蠢欲动。还有,你们该把重点放在渔城的城主身上。”
渔城?
那个长得贼眉鼠眼,又一脸无能懦弱的城主?
他还记得那天刚到渔城时战南王和那个城主的对话,新舍未建,旧棚已拆,城墙下围着的那些百姓,难道都是打算被他送往都京的吗?除了那些,会不会还有?祈州城呢?
祈州城地势较高,虽居东南,境内却多山,雨季来临时,山洪、塌陷,并未比渔城要好多少。祈州城是否也为此一环?渔城、祈州城……封地内还有多少牵涉其中?
只是照现在来看,背后之人的目标恐怕不只是陛下,还有战南王。一旦众多流民侵入都京,若是陛下怪罪,只怕战南王不保。到时都京动荡,而东南封地无人统管,多年之前的骚乱必然再次上演。趁乱之际,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只是这个背后之人究竟是谁,竟然可以将手伸到战南王的封地。况且东南富沃,这个人用了什么手段才能联合众人。雨季一到,行动开始,只怕是早就计划好的。敢在战南王的眼皮子底下做手脚,还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莫非是谨安王?
可据说谨安王自入封地,一向深居简出,战南王这人又一向眼里容不得沙子,有一点异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谨安王又是如何与众城主取得联系,又是凭借什么让这些听命与他呢?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是不是谨安王,还得问问各位城主。
秦烟从审讯房过来,看到齐勉若有所思的样子,玩心大起,站在齐勉背后,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左肩,又立马往右侧了一步。
电光火石之间,齐勉转身的同时一拳从左侧旋转而过,秦烟避之不急,生生挨了一拳。
“哎呦!”秦烟捂着脸,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齐勉,“齐大人,你何时添了一个打人的毛病?”
齐勉收回拳头,才发现是秦烟,立马后退一步,抱歉道:“抱歉,王爷,我以为是……”
“你以为是什么!一句抱歉就完了吗?不知道打人不打脸?你知道连城内有多少姑娘为我这张脸所倾倒吗?”秦烟也是被打懵了,质问起来像连珠炮一样。
齐勉自知理亏,诚心诚意道:“要不你打回来?”
“行啊。”
齐勉倒是没多意外,秦烟这个人不占人便宜,绝不会让别人占了便宜,更别提无缘无故被打了一拳,他能忍得下才怪。
秦烟拿开捂着脸的手,齐勉看到秦烟左脸上红了一块。
秦烟活动活动筋骨,半眯着眼,似要向齐勉宣战:“齐大人,要不这样,咱们对练一场,本王就不与你计较了,如何?”
齐勉不欲与人争高下,犹豫道:“不好吧?”
“点到为止,胜负如何无所谓”秦烟铁了心要与齐勉对打一场,自从上次刺杀齐勉一刀抵百箭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定要和齐勉比试一场,无谓其他,只关欣赏。
看秦烟的架势,若是不答应他,他或许真能当场开始,逼他对打,齐勉只能点点头:“好吧。”
秦烟眼见的兴奋起来,连被打一拳的不爽都霎时间烟消云散。
“王爷,”一个侍卫进来,并递上一个纸条,“渔城城主传往祈州城的。”
秦烟打开,里面只有两句话—王爷已到渔城,巡视之后回连城。
秦烟哼笑一声:“昨日才把人从他周围调走,今日便通风报信,看来是本王没给他教训,让他连姓什么都忘了。”
“王爷,还有一封信,是秦小将军送来的。”
秦知遇?
拆了信封,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简单来讲,大概就是:“叔叔,事情如何?你何时回?下个月崎阳伯大寿,已下了请帖,可有把握在此之前回京?前几日和傅川尧闹了些矛盾……”
秦烟问道:“秦知遇和傅川尧闹矛盾这事你知道吗?”
“知道。”
“什么时候?”
“你离京的第三日。”齐勉补了一句,“小矛盾。”
秦烟松了口气:“一点小矛盾也值得写上来跟我絮叨。”
“信封里还有一张,是陛下给齐大人的,陛下不便另传,你转交给齐大人吧。”
秦知遇还在信上画了幅画,是个气嘟嘟的小孩,秦烟立即便想到这小孩就是秦知遇自己。
“哼,齐大人出京竟还瞒着我。”
秦烟哈哈笑出声:“齐大人,秦知遇这小子把你记恨上了。”
齐勉不明所以。
秦烟把信封递给齐勉:“里面还有一封信,是陛下给你的。”
齐勉以为自己听错了,怔了一会儿,直到秦烟将信封塞到他手里,感受到板正又绵的封纸,他才反应过来。
陛下给他书信了,从皇宫递信多有不便,可秦知遇给秦烟家书时,李黛清还是传了一封给他,她会说什么,询问案子进展如何,询问流民如何,会不会也询问他如何?
心跳极速,寂静的地牢里,他仿佛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
书信展开来。
“见信安好……”
是她的字迹,是她亲笔所书。
“旧伤可愈?情况如何?此行山高水长,艰险未知,切切自保为上。”
二十余字,不长,却受宠若惊。
秦烟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啧啧道:“陛下还真是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