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陛下懵了
第二十五章 我信你
    沈靖之步伐极快,秦烟却蜗行牛步,拖着沈靖之,硬生生拖到过了晌午才回去。

    医馆后连着沈靖之独居的小院,当初他从连城到了祈州城之后,一眼便相中了这个位置,后稍加修整,便成了如今的模样,通亮却又隐蔽。

    秦烟本想去找李黛清,遂去了齐勉的屋子,谁知李黛清竟然不在。

    齐勉的刀伤未好,却已能下床,此刻他正在桌前不知在写什么。

    齐勉出奇地认真,屋子里多了个人也全然不知。

    秦烟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边,目光转向桌案,案前有张宣纸平平整整,纸上文字隽秀有力,是《洛神赋》。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一段话被秦烟念的抑扬顿挫,秦烟半眯着眼笑,意有所指地推了推齐勉的肩,“你想的是陛下吧?”

    齐勉未应,没说是,却也没解释。

    毕竟秦烟说的对。

    秦烟感叹道:“洛神与其,两人彼此爱慕,却人神殊途,尚觉终成遗憾。殊不知襄王有意,神女无梦,岂非更遗憾?兄弟,你比他们二人都幸运。”

    “什么幸运?”齐勉终于出声。

    “陛下心里有你。”秦烟挤眉弄眼地注意着齐勉的反应。

    饶是齐勉再镇定,再如何喜怒不行于色,他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少年,这些本就令人脸红心跳的男女之情,更是在他身上全然展现。

    齐勉感觉脸有些发烫,他有些怪秦烟说话口无遮拦,薄怒道:“别乱说!”

    “哪里乱说了,不是事实吗?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秦烟戳戳他的脸,“兄弟,面若桃红啊。”

    齐勉把他的手抚开:“王爷可知何为为老不尊?”  

    秦烟:“……”

    秦烟嘴角抽抽。

    为老不尊?

    不尊,他承认,但是老……

    他不认。

    他才二十有六,风华正茂仪表堂堂,外人皆言战南王貌比子都,怎的落在齐勉的眼里就老了?!

    秦烟哼笑,也不与他计较:“戳中心事了嘛,恼羞成怒嘛,本王明白,本王不与你计较。”

    “……”齐勉与他说不通,也不想再费口舌,于是终于把话题转到正事上,“王爷有事找我?”

    秦烟直起了歪歪扭扭的身子:“嗯,今早去审了祈公和西荫城主,那个老家伙坚持没有幕后主使,咬死了他自己就是主谋。”

    说起正事,齐勉心神才平稳下来,把桌上那张纸工工整整地折了三折,压在书里:“没那么简单。从聚集难民,到运送接头,最后送外都京,这一路若没有位高权重之人的帮衬,凭他自己,做不成。况且还有那些行刺之人,那些可都是原本要流放边地,却不知道如何为他们所用?这其中,也缺不了那人的参与。”

    “流放?你怎知?”

    齐勉如实道:“今早陈将军来报,你没在,正好陛下在,他报于陛下了。”

    “陛下如何说?”

    “陛下让你拿主意,毕竟事出于你的封地,陛下不要来龙去脉,她只要结果。”

    冤有头债有主,这话不太妥帖,但不无道理。难民一事虽是西荫城主和背后之人一手策划,但战南王未能及时得知消息,确有失察之责。

    若是日后追究起来,他也免不了责罚。李黛清把事情全权交于他,也是在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

    秦烟前脚走,沈靖之后脚进来,把一个小瓷瓶放在他面前:“脱衣服,我看下伤口。”

    齐勉脱了外衣,露出里面洁净的里衣,身前单薄,身后却壮厚,里衣尽褪,包扎的地方还有丝丝猩红,看来愈合的并不怎么样。

    沈靖之把包扎的地方拆了,拿起桌上的小瓷瓶开了封口,出于医者仁心,临上药前,还是嘱咐道:“这药有些烈,可能会很疼,忍一下。”

    “嗯。”

    沈靖之尽量放轻了动作,可齐勉还是被那细细麻麻的痛感刺得鬓角生汗,他闭眼皱着眉头,紧咬牙关,克制着自己不发出一点动静。

    沈靖之看他这幅隐忍的模样,摇了摇头:“太疼的话,可以发出声,在郎中面前喊疼,不丢人。”

    “多谢。”

    沈靖之原不是多嘴之人,这一点他和齐勉很像,都不愿操心别人的闲事,可当他那天那看秦烟如此着急齐勉时,他还是对齐勉留了心。

    “这药虽好的快,但过程确实痛苦难忍,为什么要用?你也不差这几天的恢复时间吧。”

    沈靖之不懂齐勉在想什么,伤口疼痛已是难忍,再用此药,其痛感无异于伤口撒盐。

    军中将士受伤,又逢急需拔营时,才会被迫用这种药,齐勉又是做什么要自讨苦吃。

    忍过那股劲儿,齐勉终于松了口气,他边套衣服边道:“没什么。”

    因为他明天晚上之前必须要活蹦乱跳,这样李黛清才能答应和他一同出门。

    “嗯,明日我再来。”

    “多谢。”齐勉知道这药的配方不好找,他于沈靖之提起时,沈靖之虽未当面应允,可还是替他配齐了药,他心里对沈靖之很是感激。  

    沈靖之走了之后,齐勉独自待了一会儿,发觉从午饭时起就未见李黛清,不知她去哪了?问了药童才知她竟然上街了。

    虽知有韩营在她身边保护,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起身从后门也上了街。

    雨季已过,百姓开始重整旗鼓,原本泥泞的街道也露出了它本来都面目。繁忙在长街上徜徉,重新挂起的招牌,高高飘扬的酒旗,还有百姓忙碌又欣喜的身影,无一不彰显着祈州百姓不灭的希望。

    他在街上飘了一会儿,实在不知该去哪找李黛清,于是在小摊边坐下,买了碗茶。

    而此时的李黛清正穿梭在各大商铺里,当然不是花钱,还是暗中寻访。自她登基以来,还从未出巡过。朝中官员每年述职时,说的天花乱坠,她半信半疑。

    “小姐,看些什么?”掌柜今日也是刚开张,李黛清作为第一个光顾的人,受到了别人未曾有过的热情待遇。

    李黛清朝韩营示意,韩营了然,道:“掌柜的,你先介绍介绍。”

    掌柜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人,见两人衣着不凡,举止不俗,猜想应是大户人家,他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喜笑颜开道:“本店售卖玉石珠宝,两位看想要什么?”

    “玉吧。”李黛清出声。

    掌柜招呼着给李黛清上了杯好茶,又转身到里堂拿了一个玉锦匣子出来,放在李黛清身前:“您看看这个,这可是本店的镇店之宝。”

    掌柜递了把钥匙,李黛清开锁打开,金黄缎面铺满锦匣,里面放了一枚平安扣,扣面为流云纹路雕刻,色泽润白,细腻油糯,极富灵性,倒确实称得上镇店之宝的名号。

    “多少钱?”

    “这可是上等的羊脂玉。”掌柜的伸出一根手指,“这个数。”

    李黛清挑眉,指腹在平安扣面上摸了几下:“黄金?”

    掌柜嘿嘿一笑:“您是行家。”

    倒是值这个价。

    李黛清拿了平安扣,转身的同时,道:“韩营,给钱。”

    韩营给完钱出来,李黛清正靠着木桅杆端详那枚平安扣。

    “小姐,这是……”韩营没说完,但是他知道李黛清一定懂他的意思。

    “给你主子。”

    从她看到锦匣里是平安扣的那时起,她心里就有了人选。

    李黛清虽不信鬼神之说,但好歹也是个好意头,希望他以后能平平安安吧。

    韩营想笑却又不敢:“大人一定会很高兴的。”

    他就知道是给他们家大人的。

    “小姐,我们还逛吗?”

    “……”

    “小……”

    嗯?他们家大人?

    韩营还未反应过来,李黛清已经超齐勉走了过去,坐在他对面。

    齐勉眼钉钉地看着一个以纱遮面的女子超自己走来,并自顾自地坐下,他只在看见她的第一眼惊了一瞬,接下来静等着她过来。

    第一眼,他就能确定那是李黛清。

    她那双眸子如清冷寒潭,望进去,让人心凛,却也如裹着冰的春水,带着些许冷然的媚意。

    这双眸子,他爱极了。

    齐勉给她添了碗茶:“小姐,将就一下。”

    李黛清把茶碗拖过来,质问道:“伤好了吗,就往外跑?”

    有些责怪。

    齐勉笑笑:“已经好很多了,明日可以出门。”

    李黛清未出声,既没说反对他出门,也没说带他出门。

    “您不会忘了吧?”齐勉用口型叫道,“陛下。”

    她是陛下,君无戏言。

    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出门。

    李黛清端起茶碗,敛了面纱,轻轻抿了一口,虽不是什么好茶,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明日再说。”

    这就是答应的意思。

    齐勉笑意更浓,话也比平时多了:“小姐方才去哪了?”

    “随便逛逛,战南王做的不错。”

    韩营方才与人闲谈了几句,其他地方不知,起码祈州城的百姓对战南王赞不绝口,可见他对百姓不错。

    听李黛清这么说,齐勉倒生了些担忧。

    李黛清为了坐稳皇位,这些年殚精竭虑,他是看在眼里的,她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对皇位有威胁。

    战南王有兵、有地、有民心,他若要圈地自立门户,确也不是什么难事。

    怕就怕战南王无不臣之心,而李黛清心里对他生疑,白白损失一员武将。

    齐勉自知这话不该说,可他又怕真到了那一步,李黛清会后悔,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道:“小姐,战南王不会对您构成威胁。”

    “他收买你了?”李黛清并未看他,只是声音里透出来得冷意让他心惧。

    “没有。”齐勉道,“我曾认为他或许才是最有威胁之人,可这段时间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丝毫出格。他爱民,国家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官员,陛下需要的不也是这样的忠臣?我信他。”

    薄暮的夕阳余晖照在小摊的木桌子上,两碗茶水青绿中蕴着金黄的光点,两人分坐于狭长的阴影下。

    良久,李黛清抬头道:“嗯,我信你。”